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染色体变异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染色体变异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染色体变异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染色体变异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染色体变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染色体变异

[理解•巩固・落实]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X)

(2)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不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X)

(3)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没有等位基因。(J)

(4)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的生物是二倍体。(X)

2.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下列对生物性状变化原

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产生新基因

B.一定导致基因的数量发生变化

C.可能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D.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基因重纪

解析:选C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产生新基因,也不引起基因重组。染

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

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起源相同的一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B.通常指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

C.人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普通小麦的花粉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解析:选D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体细胞中含六个染色体组,减数

分裂形成的花粉细胞中应含三个染色体组。故选D。

4.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

芝麻,对此四倍体芝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二倍体芝麻

B.产生的配子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无遗传效应

C.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是不育的三倍体芝麻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时,最可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后期

解析:选C二倍体芝麻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同源四倍体,

体细胞内有四个染色体组,而且每个染色体组之间都有同源染色体。由四

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来的芝麻是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该单倍体芝

麻是可育的,A、B错误;四倍体的配子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的配

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是三倍体芝麻,由

于三倍体芝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

子,所以不育,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起作用的时期

是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

5.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

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正

确的是()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此育种方法选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解析:选D过程①表示杂交,其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③

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B错误;过程④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

苗,因为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不产生种子,C错误;选出符合要求的基

因型为ddTT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D正确。

6.(1月新高考8省联考•湖南卷)育种与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品种改

良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野生资源是杂交育种的重要手段

B.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小,杂种优势越大

C.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周期显著缩短

D.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定向突变

解析:选A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利用野生资

源是杂交育种的重要手段,A正确;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杂种优势

越大,B错误;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周期较长,C错误;诱变育

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7.洋葱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某同学用低温诱导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同学不会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B.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分生区同时存在染色体数为8、16、32、64的细胞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选C制片时经过解离的细胞已经死亡,不会观察到染色体数

目加倍的过程,A正确。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中,基

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分生区细胞有的含2个染色体组,

有的含4个染色体组,但不可能出现8条染色体的情况,因为根尖细胞不

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

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

是有利的。利用其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

确的是()

花粉—或植株A—也植株B

A.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全为纯合子

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C.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约占1/4

D.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原理是基因重组

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该植株为二倍体。过程①为花药离体培

养,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为单倍体,过程②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通过过程②得到的植株B全为纯合子,A错误;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诱

导处理,低温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因此其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AB、

Ab、aB、ab四种花粉,则植株A也是这四种基因型,植株B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由于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是有利

的,所以符合要求的类型是AAbb,占1/4,C正确;该育种方法是单倍体

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9.用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两个品种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是杂交,目的是集中亲本双方的优良基因

B.若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采集,则达不到

实验目的

C.⑤过程中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戊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己植株

D.戊、己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但形态相同

解析:选C①过程是杂交,目的是集中亲本双方的优良基因,A正

确;若④过程使用的花药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采集的,不能采集

到需要的基因组合,则达不到实验目的,B正确;⑤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

处理戊幼苗获得己植株,而不是萌发的种子,C错误;己植株是由戊幼苗

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植株,所以它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但形态相同,D正确。

10.如图为豌豆某条染色体部分基因的排布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

表四个基因序列,最短的序列包括2000个碱基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如果①基因序列整体缺失,则最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如果在射线诱导下②与③发生了位置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

C.②基因序列中的某个碱基发生替换,但未引起性状的改变,也属

于基因突变

D.如果③基因序列中缺失了20个碱基对,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选C如果①基因序列整体缺失,最有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

变异,A错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

异(倒位),B错误;发生在基因内部的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都是基因突变,

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C

正确;基因内部碱基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缙误。

11.如图是培育三倍体西瓜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它们的

某些细胞具有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⑵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细胞为______倍体,种

子中的胚为倍体。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

⑷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这些事实说明染色体组倍增的意义是

—;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为o

⑸育种过程中,三倍体无子西瓜偶尔有少量子。请从染色体组的角度

解释,其原因是

(6)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填“能”或“不能”)遗传,请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并做出实验结果的预期。

解析:(1)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处理对象多是萌发的种子或

幼苗.,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旺盛的特征,秋水仙素

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2)给三倍体植株授以二

倍体的成熟花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生长,调控无子果实的发育。(3)四倍

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是由四倍体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细

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种子中的胚是由二倍体产生的花粉与四倍体产生

的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由于

三倍体植株细胞内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故在减数分裂I时联会紊乱,

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4)染色体组的倍增可以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这

是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的主耍原因。(5)若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I过

程中,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另外两个染色体组的全

部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则可以形成正常的配子。(6)三倍体西瓜的无

子性状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该性状能够遗传,但需要通过无性生

殖的方式来实现,如植物组织培养、嫁接等。

答案;(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分裂旺盛抑制细胞(分裂前期)形成

纺锤体(2)通过授粉刺激子房的生长,调控无子果实的发育

(3)四三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4)促进基

因效应的增强两年(5)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组的

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一极,另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

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另一极,碰巧产生了正常的配子

(6)能实验:将三倍体无子西瓜果皮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植物组织培

养(或无性繁殖),观察果实中是否有种子。预期结果:成活长大后的植株

仍然不能结出有子果实。

[迁移•应用•发展]

12.野生物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

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型为AA的野生狮猴桃植株经不同育种途

径获得的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

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过程②③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C.植株甲中基因型为AAa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

D.过程⑤形成花药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选C①诱导染色体加倍可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⑦是花药

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染色体不加倍,不需

要用秋水仙素处理,A错误;过程②③是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因素诱导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植株甲是三倍体,体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是3X29=87,C正确;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

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Aa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

彼此分离,所以⑤形成花药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13.(多选)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

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

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解析:选CD图示中的生物变异只有甲、乙和丁是染色体变异,丙

是基因重组,A错误;若图乙为一精原细胞,其进行减数分裂可能产生正

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B错误;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

异中的易位,C正确;据分析可知,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

可能发生,D正确。

14.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可育或不可育)等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果蝇在减数分裂I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在

减数分裂II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条。

(2)白眼雌果蝇(XXY)最多能产生X、XX、和4种

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W)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

型为O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X)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杂交,F.雌

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B自由交配得到Fz,F2+

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

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4)以红眼雌果蝇(X^M)与白眼雄果蝇(")。出现M果蝇的原因有3

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

果蝇;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

。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

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

I.若,则为第一一种情况;

II.若,则为第二种情况;

III.若,则为第三种情况。

解析:(1)正常果蝇是二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减数

分裂I中期,染色体已复制,但数目未变,故此时染色体组数为2。减数

分裂I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II后期,由于着丝粒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2)基因型为XrXrY

的个体中含有三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随

机移向细胞的两极,所以最多能产生X、XX、XrY和Y4种类型的配子。

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3丫)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XRX'Y。

⑶黑身白眼雌果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