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测试题_第1页
三年级数学测试题_第2页
三年级数学测试题_第3页
三年级数学测试题_第4页
三年级数学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测量专题训练.........................................................1

知识梳理.............................................................1

专题特训.............................................................2

单元测试.............................................................3

错题本...............................................................4

二、单名数复名数互化....................................................5

知识梳理.............................................................5

单元测试.............................................................6

错题本...............................................................7

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训练.........................................9

知识疏理.............................................................9

单元测试............................................................11

错题本..............................................................12

四、四边形专题训练......................................................14

知识梳理............................................................14

专题特训............................................................16

单元测试............................................................17

错题本..............................................................20

五、有余数的除法专题训练...............................................21

知识疏理............................................................21

例题精炼............................................................21

专题训练............................................................22

单元测试............................................................22

错题小..............................................................23

六、有余数的除法专题训练求被除数.....................................25

知识梳理............................................................25

单元测试............................................................26

错题本..............................................................27

七、时分秒专题训练.....................................................28

知识梳理............................................................28

单元测试............................................................29

错题本..............................................................31

八、时、分、秒有关的计算及问题的解决..................................32

知识梳理............................................................32

单元测试............................................................34

错题本..............................................................35

九、多位数乘一位数专题训练.............................................37

知识梳理............................................................37

单元测试............................................................39

错题本..............................................................41

十、多位数乘一位数专题训练.............................................42

(因数末尾有。的乘法).................................................42

知识梳理............................................................42

单元测试...........................................................43

错题本..............................................................45

十一、多位数乘一位数专题训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46

知识梳理...........................................................46

例题精讲...........................................................46

专题特训...........................................................47

单元测试............................................................47

错题本..............................................................49

十二、分数的初步认识专题训练..........................................50

知识梳理............................................................50

专题特训............................................................51

单元测试............................................................52

错题本..............................................................54

十三、分数的初步认识及.................................................55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及阴影部分的表示............................55

知识梳理............................................................55

单元测试............................................................60

错题本..............................................................62

十四、可能性............................................................63

教学内容............................................................63

教学目标............................................................63

例题精讲............................................................63

一、测量专题训练

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评成绩错题

A()B()A()B()C()D(

C()D()

知识梳理

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亳米作单位,如硬币厚度等;

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常用来表示较远的距离或长度,如铁路的长度,两地的

距离等。

分米是介于米和厘米间的一个长度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物体的长短。

3、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

=10毫米,

I千克=100()克,1咆=1000千克

4、比较两个计量的大小一般要先化成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例题精讲

1、选择合适单位:

(1)一棵大树高10()

(2)南京到徐州的铁路长560()

(3)一把椅子高6()

(4)一把学生尺长200()

(5)一只大熊猫体重是8()()

解析:选择长度单位既要根据牛.活实际又要根据物体的长度。

第(1)题大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

第(2)题表示城市间的距离,所以千米作单位;

第(3)题椅子的高度在选择用“米”或“分米”容易出现混淆,根据实际情况应选择“分

米”;

第(4)题容易错选为厘米,但前边的长度是“200”,所以应填亳米。

第(5)题体重一般用千克表示。

(1)一棵大树高10(米)

(2)南京到徐州的铁路长560(千米)

(3)一把椅子高6(分类)

(4)一把学生尺长200(亳米)

(5)一只大熊猫体重是80(千克)

2、单位换算:

(1)8千米-200()米=()米(2)18厘米+12厘米=()分米

(3)2厘米-15毫米=()亳米(4)7米-20分米=()米

(5)1600千克-600千克=()吨(6)1吨-40()千克=()千克

1

2、单位换算

7千米・3000米=()千米1000毫米+10分米=()米

55分米+45()厘米=()米5千米-400()米=()千米

4吨-3000千克=()吨6千克―4000克=()千克

3、比较大小

35厘米+2分米()4分米;9千米・2000米()7200米。

1千克()1000克;1千克()1吨

4、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X千米,他们早上8点出发,汽车平

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点能到达吗?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4)

1、一本字典厚40•)

A、厘米B、亳米C、分米

2、明明上学要走2()

A、米B、分米C、千米

3、1吨+2000千克=()吨

A、2001B、3C、4

4、一根绳子长2米,剪掉了180厘米,还剩()厘米?合()分米?

A、20B、10C.2

5、1分钟自行车慢行比赛成绩:小明:360分米,小强:3060厘米小亮:0.03

千米

第一名是:()

A、小明B、小强C、小亮

6、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分,用来做蹬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

A、5分米B、40厘米C、1米

二、填空题(18)

一幢楼高35()一枚一元硬币厚3()

•本书的封面长2()宽16()北京到天津公路长120<)

3千米-1000米=()米7000米+8000米=()千米

三、单位换算:(12)

3千米-1000米=()米25厘米+15厘米=()分米

5厘米・13毫米=()亳米32厘米+18厘米=()分米

四、判断正误(12)

(1)一张床长2米()

(2)一-根粉笔长7分米()

(3)绕操场一圈约400米()

(4)火车每小时行1020米()

3

五、在括号内填上“>"、"V”或“="。(24)

(1)50分米+50厘米()550厘米

(2)4千米+400()米()9千米-900米

(3)1千米-1000分米()99厘米+99米

(4)3米+6分米()306厘米

(5)800米()8千米

(6)7米()60分米

(7)500亳米()5分米

(8)3.6厘米()40亳米

六、应用题(20)

1、一根绳子长3米,剪掉60厘米,又接上3分米,这时绳子长多少厘米?

2、在一辆载重4吨的火车上,装5台中7()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错题本

4

二、单名数复名数互化

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评成绩错题

A()B()A()B()C()D<)

C()D()

知识梳理

1、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为:1千米=1()0()米;1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J里

米=10亳米。1米=100厘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2、由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换算的方法是乘上进率,如果是复名数变

换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还要加上原有的低级单位的数;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

单位的数,都要除以进率。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如果有余

数仍是低级单位的数,这样就把单名数变换成复名数。

例题精讲

1、把下列单名数化成复名数:

3200米=()千米()米

150厘米=()米()厘米

5000克=()千克,

解析:两道题都是由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所以要除以进率。

因为1千米=100()米,所以3200米=(3)千米(200)米。

因为1米=100匣米,所以150厘米=(I)米(50厘米)。

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5000克=5千克

2、把下列复名数化成单名数:

3分米5厘米=()厘米

8米6厘米=()厘米

4吨5千克二()千克

解析:两道题都是由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所以要乘上进率。

I分米=1。厘米,所以3分米5厘米=(35)厘米。

1米=100厘米,所以8米6厘米=(806)厘米。

I吨=100。千克,所以4吨=4000千克,4吨5千克=4005千克

3、424厘米=:)米()分米()厘米

解析: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依次除以进率。

424厘米=(4)米(2)分米(4)厘米

专题特训

千米

1、1050米=(米

1005米=(干米

2、2千米400米=(米

厘米

8米70厘米=(一

)厘米

3、6米6分米=(

505厘米=(分

4、8米9分米4厘米=

5

355厘米=()米()分米()厘米

5、4千米70米=()米=()分米

1200厘米=:)分米=()米

6、3米2分米+18分米=()米=()分米

7、5米40厘米+3米6分米=()分米=()厘米

8、3千米225米+775米=()千米

9、3千米200米.3千米20米-320分米=()米

10、3米90厘米+50分米~4米30厘米=()厘米

11、2000千克5吨=()吨

12、7吨4千克=()千克

单元测试

一、填空(20)

7300米-300米=()米910米+290米-200米=()米

15千克=()克3.001吨=()吨()千克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65吨=()千克

25厘米=(沐10千米20米=()千米

4米5分米6厘米=()米5分米6厘米=()米

4米6厘米=()米7元零2分=(沅

7千克560克=()千克7002千克=()千克()克

7300米-300米=()米910米+29()米-200米=()米

5000千克=()吨500厘米=()米

二、计算(42)

3千克=()克5000克=()千克8厘米+12厘米=()厘米=()分米

6千克=(速2000千克=()吨23亳米+17亳米=()毫米=()厘米

8千克=()克40厘米=()分米49厘米・39厘米=()厘米=()分米

8千米=(迷9000千克=()吨85亳米-45亳米=()亳米=()厘米

3米=()厘米7000米=()千米17分米+13分米=()分米=(冰

2吨=()千克3000米=()千米5000米-2千米=()米

4千克=()克800分米=(冰3000米+2千米=()千米

5千米=(冰5厘米=()亳米63亳米-23亳米=()厘米

8米=()分米30厘米=()分米5400克=()千克()克

50分米=(冰10厘米=()分米8分米।15分米=()分米

2米=()厘米10亳米=()厘米25厘米+35厘米=()分米

100厘米=(迷90毫米=()厘米1米・70厘米=()厘米

9千米=(冰1000千米=(冰1米+30厘米=()厘米

4米=()厘米8000米=()千米35厘米-30厘米=()亳米

三、应用题(38)

1、小明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204张照片,一本相册有54页,如果每页能放4张照

片,一本相册够用吗?

6

2、一辆小汽车一次能运276千克货物,一辆卡车一次运的货物展相当于6辆小汽车运

的货物量,卡车一次能运多少千克?有2吨货物,用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卡车一次能运

完吗?

3、一本书的厚度约5厘米,6本书摞在一起,厚度大约是多少分米?

4、一根彩带长9分米,剪下4段后,还剩50厘米,剪下的4段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

5、有两张彩纸各长180厘米,粘在一起后的长度是240厘米,中间粘在一起的长度是

多少厘米?

6、一根绳子长3米,剪掉60厘米,有接上3分米,这时绳子长多少厘米?

错题本

7

8

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训练

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评成绩错题

A()B()A()B()C()D()

C()D()

知识疏理

1、笔算进位加法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满十,要向

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

歹U:135(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48(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183

3、减法验算方法:

列:200(1)用200—17,看得数是小是183。

一183(2)用17+183,看得数是不是200。

I7

4、本单元知识网络图:

r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笔算加法T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L加法的验算。

r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笔算减法T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减法;

L减法的验算。

例题精讲

1、在下列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1)(2)

805口26

+n4□□+107a

222614口3

解题指导:在计算笔算加法时,从个位加起,第(I)题先求5加口=6,口里填1;

再看十位,0+口=2,口里填2;百位上8+4=12,向前一位进1,所以千位上的□应填1。

第(2)小题,64-0=13,口内填7并向前一位进1;2+7=9再加上个位上进的1,可

知□里填0并向前一位进1,百位上口+0=4,要算上十位上进来的1,所以口里填3。

2、小林家有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白鸡的数量正好

9

是黑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各有多少?

解题指导:可画线段图帮助了解题意:

13R

——_

JVJ

黄鸡

12只

一—

黄鸡比白鸡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因此白鸡比黑鸡多(13+12)=25只,

这25只正好是黑鸡的数量。再根据白鸡的数量正好是黑鸡的2倍,求出白鸡的数量,

在求黄鸡的数量。

解:(1)黑鸡多少只?

12+13=25(只)

(2)白鸡有多少只?

25x2=50(只)

(3)黄鸡有多少只?

25+13=38(只)或50—12=38(只)

答:黑鸡有25只,黄鸡有38只,白鸡有50只。

3、在下图的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解题指导:根据已知条件:第一行24+108+48=180,所以其余横、竖、斜行和都为180。

据观察,只有斜行有两个已知数,即

180—(48+60)=72,180—(24+60)=96,

180—(24+72)=84,180—(48+96)=36。

把106、107、108、109这四个数填入下列括号中,使等式成立。

()+()-()=()

专题特训

1、想一想下列字母表示什么样的数。

(1)(2)

4b635z

+a5c-xy8

793213

2、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10

3、三年级同学做黄花85朵,紫花67朵,做的白花数量比黄花、紫花的总数还多19

朵,三年级做了多少朵白花?

单元测试

一、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前五道(60)

396+9634562-897408+57

637+136=243+327=967+235=

377+119=703+327=909+327=

118+119=741+337=592+276=

334+289=395+216=470+327=

979+276=614+136=240+235=

5681216=4971216=4061415=

921+276=326+327=321+415=

712+136=265+216=504+337=

842+289=767+415=837+235=

583+216=625+337=462+289=

532+136=985+327=433+119=

729+327=936+327=443+327=

999+111

二、应用题(40)

1、洗衣机厂第一天生产洗衣机369台,第二天上午生产洗衣机288台,下午生产276

11

台,两天一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2、水果店运来600千克西瓜,上午卖出352千克,下午卖出14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果园里有652棵桃树,橘子树比桃树多174棵,桃树和橘子树一共有多少棵?

3、学校图书馆原来有764本书,最近又买来123本,借给学生356本,学校图小馆现

在有多少本书?

错题本

12

13

四、四边形专题训练

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评成绩错题

A()B()A()B()C()D()

C()D()

知识梳理

1、四边形特征:有四条边、四个顶点、四个角。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有四个角、四个顶点、

容易变形。

3、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围成这个图形所有边长

的总和。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例题精讲

1、四个周长为17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卜图所不,求大长方形的周长。

解题:原来4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由于有8条边两两重合(即4条长,

4条宽),因此,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应该去掉8条边的长度。当然也可以直接数出:

围成长方形的4条边是由4条长与4条宽组成的(,个长方形是由2条长与2条宽组

成的)

17^4-17*2=34(厘米)或17*2=34(厘米)

答:大长方形的周长是34厘米。

2、已知AB=BC=30厘米,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Ai-------------iF

D

RI------------------------------C

解题:求这个图形的周长也就是求线段AB+BC+CD+DE+EF+FA的和是多少。只

有AB和BC的长度己知,其余未知,可把线段ED水平向上移到AF边,即:AF+ED=BC。

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就转化为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30x4=120(厘米)

14

3、下面是一个零件的平面图,求这个平面的周长。

8间米

解题:这个平面图形是有三个不完整的长方形组成的,若把竖着的两个长方形的

宽平移下来就可以使下面的长方形变完整,成为一个完整的长方形,所以它的周长就

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加4条6厘米长的线段。

(8+2)-2+6x4

=10x2+24

=20+24

=44(厘米)

答:这个零件的周长是44厘米。

4、有一批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下图所示方法一次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

共摆1()层,求摆好后图形的周长。

解题:先观察,第一层有一个长方形,第二层有2个长方形,第三层有3个长方

形,……,找到规律,可知第十层有10个长方形。同样,用一个大长方形把这个图形

圈起来。因此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转化成求一个长为6x10=60(厘米),宽为3x10=30

(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6x10+3x10)x2

=(60+30)x2

=90x2

=18()(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80厘米。

5、正方形被分成了五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解题:因为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所以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为

30+2=15(厘米:),因为每个小长方形的长等于5个小长方形的宽,

15

因此,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15-(1+5)X5=75+6(厘米),

即正方形的边长是75・6(厘米)

因此,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75+6x4=50(厘米)

专题特训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周围围上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如果长边靠

墙,篱笆长多少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用3个周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7、求下图多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8、下面是一个零件的平面图,求这个零件的周长。(单位:厘米)

16

8、9、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摆完第15层,这

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20)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B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平行四边形是有一组边平行的四边形。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

3、两个完全相同的()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

4、如图,在下面的平行四边形中增加一条线段,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部分,不可能

分成的是两个()?

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梯形D、长方形

5、把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填在括号里。

A、正方形B、长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

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没有直角()

二、填空题(15)

17

(1)四边形有()条()的边,有()个角。

(2)书本的表面是()边形。

(3)长方形()边相等,四个角都是()。

(4)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列式: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列式:

(7)你认识的四边形有()、()、()等图形。

(8)、平行四边形()相等,()也相等。

三、自己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周长是8匣米的正方形和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长

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10)

四、计算下面不规划四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8)

五、应用题(32)

1、如图,两个这样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4庙米

2、如图,两个这样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18

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4厘米,两个这样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

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各是多少度?它的周长是多少?

4、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六边形,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5艮米

智慧屋

1、你会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吗?(单位:米)(7)

19

2、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请说明原因。(8)

错题本

20

五、有余数的除法专题训练

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评成绩借题

A<)B()A()B<)C()D<)

C()D()

知识疏理

1、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余数是被

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

2、一个整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

叫做有余数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3、除式,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十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如:23被2除,得商II,余数为1。我们可以把这个除式表示成23=2x11+1。

一般地,数a被b除,得商q,余数为r,我们可以把这个除式表示为a=bxq+r

4、同余

如果两个整数除以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余数相同,我们就称这两个整数对于这个

自然数同余。

例如,整数52如393被17除,余数都是2.我们就说529、393对于17同余。。

例题精炼

1、()-8=15……()。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多少?

解:根据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小这一规定,这道题的余数可能是7,6,5,4,3,

2,1这几种,余数最大是7。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x商十余数。当余数最大是7时:被除数8x15+7=127。

答: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1270

2、30+()=()……6,除数和商分别填儿?

解:在除法中,除数、商=被除数一余数。可求出除数x商=30-6=24。乘积是24

的可以有1x24=24,2x12=24,3x8=24,4x6=24。因为余数是6,除数必须大于6,所

以除数可以是8,12和24,商应该是3,2,U

30+(8)=(3)...6,30-(12)=(2)...6,

30+(24)=(1)……6。

3、在下列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1)()-()=11……8,(2)()-()=14……5

解: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在给定算式中,商和余数都是一

定的,己知的,只有除数未知,所以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最小。根据余数比除数小

的原则,除数最小是(1)9,(2)6,所以第(1)题被除数=1”9+8=107,第(2)题:

14x6+5=89

4、在下列各题中,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多少?

(1)()-9=11()

(2)()+7=9……()

21

(3)()-11=9……()

解: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小于除数,所以从小于除数的余数中选择最大的余

数。因为被除数=除数x商十余数,除数和商一定,余数最大,被除数最大。

答案:

(1)(107)-9=11....(8)

(2)(69)+7=9....(6)

(3)(109)-11=9....(10)

专题训练

1、13+5=()……(),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在下列算式中,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几?

(1)()+6=5……()

(2)()+9=8……()

3、在下列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1)()+()=8……7

(2)()+()=14……5

4、除数和商分别填几?

(1)40-()=()……4

(2)51+()=()……3

5、☆+•=6...3,•最小可以是,这时☆=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20)

1、△+。=4...5,。最小可以是,这时△=o

A2,13B1,9C3,21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

A大B等于C小

3、一个月份只有四个星期零1天,这个月是几月?

A四月B二月C闰年二月

4、按……”这样规律排列,第30个图形是()

A▲B•CH

5、九月份有几个星期,还剩几天?

A4,3B4,1C4,2

二、填空题(13)

1、67+8=()……()

2、写出商、余数、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1)

3、A+B=6……6,B最小是(),这时A是()

三、竖式计算并验算(24)

1、33:82、52+6

22

3、774-84、84+9

四、应用题(43)

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99,商是7,余数是8。求除数是多少?(10)

2、一袋奶糖,7块7块地数剩4块,9块9块数地也剩4块。己知这袋糖不足100块,

那么,究竟是多少块呢?(12)

3、一个数除以6,商是63,有余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12)

4、一条绳子,每9米剪一段,剪成10段后还剩8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9)

错题本

23

24

六、有余数的除法专题训练

求被除数

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评成绩错题

A()B()A()B()C()D()

C()D()

知识梳理

1、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十余数

2、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3、根据生活经验解决有余数除法相关问题常用至上进一法”和“去尾法”。

例题精讲

1、除数是24,商是12,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

解:被除数=商>:除数十余数。24x12+5=293

2、一个数除以18商是13且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多少?

解: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余数最大是17,所以被除数为:18x13+17=251

3、两个数相除,商是26,余数是10,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

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则除数要比余数大,所以除数最小是11,当除数最小时,

被除数为:26x11+10=296

4、张老师带三二班50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每船限坐6人,他们一共要租几条船?

解析:张老师和三二班50人共51人,

列式51+6=8(条)…3(人)

余数中的3个人也要相一条船,所以一共要租8+1=9(条)船。

5、做一套衣服用布3米,现有26米布,共可以做几套衣服?

解析•:做几套衣服也是求26里面有几个3。

26+3=8(套)…2(米),与乘船问题不同的是虽然剩了2米,

但是不够再做一套了,所以只能做8套衣服。

专题特训

1、有35个桔子,如果每袋装8个,可装几袋,还剩几个;如果每袋装6个,可装几

袋,还剩几个;要想没有剩余,每袋最少装几个?

2、一个数除以39,商和余数都是8,被除数是多少?

25

3、一个数除以15商是32余数是6,这个数除以25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4、三年级一班44个同学去游乐场玩,飞天轮每辆可以坐8人,碰碰船每条可以坐5

人,租几辆飞天轮、几辆碰碰船才能使同学们都能一块玩?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2)

1、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

A、34B、24C、44

2、有34个李子,每盘只能装5个,至少要()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

A、5B、6C、7

3、☆☆。。。※☆☆。。③※……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

A、☆B、OC、X

4、☆+0=8……5,O最小是()

A、4B、5C、6

5、下面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

A、56+6=8……8B、714-9=8……1C、614-7=8……5

6、()X7<57,()里最大填几?

A8B9C7

二、填空题(24)

1、()+5=27…4

2、()4-39=8-8

3、用彩带做蝴蝶结,每个蝴蝶结用3分米,现在有2米长的彩带,可以做()蝴

蝶结?

4、儿童读物每本4元,小刚买了7本还剩3元,如果这些钱买3元一本的画报,最多

可以买()本?

5、一个数除以16,商是63,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6、两数相除商是21,余数是9,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三、计算题(24)

1、744-92、604-83、1024-10

4、123・65、5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