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供求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
求量等于供给量。
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人们收入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收入变动百分之一
导致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3、需求规律:即描述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
反方向变动。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供给规律:即描述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
同方向变动。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重点掌握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公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需求量
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
曲线。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2、需求的价格弹性
①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具体地说,它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
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②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价格帅性系数Ed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中请IEd=|"・马
计算公式为:-1(孤弹性);dPQ(点弹性)0
AQ/
/Q1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1表示价格变动的比率。
③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的
点弹性为1/解率|*P/Q
④弹性的应用
富有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降价的,价格下降有助于总收益增加:缺乏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提
价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其中总收益TR=P*Qo
3、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供求定理:
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即: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其他均为同方向。
4、文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星的反应程度。或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百分之一引起另一种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当Eyx〉0,说明商品是替代商品:当Eyx<0,说明
商品是互补商品。
5、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计算。
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重点名词
1、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替代效应: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导
致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4、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
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
二、重点掌握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化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裁者在连续地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定者从物品消费
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效用
0物品的数量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表者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消费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1)限制条件PxQx+PyQy=M(限制收入是即定的)
(2)均衡条件MUX/PX=MLY/PY
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衣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条曲线。
物品Y
I
0------------------------------►物品X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②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
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PxQx+PyQ产V。
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技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③消费者均衡
物品Y
无整异曲线布泊费可能线
福切点是总费者为击点
物品X
0
3、正常商品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
①正常商品
如果商品的需求量与人们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则这种商品称为正常商品。也就是说,正常商品的
需求量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减少而减少。
价格下降时,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图形描述:
替代效应为XIX*,收入效应为X*X2,总效应为X1X2o
②吉芬商品的两种效应(图形略,见书71页)
对于一种吉芬商品X,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两种相应的效应导致其需求量如下变化
替代效应会使商品X的需求量增加,为X1X*。
收入效应会使商品X的需求量减少,为X2X*。
最终是商品X的需求且:减少,为X1X2。
③价格下降对于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的影响如下:
类别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
正常商品增加增加增加
一般低档商品增加减少增加
吉芬商品增加减少减少
4、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了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
费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数量减去消费者为此实际支付的数量。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感受。在图
形中,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为消费者剩余。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的产品数量的计算。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重点名词
1、边际成本:是指在生产中增加一单位产品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2、边际产量:增加•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量不变时,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K而必需增加生产要素L的投入量,
K的减少量与L的增加量的比率.
4、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
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5、生产扩展路线:是指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产出水平所对应的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点的轨迹,或者说,在
每•种可能的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水平下所对应的最大产出点的凯迹,它实际上就是把每个等成本线与等
产量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
6、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7•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
得到的最高收入。或者作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二、重点掌握
1、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
②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MP>0时,TP上升:MP=O时,TP最大:MP<0时,TP下降。
AP与MP相交于AP的最高点,相交前,MP>AP:相交后,MIXAP。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AP达到最大至TP达到最大这一区间。
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的产量是相同
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等产量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等产量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3、等成本线的特征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
量组合点的轨迹。
■
K
C=PLL+PKK
0-------------------------------------►L
等成本线随着厂商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成本上升,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成本不变,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成倍上升,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4、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成本SMC
SAC
SAVC
0Q
短期各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SFC是一直递减的:
SAC、SAVC、SMC均罡先下降后上升的;
SMC与SAVC、SAC相交于SAVC、SAC的最低点;
SMC与SAC相交前,SAC下降且SMC<SAC;相交后,SAC上升且SMOSAC:
SMC与SAVC相交前,SAVC下降且SMC<SAVC:相交后,SAVC上升且SMOSAVC。
5、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所有可能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下部分的连接。它把所有的短期成本曲线
包在其中,所以又称“包络线”。
在规模经济递增阶段,长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左端。
在规模经济不变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在规模经济递减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M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右端。
6、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MCo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的计算。
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或者说竞争不受任何阻碍或干扰的
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就是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即一个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3、垄断竞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
构。
4、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二、重点掌握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而珏的络俄声\厂商/鹿
IR=SIC点选行生产,可
以aSUM强MX化.
利强为西彤坪分的取积。
市毋左络适中,厂商坡鹿
IR=SSC点遗行生产.R
天奇损也无幽锹利我,央
现)11大的正帚书沟,读
点为双庄生产点。
市珏价格*或,厂商缺照
IR=S1C点选行生产.可以
实现占担最小化,双小亍
裁I为西修部分的中积°
0Q
Qi
而珏黄格一£,厂商不生
产、M现为SFC;厂商岐贬
IR=SSC点逸行生产,丁以
如现音现聂冰化、聂△号
担珞四花邨允的一积,昔
于SFC:而等相节。从社会
黄*厂商内―生产。
而珏S格*帐.厂商
不生产,营额为SFC;
厂商无诠般庭――
点送行生产、号*坦
都大于SFCd四比.
厂商不生产。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o
②长期均衡
京珏价格适中,厂商般鹿遗行
LK=IR点选行生产,质无行嘏
有无超锹利啊°因M,设方新
的厂商遗入,也没宥旧的厂商
44H,这时做法到3一计相对
科定的铁克,厂商典现了长期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IA(C=SMC=?\R=LAC=SAC.
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而珏黄格像痴,J-
百映照*S1C点
述行生产,mJ咬
化,观
大利沟为西修郡
分的面积。
市珏S格适中,J-
商坡雇*瓯点
述行生产.at天后"
姗也无超锹书布.
典现了双大的正
林司强,色具名聂
佳生产点。
市珏黄格—.J-
两欢触BK=SK克
总行生产,可以装
现行岁~h化、*
△亍M乃IR修郡
»的即积。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不
切,与§为STC;厂
商按照*SK
生产,可阪规亏损最
可牝,最小亏损为阴登
部分的面积,等于STC;
两者相等.从社会贡献
Q来看,厂商仍然生产.
Qi
p
市场价格偏低,ns
不生产,亏损为STC;
厂商无论按照哪一
点进行生产,亏损
都大于SFC.因此,
厂商不生产.
o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
②长期均衡
价格偏高,ns
按照映
生产,可以寒啾s
最大化,最大稠为
阴哥部分的面积.
在LMOMR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
实现了短期均衡。其均衡条件为LMC=SMC=MRo
3、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
①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许多多生产者和消贽者,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意味着
每个生产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在整个市场上占很小的比例,从而某一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买
卖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价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只是市场价
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因此,单个厂商的褥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
整个市场单个厂商
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构成了一个市场,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
线。完全垄断市场中厂商是百场价格的决定者,它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价格来改变自己商品的销售量(即
人们的需求量),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肝线c
4、斯威齐模型
突点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突点需求曲线表明: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因为降价会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的缩小和利
涧的减少,因此,他们只能将竞争重点放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上,因为成木的降低不会降低价格,也
不会减少市场份额,但是增加了利润。
5、计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产量与市场价珞
第六章分配理论
一、重点名词
1、洛伦斯曲线:是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条曲线,
2、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
(A+B)
二、重点掌握
1、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与产品市场的价格决定有所区别:
①供求主体不同: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
供给来自个人。
②需求性质不同:产品市场的需求是直接需求,而生产要素市场是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厂商购买牛.产
要素的,不是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产品以获得利润°
③需求特点不同:产品的需求往往是孤立的,而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各种生产要素
进行有机的组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商品或劳务。
2、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属二完全竞争市场时单个厂商的投入产出决策:按照VMP=W0所决定的劳动
量进行生产,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假设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一一劳动)。
原因分析:由于生产要素是从完全竞争市场上购买来的,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生产要素的价格是
既定的,因此边际要素成本MFC也是既定的,并且与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即MFC=W0o乂由于产
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囚此产品的销售价格是既定的,即P为常数。根据边际生产力递成规律(边
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生产力(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假设投入的是
•种生产要素L,那么边际产品价值VMP=dTR/dL=dTR/dQ*dQ/dL=dPQ/dQ*dQ/dL=PQ*VPL。从以上分
析可知,VMP=PXMP,VMP递减的,因此VMP线向右下方倾斜。
其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发生变动时,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也发生了
变动。工资和劳动需求量的组合点均在VMP线上,因此,VMP又是单个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
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
高到•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
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
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w
0----------------------------------------------------►L
4、洛伦斯曲线越弯曲,说明收入越不平均:洛伦斯曲线越直,说明收入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说
明收入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越平均。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经济又分为消
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
2,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
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3、公共物品是指像国防、立法、交通这类不通过市场交易,由政府提供的商品与劳务。它具有非竞
争性和非排他性。
二、重点掌握
1、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它应当
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牛•产的成本高亍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
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大于它应当
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
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①征税和补偿:②企业合并;③明确产权。
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符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
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科斯定理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0,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反之,若
交易费用大于0,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将影响产出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科斯定理
的思路很好,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AC
2、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MPC='Y
3、投资乘数:是指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
二、重点掌握
1、短期消费函数为C=C0+bY,长期消钺函数C=bYo因比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
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其中C0是自发消费,bY是引致消费。
2、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Friedman)提出来的。其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当前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水平。
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的收入是稔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
的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例如彩票收入,加班收入:
弗里德曼认为: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
说,消费主要并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更多地取决于一生总收入,即收入高的年份与收入低的年份的
平均数。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其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当前消费取决了•全部预期收入。
具体来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他会在工作年份进行储蓄,以
便退休后不必减少消戏,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
这一假说有两个前提,第一:消犯者是完全理性的,他们会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非:
第二:消费者行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
生的收入,合理的安排一生的消费和储蓄,使一生的收入等于消拢。
4、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当某一个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
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使其他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这些部门投资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
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最初自发投资增加量的数倍。同理,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
乘数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总的来说就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乘数就会相应的缩小。也
就是说,在各个轮次上产出H现梗阻,则乘数的大小会减小,梗阻的程度越严重,乘数相应就越小。
“LYdY1
K=--=--=---
在没有桎收的情况卜,投资乘数A/dl1一5
在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K=l/1-b(l-t)o
5、两部门和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Y=AD=C=C0+bY
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Y=AD=C+I=C0+bY+1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Y=AD=C+I+G=C0+bY+I+G或Y=AD=C+I+G=C0+bYd+T+G
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
第十二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一、重点名词
1..总需求:是指一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
2、总供给:是指一个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二、重点掌握
1、总需求曲线是描述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既价格总水平提高导致投资支出减少。反之
亦然。
注意: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与微观经济学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做斜的原因是不同的。大家思考
一下为什么?
2、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AD=C+1H;+(X-M),所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都会影响总需求。
3、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均衡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国民收入Y
①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一ab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I。
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一一be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
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因此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③长期总供给曲线一一cd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
“长期总供给曲线”。
4、总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价格p,
g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国民收入Y
①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一ab线
总需求变动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价格不变。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一一be线
总需求变动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同方向变动。
③长期总供给曲线一一cd线
总需求变动引起价格同方向变动,国民收入不变。
5、均衡收入和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
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重点名词
1、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3、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数,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
数十就业人数)。
二、重点掌握
1、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种类: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
货膨胀。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不利.
2、奥肯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即
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
增长每低2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3、菲利普斯曲线及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失业率越低,货币工资
率(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率(通货膨胀率)越低。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长
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无关。
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
入的政策。
2、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使私人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
形。
二、重点掌握
1、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
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物品的支出。如购买军用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
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
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
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扩
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
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
高税率)。
Y1丫2
财政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如图所示:反之亦然,
2、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
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例如,在
通货膨胀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
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亦然。
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
①政府购买支出G的乘数
G+1+G
在没有税收时,AD=C+T+G=C0+bY+T+G=Y,Y=1一》
dY_dY_1
在有税收且税率为t即T=tY时,AD=C+I+C=C0+bYd+1+(;=C0+b(Y—tY)+I+G=Y
1-6(1-/)
K=ar_ar_]
~~dl~dG~
②转移支付TR的乘数
在没有税收时,AD=C+I+G=C0+b(Y+TR)+I+C=Y,
u_C“+I+G+bTR
1=------------------
1-i
,dYbT,dYdY1
TKTR=-----=------»KG=——=——=------
dTR\-bdidG\-b
在有税收且税率为t即T=tY时,AD=C+I+G=Co+bYd+I+G=Co+b(Y-tY+TR)+I+G=Y,
J/l+G+bTR
T,dYbdYdY1
KTR=-----------------!KTrm————------------
dTRl-i(l-Z)dldG1-久1-Z)
由此可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
4、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和在转移支付乘数的计算。
桎收乘数:AD=C+I+G=C0+b¥d+I+G=C0+b(Y—T)M+G=Y,
C°T7+/+GKf
\-bdT1-b
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货币乘数:一股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2、货币政策:•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
手段的总和。
二、重点掌握
1、货币政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山承包合作合同范本
- 纺织品批发合同协议书
- 正规海鲜买卖合同范本
- 服装档口租赁合同范本
- 软件测试骗局合同范本
- 自家房间出租合同范本
- 饭店厨具维修合同范本
- 测试代理框架合同范本
- 自助女鞋加盟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红枣美容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商业模式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答案(谢传峰版)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查房PPT
- 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 GB/T 41697-2022康复辅助器具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T 156-2007标准电压
- AM咨询I治理方法论
- 工程财务决算审计服务方案
- 自考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新版
- Q∕GDW 11612.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净化实验室施工组织方案
- 110KV变电站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