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中国史-世界史)(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中国史-世界史)(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中国史-世界史)(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中国史-世界史)(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中国史-世界史)(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下面各小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入“答题卡”。1.1973年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发现后,学界曾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存。1993年湖南玉蟾岩和2000年浙江上山遗址的稻作遗存,不断刷新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是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远古传说 D.图像材料2.汉代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石榴、芝麻、葡萄等今天司空见惯的食物在这一时期被引入中原,胡饼、炸油饼的制作方法也传入中原。这主要得益于A.秦统一中国B.汉休养生息C.张骞通西域D.郑和下西洋3.中华龙的形象一般腾跃于天。右图铜坐龙出土于今黑龙江哈尔滨,是八百多年前的女真人对中华龙文化所进行的一次独特创造,以踞坐式姿态显示出自己的文化思维。这体现了宋元时期A.青铜文明的起源 B.市民阶层的壮大C.民族交融的发展 D.经济重心的南移4.据清代文献记载,汉口坊巷之名中,已出现不少行业街名,如制作花结的“打扣巷”、生产剪刀的“剪子街”、裁缝店集中的“衣铺街”、铜匠聚集的“打铜街”等。这些行业街的形成说明清代汉口A.商业繁荣B.人口稠密C.文教昌盛D.交通发达5.小王同学进行生涯规划,他了解到部分大学的发展历史(见下表)。从中可知,这些近代学堂创办的初衷是A.建设海军与海防 B.兴办教育图自强C.传播科学与民主 D.移风易俗新风尚6.今湖北总工会院内有一座纪念碑,其碑文记载:“驻此地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革命党人由熊秉坤率领,毅然发难……一举夺取楚望台军械库,各路起义部队随即纷纷响应。”此碑文在介绍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7.党史上有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深刻揭示了党的理念和战略。下列比喻中,适宜于下图的是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8.九(1)班开展“党史上的会议”主题学习,他们收集了当事人回忆资料,这可以得出结论:此次会议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B.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C.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9.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表现出的精神品质是A.亲民爱民 B.独立自主C.乐于助人 D.艰苦创业 10.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嫦娥”系列飞天揽月、“天问一号”造访火星、中国空间站迎来“常住民”、“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等大国重器震惊世界。这表明我国A.新闻事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B.交通通信取得新发展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D.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11.九(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从他们编制的知识图谱(见下表)中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2.小历同学进行有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研究性学习,他设计了下列示意图。由此推断,他在研究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万隆会议13.货币往往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下列两个国家货币上的历史人物的共同贡献是A.领导民族解放运动B.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C.推翻法国封建统治D.彻底摧毁世界殖民体系14.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23年全球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额4.25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出口的54.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根据《世界开放报告2024》,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保持总体扩张趋势,数字化、绿色经济、服务业正在推动全球开放进程。这表明A.欧洲向一体化继续迈进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世界向文化多样化推进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5.【节日与传统文化】(10分)材料一书画中的清明——整编自罗鑫《文物上的春和景明》等材料二清明是一个以节气兼节日的传统大节,因其时春风和煦,空气清新而得名。最开始是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节令,因和上巳节、寒食节在时间上相连,最终融合为清明节。清明墓祭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汉朝时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倡导“孝悌”文化,墓祭之风更盛。唐朝时,朝廷继续扩大了墓祭风俗的影响,并以官方形式将扫墓习俗固定下来。——摘编自张晓芝等《中国传统文化十六讲》材料三2025年清明时节,武汉中小学生纷纷走进烈士陵园、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用实际行动铭记历史、向英雄致敬。——摘编自陈文倩《山河记得,我们记得》(1)根据材料一,指出书画作品反映的清明习俗。(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清明习俗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因素。(4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传统节日习俗延续和传承的时代价值。(2分)16.【劳动与道路探索】(12分)材料一为缓解农村革命根地的经济困难,1932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劳动竞赛的标准与章程。刘少奇写了《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一文,号召大家把自己所有技能贡献出来,创造劳动新方式--生产竞赛、生产突击队、义务劳动。此后,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使劳动竞赛成为“苏维埃区域内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摘编自欧阳恩良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劳动竞赛(部分)——整编自欧阳恩良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材料三1953年至1957年期间,劳动竞赛在各大城市的工厂企业中有序开展,毛泽东赞誉“是我们国家值得庆贺的新气象”。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1978年以来,农民劳动热情被极大激发,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竞赛的举措。(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两次劳动竞赛的时代背景。(4分)(3)某班开展 “劳动创造”主题班会,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拟定主题,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17.【创新与世界发展】(10分)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