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检测1、《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讲述的是哪位孝子的事迹?______2、在中国古代,有“百善__________为先”的说法。3、“扇枕温衾”讲述的是___________孝顺父母的故事。

4、“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个孝顺的儿子为母亲尝药的故事,表示非常孝顺。5、________是二十四孝之一,讲述的是他为了让父亲高兴,经常穿着彩衣跳舞的故事王祥孝黄香亲尝汤药戏彩娱亲新课导入

“百善孝为先”,这是流传千年的中华古训。翻开历史的画卷,《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恣蚊饱血的吴猛,他们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仍在诉说着“孝”的力量。同时,一封封承载家族期望的家书、一条条镌刻家族品格的家训,构建起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家风文化。这些深厚的文化瑰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与内涵?让我们开启本次“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专题学习活动,一起深入探索。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专题学习活动学习目标1.小组合作,搜集孝亲敬老故事,了解典范人物,制作主题板报。2.搜集古人有关“孝”的论述,小组讨论,理解“孝”的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3.通过学习与实践,理解家风的重要性,增强对优秀家庭文化的认识。任务一讲述孝亲,感悟美德讲述孝亲“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孝亲敬老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所收集的古代的孝亲敬老故事。讲述孝亲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以上两个故事均属于?讲述孝亲《二十四孝图》是由元代郭居敬辑录古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你还知道这本书中的哪些故事呢?考点1:积累“孝亲”典故讲述孝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地感叹,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百里负米讲述孝亲

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亲尝汤药讲述孝亲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王祥失去父亲的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卧冰求鲤古代孝亲敬老的故事:④黄香温席:东汉黄香9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夏天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床和枕头,冬天则先钻进冰冷被窝暖热后再让父亲睡下,以孝亲闻名。孝行溯源合作探究在当今社会,《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主人公的言行,哪些值得我们效仿?哪些在今天不宜提倡?值得效仿的积极精神:亲尝汤药、黄香温席——对父母生活起居的体贴入微;百里负米、拾葚异器、行佣供母——将父母需求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啮指痛心、芦衣顺母——对父母情绪需求的敏锐觉察与回应;弃官寻母——为亲情甘愿牺牲功名利禄考点2:理性看待传统典籍中的孝顺行为合作探究在当今社会,《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主人公的言行,哪些值得我们效仿?哪些在今天不宜提倡?不宜提倡的糟粕:埋儿奉母(牺牲儿童生命成全孝道,违背人权)尝粪忧心(愚昧的医疗观念,且可能传播疾病)恣蚊饱血(自我伤害式的孝行无实际意义)卧冰求鲤(极端自虐行为,可能危及生命)可继承的:感恩、陪伴、责任、宽容等美德。应摒弃的:愚孝、形式主义、反科学、反人性的行为。考点2:理性看待传统典籍中的孝顺行为讲述孝亲

刚刚我们从黄香温席、百里负米的故事里,看到古人用行动诠释孝道。但孝亲敬老从不是历史的“旧篇章”,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人践行着这份传统美德。同学们知道哪些当代心怀感恩、孝亲敬老的典范人物呢?讲述孝亲

朱晓晖的父亲患弥漫性脑梗塞,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给父亲治病,朱晓晖不但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在她的细心照料下,父亲卧床12年都没有得过褥疮。但常年的操劳,使得她41岁时就已满头白发。2015年,朱晓晖获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对,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人。考点3:孝亲人物与颁奖词结合讲述孝亲2011年,为了实现母亲旅行的夙愿,年近花甲的王凯王锐兄弟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辆重达700斤的“感恩号”人力“板房车”,哥俩带着八旬老母,从家乡黑龙江兰西县出发,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感恩孝心之旅。兄弟俩拉着板车,跋山沙水、风餐露宿,一步一个脚印地一路向南,用时517天,途经北京等1000多个城市和乡镇,行程18000公里,最远到达香港,800多个所经过地方的邮戳,见证了他们的感恩之旅。他们的善举、孝举、壮举、义举,创造了人间奇迹。“感恩号”板车载母游中华:一位母亲、两个儿子、37双磨破的鞋、17天跨越了37000公里,这是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的是中华孝子的典范。考点3:孝亲人物与颁奖词结合任务二解读孝道,传承精神解读孝道“孝”的观念植根于子女对父母天然爱敬的情感,涉及一系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现在请让我们走进古人的关于“孝”的论述,去理解、总结“孝”的内涵。文化展演孝,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文化展演何为“孝”呢?解读孝道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老部》)

"孝"字的本义是:善于侍奉父母的人。(从字形结构看)由简化的"老"字和"子"字组合而成。表示子女承托、扶持老人的含义。孝就是好好地侍奉父母,子女承担起照顾、赡养老人的责任。考点

4:“孝”的含义及相关名言解读孝道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但是像狗和马,也都能被人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孝就是不仅要在物质上供养父母,更要恭敬父母。解读孝道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孝子做到的极致,没有比尊敬父母更重要的了。孝就是对父母怀有最崇高的敬意,从内心深处尊重父母解读孝道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意思是做子女的要保持自身的健康,减少父母的担忧,这就是孝)。”

孝就是减少父母担忧,保持自身健康解读孝道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孟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要违背他们,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孝就是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父母的错误并耐心劝说,即便父母不接受意见,依然保持恭敬的态度解读孝道

通过以上的分析,请你从“孝”的价值、如何尽“孝”等角度,谈谈你对“孝”的理解。1.“孝”的价值:家庭和谐的基石、道德培养的根本、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2.如何尽“孝”:①不要做让父母为你担忧的事;②对待父母要内心爱戴,态度恭敬;③侍奉父母要态度柔顺,语言委婉。解读孝道

有人认为,当代青少年讲究个性、重视独立,与“孝”有矛盾之处。也有人认为,“孝”的本意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与青少年追求自我实现并不矛盾。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少年应当如何尽“孝”我认为,“孝”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理解和尊重父母。当代青少年虽然追求个性独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心去倾听父母的想法,理解他们的不易,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他们支持和关爱。比如,我们可以主动与父母沟通,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成长和成熟。看法一“孝”的本质是感恩与回馈,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铭记。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比如,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或者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家里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些都是“尽孝”的具体体现。看法二考点

5:青少年如何做到“孝”1.努力做好自己,别让长辈担心;2.用长辈喜爱的方式,去爱他们;3.不涉及原则的问题,多顺从少抱怨;4.不要过分在意形式,随时随地及时去做。看法三任务三书写家风,延续温情了解家风说说你理解的家风。家风,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它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包括为人处世的准则、生活习惯和作风、以及对学习和事业的态度。考点

6:了解“家风”了解家风家风常见的文字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训家书家规学习家风家训:是家庭或家族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常包含了对道德修养、行为准则、为人处世之道等方面的教导学习家风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书信,内容通常涉及家庭琐事、个人近况、情感表达、关心问候、教导劝诫等《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书中既有对儿子艺术上的指导,也有对其生活琐事的关心,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充满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和家国情怀。学习家风家规:是家庭或家族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通常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后的相应处罚措施。同学们,几千年前,老祖宗用那简洁而深刻的“孝”字,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定下了子女善待长辈的道德准则。“孝亲敬老”这传承千年的传统,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携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从远古一路流淌到现在。它就像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践行孝道,让尊老爱幼的美德在时光里熠熠闪光,希望大家能将这一美德牢记心中并付诸行动。

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综合性学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科学技术新月异的今天,有些父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后辈教前辈,长辈向晚辈学习”的“后谕时代”忙然来临,“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为此,学校将天展一次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传承孝文化】(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经典故事,其中不属于“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A.孟母三迁B.亲尝汤药C.怀橘遗母D.子路借米【弘扬孝文化】(2)请你围绕“孝亲敬老”主题,策划一个活动。活动一

召开“孝亲敬老我先行”主题班会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开展“亲情作文”征文活动

制作“孝亲敬老”手抄报做“中国孝文化”主题报告课堂检测2.综合性学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班要组织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