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四则计算
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小学数学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为大家
打算了人教版小学五班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欢迎参阅。
小学五班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驾驭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会运用中括号,
能够比较娴熟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的总结、归纳,
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
(三)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
教学重点:
驾驭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1.口算
12+0.12=7.2-0.2=
3.54-0.35=
2.95+0.05=5-0.6=
2.8+0.14;
8912.5=1.2+2.8-3.99=4x1.72=
3.74+6.26=4.5x6=
0.25x44-0.2=
24-4=20x0.2=
20.75-9.5=
3.5x8x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⑵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
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3.6x64-0.9=
(1)思索: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依次怎样?
⑵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S+4.6
=1.2+4.6
=5.8
3.6x6+0.9
=21.64-0.9
=24
⑶小结运算依次
①老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其
次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依次怎样?(①题中只含
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其次级运算,也
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依次?(一个算式里,假
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x1.73=6.75+2.52^-1.2=
⑴视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
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
运算?
探讨得出:一个算式里,假如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其次级运算,
后做第一级运算。
⑷练习:先说出运算依次,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X5。
思索:①上题假如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假如要先算(1.2+0.5)X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10.6
3.6-r[(1.2+0.5)x5]
=3.6v[1.7x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其次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
等号(因为在其次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其次步计算时,
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其次步要用心〃连接;而第三步用
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精确的结果,应当用等号连接。)
4.小结
(1)什么状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
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
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精确值时,用等号。)
⑵要变更算式的运算依次,可以怎么办?(可以运用小括号、申括
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依次怎样?(一个算式里,假如有括号,要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⑴说出运算依次;
(2)计算并且验算;
⑶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推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缘由。
(l)0.8-0.8x0.7=0();
(2)1.6+1.4x2=6();
(3)50-3.9+6.1=40();
⑷20+2.5x4=32();
(5)9.6+0.4-9.6+0.4=0();
(6)4.8x2v4.8x2=l()。
4.P40:4o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o
小学五班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2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相识〃是《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班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
的相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能通
过实物或模型分辨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阅历,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
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二)核心实力
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视察、操作,相识正方体,建
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实力。
(三)学习目标
1.在相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视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
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止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止
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驾驭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方体的相识》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
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绽开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相识它的?请自己整
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索:关于正方休你都知道了
哪些学问?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让同学们找寻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共享一
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态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相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肯定的相识,因
此通过共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止方体,使学生对止方体有了初步的
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爱好。】
2.问题探究
(1)视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
面来相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打算从儿方面来相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视察探讨,看看正方体
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沟通汇报。(汇报时重在沟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②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了〃正方体
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
论。
(2)制作模型,加深相识特征
师:相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
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
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绽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共享制作感想。
【设计意图:学完长方体后,学生已明确了面、棱、顶点的概念,
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探究图形特征,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
验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视察、动手,学生亲身感知正方体这个立体
图形。考查目标1】
⑶对比视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我们都是从面、棱、顶点来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之间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4人小组,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整理出来。
沟通汇报后,老师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引导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
都相等的长方体。
3.巩固练习
(1)第20页的做一做。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①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须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
一试。
②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
录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搭一个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余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4.课堂总结
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相识了正方体,有6个面,都相等,
12条棱也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小学五班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驾驭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实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相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
育归纳总结实力。
重点:驾驭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实物,依据形态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
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
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
们有着别出心裁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
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止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
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
3、思索: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c(选
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
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
的小盒子。
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相识棱、面、顶点。
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
征。
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
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全
部的特征,是特别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8、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楂。(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
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高。)
三、回来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
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
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
面°
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
像这个长方体。
3、通过你的视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
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
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
架,至少要用多少铝条?
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
瞧用吗?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
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
四、拓展应用
用数学制造生活。
观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漂亮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
数学制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
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爱哪个部分?为什么?给
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爱什么样的数学课吗?
六、作业布置
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
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
小学五班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其次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驾驭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依次,并能正确地进行计
算。
3、能在学生驾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育学生细致严格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⑴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知学生:加法、减
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⑵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假如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假如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⑶在一个算式里,假如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
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4.63.6x64-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知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
法和除法叫做其次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依次怎样?
③假如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其次级运算〃代替〃乘、
除法〃,运算依次怎样叙述。
依据学生回答,变更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依据学生回答,变更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⑵学生完成例工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x1.73,6.75+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儿级运算?
②运算依次怎样?
依据学生回答,变更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⑵学生把没有做完的接着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⑶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简洁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
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
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⑴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假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假如含有两
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假如有两种括号,要先
算()括号里面的,隹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小学五班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⑴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运算依次相同,驾驭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能正确计算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⑶进一步培育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实力,使学生养成细致计算
的习惯,坚决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驾驭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
算。
教学难点:
驾驭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
学思想,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打算: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老帅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依据这一
理念,我遵循〃激〃、〃导入〃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细心设计
打算题,诱导学生思索,鼓舞学生概括沟通,并让学生运用所学学问
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沟。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意了对学生思维实力、学习实力
的培育,融视察、比较、探讨、沟通、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
让学生利用己驾驭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来解决新课。教学中,
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
觉;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
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国。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
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
的思路。
3、回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极科考站特种供暖设备租赁与能源管理咨询合同
- 律师事务所助理案件跟踪与反馈协议
- 美团闪购业务代运营与数据安全保障合同
- 节庆活动旅游线路地接服务及市场推广合同
- 坚果炒货原料采购价格动态调整协议
- 海外出口货物清关与全球物流配送委托管理协议
- 网红烧烤品牌授权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
- 智能家居产品数据安全保护补充协议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编写作专题三微案一选材用材学案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房屋买卖合同范本模版模板
-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农业昆虫学-形考测试一-国开(ZJ)-参考资料
- 房地产 -中建商务管理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实操题库 (一)
- JJF 2166-2024电子固体密度天平校准规范
- 六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学期应用题专项水平练习题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2024至2030年成都市酒店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研究报告
- 养老院捐赠资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