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7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1页
训练27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2页
训练27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3页
训练27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4页
训练27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27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分值:75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河北百校联盟高三联考)葡萄牙亨利王子(1394—1460)在世期间,在葡萄牙西南海岸的萨格里什创办航海学校,培训本国水手;设立专门研究航海技术的观象台,广泛收集地理、气象、造船、海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聘请热那亚和加泰罗尼亚等地的航海人才为师。这些措施()A.促使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 B.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C.旨在发展本国的海事教育 D.推动了葡萄牙的社会变革2.(2025·湖南九校联盟高三联考二)1463年,寻找通往东方道路的葡萄牙人抵达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一带。在这里,葡萄牙人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胡椒,于是把这里命名为胡椒海岸。从胡椒海岸往东,葡萄牙人相继发现了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这次航行()A.源于西欧对非洲胡椒等香料的需求 B.促使葡萄牙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具有浓厚的早期殖民色彩 D.推动列强对非洲进行全面殖民入侵3.(2024·福建南平三模)公元8世纪后,阿拉伯人长期占据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并于15世纪末建立起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可用来说明()A.阿拉伯人在东西交流中的作用 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历史条件C.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D.葡萄牙成为商业强国的原因4.(2025·河南郑州调研)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5.(2025·河北唐山调研)新航路开辟虽然得到了集权政府的支持,但并不是每一次远洋航行都能获得政府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大航海能够持续下去,更多的是靠其自身丰厚的回报以及因此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这反映了()A.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 B.西欧国家王权的加强C.新的生产方式的拓展 D.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6.(202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3世纪之后,禁奢法令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意大利各个自治城市的立法条令之中,仅15世纪整个意大利地区就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潮流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些法令的颁布()A.契合了人文主义 B.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推动了价格革命 D.阻碍民众生活水平提高7.(2024·河北沧州高三调研)1538年,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运用数学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地图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具有重要意义,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墨卡托投影法地图问世后不久,大批地图集开始出版。这表明这一时期的海上探险活动()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植根于近代数学的不断进步C.得益于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新飞跃 D.为荷兰垄断海上贸易奠定了基础8.(2024·广东名校联盟大联考)下面是16世纪亚洲出口到葡萄牙的里斯本与奥斯曼帝国的黎凡特(本意为意大利以东的地中海土地)的胡椒年均数量统计表(单位:吨)。这反映出()时间里斯本黎凡特1510—1513年8007001514—1522年16009001523—1536年78010001537—1549年130011001550—1556年100010001557—1571年120014001572—1585年100010001586—1590年90010001591—1600年7001400A.香料贸易利润持续下滑 B.大西洋贸易缺乏稳定性C.欧亚传统商路依然重要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限9.(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10.(2024·山东聊城三模)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11.(2025·湖南长沙一中调研)17世纪初,西属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大量输入西班牙,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大量出口。这一时期,英国从西班牙进口了大量烟草,西班牙据此平均每年可获利10万镑。为防止货币外流,英国对进口烟草征收重税。这从侧面反映出()A.西班牙主导了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C.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 D.殖民霸权争夺激烈12.(2024·江西九校大联考)16世纪晚期开通的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其主要表现为西班牙等国商人用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这被称为“丝银对流”。“马尼拉大帆船贸易”()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3.(2024·湖南长沙一中二模)研究者发现,16世纪20年代以前,墨西哥地区的真实工资(注: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水平很低。但在16世纪20年代之后,真实工资开始上升,并在17世纪中期上升至收入与最低生活开支大致相当的水平。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A.墨西哥银矿的发现与开采 B.西欧的早期资本主义扩张C.拉美地区原工业化的发展 D.商业革命推动了外贸繁荣14.(2025·江浙皖高中发展共同体高三测试)这幅木雕(如图)最先出现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图中,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艘船驶向一个(美洲)小岛,岛上土著人正纷纷逃离。该木雕画()A.使流行的“地圆说”得以最终确证 B.展现了西班牙贩卖黑奴活动C.表明西班牙国王亲历美洲发现过程 D.体现出新旧大陆间文明碰撞15.(2025·云南昆明高三摸底)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比较稳定。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开始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涨了2.2倍,英国涨了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涨了3倍。西欧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B.新航路开辟大量贵金属流入C.存在物资短缺问题 D.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增强16.(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英国东印度公司创建于1600年,是一家由100多个持股人组成的股份公司。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特权,甚至为了利益发动战争的权利。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A.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垄断组织 B.对外贸易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C.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 D.由政府主导建立但由商人自主经营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7分。17.(2025·吉林四平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6世纪世界的主要航海路线。(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9分)18.(2024·广东茂名调研)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料改变了人类历史。香料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让食物更加可口、更容易保存;香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出美丽、优雅与浪漫;更重要的是,香料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直接促成了跨国贸易、远洋航海的发展和新航路开辟。“为了香料的原因,财富聚了又散,帝国建了又毁,以致一个新世界由之发现”。——据赵薇《香料:从历史传奇到今日繁荣》材料二(18世纪)普瓦夫尔移植香料实验成功后,香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再稀缺。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物品涌入欧洲,人们饮食有了更多的选择。时代和欧洲人口味的变化,使香料渐渐归于平淡,失去了以往在医学、社会和宗教上的魅力,变成了一种异域的、颓废的、不相容的物质。没有了丰厚的利润,香料群岛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荣景象。一切的一切表明,香料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摘编自传奇翰墨编委会《香料之路:海上霸权》(1)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料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6分)(2)简述材料二中“香料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的原因。(6分)训练27全球航路的开辟及世界格局的演变1.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亨利王子创办航海学校、研究航海技术、聘请航海人才等措施,都是在为开辟新航路作准备,故选B项;促使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排除A项;发展海事教育只是途径,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C项;D项夸大了这些措施的作用,故排除。]2.C[由材料“葡萄牙人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胡椒”“于是把这里命名为胡椒海岸”“葡萄牙人相继发现了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可知,葡萄牙人的航行是为追求金银财富、奢侈品、香料和奴隶等,因此其航行具有浓厚的早期殖民色彩,故选C项。]3.B[材料“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中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并于15世纪末建立起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表明西、葡两国逐渐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国家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锋,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历史条件,故选B项。]4.D[据材料“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可知,当时的航海活动得到了国家力量的支持,从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全球航路开辟的原因,A项表达的是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各国人民”说法绝对,欧洲航海家给亚非拉地区带去了灾难,排除;这些航海活动得到了专制国家的支持,但不一定是本国的支持,如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却得到西班牙的支持,排除C项。]5.C[根据材料“更多的是靠其自身丰厚的回报以及因此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可知,新航路持续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新的生产方式发展,故选C项。]6.B[据材料“禁奢法令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意大利各个自治城市的立法条令之中”可知,13—18世纪意大利颁布了诸多禁奢法令,据此可推知此时意大利地区盛行奢侈风气,侧面反映此时商品交换活跃,受到了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影响,故选B项。]7.A[据材料“1538年”“墨卡托运用数学原理设计了……墨卡托投影法地图问世后不久,大批地图集开始出版”,再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可知,海上探险活动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故选A项;近代数学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海上探险活动,但并非主要因素,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逻辑颠倒,排除;荷兰垄断海上贸易主要是因为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8.C[表格信息提及,16世纪亚洲出口到奥斯曼帝国的黎凡特(本意为意大利以东的地中海土地)的胡椒年均数量,总体上比亚洲出口到葡萄牙的里斯本要多,结合纲要下册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亚洲与意大利、地中海的贸易并没有迅速减少,传统的丝绸之路仍有重要地位,故选C项。]9.C[据材料“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美洲和欧洲人的物质生活中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故选C项。]10.B[据材料“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与南亚群岛之间有联系,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影响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区,这主要体现了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故选B项。]11.B[据材料可知,烟草原产于美洲,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大量出口到英国,该现象体现出烟草在洲际间的贸易过程,从侧面反映出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西班牙并没有主导商业革命,并且题干中仅是述及烟草在西班牙的“进一步加工”,排除A项;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烟草的洲际化贸易,与“殖民争霸”无关,排除D项。]12.B[据材料可知,西班牙等国商人用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使得白银流入中国,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价格革命是指大量贵金属的流入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与材料题意不符,排除A项;“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并不能造成美洲生产方式的转变,排除C项;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13.B[据所学可知,16世纪墨西哥地区遭到了欧洲的殖民侵略,土著人口大量死亡,西欧的早期资本主义扩张使墨西哥地区的劳动力减少,因而真实工资逐渐提升,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墨西哥银矿的发现与开采使财富流入宗主国,并不能提升当地的真实工资,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前的拉美地区既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也未进入工业生产阶段,拉美地区原工业化的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拉美地区外贸繁荣,但其收入主要在欧洲殖民者手中,商业革命推动了外贸繁荣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14.D[据材料可知,图片中,哥伦布和他的船队代表旧大陆的文明(欧洲),而岛上的土著人代表新大陆的文明(美洲)。土著人的逃离反映了他们对这些外来者的恐惧和抵触,这体现了新旧大陆间的文明碰撞,故选D项;虽然哥伦布的航行支持了地圆学说,但仅凭这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