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西藏拉萨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西藏拉萨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西藏拉萨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西藏拉萨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二次历史月考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填在答题栏内,共有15小题,每题4分,共计60分)1。“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2。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3.雅典城邦时代,大量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如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雅典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4.德意志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的阶级实质是()A。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C.封建地主阶级专政D.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5.第二帝国末期,拿破仑三世不仅没有兑现减轻赋税的诺言,还横征暴敛,把农民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对波拿巴主义的迷恋。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他们的“这一转变"A.促使巴黎公社获得了法国农民的有效支持B.帮助法国政府赢得了对普战争的最终胜利C.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奠定了社会基础D.拉开了法国朝着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序幕6。下列是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D.俄国十月革命7。下图体现了新中国某种政治制度,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省级自治区B.《共同纲领》正式确认该制度为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D.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伟大制度创新8。如表是摘自《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一书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一独立自主二三求同存异四以大事小五修睦四邻A.重庆谈判 B.“乒乓外交” C.和平共处 D.抗美援朝9。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题是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B。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C。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D。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10。古代某城市:非常繁华,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中外商品应有尽有,商店随处可见,昼夜不歇。该城市最早应该出现在()A.两汉 B.隋唐 C.北宋 D.明清11.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12。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A.反映了人民的理想追求B.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大发展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13.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和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数的25%,这个国家在此时段内可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以下是他对近代以来科学中心转移顺序的研究。根据你的判断,表中数码代表的国家依次应为A.意大利、西班牙、英国B.英国、德国、美国C.西班牙、德国、英国D.意大利、英国、美国14.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15。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选项名著社会特征A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礼崩乐坏,诸侯割据B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理学虚浮,脱离实际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内忧外患,求变图强D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列强环伺,民族危机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其父黄尊素系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受酷刑而死。黄宗羲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对阉官的斗争,中年又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清的武装斗争。在他的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开篇便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即设置掌实权的宰相或政府首脑,与天子共议朝政。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他反对残苛的非常之法,主张贤人本着宽简之法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公平,即古代所谓的贤人政治。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材料二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贵族世家。1716年,孟德斯鸠继承了其伯父在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务。其著作《论法的精神》完成于1748年,在该书中,他鲜明地表达了对英国君主立宪资本主义形式的欣赏和认可。他认为,在专制政体下,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为所欲为,反复无常;人民无任何规则可遵循,所以,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该书被称为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又一部对人类法律文化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材料摘编自李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等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主张的异同。(10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在当时对本国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6分)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材料二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新的粮食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作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6分)历史第二次月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DACDACACAADAC16题(1)同:①都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反封建民主因素(或都主张限制君主权力);②都强调法律的重要性.(4分)异:①政治思想上,黄宗羲仍固守中国古代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孟德斯鸠主张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提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②法律思想上,黄宗羲的法制思想并未完全脱离传统人治轨道,其实质是主张推行儒家的德治;孟德斯鸠的理论延续了西方法治精神,主张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法治社会。③思想体系上,黄宗羲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孟德斯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6分)(2)影响:①黄宗羲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较小,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2分)②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较大,打击了专制世俗统治,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2分)原因:黄宗羲生活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市民阶层力量弱小,无力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控制和封建理学的正统地位,因此反映市民阶层要求的黄宗羲的主张影响有限。(3分)孟德斯鸠生活在17-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敢于冲破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神学的束缚,因此,反映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