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C时,pH=l的LOLH2SO4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O.INA
C.室温下,14.0g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一定为NA
D.在0.5L0.2moi・L-i的C11CC溶液中,n(Cl-)=0.2NA
2、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028
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O:O:Na
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D.次氯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IO+H2O.^HCIO+OH-
3、铜锡合金,又称青铜,含锡量为!〜工(质量比)的青铜被称作钟青铜,有一铜锡合金样品,可通过至少增加ag
锡或至少减少bg铜恰好使其成为钟青铜,增加ag锡后的质量是减少bg铜后质量的2倍,则原铜锡合金样品中铜锡
的质量之比为()
A.7:17B.3:2C.12:1D.7:1
4、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Mg2\H\OH\Cl\HCO3>SCX?一中的不同阳离
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乙溶液中c(H+)>0.1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Ch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
C.丙溶液含有C「D.丁溶液含有Mg2+
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元素X和Z同族,Z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与W的单质反应,生成两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YVXVZ
B.Y和Z的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均呈酸性
c.W与Z均只有两种的含氧酸
D.工业上电解熔融YzX制备单质Y
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滴加B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
B滴加氯水和CCL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r
C用洁净的粕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
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
D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A.AB.BC.CD.D
7、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京子斤数
A.常见离子半径:g>h>d>e
+
B.上述元素组成的ZX4f(gd4)2溶液中,离子浓度:C(f3+)>C(ZX4)
C.由<1、e、g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能生成沉淀
D.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分别与e和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8、电解法转化CO2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电解CCh制甲酸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0.1mol/LKHCCh溶液
A.b是电源负极
B.K+由乙池向甲池迁移
2
C.乙池电极反应式为:CO2+HCO3+2e=HCOO+CO3
D.两池中KHCO3溶液浓度均降低
9、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干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氯乙烯、溟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甲醛、乙烘、丙烯、裂化汽油都能使溟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生物标本,二者所含原理一样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还原性Se?-XX>5
OllCHXMI
B.〔,与.互为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
C.硫酸钱和醋酸铅都是盐类,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D.AI2O3和AgzO都是金属氧化物,常用直接加热分解法制备金属单质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焦炭还原SiO2制备单质Si
B.镁单质可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
C.浓硫酸与NaBr固体共热可生成单质Br2
D.摩尔盐的组成可表示为NH4FC(SO4)2*6H2O
12、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的物质制备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江川茎燧->co—竽TCChNaOH(叫)>Na2c03
AgNOJaq)NzOH(aq)
Cu,CU(NO.3)2溶液>CU(OH)2
C.Fe*燃>Fe25一双(叼)>Fe2(SO4)3溶液
D.CaOCa(OH)2NaOH溶液
13、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能量称为键能。己知H—H、H—O和0=0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
一|、463kJ,mori和495kJ,mo「'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断开1molH2O⑴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kJ的能量
-1
B.2H2O(g)=2H2(g)4-O2(g)AH=-485kJ-mol
1
C.2H2(g)+O2(g)=2H2O(l)A"=+485kJmoF
-1
D.2H2(g)4-O2(g)=2H2O(g)AH=-485kJ-mol
1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
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M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了KNO3的氧化
性
B.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储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研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ii2(OH)2c
D.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制作
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15、根据下面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苯酚出现白色沉
AH2c03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钠溶液中淀
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含有504%SO32,
B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溶液
生成HSO3一中的一种或几种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
C无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并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
D溶液褪色
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A.AB.BC.CD.D
16、下列不能使氢氧化钠的酚酰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A.NHjB.SO2
D.CO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新型无机材料A3M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A族。D、E、H均为难溶于水的
白色固体:化合物C、E均含A元素。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
MAT-
请回答:
(1)写出H的化学式:
(2)化合物A3M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18、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香料、食品、医药和感光树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它的
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CNjCHO
6/光C7H<0^
睛ar
HO-CHCHiCHO
6A
C
OH
已知:R—C—
Oil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类型:反应U,反应IV.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o上述反应除主要得到B外,还可能得到的有
机产物是(填写结构简式)。
(3)写出肉桂酸的结构简式.
(4)欲知D是否已经完全转化为肉桂酸,检验的试剂和实验条件是
(5)写出任意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够与NaHCCh(aq)反应产生气体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由苯甲醛可以合成苯甲酸苯甲酯(,^-8OC»h—请设计该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目标产物)
19、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
属钠投入到盛有蒸锚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
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有蒸镭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
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不发生燃烧,
(1)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永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0
(2)在第二个实验中,钠也与水发生反应,但不发生燃烧,这是因为o
(3)我们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可将金属钠投入
到硫酸铜溶液中,却没有铜被置换出来,而产生了蓝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o
20、钠与水反应的改进实验操作如下:取一张滤纸,用酚配试液浸润并晾干,裁剪并折叠成信封状,滤纸内
放一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把含钠的滤纸信封放入水中,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取用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o
(3)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o
A.实验过程中,可能听到爆鸣声
B.实验过程中,看到滤纸信封由白色逐渐变红色
C.实验改进的优点之一是由实验现象能直接得出反应产物
D.实验过程中,多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对瓶内试剂产生污染
21、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COOH
H2N-Z^\-COOHI
H;N-CH-CH2~CH2-COOH
甲内
⑴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z"口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I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I和IV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A.pH=l,c(H+)=0.1mobL-1,II(H+)=0.1NA>选项A不正确;
B.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O.INA,选项B正确;
C.乙烯和环己烷的最简式都是CH2,所以14.0g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2为Imol,碳原子数目一定为
NA,选项C正确;
D.n(CF)=0.5Lx0.2mol«L-,x2=0.2mol,即0.2NA,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2、D
【解析】
A.钠原子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A错误;
B.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
C碳酸氢钠只能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C错误;
D.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是由于次氯酸根的水解造成的,D正确;
答案选D。
3、C
【解析】
y+a1y1
设原青铜中铜的质量为x,锡的质量为y,根据题意有①(x+y+a)=2(x+y-b),②二一③一工二三,联立三
x+y+a7x+y-b7
个关系式可以解出x=12a,y=7a,因此铜锡之比为12:1,答案选C。
4、D
【解析】
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0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r;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
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z,乙是H2s04,丙是MgCb,丁是NH4HCO3,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
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离子之间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然后判断甲的组成即可。
5、A
【解析】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
小,同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因Y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Y为Na元素;Z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与W的单质反应,生成两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采用逆分析法可知,
这两种气体为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则可知Z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可与
W的单质(C)反应,因此推出W为C:又X和Z同族,则X为O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C、O>Na和S元素,贝!]
A.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对应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
大小为YVXVZ,A项正确;
B.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NaH+H2O=NaOH+H2t,使溶液呈现碱性,B项错误;
C.C元素的含氧酸有碳酸、草酸和乙二酸,S的含氧酸为亚硫酸、硫酸和硫代硫酸等,C项错误;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而不是NazO,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B项是易错点,学生要注意氢元素与活泼金属作用时,形成离子化合物,H显价。
6、B
【解析】
A.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COB?-、SO.?^Ag+等,故A错误;
B.滴加氯水和CCL,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产生了碘单质,氯水为强氧化性溶液,则溶液中存在强还原性的「,氯
气置换出了碘单质,故B正确;
C.用洁净的的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但并不能说明溶液中无K+,因为检验
K+需通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故C错误;
D.NH3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检验NIL卡的正确操作:向原溶
液中滴加几滴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茶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存在NHJ,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B
【解析】
根据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可知:x属于第一周期,y、z、d属于第二周期,e、f、g、h属于第三周期
元素;根据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可知:x为H,y为C、z为N、d为0、e为Na、f为Al、g为S、h为Cl。
【详解】
A.g为S,h为CL属于第三周期,离子半径g>h;d为0,e为Na,同为第二周期,离子半径d>e,故离子半径:g>h>d>e,
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X4f(g4”组成为NHMl(S04)2,溶液中Al*和NH;水解均显酸性,属于相互抑制的水解,
由于氢氧化铝的电离常数大于一水合氨,则铝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钱根,即离子浓度:《人产)〈0(阳+),故8错误;C.d
为0、e为Na、g为S,由d、e、g三种元素组成的盐NaSG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能生成S沉淀,故C正确;D.f为AL
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0H)力为两性氢氧化物,e和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HC104,可以
与Al(0H)3发生反应,故D正确;答案:Bo
【点睛】
突破口是根据原子半径的大小判断元素的周期数;根据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数值大小判断元素所在的土族;
由此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解答即可。
8、B
【解析】
A.由图可知,CO2在乙池中得到电子还原为HCOCT,则Sn极为电解池阴极,所以b为电源负极,故A正确;
B.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Sn极为电解池阴极,所以K+由甲池向乙池移动,故B错误;
C.CO2在乙池中得到电子还原为HCOO,电极反应式为:CO2+HCO3+2e=HCOO+CO32,故C正确;
D.电解过程中,甲池发生反应:4HCO.-4e=O2T+4CO2T+2H2O,同时K+向乙池移动,所以甲池中KHCXh
溶液浓度降低;乙池发生反应:CO2+HCO3+2e=HCOO+CO^,所以乙池中KHCO3溶液浓度降低,故D正确;
答案选B。
9、A
【解析】
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棉花的成分为纤维素,选项A不正确;
B、氯乙烯是1个氯原子取代了乙烯分子中的1个H原子形成的,故氯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溟苯
是1个溟原子取代了苯分子中的1个H原子形成的,故滨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选项B正确;
C、甲醛含有醛基,乙块、丙烯、裂化汽油均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能使滨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C正确;
D、乙醇、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二
者所含原理一样,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0、A
【解析】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Se<Br2<Ck,所以阴离子还原
ttSe2->Br->Cr,故A正确;
OHOiOtl
B、0属于酚类、:属于醇类,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硫酸核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
D、A1是活泼金属,AL03不能直接加热分解制备金属铝,故D错误。
11、D
【解析】
A.高温条件卜,可用碳还原SiOz制备单质Si,故A正确;
B.供单质可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j和氢气、氯化铁,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NaBr固体共热可生成单质Br2,故C正确;
D.摩尔盐的组成可用(NH4)2SO,FeSO4・6H2O表示,故D错误;
故选D。
12、D
【解析】
A.碳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碳酸钠;理论上正确,反应过程中产生、利用污染环境的物质CO,不符合绿色化学,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碳在
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引起爆炸,操作上较为
复杂,故A错误;
B.铜与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
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c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
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符合绿色化学,故D正确;
答案选D。
13、D
【解析】
A.断开1molH2O(g)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kJ的能量,故A错误;
-1
B.2H2O(g)=2H2(g)+O2(g)A"=463kJmo「x4-436kJmo「x2-495kJ・mo「=+485kJ-mol,故B错误;
C.2H2(g)+Ch(g)=2H2O。)应该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1
D.2H2(g)+O2(g)=2H2O(g)AW=-485kJ-moF,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B
【解析】
A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A合理;
B项,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然后用蒸储方法将乙醇分离出来,故B
不合理;
C项,明矶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H♦与铜锈[Cu2(OH)2cCh]发生反应,达到除锈目的,故C合理;
D项,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体现了化学的物理和化学分离方法,因此充分应用了化学
工艺,故D合理;
故答案为Bo
15、D
【解析】
A.也可能是挥发出的HC1与苯酚钠反应,无法得出题中实验结论,故A错误;
B.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故B错误;
C.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液显酸性,加入Cu(OH)2悬浊液之前要中和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所以操作错误无
法得到结论,故C错误;
D.石蜡为多种髭的混合物,产生的气体能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说明含有能被酸性高猛酸钾氧化的不饱和垃,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o
16、A
【解析】
酚酸遇碱变红,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褪色。氢氧化钠的酚酸溶液显红色。
【详解】
A.氨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具有碱性,不能使酚配褪色,故A选;
B.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B不选;
CHC1溶于水生成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使溶液褪色,故C不选;
D.COz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
SO:和CO2是酸性氧化物,和NaOH反应生成Na2s和Na2c(h,如果SO2和C(h过量,和NaOH反应生成NaHSOj
和NaHCCh。这四种物质除了NaHSCh溶液是酸性的,其他三种都是碱性的,含酚歆的溶液可能褪色。但如果继续通
入气体S02和CO2,溶液中会生成酸,最终溶液一定会褪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2
17、AgCl共价键SiO2+2OH=SiO3+H2O
【解析】
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D受热得E,E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F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说明D为弱酸且
能受热分解;新型无机材料A3M4由两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A族,应为N元素,A元素为四价元素
,C、E均为含A元素,可知A3M4应为Si3N4,可以确定A为Si,E为Si(h,F为NazSiCh,则D为HzSiCh,G与硝酸银反
应生成
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H,则可知G中有Cr,H为AgCL故C为SiCL,B为CL;由SiC14+3H2=4HCl+H2SiO.3,生成G:H
(1)H的化学式为AgQ;
(2)化合物Si.N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2
(3)SiO2溶解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Ch+2OH-=SiO3+H2Oo
CHjCgCHH=^aKXXll
18、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46
COOHCOOH
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或银氨溶液、加热)
倭化剂,A
HtCMOHh
A
【解析】
cnio
'及有机物B的分子式看出,有机物A为甲苯;甲苯发生侧链二取代,然后再氢
根据上述反应流程看出,结合
OMO
»R-E—JT(H)♦]0,可以得到
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再根据信息RC-ron<2
OH
CT1IO>IO-CMCMjCMO
人1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加热失水得到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D,有机物D被弱氧化
CH=CHCOOH
剂氧化为肉桂酸1^1
【详解】
HO-ClfldljCSlO
(D综上所述,反应II为氯代是的水解反应,反应IV为।1
加热失水得到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D,
为消去反应;正确答案: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HO,
6
(2)甲苯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氯原子取代甲苯中
甲基中的氢原子,可以取代1个氢或2个氢或3个氢,因此还可能得到的有机产物是;正确答案:
€»>CHCh
□--b
(3)反应IV为加热失水得到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D,有机物D被弱氧化剂氧化为肉桂酸,结
CHOKXX1I
;正确答案:dj
构简式
(4)有机物D中含有醛基,肉桂酸中含有粉基,检验有机物D是否完全转化为肉桂酸,就是检验醛基的存在,所用
的试剂为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或银氨溶液,加热,若不出现红色沉淀或银镜现象,有机物D转化完全;正确
答案: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或银氨溶液、加热)。
(5)有机物C分子式为C9H10O2,①能够与NaHCOKaq)反应产生气体,含有竣基;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
coon
的氢原子,有4种峰,结构满足一定的对称性;满足条件的异构体有2种,分别为:
0HOOOH
(6)根据苯甲酸苯甲酯结构可知,需要试剂为苯甲醇和苯甲酸;苯甲醛还原为苯甲醇,苯甲醛氧化为苯甲酸;苯甲醇
和苯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酯;具体流程如下:
催化荆,A
HtCMONh/—;正确答案:
曜化b,A
/—\gJOHh—―-~
3100000a
O-T-O"CHHJ。
19、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不与空气接触,缺乏燃烧条件2Na+2H2O=2NaOH+H2t,
2NaOH+CuSO4=Na2SO4+Cu(OH)2I或2Na+CuSO4+2H2O=Na2SO4+Cu(OH)21+H2t
【解析】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说明钠的密
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故答案为: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钠不燃烧的原因是:煤油将钠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钠不与空气接触,缺乏燃烧条件;
(3)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f,2NaOH+CuSO产Na2sO4+C11(OH)2I或2Na+CuSO4+2H2O=Na2s(h+Cu(OH)21+H2t;故
答案为:2Na+2H2O=2NaOH+H2t,2NaOH+CuSO4=Na2sO4+C11(OH)21或
2Na+CuSO4+2H2O=Na2SO4+Cu(OH)2I+H21«
【点睛】
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从金属性更弱的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该种金属,要考虑这种金属是否能够与水反应,如果能够
与水反应,则优先考虑与水反应,再看反应产物是否与盐溶液反应。
20、2Na+2H2O=2N/+2OIT+H2t用镒子取出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
- 协会和社区共建协议书
- 长期员工劳务协议书
- 冰淇淋门店托管协议书
- 保安试用期合同协议书
- 邻里解决纠纷协议书
- 雇员签定免责协议书
- 资质服务托管协议书
- 销售代理软件协议书
- 两个幼儿园合并协议书
-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 2025年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甘肃陕煤集团韩城煤矿招聘2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温泉特色酒店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设计课件:构建高效数据集教程》
- 2025江苏中考:历史高频考点
- 家政合伙合同协议书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课件2025年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DL∕T 5370-20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术规程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