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习作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发挥想象写故事”“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等经验,知道要根据所给的情境合理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次习作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引导学生根据探险的情境,围绕探险的目的,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丰富想象的内容,体会想象的乐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自相矛盾》中的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牾之处,从而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使卖者无言以对;《田忌赛马》中的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并向田忌献策;《跳水》中的船长看到孩子身在高高的横木上,随时可能摔到甲板上,迅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有机会获救,于是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三篇课文都编排了有关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课后题。“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性,梳理了课文中的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先分析具体情况,再选择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习作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发挥想象写故事”“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等经验,知道要根据所给的情境合理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次习作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引导学生根据探险的情境,围绕探险的目的,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丰富想象的内容,体会想象的乐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自相矛盾》中的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牾之处,从而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使卖者无言以对;《田忌赛马》中的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并向田忌献策;《跳水》中的船长看到孩子身在高高的横木上,随时可能摔到甲板上,迅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有机会获救,于是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三篇课文都编排了有关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课后题。“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性,梳理了课文中的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先分析具体情况,再选择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部编版五下大单元教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本单元目标:字词句:(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会写2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相矛盾》。阅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2)能说出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3)能交流、总结此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3.书面表达:(1)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2)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4.本单元重点:(1)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内容,把握其寓意。(2)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经过,明白孙膑的思维过程。(3)梳理《跳水》的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4)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4.本单元要素:(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自相矛盾》中的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牾之处,从而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使卖者无言以对;《田忌赛马》中的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并向田忌献策;《跳水》中的船长看到孩子身在高高的横木上,随时可能摔到甲板上,迅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有机会获救,于是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三篇课文都编排了有关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课后题。“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性,梳理了课文中的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先分析具体情况,再选择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2)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习作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发挥想象写故事”“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等经验,知道要根据所给的情境合理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次习作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引导学生根据探险的情境,围绕探险的目的,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丰富想象的内容,体会想象的乐趣。(3)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一,要重视指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具体把握人物的思维过程,初步感受人物思维逻辑的缜密。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教师要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作为推想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并引导学生将思考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自相矛盾》可以从卖者夸耀自己商品的语句中,发现他的话里有矛盾之处,从而推想出围观者质问卖者时的思维过程;《田忌赛马》可以结合描述客观条件的语句,也就是孙膑观察到的情况,揣摩孙膑的思维过程;《跳水》可以找出说明天气、人员等环境条件的语句,以及描写孩子当时处境的语句,从中推想船长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梳理的信息是否完整、推想是否合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形及故事的结局,找出能够合理阐释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避免学生以偏概全或直奔结果。另外,教师可将“交流平台”的内容转换为教学活动,融入课文指导过程中,让学生在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同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他们一般难以突破常规的定式思维,可能会采用不恰当的办法解决问题;也有一部分学生会习惯性地求助父母、老师或其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依赖心理较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课文中学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发动家长创设一些需要学生独立面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以增强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关注各部分的教学要点和方法:课文关注要点关注教学方法15.自相矛盾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2.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3.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4.理解寓意,受到启发教育。1.借助注释理解意思:深入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理由,领悟故事的寓意。2.自主阅读理清层次:根据楚人的言行表现推测其思维过程。3.互相交流受到启发: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16.田忌赛马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3.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1.课前阅读感知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2.自读自悟理清层次: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3.互相交流了解思维:能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17.跳水1.理解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2.结合课文和人们当时的表现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3.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的优秀品质。1.自读自悟:感受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2.朗读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1.记录想象中的探险之旅。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3.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互相交流打开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自评互评学会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语文园地1.回顾单元课文,了解人物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学会和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3.理解经典名句,感受其中的哲理,背诵积累。自主学习: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1.单音节词与现代汉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2.合作探究: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长的内心体验。3.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二、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课时划分教学内容课时目标具体分配基础大闯关:单元导读+整合学习单元生字词,熟读课文。1《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课文内容梳理: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指导现实生活。1《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重点讲练: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猜测“弗”“誉”“立”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从而深度理解寓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自相矛盾》《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重点讲练: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能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1《田忌赛马》《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重点讲练: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1《跳水》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在习作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1《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师自主安排1查缺补漏
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会认字(28个)15.自相矛盾:矛(máo)盾(dùn)誉(yù)吾(wú)16.田忌赛马:赢(yínɡ)拳(quán)擦(cā)策(cè)荐(jiàn)17.跳水:艘(sōu)航(hánɡ)肆(sì)帽(mào)桅(wéi)撕(sī)逗(dòu)晓(xiǎo)钩(ɡōu)扭(niǔ)咧(liě)舱(cānɡ)鸥(ōu)瞄(miáo)会写字(28个)15.自相矛盾吾弗夫16.田忌赛马策荐17.跳水肆桅撕唬龇咧瞄多音字(12个)①必须掌握的多音字夫fú(逝者如斯夫)②拓展积累的多音字调diào(调换)tiáo(调节)转zhuǎn(转动)zhuàn(转圈)扎zhā(扎针)zā(包扎)zhá(挣扎)应yīng(应该)yìng(反应)词语(29个)16.田忌赛马赏识脚力胸有成竹出谋划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引荐17.跳水航行风平浪静取乐放肆桅杆哭笑不得眼巴巴吓唬船舱海鸥瞄准心惊胆战作家、作品、人物和出处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曾师从荀子。他曾上书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但未被采纳。他作为韩国的使臣出使秦国,受到秦王的重视,却被李斯等人谗害,于狱中自杀。其主要作品收录在《韩非子》中,今存55篇,重要篇目有孤愤五蠹(du)内储说外储说显学说难》等。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作品编成的。《韩非子成的。韩非它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其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田忌,生卒年不详,姓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guī)姓,田氏,名因齐,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孙膑,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代表作《孙膑兵法》。故事出处《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史记》是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好句积累1.语言描写(1)“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这是孙膑对田忌赛马失败后说的一段话。透过孙膑的语言,我们得知孙膑在观看比赛时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用心思考。(2)“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这是对田忌的语言描写,写出了田忌比赛失败后的沮丧心情以及对孙膑的误解。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抱怨的语气。2.神态描写(1)“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得意扬扬”“夸耀”“讥讽”写出了齐威王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轻蔑的语气。(2)“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气得脸都红了”写出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十分生气,为后面孩子做出冒险的举动埋下伏笔。(3)“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吓呆了”这是对水手们神态的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和事态的严重。3.动作描写(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跳到”“摘下”“戴”“爬上”写出了猴子动作的敏捷,表现了猴子的机灵与顽皮。(2)“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生气已经让孩子失去了理智,他为了得到自己的帽子,孤注一掷,把自己置于了危险的境地。4.比喻句“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这句话写出了孩子跳入水中时的动作又快又猛。背诵积累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日积月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单元复习要点高频考点“人文主题”分课解读解读:“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此单元是文体单元,围绕“思维的火花”这个人文主题,编排了3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章,分别是精读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展现了思维与智慧;还安排了想象类习作话题“神奇的探险之旅”,以及“语文园地”。编排此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指导现实生活。《自相矛盾》中卖矛和盾的人,思维混乱,前后矛盾,结果闹出了笑话;《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细心观察,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轻而易举地转败为胜;《跳水》中船长在危急关头,临危不乱,果断采用以枪逼迫孩子跳入水中的方法,使孩子得救。“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性,梳理了课文中的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习作话题“神奇的探险之旅”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语文要素”分课解读及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解读:此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此单元教学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教师要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作为推想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并引导学生将思考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将“交流平台”的内容转换为教学活动,融入课文指导过程中,让学生在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同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法借鉴《田忌赛马》借助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表现人物的情感。范例赏析★范例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赏析“胸有成竹”表现出孙膑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综合判断后的信心和足智多谋;“好奇地问”表现出齐威王对赛马结果的出乎意料和对这种高明的赛马策略发出的惊叹。方法解读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可以表现人物的心情或感情。那么,如何借助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表现人物的情感呢?①明确要表现的人物的特点及说话人的心情,然后选择恰当的提示语。描写人物的语言,自然要用上提示语。恰当地运用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不仅能让人物语言更生动,还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②根据人物说话的内容,在提示语部分适当添加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语气等。如,他抓抓耳,挠挠腮,眉头一皱,满脸疑惑地说:“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题目呢?”迁移运用爸爸哼着歌进了屋,一脸神秘地对我说:“儿子!猜,我给你买了什么?”我平静地回了一句:“又是课外书吧?”见我没猜对,爸爸笑盈盈地说:“不对。再猜!”我看了一眼爸爸,迟疑地说:“难道是新衣服?”爸爸乐呵呵地说:“不对。看,是你最想要的……”爸爸从身后拿出了他准备的礼物。我兴奋地喊道:“哇!溜冰鞋!太棒了!”《跳水》以人物心情变化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范例赏析★范例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赏析课文在情节的安排上十分巧妙,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情绪一直在发生变化,并贯穿文章始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让孩子“笑得很开心”;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令他“哭笑不得”;在猴子不断地逗弄和水手们的笑声中,孩子逐渐失去了理智,以至于不知不觉地陷入了险境。文章通过描写孩子的表现,将其爬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心情变化过程,一步步展现在读者面前,环环相扣,感染性强,使文丁章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方法解读叙事的文章常常围绕线索展开叙述。所谓“人物心情变化线索”,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并贯穿文章始终,进而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那么,怎样以人物心情变化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呢?①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正面描写,展现人物情感变化,从而推动情节发展。如《军神》一文中,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反映出他的心理变化,从而表现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②巧用对比,从侧面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如《刷子李》一文中,通过描写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③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完整,在叙事过程中要体现出人物心情变化的原因。如《跳水》中对猴子逗弄孩子的过程描写得最为详尽,着重写猴子的动作,以充分表现其任意妄为的“放肆”行径,这是孩子生气的直接原因。而水手们的“笑”是猴子行为越来越“放肆”的原因,更是让孩子不管不顾走上桅杆顶端横木去追猴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此环环相扣,才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迁移运用请发挥想象,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续写故事。那是一次期末考试,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发了试卷,我一看简单得很。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把卷子做完了,再看一看周围的同学,嘿嘿,他们还在那里低着头“沙沙”地写字。我得意地把试卷交了上去,走出教室后,一想到自己得满分的情景,就忍不住笑出声来。第二天,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一看才考了70分。我伤心极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儿。我后悔自己没听老师的话,后悔自己粗心大意,又没有细心检查,看着那鲜红的70分,我的心里真是太难过了。如果我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就不会有这么多错误,也就没有这鲜红的70分了。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思维的火花这一关键词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自相矛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喜来快递合同协议书
- 合同续签变更协议书
- 商场活动补贴协议书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数字化营销市场细分与竞争分析报告
- 印刷合同框架协议书
- 卖房普通委托协议书
- 古文唐朝离婚协议书
- 合同终止善后协议书
- 医院法人聘用协议书
- 卧式车床订购协议书
-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家居安全监测报警系统答辩
- 四川省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 江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范DB32∕T-3848-2020
- 2024年中高考必背文言文74篇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金匮要略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电力运维平台需求说明书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餐饮业会员管理服务合同:顾客权益与会员服务的具体规定3篇
- 2023年高考真题-历史(辽宁卷)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