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获取全科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恩格斯这里指出的“术语的革命”,具有丰富的内涵。术语的革命体现为重释旧概念与创造新概念这两个方面。一是重释已有术语,提升其理论阐释力、批判力。马克思重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概念,批判了“那些试图把商品流通说成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的人”,揭示出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为科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石。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二是创造新术语,提供理解问题的新视域。马克思创造的“劳动力”概念,就提供了理解政治经济学问题的新视域,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用劳动解释商品价值的循环论证难题。恩格斯指出:“那些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从‘劳动’价值出发而无法解决的困难,一到我们把‘劳动力’价值作为出发点,就消失不见了。”术语的革命是实现科学变革的内在要求。恩格斯以化学为例,高度评价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参与物体燃烧过程的气体命名为“氧气”的价值,认为这突破了“燃素”范畴的束缚,“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了”。恩格斯由此进一步指出,如同拉瓦锡提出的“氧气”这一术语推动了化学新发展一样,马克思重释的“剩余价值”这一术语也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术语的革命”的论述,彰显出巨大的思想力量。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们要善于从这座“富矿”中确立术语革命的基点,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标识性概念,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同时,要选择一些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术语进行新的赋义,提升其阐释中国的理论效力。广大理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积极建构一批说得透、传得开、叫得响的中国话语,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坚实概念基础。(摘编自付高生、李晶《术语的革命》)材料二:金融、银行、货币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金融术语。那么,这些术语是如何出现在汉语体系、语境中的呢?孙大权在其所著的《术语革命: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书中梳理了20世纪初中文文献“金融”一词的使用。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无逸在专文中首次使用“金融”来讨论中国金融被外商银行控制的情形,认为有必要发展本土资本来摆脱这种控制。之后,这一词语开始被高频使用。到了民国年间,大学商科银行学的课程开始明确为“金融论”。书中还讨论了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近代学者和金融业界从货币市场、货币资本移动等诸多角度对金融一词的概念定义,并就金融机关、金融市场、金融恐慌等概念在近代的提出和应用进行了梳理叙述。“银行”一词的出现时间在中国宋代,但含义是制造银器的行业。1819年,马礼逊将“银”译为英文“货币”,而将“行”译为英文“商业机构”,这就为之后来华西方人用“银行”指称“货币经营机构”创造了可能。至1854年,香港刊物提及头一年福州发生的金融机构挤兑事件,开始用“银行”来指代中国传统的钱庄、银号。有意思的是,“银行”一词是从近代中国传至日本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在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之前,并无本土或外资银行机构。但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日本明治维新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经济、金融术语的发展速度反超中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词汇正是从日本反过来回传中国的。再来看货币。中国在殷周时代甚至更早以前已经出现贝币、铜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已经使用“货币”一词。尽管如此,这一词语到了近代才逐渐调整并明确为现在的含义。这一转变出现在19世纪末,日本的货币概念、货币思想传译到了中国。清末新政改革强调要建立货币本位制度,《大清新刑律》也设立了“伪造货币罪”。这本书还谈论了“货币”一词在20世纪前期,与“钱”“钱币”“泉币”三个词语展开竞争,并最终胜出的过程。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出现了成千上万个与传统经济学术语不同的新词,实现了成千上万个中西译名的对接。经济学术语革命与经济学科革命是相互联系的,目的是适应经济的急剧发展,并反过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从西方和日本借用、引进了大量的经济学术语,又很好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智慧,由此带来的经济知识革命,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掀起改造中国社会的行动热潮,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动力。这些新的术语代表着新的思想,带来了石破天惊的改变,术语革命促进了思想革命,思想革命又促进了社会实践革命。(摘编自郑渝川《金融、银行、货币等术语,在中国近代如何被引进和应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释“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做出的创造性贡献之一,这为科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石。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B.对于商品价值的解释,如从旧概念“劳动”出发就易陷入困境,而用新概念“劳动力”就能使人豁然开朗。C.留日学生之所以在20世纪初提出“金融”这一中文术语,是为了更好地探讨中国金融和本土资本的问题。D.“货币”概念在殷商时代已出现,但作为词语出现较晚,并随着货币思想传入,逐渐地明确为现在的含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术语“氧气”推动了化学发展,说明术语的革命是实现科学变革的内在要求。B.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当下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C.“银行”这一术语从近代中国传至日本以后,促使日本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D.中国近代掀起改造社会的行动热潮,源于对外国近代经济学术语的借用和引进。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所阐述的内容都是经济学领域“术语的革命”,均为“总分总”结构。B.“概念”这一词语在两则材料中反复地出现,它的内涵与“术语”大致相同。C.材料一兼用举例与引用的论证方法,而材料二则主要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D.材料一论证观点时在理论性方面相对较强,材料二则夹叙夹议更为通俗易懂。4.请以“银行”一词为例,说说你如何理解材料一第一段中恩格斯的话。(4分)5.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两则材料的论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红旗谱(节选)梁斌门吱地一声开了,江涛走了进去。这是一座小巧的院落,三合子青砖小房。当院摆着两盆夹竹桃,正开着花。①红的,粉红。白的,雪白。一畦十样锦,畦畔围着芦苇插的小篱笆。茑萝爬到篱笆上,开着杂色的小花。葫芦蔓爬到花架上,爬上墙头。严萍登着门板爬到墙上,把麻绳钉在屋檐上。江涛说:“留心掉下来!你想干什么?”严萍说:“我吗?请你看看我的小花园吧。你没看见这房顶上,每年有一蓬蓬的瓜秧,结着红红的香炉瓜吗?我要叫香炉瓜爬着绳儿登上屋檐。”江涛说:“我看出你在园艺上的天才,你为什么要学师范呢?”严萍说:“我学师范,不像你学师范一样?”她正是女子第二师范的一年级学生。北房三间小屋,挺干净。里屋是严知孝的卧室,外屋是他的书房。有几架书,几件木器家具。桌上有一小碟黄瓜菜,严知孝手里端着碗芝麻酱拌面,在吃着。见江涛走进来,他问:“才说叫萍儿去叫你和登龙来吃螃蟹,你来了正好。”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严萍在屋顶上说了话:“白洋淀的朋友送了螃蟹来,在水瓮根底下蒲包里养着。单等他这好学生们来了才吃哪!”说着,哧哧地笑起来。他们说的登龙,是锁井镇上大槐树冯老锡的第二个儿子。现在育德中学读书,是严知孝他母亲的侄子。自从来到保定,常和江涛、严萍在一块儿玩。日子长了,就成了青年朋友。江涛走出来,对着严萍说:“可惜,吃不上了,我要回家。”严知孝打窗户里探出身子来,把漱口水吐在花畦上,说:“怎么,要回家?”江涛说:“我父亲求人送了信来,运涛在济南,被押进监狱里。”严知孝吃了一惊,呆了半晌,才问:“为什么事?”江涛说:“他说,早去几天,可以见到面。晚去,就见不到面了!”严知孝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厉害的事情?”说着,两手扣在胸前,鼓起嘴唇,掀起黑黑的短胡髭。②脚尖磕着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老长时间不说什么。看样子,他有四十五六岁年纪,高身材,长四方脸,挺恬静。严萍从墙头上跳下米,说:“什么塌天大事?”说着走进来。江涛并没注意到她,只是对严知孝说:“我父亲还说,无论如何,请你给济南的朋友写个信。知道你朋友多,请你想方设法求点……”“求点情吗?”严知孝吧咂着嘴唇,像在深远地回忆,“济南嘛,倒是有个人。”他沉默了许久,摊开纸,拿笔蘸墨。但不就写,眼睛看着窗外,像有很多考虑,嘴里缓缓地说着:“动乱的时代呀!运涛是个有革命思想的人嘛,怀有伟大理想的人,才会为革命牺牲哪!我年幼的时候,也是这样。一说到为了民众,为了国家,心里的血就会涨起潮,身上热烘起来。五四运动,我也参加过,亲眼看见过打章宗祥,烧赵家楼。读过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可是潮流一过去,人们就都做了官了,就像我那位老朋友。我呢,找不到别的职业,才当起国文教员,③讲啊……讲啊……成天价讲!”铺好了纸,他写起信来。严知孝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北大国文系毕了业,一直在保定教书。除了在第二师范教国文,还在育德中学讲“国故”,他对墨子哲学挺有研究。他从家里拿些钱来,买下这座小房,打算在这里守着他的独生女儿养老。他好清静,不喜欢像父亲一样,忙于应酬,奔波乡里之间的俗事。当然这些事情也短不了找到他头上。能推出去的,尽量推出去。他经过中国近百年史上战乱最多的年代,亲眼看到战争给与民众的疾苦。他对军阀、政客,疾恶如仇。每当给一个新的班次讲课,总是先讲《兵车行》,讲《吊古战场文》。每当一班学生毕业,都要讲墨子“兼爱”“非攻”的哲学思想。他写好信,仔细粘好信口,用大拇指甲把浆糊光一光。用两个指头捏起信角,扔在桌面上,说:“去吧!到了济南,你就去拜见他。这人是我的换帖,能维持的,维持,不能维持的,也可以求他给个方便之处。”说完这句话,他又沉思,用手掌摁在信上。江涛立在严知孝面前,眨巴着长眼睫毛,听着。严知孝又说:“自从国民党北伐成功,安起国民党部来,门上画了青天白日的党徽,墙上写了蓝色的标语,还是一本正经地喊着打倒帝国主义,铲除贪官污吏。可是不久,反倒连点消息也听不到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连提也不敢提。人们都说,这是换汤不换药,也不过如此!”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江涛拿了信走出来。出门不远,背后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叫他:“江涛,你早点回来!给我打济南带点儿什么希罕东西来,嗯!”江涛回头一看,④两只俏丽的眼睛,从墙角上露出来。江涛又立住,愣了一刻,说:“嗯……好!”他点着头说:“我给你的书,你可要看完,啊!”“唔!你就去吧!”那两颗黑亮的眼睛,从墙角上缩回去。于是,严萍,一个穿着瘦瘦的黑绸旗袍的细高身影,又映在他的眼前。她直爽、活泼、热情,爱把头发剪得短短,蓬松着,穿一双黑色方口的平底皮鞋。细看起来,好像眼瞳有点斜,爱把两颗黑溜溜的眼珠儿,偷偷地靠在鼻梁上看人,靠得越紧,越显得妩媚。不注意的人,看不出来。注意的人,并不认为是什么缺陷,反觉得是种美丽的特点。江涛经常把自己喜欢的书给她读,她也偷偷地对江涛说过:“我向你学习!”(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涛看见严萍在院中侍弄花草,开玩笑地说她不应当学师范,严萍的回答说明两人有着相近的志趣和理想。B.严知孝知晓运涛入狱的事情后,让江涛找他的老朋友帮忙解决,表明严知孝是个热衷并熟稔官场之道的人。C.本文通过严知孝对往事的回忆,简洁勾勒出一幅幅从五四到北伐的历史画卷,使小说更增一抹时代的亮色。D.严萍借“我向你学习”这句话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好学上进的态度,“偷偷地”却含蓄暗示了她内心的忧虑。7.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①语言简洁而有节奏感,通过先概括后具体的层次递进,使描述更富有内涵。B.句②主要运用动作细节的描写,表现严知孝内心的波澜和陷入长久思考的状态。C.句③省略号主要传达严知孝对动乱时代激愤难抑的控诉,增强人物语言表达力。D.句④中的“露”与下文的“缩”形成呼应,传神地刻画出了少女的顽皮和羞涩。8.文中说严知孝“对墨子哲学挺有研究”,又说“都要讲墨子‘兼爱’‘非攻’的哲学思想”。请简要分析这样写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4分)9.《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与民族特征的长篇小说,请结合本文节选部分内容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民族风格与民族特征。(6分)(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臣伏见某月日诏旨,发更太原、凤翔及神策诸镇兵赴剑南东川者。陛下容算无遗,神武必断,顺天行诛,天下幸甚。然或时事之可否,兵家之利害,道途之险易,将帅之宜称,不可不深图远计,原始要终。狂夫有可择之言,愚者有一得之虑,管窥所至,愿效微诚。臣窃以为古今用兵,皆在将勇师和,政齐计胜,不必多兵广众,然后成功。今高崇文等诸将所统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已约一万五千人以整击乱霈有余力。若更广命师旅,臣窃计之,其患有五。一则高崇文素非大将,拔自偏镇,忠勇虽著,威声未振。本兵既少,兼统则多,将皆权隶,士非素抚。虽是锐师,势同乌合,居常则犹可胁致,临敌则何以指挥?非惟崇文才分有限,此亦自古兵家所难。二则贞元以来,天下无事,四方节将,人各怀安。今以西南小丑,久稽天诛,自春徂夏,征发已广,见在兵力,破贼有余。若更务济师,屡闻动众,山崄深阻,暑湿为沴,北人南役,谁不惮行?去土离家,动生愁怨。事系安危,不可不察。三则吐蕃约盟未定,窥伺在心,间谍往来,急于邮传,又必持两端之计,与刘辟交通。若闻发兵西南,多取边镇,秋风即至,虏马已肥,冒隙乘虚,必有侵轶。事出万一,悔何可追?四则刘辟穷寇,保险逃死,兵凶战危,人事难必。脱或貔武之师,少不如意,蜂蚁犹聚,假息旬时,攻守之间,动须应援。固当潜锋养锐,以逸待劳,今便息兵,后将何继?五则剑川硗₩,居人食且不充,蜀路险艰,饷运无由多致。今屯兵日费,何啻万金,数州麦粟,贵籴将尽,若更加兵,实难供赡。一夫脱有菜色,三军无复斗心,幸可以少成功,何必多而为患?臣谬膺重任,过蒙恩遇,苟利国家,甘心鼎镬。无任兢遑恳迫之至,谨奉表陈奏以闻。(节选自吕温《代李侍郎论兵表》)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高崇文等A诸将所B统C已约D一万五千人E以整F击乱G霈H有余力。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伏,俯伏,表示恭敬的用语,是古代书信、奏章中下级对上级或帝王常用的敬词。B.原,推究,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C.见,同“现”,现在,与《报任安书》中“思垂空文以自见”的“见”意思相同。D.于,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与《蜀道难》中“难于上青天”的“于”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诏书旨意下令重新派遣太原、凤翔和神策等各地镇兵奔赴剑南东川,但是作者认为古今用兵不一定需要兵多人众才能成功,这样的做法会留下五种忧患。B.高崇文并非威名素著的大将,自己原来的属兵既少,代理统率的人马就多,将领大多擅权专断,士兵并非素来抚驭,这是自古兵家都会感到困难的局面。C.山地险要,路途偏远险阻,暑热潮湿形成灾病,这些是军队要克服的困难;吐蕃尚未确定盟约,正在窥伺大唐,可能乘虚而入,这是国家要考虑的问题。D.刘辟已经陷入困境,据守险要之地想逃脱一死,如果给予他十天左右的时间苟延残喘,就会造成敌我攻守之势的改变,现在停止用兵,以后就难以维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是锐师,势同乌合,居常则犹可胁致,临敌则何以指挥?(2)一夫脱有菜色,三军无复斗心,幸可以少成功,何必多而为患?14.同样是“表”,本文与《陈情表》在说理技巧上有何异同?(3分)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元日陈师道老境难为节,寒梢未得春。一官兼利害,百虑孰疏亲。积雪无归路,扶行有醉人。望乡仍受岁,回首向松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是说年岁到了老境,过节似乎显得更为艰难,因为时光流逝,所以感慨自多。B.树木的枝梢未见春风之意,这是从自然界取一对照之物象,赞美坚忍不拔的品格。C.正当思乡之时,又逢元日初临,乡心倍增,唯有翘思故园松竹,以慰藉客中愁抱。D.全诗感情真挚,笔意简练,苍秀老健,风格瘦硬,近于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16.本诗咏“元日”,侧重写节日带来的沉重感。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新时代公民应提倡道德自觉的养成,按照“”(《论语·里仁》)、“”(《荀子·劝学》)等经典做法,加强自我反省。(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由景及人的写法,让人想到“,”(《念奴娇·赤壁怀古》)。(3)我们与春天的故事,是从一场令草木萌动的雨水开始的。唐宋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天之雨的诗句,如“,”两句。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天上的白云并非A之物,它们也是有重量的。根据已知的测量数据,一朵云可重达500吨。问题来了,天上的云朵如此沉重,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有人会说,天上的云朵是由水蒸气构成的,(甲),云朵当然就不会掉下来了。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观点,其实并不算正确。因为水蒸气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如果云朵是由水蒸气构成的,那我们就应该看不见它们才对。实际上,天上的云朵是由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构成的。我们可以仿照“水滴”的说法,把它们都叫作“云滴”。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就是因为“云滴”能够散射光线。B的是,无论“云滴”是水滴还是冰晶,密度都比空气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气是无法托住“云滴”的,天上的云朵应该会C地往下掉。这种情况之所以没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终端速度”。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简而言之,当一个物体在地球大气中自由下落时,重力会将其向下拉动,其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但空气阻力却会对其产生反向作用,并且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会不断增大,(乙),即该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此时物体的下落速度就会保持恒定,这个速度就是“终端速度”。①“云滴”极为细小,②因此“终端速度”极为缓慢,③通常达到只能每秒几毫米的数量级;④也因此只需一点上升气流和水平位移风,⑤就可以有效阻止云朵掉落,⑥云朵长时间地漂浮在天空中。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文中加点的“云滴”所用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B.夕阳映照下的西湖,湖面上洒满了碎银,波光粼粼。C.过去不识字的叫文盲,现在不懂科学技术的叫科盲。D.他做事很认真,擦过的玻璃,就像没有玻璃那样亮。21.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小明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则材料后,留言说看不懂最后两段的内容。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容易理解的例子,把其中的道理说清楚。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80个字。(6分)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人说:“竹寒而秀,木瘠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竹子虽清寒却有秀雅之姿,树木虽瘦瘠却能长寿,石头虽丑陋却有纹理之美,这三种事物是值得珍视的朋友。以上材料对你的交友之道有何启发?请结合你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2025届高三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D(“‘货币’概念在殷商时代已出现”错误,偷换概念。原文是“中国在殷周时代甚至更早以前已经出现贝币、铜币”。)2.(3分)A(B项“将有助于”错误,颠倒了目的和前提的关系;C项“促使”错误,强加因果,应是明治维新“促使日本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D项“源于”错误,无中生有。)3.(3分)A(“两则材料所阐述的内容都是经济学领域‘术语的革命’”错误,材料一还阐述了化学领域“氧气”这一“术语的革命”。4.(4分)①用“银行”指代中国传统的钱庄、银号,是近代中国经济学的一次“术语的革命”;②这意味着中国近代经济学对“货币经营机构”等就见解首次有了消楚而确定的认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5.(6分)①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术语的革命”的论述为指导,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实践为资源,强化中国经济学术语的供给能力;②积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标识性术语,同时选择一些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旧术语进行重释,赋以新义;③通过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知识革命、思想革命和实践革命。(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6.(3分)A(B项“热衷”错误,文中说严知孝“好清静”;C项“更增一抹时代的亮色”错误,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不可能是“时代的亮色”,应当是“更具有时空的纵深感”;D项“忧虑”曲解文意,从上文看“偷偷地”主要表现严萍矜持谨慎的性格。)7.(3分)C(“主要传达⋯⋯激愤难抑的控诉”错误,应是“主要传达⋯⋯悲愤无奈的情感”。)8.(4分)①表明严知孝对“兼爱”“非攻”等墨子思想的尊崇,希望墨子的主张能够得以继承和发扬;②凸显严知孝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与他在现实中的清静无为、独善其身形成鲜明对比。(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9.(6分)①主题内容展现民族精神。本文以江涛与严知孝的对话展现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精神。②人物塑造体现民族性格。本文叙述严知孝坚守民族文化传统,运语文试题答案第1页(共4页)涛、江涛等新一代青年前赴后继,体现了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③创作手法传承民族传统。本文借鉴古典小说的技巧,以运涛被捕的激烈冲突为背景,侧重以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④环境描写渲染民族氛围。本文对院落的环境描写、对送蟹以及吃蟹的叙述,描绘了一幅幅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风景画和风俗画。⑤语言运用富有民族特色。本文人物语言和叙事语言质朴浑厚、简洁明快,以短句和口语为主,富有生活气息,休现了民族风格。(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10.(3分)CEG(可以先易后难。“以整击乱”“霈有余力”断句比较明显,先断开EG两处。“高崇文等”与“诸将”自然衔接,不能断开;“所”“统”构成所字结构,指所统率的部队,应在C处断开。)11.(3分)C(见,同“现”,显示、表达。)12.(3分)B(“擅权专断”错误,原文“将皆权隶”是暂时隶属的意思。)13.(8分)(1)虽是精锐部队,其势如同乌合之众,平时还可以强迫控制,对敌用什么来指挥?(译出大意给1分;“锐师”“居常”“胁致”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一人如面有菜色,三军不再有斗志,奉而能够以少取胜,何必因兵多造成祸患?(译出大意给1分;“脱”“无复”“可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3分)(1)相同点:都以谦卑恳切的语气进行劝谏,使用整句、对比等手法,增强说服效果。(2)不同点:①本文侧重以理服人,《陈情表》侧重以情动人:②本文侧重分条陈述,《陈情表》侧重夹叙夹议。(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15.(3分)B(“赞美坚忍不拔”错误,应是说明气候仍是严寒,承接上句的“难”字。)16.(6分)①颔联直接抒写沉重感。虽是元日,但公务缠身,不得清闲,身兼利害,忧思萦怀,难辨亲疏,因年节不得清闲而感沉重。②颈联借写景叙事抒写沉重感。虽是佳节,但积雪盈尺,欲归无路,闷酒易醉,须人扶行,因佳节倍感思乡念亲而觉沉重。(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17.(6分)(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示例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示例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示例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示例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8.(3分)A虚无缥缈B显而易见C不可避免19.(4分)甲由于水蒸气比空气轻乙直到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语文试题答案第2页(共4页)20.(3分)C(“云滴”和“科盲”都是仿词的修辞手法。A项“李公朴”借代为民主发声的勇士,B项“碎银”借喻涟漪,D项“玻璃”不涉修辞,但整个句子运用了夸张。)21.(4分)③通常只能达到每秒几毫米的数量级⑥让云朵长时间地漂浮在天空中22.(6分)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获取全科示例一:就好像一片雪花从高空飘落,速度缓慢而均匀,如果这时候起了一阵风,雪花还会被高高扬起,卷到半空,这与云朵不会坠落的原理是一样的。示例二:就好像一片花瓣,缓慢而匀速地飘落,你用嘴巴轻轻吹气,吹得不轻不重,她就会停留在你的眼前,说:“嘿,谢谢你让我不会掉落在地上。”23.(60分)【立意分析】本题是一遍材料作文题。从材料来看,体现出一种从自然之物中汲取哲理的思维方式,以竹、木、石的特性来隐喻君子之交或为人处世可借鉴的品质等丰富内涵。可以以竹为友,取其清寒之气节;可以以木为友,取其骨鲠之秉性;可以以石为友,取其自信之风范。当然,也可以兼而取之,同时以三者为友。重点在于明确自己交友的标准和原则,所谓“取法乎上”。立意参考:(1)以竹为吾友,寒秀沁吾心;(2)骨鲠为友,方得长入;(3)丑石不丑,贵在燃犀;(4)竹木与丑石,为友得三益。作文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字体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咯显丰富略有文采咯有创意个别语句较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农业探索
- 秋分探秘之旅
- 专科教育深度解析
- 区块链研发的人才培养与引进
- 智能机床预防性维护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儿童咽喉问题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意外险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洞察阐释
- 生物技术实验室共建与科研创新资源共享合同
- 美团平台餐饮商家线上会员积分合作协议
- 南极科考站特种供暖设备租赁与应急响应合同
-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下册《产生气体的变化》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球形网架屋面板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 新高考高中物理竞赛专题1力学50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 GB/T 6184-20001型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
- 消毒供应室专科理论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共500题)
- 行政执法讲座课件
- DB32T 2197-2022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规约(修订)
- 心肺交互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