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安市安福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2026学年吉安市安福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2026学年吉安市安福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2026学年吉安市安福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2026学年吉安市安福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吉安市安福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神奇小帮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5年=(________)月7天=(________)周=(________)时10.1米=(________)米(________)分米3.24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2.小强晚上10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____)小时。3.要开凿一条隧道,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12天,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15天,如果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施工,需要_____天开凿完这条隧道。4.下面竖式中,乘积为___________。5.小红有二件不同的上衣和二条不同的裤子,配成一套衣服,一共可以有_____种不同的搭配。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做眼保健操约用5(________);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大约30(________);三年李阳同学的身高是115(________),体重约是25(________)。7.①270里有_____个30;②58个31是_____;③把758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_____,还余_____。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一辆货车可载重4________。小明洗一次手用了20________。小东家离学校有点远,相距3________。乒乓桌高6________。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踢毽子的有6人,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的6倍,跳绳有12人。(________)2.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圈是60时。(________)3.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________)4.72的4倍与4个72相加的和相等。(________)闰年都比平年少一天。(________)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甲乙两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用了小时完成,乙用了小时完成。谁用的时间长?()A.甲 B.乙 C.两人用时一样长 D.无法确定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一至三年有223人,四至六年有239人,电影院有470个座位,六个年的同学同时去能坐下吗?你同意下面()的想法。A.B. C.3.计算4×(5+3)时,淘气把括号看掉了,计算结果会比正确结果()。A.不变 B.少9 C.多94.如下图,用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A.大于16厘米 B.等于16厘米 C.小于16厘米5.照相地点距离建筑物最近的是()A. B.C. D.四、快乐填空。1.今年是2020年,全年有(________)天,是(________)年(填“平”或“闰”),今年的上半年共有(________)天。2.小明上午8:30到校上课,11:50放学,他上午在校______时______分.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数学书厚约6(______)。(2)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______)。(3)黄河全长约5464(______)。(4)大象的体重约6(______)。4.在括号里填上“>”“<”或“=”。(________)4时(________)240分50厘米(________)45分米5千米(________)5000米(________)180×5(________)810×55.男生379人,女生423人,男生和女生大约一共(________)人。6.如图:在这张纸片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7.正方形的面积是81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厘米.8.明明打算从头开始三天看完一本98页的书,他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39页.第三天要从第_____页看起,需要看_____页才能看完.9.在括号里填上“>”“<”或“=”。(________)(________)1400×9(________)400+91000千克(________)7吨+30千克(________)51米(________)500分米65×8(________)55035毫米(________)30毫米+5厘米10.小飞有5颗糖,小红给小飞3颗糖后,小红糖的颗数就是小飞的2倍,小红原来有________颗糖。五、作图题。1.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2.小猫钓鱼,连一连。

3.小猴子回家.六、解决问题1.16名同学去划船,可以怎样租船?先借助表格思考,再按要求填空。方案序号座位数正好坐满条条√2.把下面的应用题补充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解答出来.林场有杉树286棵,_________.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3.王阿姨周一到周五都在单位吃午餐,每天要花22元。12月3日(周一)她的饭卡里还有4元,用餐前她充值了100元。请你帮助算一算,她最晚12月几日需要再充值?4.买3盆郁金香和一盆月季花,一共付了35元。每盆郁金香多少钱?参考答案一、神奇小帮手。1、601168101324【分析】1年=12月,1周=7天,1天=24小时,1米=10分米,1元=10角=100分。【详解】5年=60月7天=1周=168时10.1米=10米1分米3.24元=3元2角4分【点睛】熟练掌握时间、长度和人民币单位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解析】略3、【详解】1÷()=1÷=(天)答:需要天开凿完这条隧道.故答案为.4、8684【详解】略5、1【分析】从二件不同的上衣中选一件有2种选法;从二条不同的裤子中选一件有2种选法;共有2×2=1(种),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2×2=1(种),答:一共可以有1种不同的搭配.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原理,由于情况数较少可以有枚举法解答,注意要按顺序写出,防止遗漏.6、分厘米厘米千克【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做眼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用“分”作单位。计量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三年李阳同学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三年李阳同学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详解】做眼保健操约用5分;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大约30厘米;三年李阳同学的身高是115厘米,体重约是25千克。【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7、93433【详解】①370÷1=9答:370里有9个1.②31×58=3答:58个31是3.③758÷18=43……3答:每份是43,还余3.故答案为:9,3,43,3.8、吨秒千米分米【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计量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据此即可解答。【详解】6×6=36(人),跳绳有36人,所以判断错误。【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详解】钟面上共分了12个大格,60个小格,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走一圈是60分,即1小时;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据此判断即可。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圈是12时;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针走1圈是走了12个大格,是12小时,不是60小时。3、×【详解】我们实际生活中人的身高约一百几十厘米,一点几米.由此进行解答即可.4、√【详解】略5、×【详解】略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A【分析】由题意可得,甲乙两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要求谁用的时间长,只需要比较甲和乙所用的时间大小即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则甲用的时间长。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比较大小,关键是明确同分子分数的比较法则: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2、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一至三年的人数加上四至六年的人数,即可求出六个年同学总人数。再和470个座位比较大小即可。将223估成230,239估成240,再进行计算。【详解】223+239≈230+240=470。因为将两个数估大了,则实际六个年的人数应小于470,能坐下。故答案为:C。【点睛】整数加法估算时,将两个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注意解决本题时应将两个加数估大。3、B【分析】将算式4×(5+3)的括号去掉后,算式变为4×5+3。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再相减求差即可。【详解】4×(5+3)=4×8=324×5+3=20+3=2332-23=9则计算结果会比正确结果多少9故答案为:B【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4、C【详解】略5、D【详解】照相地点距离建筑物由远到近:照相地点距离建筑物最近的是故选:D四、快乐填空。1、366闰182【分析】首先判断202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即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然后再计算出上半年的天数即可。【详解】2020÷4=505没有余数,所以2020年是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的天数:31+29+31+30+31+30=60+31+30+31+30=91+30+31+30=121+31+30=152+30=182(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年月日的知识以及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要牢记。2、31【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开始和结束时间,正确进行时间的计算.根据在校时间=放学时间﹣上课时间即可解答.【详解】11时50分﹣8时30分=3小时1分,答:上午在校时间是3小时1分,故答案为3,1.3、毫米秒千米吨【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一本数学书厚度,结合数据6可知:应用“毫米”做单位。计量系红领巾大约需要的时间,结合数据20可知:应用“秒”做单位。计量黄河全长,结合数据5464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计量大象的体重,结合数据6可知:应用“吨”做单位。【详解】(1)一本数学书厚约6(毫米)。(2)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秒)。(3)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4)大象的体重约6(吨)。【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4、>=<=><【分析】(1)同分子的两个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值越大;(2)(3)(4)不同单位的名数比较大小,要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根据数值的大小比较得解;(5)同分母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值越小;(6)计算出算式的结果,然后比较整数的大小,即可得解。【详解】>4×60=240,240=240,所以4时=240分;50÷10=5,5<45,所以50厘米<45分米;5×1000=5000,5000=5000,所以5千米=5000米;>180×5=900,810×5=4050,900<4050,所以180×5<810×5。【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和整数以及名数的大小比较,把高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5、800【分析】将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学生总人数。将379估成380,423估成420,再进行计算。【详解】379+423≈380+420=800(人)则男生和女生大约一共800人。【点睛】整数加法估算时,将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6、2420【分析】要使剪下的正方形最大,则正方形的边长与原长方形的宽相等。用正方形的边长乘4求出周长,计算出剩下部分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求出剩下部分的周长。【详解】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剩下部分周长:10-6=4(厘米),(6+4)×2=20(厘米)。故答案为:24;20。20、9【详解】略7、651【分析】先把前两天看的页数相加,求出已经看了多少页,用已经看的页数加1就是第三天要从第几页看起,再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就是第三天要看的页数.【详解】25+39+1=64+1=65(页);98﹣(25+39)=98﹣64=1(页);故答案为65,1.8、>=><>><<【分析】(1)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2)首先把左边的分数化成整数,然后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即可;(3)(7)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整数大小得解;(4)先把右边7吨乘进率1000化成7000千克,再求出7000千克与30千克的和,再根据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5)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比较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6)不同单位的名数比较大小,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比较得解;(8)把5厘米乘进率10化成50毫米,与30毫米相加,再与左边进行比较。【详解】>=1,1=1,所以=1;400×9=3600,400+9=409,3600>409,所以400×9>400+9;7×1000=7000,7000+30=7030,7030>1000,所以1000千克<7吨+30千克;>500÷10=50,50<51,所以51米>500分米;65×8=520,520<550,所以65×8<550;5×10=50,50+30=80,80>35,所以35毫米<30毫米+5厘米。【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长度的单位换算、质量的单位换算、名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乘数的应用等,方法要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9、19【分析】根据题意,“小飞有5颗糖,小红给小飞3颗糖后”,小飞有糖:5+3=8(颗),这时小红有:8×2=16(颗),所以小红原来有:16+3=19(颗)。【详解】(5+3)×2+3=8×2+3=16+3=19(颗)【点睛】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