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时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8.认识固体课型讲授课
分课时1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8.认识固体
教
学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基本性质,知道固体有确定
目的形状、体枳和质量。
标
认识固体的性质,知道固体的形状或大小,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
重点改变,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认识到固体的性质,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难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践法
教师在每小组实验桌上摆放好实验器材,在教室的窗台等部位摆
放矿泉水、食用油、牛奶等液体。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单元小诗:
固体大小有形状,或圆或方有质量。
外力作用会变样,质量不变莫慌张。
液体可就不一样,日常都要容器装。
摇一摇,晃一晃,想变啥样就啥样。
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小诗的内容。
全班交流:
这首小诗写了哪些东西?(固体和液体)
固体和液体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教师引导:固体和液体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
究固体和液体。
板书课题: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固体。
板书课题:8.认识固体
二、辨别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
教师引导:大家先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固体?哪些是
液体?
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并把这些物体分为固体和液体。
固体:黑板、墙壁、玻璃、窗户、课桌、髡子、讲台、电脑、实
验桌上的玻璃器皿等等都是固体。
液体:矿泉水瓶中装的矿泉水、牛奶、食用油等等。
教师引导:刚刚大家分的都很准确,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这些
也是固体吗?
投影出示纱巾、面粉、食盐等等物体,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不
是固体?为什么?
教师相机出示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盐颗粒虽
然比较细小,但是它仍然有一定的形状,因此属于固体.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体积
和质量,因此,无论是纱巾、面粉,还是食盐,他们都属于固体。要
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固体,不能只从大小,形状上判断。
小结。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是固体,进一步加深对固体的
认识。
引导学生填写好活动记录单。
板
书
设
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时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8.认识固体课型新授课
分课时2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8.认识固体(第二课时)
教1.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知道不同的固体,有不同的测
学量方法。
目2.辨认固体的形状、大小变化后的情况,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
标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重点认识固体的性质,知道固体的形状或大小,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改变,
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难点认识到固体的性质,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实验操作法和归纳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面粉、盐、沙子、玩偶、玉米粉、积木、粉笔、蜡烛、
教学准备
纸张等各种各样的固体。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固体?哪些是液体?
二、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教师引导:固体都具有固定的形状,不过,每一样物体的形状都
不一样,那么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接下来,请大家试着比
较下面三组固体的体积大小。
第一组:三组积木
出示积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组积木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比较这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本小组使用的方法,如果方法合理,我们
可以当场验证一下,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
教师小结:比较这三组积木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积木进行拆
分,如果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一样的话,就可以采用数积木的方法
进行比较。
第二组: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
出示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引导学生看一看,预测一下这一堆
面粉和一堆玉米粉,谁的体积大?
学生进行预测,有的预测玉米粉的体积大,有的预测面粉的体积
大。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先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办法,再进行全班交流,看谁想的办法
更加合理,教师将比较好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选用自己认可的办法来进行实验,看看玉
米粉和面粉谁的体积更大?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使用的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
设计说明:此处建议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测量的办法,把面粉或和
玉米粉分别装入玻璃杯中,然后用尺子量一量面粉和玉米粉的高度,
谁的高一些,谁的体积大,反之,谁的体积小。
第三组:两个玩偶
出示两个玩偶,引导学生预测,哪个玩偶体积大。
学生预测玩偶体积的大小,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推测。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想出的办法,看看谁的办法更加合理、
有效
预测:
方法一:埋盐?去
具体操作方茬为:取足量的盐,利用量杯测出盐的体积,把玩偶
埋入盐中,测出玩偶和盐的总体积,看谁的总体积大,那么玩偶的体
积就大,反之,玩偶的体积就小。
方法二:可以把盐换成沙子、玉米粉、面粉、米等等。
方法三:如果是塑料玩偶,或者其他不吸水材质的玩偶,可以使
用水来测量玩偶的体积。
各小组使用自己认为合理有效的办法,来进行验证.
全班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刚才比较三组固体的体积大小,我们分别使用了数积
木、用量杯量、埋盐法。其实比较固体大小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刚才
同学们提出的把物体埋入水中,把物体埋在沙子中等等方法,只要能
把物体的体积测量出来,都可以使用。
引导学生完善好实验报告单。
四、他们还是固体吗?
教师引导:我们刚刚了解了固体的特点和体积。如果一个固体形
状发生了改变,大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物体还是固体吗?
出示图片: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烛
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还是固体吗,并谈一谈自己的理由C
教师引导学牛.抓住没有变的东西认识到,尽管物体的体积、形状
发生了改变,但是,构成这些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所以,他们
仍然是固体。
出示一座山的图片,引导:这座山上的岩石,经过数百万年的风
吹H晒雨淋,最后会变成什么?他们还是固体吗?
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吹口晒雨淋,会变成细小的沙粒石子,不过,
因为构成石头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因此,他们还是固体。
出示自然界中岩石的变化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直观的感受岩
石的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总之,无论固体的大小怎样改变,形状怎样改变,只
要构成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那么,他们仍然是固体。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固体,知道了固体有确定的形
状、体积和质量。尽管有时候,固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大小会发生
改变,但是构成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们还是固体。
下一节课我们将初步认识一下液体,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时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固体和液体课型实验课
分课时3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9.认识液体(笫一课时)
教
学
目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归纳液体的共同特点。
标2.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重点认识常见的液体,了解液体的特征,学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难点体会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了解水平仪的工作
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平仪、常见的液体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固体有哪些性质?
一般来讲,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既然固体
有确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那么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呢?
拆分法、量筒测量法、埋盐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液体。
板书课题:9.认识液体
二、观察液体,初步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液体?为
什么称他们为液体?
全班交流讨论,图中的液体有打针的药水、池塘里的水、头上流
下来的汗水、小狗撒的尿、妈妈做饭用的食用油、醋、酱油水、牛奶、
汽车加的油等等。
除了图中观察到的这些东西是液体之外,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
些液体?
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液体,如饮料、眼泪、血液、柴油
等等。
出示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飘动
的烟和流动的沙也是液体吗?
教师引导: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这种飘
动和流动跟液体的漂动和流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
方?
如果我们把烟的颗粒和沙的颗粒进行放大,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下面
请大家来看一看C
教师出示放大的烟的颗粒图和放大的沙子的颗粒图,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认识到烟和沙子的颗粒虽然很小,但它们都有固定的形状,
因此,不可能是液体。
老师小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它们与液体的流动有着本质的
差异,烟尽管在飘动,沙尽管在流动,可是构成烟和沙的物质,具有
固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因此,他们是属于固体,而不
是属于液体。
总结,引导学生说一说液体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教师相机引导
并板书: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确定的形状。
出示固体的性质,引导学生把液体的性质和团体的性质进行比较,
发现液体和固体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
状,而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这是区分液体和固体的一个重要标准。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并交流。
三、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液体,那么它们的性质都一样吗?下面我们
来比较一下,水、牛奶、蜂蜜和油这4种液体的性质。
出示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了解我们需要比较的是哪些液体?比较哪
些方面?
液体
性质
油水牛奶蜂蜜
颜色
气味
透明度
黏稠度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相互交流,并填好活动记录单。教
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相机指导。
各小组交流观察比较的情况,共同完成活动记录单的填写。
出示填写好的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4种液体不
同的性质。
学生完善好自己的活动记录单。
板
书
设
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时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固体和液体课型新授课
分课时4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9.认识液体(第二课时)
教
学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归纳液体的共同特点。
目
标2.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重点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难点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平仪、常见的液体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测量液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液体和固体一样,也有一定的体积,那么我们一般采用
什么方法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出示课本上测量液体的操作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
文字说明材料,了解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点。
教师特别强调:在把液体倒进量筒的时候,量筒要略倾斜,烧杯口
要紧挨着量筒口;滴落的液体要用专门的抹布擦拭,不要用手去摸;在
读量简上的数字时,眼睛要平视,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
教师出示一杯盛了液体的量简,引导学生读一读上面的数字,进一
步引导学生正确读取量简数字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特别说明:这杯水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各小组水的体积都是一样
的,便于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测量体积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教师再次
强调,读量筒上的数字时,目光要平视。
三、比较液体的质量
引导:液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用量筒去量,那么液体的质量我们该
如何去测量呢?
出示实验室天平,引导学生认识天平,教师相机讲解使用实验室天
平的方法。
布置活动任务:请各小纽量出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比一比
它们的质量相同吗?不同的话,谁的质量大一点,谁的质量小一点?
教师强调实验步骤:要先用量简分别量出50毫升的油和50毫升的
水,再把50毫升水和50毫升油放在实验室天平上,进行比较,看看谁
的质量大,水的质量小。
各小组进行活动测量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量情况,并纠正
不正确的做法。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活动的过程及时活动的结果。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可以看出来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
油,他们的质量各不相同,£0亳升的水的质量要大一些,50毫升的油
质量要小一些,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水和油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这
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学习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液体,知道了液体的基本性质,
那就是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但是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
学
反
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时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固体和液体课型实验课
分课时5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第一课时)
教学1.能联系生活,举出不同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
目
标2.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认识并学会分离生活中的混合物,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
重点
空间。
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井作出合理的解释,学会用
难点不同的方法分离生活中的各种混合物。
教学方法观察法
多媒体课件,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黄豆、玉米粉、绿豆、木屑
教学准备
和铁屑、红糖和沙子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下面谁来说一说液体和固体的基本性质分别是什么?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的时候需要吧多种固体混合在一起,
有的时候需要把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固体分离开来。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来谈论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二、固体的混合
(一)出示课本插图: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
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一说,这3种混合固体是由哪些固体混合
在一起的?
八宝米是白米、豆子、红枣、百合、玉米粒、绿豆、红豆等等混
合在一起的。
中药材是各种中药混合在一起的。
混凝土是沙子、水泥、石子等等混合在一起的。
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的混合现象?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的固体混合物,并说一说这些混合
物是由哪些固体混合在一起的?
窗户就是铝合金和玻璃的混合;房子是混凝土、钢筋等固体的混
合物;
泥土是土娘、沙子、小石子、各种昆虫、腐殖质的混合物。
(二)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教师引导: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由多种固体混合在一起的。那
么这些固体在混合前后,它冶的质量和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吗?下
面我们通过实验操作来研究这个问题。
1.探究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
出示实验的材料:实验室天平、黄豆、玉米粉、绿豆、盆子等等。
讲解实验的方法及步骤:先分别称出黄豆、玉米粉和绿豆的质量,
然后将三种固体混合起来称一称,看看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
情况。
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小结:固体混合前后,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探究固体混合前后占据空间的大小
出示课本上的实验操作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实验方法。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点: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黄豆、玉米粉和绿
豆所取的数量不能太多;在三种固体混合在一起放入量筒之后,要摇
一摇晃一晃;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小结:把黄豆、玉米粉和绿豆三种固体混合
在一起之后,占据的空间明显变小。
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是先什么?学生根据实验过程进行解释。
三、教师总结:
固体混合前后,一般来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体积会变小。
体积会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一般来讲,固体颗粒有大小之分,混
合之后,小颗粒田占据了大颗粒之间空白的位置,从而造成固体混合
之后体积变小。
教
学
反
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时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固体和液体课型新授课
分课时6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第二课时)
教
学举出生活中需要分离混合物的例子,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把一些混合物
目分离出来。
标
认识并学会分离生活中的混合物,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
重点间。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分离生活中的各种混合物,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士康样本、水杯、水、慑子、餐巾纸、烧杯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
一、固体的分离
1.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仅会把多种固体混合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们
还要把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固体分离开来。
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幅图上是把什么固体和什么
固体分离开来。
图一:建筑垃圾是混合固体,分离时需要把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出
来
图二:是把大米和稻壳分离出来
2.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分离的现象。
沙里淘金、垃圾分类回收、晒稻子、收豆子、洗菜等等。
3.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混合在一起的固体,我们该怎样把他们分离开来呢?下面请大家先
来看一看书中的三种情况。
出示课本上的插图: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木屑、铁屑的
混合物,以及红糖和沙子的混合物。
4.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这三种固体混合物分离出来。
5.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分离三种混合物的方法,并且填写下
列表格。
写出把下面的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方法:
黄豆、绿豆和玉
混合物木屑和铁屑红糖和沙子
米粉
分离方
法
学生分小组交流问题.并填写好表格。
混合黄豆、绿豆和玉木屑和
红糖和沙子
物米粉铁屑
可以用孔比较小
可以用磁可以把混合物放入水中,红糖
的网塞,先分离
分离铁吸出木溶解,分离出沙子,再蒸发得
出玉米粉,再用
屑中的铁到红糖。
方法孔比较大的网
屑。
塞,分离出绿豆。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交流的方法,其他同学评价方法好不好。
教师相机把学生认为好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采用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对以上三种固
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每个小组可以选用1-2种固体进行分离。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分离的固体是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效果怎样?
进一步完善好上述表格。
二、教师小结:
同学们,每一种固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
们在分离固体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筋想一想,采用什么办法是最合理、
最有效的。
一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三单元课题固体和液体课型新授课
分课时7总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11.把盐为(到水里(第一课时)
1.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
法。
2.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或糖,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与溶
解度有关的结论。
通过水溶解盐或糖的对比实验,探究影响盐和糖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
重点
的因素。
通过实验得出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学习用不同的方法
难点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质和不溶解物质。
教学方法观察法
多媒体课件、沙子、水、烧杯、盐、糖、玻璃棒、摄子、滤纸、黑色硬
教学准备纸、小石子、棉球、脱脂棉、矿泉水瓶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改进意见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爸爸娟妈炒菜吗?在炒菜的时候,我们都要在菜
里面加一点盐,最后盐到哪里去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溶解
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n.把盐放到水里
二、认识水的溶解
什么是溶解呢?下面先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
出示实验材料:两个烧杯存放同样多的水、沙子、食盐、一根玻璃
棒。
实验方法及步骤:
把沙子、盐分别放入两杯冷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看看有什么现
象发生。
学生动手实验,边实验边观察现象。
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是的,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沙子放在水中还是沙子,
没有发生变化,而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就不见了。那是因为盐溶解在
水中了,而沙子不会溶解。
生活中,还有什么像盐一样会溶解在水中的?(糖、味精等等。)
三、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师引导:有的时候,我们发现盐在水中溶解的非常快,可有的时
候我们却发现盐溶解的非常慢。那么,盐在水中溶解的快和慢,跟什么
因素有关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预测:
与温度在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温度越低,溶解越慢。
与搅拌有关,用玻璃棒搅拌,溶解的就快一些,不用玻璃棒搅拌,
溶解的就慢一些。
与盐的颗粒大小有关,颗粒大的盐溶解的慢,颗粒小的盐溶解的快。
与水的多少有关,同样多的盐,水越多,溶解的越快,水越少,溶
解的越慢。
那么大家的预测究竟对不对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大家的想
法。
教师指导学生以“食盐溶解速度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这一假设为例,
进行对比实验。
出示实验材料:两杯体积相同的冷水和热水、玻璃棒、盐。
讲解实验方法:
准备两杯体积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同样多的盐。
同时用玻璃棒,用同样的速度搅拌C认真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排溶
解的快,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慢。
讨论: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可不可以一个杯
子里的水多一点,一个杯子里的水少一点,或者一个杯子里的盐多一些,
一个杯子里的盐少一些。
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只有控制好这些量的相同,才能比较出盐溶
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进行对比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提醒按
照步骤进行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填写好实睑记录单,另外实
验中还要注意安全。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的结论,
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单。
一、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直
接的关系,水的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快,水的温度越低,溶解的越慢。
引导学生按照这个实验的方法及步骤再做一做其它实验,探究盐的
溶解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完善好自己的实验报告单。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型
液体
固体和
单元
第三
新授课
课题
7
期
授课日
总课时
分课时
8
容
教学内
到水里
盐农1
11.把
溶解
纳出与
结果归
据实验
糖,根
盐或
少克
解多
能溶
水中
毫升
量100
1.测
。
结论
关的
教学度有
离水
法,分
的方
蒸发
质;用
解物
不溶
中的
出水
,分离
方法
滤的
用过
目标2.能
。
物质
溶解
中的
慢
解快
中溶
在水
物质
糖等
盐和
影响
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稿定设计制作与编辑指南
- 特色农业林业品种繁育合作合同
- 政治与社会2025年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 高效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投资风险缓解试题及答案
- 财务部门在战略规划中的角色计划
- 合同范本体育赛事居间合同
- 食堂用餐服务投诉处理协议
- 2025年定制化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老年劳动力返聘协议
-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版)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广东大亚湾开发区招聘公办学校教师笔试真题
- 江苏交控笔试试题及答案
- 《低压电工实操及考证》全套教学课件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提供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