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文化常识及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掌握相关文化常识及文言知识,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2、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展示图片,提问:谁知道图中的人物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明确:廉颇、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因不满蔺相如的地位高于自己,曾扬言要羞辱蔺相如。然而,蔺相如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这一行为感动了廉颇。最终,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二人因此成为刎颈之交。二、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故事背景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国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力图吞并六国。公元前283年,秦军正全力进攻楚国,一时攻不下,赵国本身很强大,秦国不敢轻举妄动,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物。赵依仗廉颇、蔺相如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3、梳理字音字形三、赏析内容1、明确写作顺序,概括段落内容时间顺序2、廉蔺简介:梳理字词、译文明确:廉颇身份尊贵,蔺相如身份卑微,作用是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下文廉颇不满蔺相如的职位高于自己埋下伏笔。3、完璧归赵:梳理字词、译文(1)摆在赵国君臣面前的是怎样的难题?明确:一难强秦索璧、二难失璧无城、三难无人出使(2)第三段写赵君臣议而不决,有何用意?明确:交代故事缘起,反映出秦强赵弱的现实。为相如出场作铺垫,烘托相如胆识。(3)缪贤推荐相如时,提到他智勇双全,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侧面烘托,以缪贤之口侧面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4)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从蔺相如所提的对策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蔺相如的分析入情入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高见(“有智谋”),蔺相如勇挑重担(“其人勇士”),与赵王及群臣的谋而不决形成鲜明对比。(5)补充和氏璧的文化内涵(6)秦王是否有意偿赵城?蔺相如是怎么看出来的?明确:无意。秦国不合礼数,章台非会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以城换璧,秦并未占便宜,谈不上胜利,用不着欢呼;秦王表现出对赵使者的轻慢无礼,不尊重外臣。(7)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怎么做?明确: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誓死捍卫——“怒发上冲冠(8)考虑到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明确:用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行九宾礼,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9)归璧于赵后,蔺相如是怎样对秦王交代的?明确: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归赵;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示自己知“欺大王之罪”“臣请就汤镬”;提出希望“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示秦王杀自己不是好办法。——有理、有利、有节(10)蔺相如出使结果如何?明确:“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为“渑池之会”伏笔。4、渑池之会:梳理字词、译文(1)面对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怎样用他的胆识与之针锋相对的?蔺相如赵王鼓瑟“顾召”赵御史。毫无戒心“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2)渑池相会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表现他勇敢、不畏强暴。考虑到渑池相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足智多谋、谨慎持重,有长远眼光。(3)廉蔺在此会中有何表现?明确:蔺相如随从保驾,以命相胁要求秦王击缶并记进赵史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体现了他不畏强权。廉颇作后盾,盛兵以待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表现了廉颇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的形象。5、负荆请罪:梳理字词、译文(1)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相如出身低微,而现在却“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客观原因:廉蔺地位的变化。主观原因:廉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相如。(2)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明确: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的大度与气量。(3)廉颇听到相如的话后如何表现?明确:表现“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具有知错能改,坦白直率的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