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汽开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规矩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比如,夹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勤俭持家等。这些规矩来自民间,是老百姓多年自觉自愿zūn()守的规则和靠实践得来的民俗。另外,有文化修养的人,在社交场合一定会彬彬有礼、规规矩矩。比如他们不会在公共场所大嗓门说话,更不会在自助餐厅疯抢大虾;在乘电梯时,肯定会让老人和女士先行;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也不会聊天□嗑瓜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往往被忽视的细节里,其实正好反映了一个人的人品和修养。②而人品和修养的形成,很多时候需要靠“家教”。家教大多带有循循善诱的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启迪作用。在一言一行的耳濡目染之中,孩子们逐渐形成“懂规矩、知礼节”的涵养!可以说,家教【甲】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当下,人们按照新时代的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懂规矩的家教,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永不过时,应当作为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绳。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zūn()守(2)涵()养2.填入第①段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3.第②段中的下列短语其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A.循循善诱 B.潜移默化 C.耳濡目染 D.为人处世4.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C.因为……所以…… D.如果……就……【答案】1.①.遵②.hán2.D3.A4.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遵守,zūnshǒu,指依照规定行动而不违背的意思。涵养,hányǎng,控制情绪的能力;修养;道德修养;滋润养育,培养;积蓄、保持水分。【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第①段“聊天”“嗑瓜子”是并列成分,中间用顿号;“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意表达不完整,后面的停顿应用逗号。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类型。A.偏正短语;B.并列短语;C.并列短语;D.并列短语;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之间是递进的关系,所以用“不仅……而且……”;故选B。5.古诗文默写。(1)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3)______,往来无白丁。______,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周敦颐《爱莲说》)(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山重水复疑无路②.自缘身在最高层③.谈笑有鸿儒④.可以调素琴⑤.濯清涟而不妖⑥.落红不是无情物⑦.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疑、自缘、鸿儒、素琴、濯、涟、妖、作”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45分)(一)(8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链接材料】楚有养由基者①,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②曰:“善射,可教射也矣③。”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④。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⑤息⑥,少焉⑦气衰力倦,弓拨矢钩⑧,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注释】①养由基:人名。②过:经过。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他射箭了。④支左屈右:支起左臂持弓,弯曲右臂控弦。⑤善:(射得)好。⑥息:(趁此时)休息。⑦少焉:过了不久。⑧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但是) B.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只是)C.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减轻) D.一发不中,前中尽矣。(竭尽)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公亦以此自矜A.以钱覆其口B.而不以善息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8.阅读《卖油翁》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卖油翁》中的陈康肃公与【链接材料】中的养由基有什么相同之处?(2)《卖油翁》和【链接材料】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分别简要概括。【答案】6.B7.B8.(1)参考答案:陈康肃公与养由基的箭术都很高超,但两人也都很骄傲自满。(2)参考答案:《卖炭翁》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链接材料揭示“劳逸结合”的道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句意为: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但:只是;C.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D.句意为:那就前功尽弃了啊!尽:丧失,没有了。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例:公亦以此自矜,以:介词,凭借;A.介词,用;B.介词,凭借;C.动词,以为;D.连词,用来;故选B。【8题详解】(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文中“当世无双”和材料“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可看出两人都有很高的射箭本领;从文中“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和材料“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可看出两人都因自己的本领而自以为是、傲慢无礼。(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卖油翁》通过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寓言故事,由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链接通过别人的评价“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说明虽然射箭能百发百中,但若不懂得适可而止,就会前功尽弃,即做事应该“劳逸结合”。【点睛】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链接】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箭;在离柳树叶子百步远的地方射柳叶,百发百中。旁边的人都说好。有一个人评价道:“善于射箭,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说:“大家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您怎么不像我一样也来射柳叶(试试)?”那人说:“我不能教你左手操弓右手把箭(的方法)。但是射柳叶,百发百中,但若不懂得适可而止,不一会儿精神疲倦没有力气了,弓斜点箭弯点,有一发没有射中,那就前功尽弃了啊!”(二)(7分)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⑥,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注释】①道理:事理,这里指佛教的经义。②驾:凌驾、超越。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④方:酒方。⑤仕:做官。⑥夸予:向我夸耀。9.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11.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说。【答案】9.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10.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11.讽刺那种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或讽刺那种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讽刺那种只学到皮毛就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在学术上一知半解而又夸夸其谈的人)【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一日,那家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喝看。“一日”是时间状语,“酒家之主者来”是完整的主谓句,因为“闻有酒”所以想“索而饮之”,据此,断句为: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译句。注意重点词语:饮:喝。皆:全,都。以为:认为。【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的意思是:有位喜好佛学的人,每次和人谈论道学、理学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扬扬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可见作者对像这位“好佛者”一样对知识仅仅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耀的人持否定态度;“今子以佛子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的意思是: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我恐怕真佛会笑您不过是窃取了他的糟粕罢了。可见作者讽刺了“好佛者”这种拾人牙慧,却到处炫耀,还以为旁人不知的行为。【点睛】参考译文:有位喜好佛学的人,每次和人谈论道学、理学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扬扬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郁离子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善于制千日之酒,鲁国人向他们请教酒方,但无法获得。有个鲁国人到中山国当官,借宿在会酿酒的人家,偷取了人家的酒槽,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鲁国人喝了,也都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了。一日,那家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喝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槽泡出来的汁。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我恐怕真佛会笑您不过是窃取了他的糟粕罢了。”(三)(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石墨烯,有惊喜①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②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1.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111千米/秒,是光速的1/311。目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强的全新材料石墨烯,硬度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11倍。③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④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由石墨烯制作的器件,理论上频率可以达到硅的十倍甚至上百倍,可以在雷达上应用,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石墨烯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电能的储存。在天津电源研究所,这里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最先进电容器的研究。电容器与电池一样,都能用来储存电能。它的优势在于充电速度快,几分钟就能充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几万次。但它存储的电量不如电池多,还无法通过存储足够多的电能在生活里派上大用场。通过对石墨烯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科研人员正在让电容器的储电能力一步一步向电池靠拢,而同时它拥有的超快充电速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未来,当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时,电动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电充满。⑤当然,石墨烯的神奇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同时,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不少挑战,真正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余建斌李晓辉吴杰,本文有改动)12.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13.第②段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和______的说明方法,确切形象地说明了______。14.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要概括石墨烯在未来还会有哪些发展与应用。【答案】12.不能去掉。“之一”意思是说世界上最软的矿物不止石墨一种,如果删去,则变成世界上最软的矿物有且只有石墨一种,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3.①.作比较②.确切形象地说明了石墨烯非常薄的特点14.①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②在雷达上应用,可大幅提高雷达分辨率。③石墨烯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电能储存。④当充电设施完善时,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去掉。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原因。“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之一,指的是石墨是世界上最软的矿物,但不是只有石墨这一种,还有其他的种类。如果去掉,则变成了只有石墨一种,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0.3纳米”“十万分之一”“五十万分之一”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又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准确而又突出地说明了“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与归纳。结合第④段的“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可以在雷达上应用,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石墨烯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电能的储存。……未来,当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时,电动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电充满”可概括出答案。(四)(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叶圣陶先生【材料一】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选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材料二】深情怀念叶圣陶与叶至善范守纲①日前,收到小沫和永和姐弟寄赠《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叶小沫、叶永和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一卷。三年前,至善先生寄赠《父亲长长的一生》一卷。又27年前,叶圣陶先生寄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两卷。忽忽30年,叶氏三代赠书于我,此间情谊非一言两语所能尽述。记得初见叶老是在1980年深秋。那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语文教材座谈会。其间,我第一次去叶圣陶先生家,他同我亲切谈话近两个小时。临别,我披衣就走,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纽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才挥挥手说:“至善,替我送一送。”此情此景,恍如眼前。②1981年秋,我再去北京。同行者有扬州大学一位教授。他托我请叶老为一本著作题写书名。时东四八条老屋整修,叶老一家暂住友人处。当时,叶老视力已差,不能写毛笔字。老人明白来意后,郑重地交我一张打字的纸条,内容是向“嘱我写字的同志”表示歉意:“我实在不能写毛笔字了,辜负雅意,是出于不得已,倘蒙原谅,不胜感激。”③接读纸条,我很为打扰叶老而不安。至善先生介绍了叶老身体的近况。请托事过,这张字条却深深印入我的心底。从字里行间中,我分明地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吐语真诚,对人对事都是那么认真。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一页纸,这不是普通的一页信笺,而是我人生的教科书。为人处世,当以为楷模。④还有一件事不能不说。那是我与叶老的一次通信。1983年2月,我收到叶老的回函。信封是至善先生的笔迹(以往叶老都是自书信封),且注“加重”两字。叶老回信共四页纸,另附至善先生三页纸,厚厚一束。至善先生信中告我,叶老眼睛已近乎失明,“写字用尺子按在纸上比着,只凭手的感觉乱画,实在吃力至极。写这四页纸,竟花了半天又一个清早”。信中叶老的字果然大大小小,只是行距尚见整齐。叶老信中说:“来信是由孙女(当指小沫——笔者)念给我听的,我自己不能看了。现在勉写三纸,以答雅意。”我甚为感动,叶圣陶先生为一代大师,与其通信者数以万计。其中大作家、大学者如巴金、冰心、丁玲、萧乾均受其惠,普通读者有一般教师,一般编辑,老人也总是尽其所能,一视同仁,一样友善,一样认真,受教者何止千百!这是何等高尚的人品,又是怎样的精神境界。⑤此后,我不敢再轻易打扰圣陶老人。所有信札均与至善先生联系。至善先生长我21岁,为我师长,也一如既往,有信必复,京沪往来,又得信函数十通。如今,至善先生也走了,算到今年春节(戊子年),叶老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叶氏父子,两代君子。顷接小沫、永和千里寄书,感慨尤深!所喜者,淳淳家风,后继有人,其欣慰又何如!(选自2012年2月18日《新民晚报》)15.【材料一】有同学认为:第①段写叶圣陶描标点的事应该删掉,因为这件事不能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质。你认同他的看法吗?简述理由。16.【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17.下面三段文字分别来自材料一、材料二和杨绛的《老王》,有同学对这三段文字做了圈点与批注,请你将批注补充完整。圈点批注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回去。(1)就画浪线的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做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纽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才挥挥手说:“至善,替我送一送。”(2)就加点的内容为人物性格做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杨绛《老王》)(3)这段文字也是写目送来人离开,但和上面两段的情感是不同的。杨绛的情感是______18.读完这两则材料,结合你生活和学习,谈谈如何弘扬叶圣陶先生的美德。【答案】15.不认同。描标点这样的小事,叶圣陶先生也会耐心帮修正,表现了他的认真、细致、严谨(写出一个关键词即可),也从侧面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质。16.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在日常交往中叶先生的宽厚待人;照应第①段的第一句。17.①.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叶圣陶先生远送客人的真诚,表现他待人宽厚。②.对“我”,一个晚辈那样细心体贴/关怀备至,可见待人真诚。③.对老王下楼梯恐会摔倒的担心,为自己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感到抱歉18.(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本文主要表现了叶先生律己严格、待人宽厚、一视同仁等品质,选一角度或多角度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谈都可。)参考答案(一):要像叶先生那样律己严格,待人宽厚。比如:认真完成作业,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疏漏和错误;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待人谦虚恳切。参考答案(二):要像叶先生一样对待别人一视同仁。比如:平等对待每位同学,不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差的同学,都友好、真诚交往,团结友爱,不欺凌同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材料一第①段“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写叶圣陶描标点的事,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修改标点,表现了他认真细致,严谨的态度。结合第①段“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分析,为吕叔湘描标点这件事对吕叔湘的教育、影响之深远,从侧面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所以不能删掉。【16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第②段画线句“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承接上文,同时照应第①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写叶圣陶先生与吕叔湘文字交往方面的待人深厚,引出下文第②段在日常交往中宽厚待人的事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7题详解】本题考查做批注。(1)“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看着来人上路才转回去”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人告别时的真诚,“无论”“一定”“还是”“才”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句子给人非常肯定、坚决的感觉,表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道是发自骨子里的。以小见大,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特点。(2)“将钮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是细节描写,叶老对“我”这样一个晚辈是那样细心体贴,可见礼貌谦卑,为人随和,待人真诚。(3)“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表达了对滞笨的老王下楼梯恐怕会摔倒的担忧,“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表达了自己为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感到愧疚。【18题详解】本题考查个性化表达。结合材料一第①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可知,我们要像叶先生那样待人宽厚。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要认真、细致地完成作业,不要抄袭;要尊敬老师,待同学宽厚、友爱、真诚。结合材料二第①段“其间,我第一次去叶圣陶先生家。亲切谈话近两个小时。临别,我披衣就走,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钮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可知,要尊重每一个人,多些细心体贴。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和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当同学有困难时多给与帮助、关心。结合材料二第④段“其中大作家、大学者如巴金、冰心、丁玲、萧乾均受其惠,普通读者有一般教师,一般编辑,老人也总是尽其所能,一视同仁,一样友善,一样认真,受教者何止千百!这是何等高尚的人品,又是怎样的精神境界”可知,我们要像叶先生一样,对待别人一视同仁,一样友善,一样认真。对待同学一视同仁,不要看不起学困生。(五)(8分)回顾名著作品,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关于作品信息与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B.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C.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D.小说《海底两万里》按情节发展顺序来看应是“章鱼袭击—土著围攻—冰山封路—搏斗鲨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土著围攻:在通过拖雷斯海峡时,潜艇因为触礁而搁浅,他们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却遭到了土著人的围攻,他们赶紧逃进小艇,可是土著人依然紧追不舍,这时候,尼摩船长很机智得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铁栏杆通了电,击退了土著人。搏斗鲨鱼:在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附近,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冰山封路:当潜艇驶到南极时,一次冰山翻倒后将他们的船封在冰层下面,面对的是闷死或压死的危险,他们轮流用铁镐凿底部厚10米的冰盖,又用开水喷射,将潜艇拉到挖好的大坑里,灌满储水舱,增加潜艇的重量,压碎了底部最后两米的冰层,终于脱困。章鱼袭击:在去北极的途中,他们在深约150米左右的海水是遇到了巨型章鱼的袭击,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了肉搏战,尼德·兰也遭遇到了危险,所幸被尼摩船长所救,经过一刻钟的战斗,最后打败了章鱼。D.有误。正确的情节顺序是“土著围攻—搏斗鲨鱼—冰山封路—章鱼袭击。故选D。20.走进作品,补全读书卡。当我把这一点向他提出来的时候,他口气稍微有些激动地回答我:“教授,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这段话出自法国作家(1)______的一部名著《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他”指(2)______。【答案】①.儒勒•凡尔纳(写“凡尔纳”也可以)②.尼摩/尼摩船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和把握名著情节和人物。①空:《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一艘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②空:结合《海底两万里》原著情节“可是,尼德•兰立即把尼摩船长拉起来。船长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印度人身边,急忙把他和石头索起来的绳索割断,抱起他,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八点半,我们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上。在船上,我把我们在马纳尔一带礁石岩脉间旅行所遭遇到的事故细细回想一下。不管他怎么说,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能完全斩断他爱人的心情。当我把这一点向他提出来的时候,他口气稍微有些激动地回答我:‘教授,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可知,这个片段选自尼摩船长勇救采珠人的情节,尼摩船长是一个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人,材料中“他口气稍微有些激动地回答我:‘教授,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这段话体现了尼莫船长对被压迫国家的同情和关切。因此这里的“他”指的是尼摩船长。21.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甲】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乙】祥子的车卖了祥子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磕磕地随着大家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想哭都哭不出声来。请分别谈谈【甲】段祥子“几乎要哭出来”和【乙】段祥子“想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答案】【甲】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乙】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识记。根据甲段“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可知,祥子终于买上了第一辆车,非常激动,“几乎要哭出来”是神态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了祥子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梦寐以求的车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根据乙段“祥子的车卖了,祥子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可知,虎妞给祥子买了同院二强子的车,现在终于有自己的车了,不曾想,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又没有积蓄,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他想哭都哭不出声来”写出了他的悲伤难过。三、综合实践(10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斑斓。班级计划开展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22.【活动与节日】为了丰富本次活动内容,请你仿照范例设计两个方案。活动方案(1)办朗诵比赛,分享节日的诗文。(2)办专题板报,宣传节日的风俗。(3)__________(4)__________23.【诗句与节日】根据诗意填写相应传统节日,正确一组是()①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______。②年年______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③爱______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④忆对______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A.清明、端午、中秋、元宵 B.春节、端午、重阳、中秋C.清明、端午、元宵、中秋 D.春节、端午、中秋、重阳24.【风俗与节日】仿照下面例句画线部分,补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这个节日的了解,并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例句: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书写着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比如春节,贴春联,吃汤圆,春晚播放际,触动家国情愫;比如清明节,回故里、祭祖坟,鞭炮鸣响时,牵动血脉亲情;______。25.【祝福与节日】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传统节日,给你的老师写一条节日祝福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20字。【答案】22.①.办诗创比赛,写出节日的情境。②.办征文大赛,写出节日的心情。23.C24.比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艾草飘香处,引发怀古幽思。25.示例一:春节——爆竹声声迎春到,喜气洋洋送祝福,恭祝敬爱的老师新春愉快,阖家幸福!示例二: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值此中秋佳节之际,老师,祝您中秋快乐!示例三:元宵——您是汤圆,让我感受生活的甜蜜;您是灯谜,为我打开知识的天窗。老师,祝您元宵快乐!【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应与已有活动的表述格式相同,适合学生开始。已有活动的格式是“办……,动词+节日的……”。示例:办海报比赛,绘出节日的色彩;办手抄报比赛,记录节日的故事。办摄影大赛,拍出节日的情景。办书法大赛,写下节日的祝福。【23题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自晏殊《破阵子·春景》,意为:燕子归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尽又迎来了清明;(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出自赵蕃《端午三首》,意为: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3)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出自《折桂令·元宵》,意为:最爱元宵节的风光,月色迷人,灯火辉煌;(4)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出自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意为: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故选C。【24题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根据自己对节日习俗的理解,依照例句的格式“比如……节,节日习俗,时间情境,董斌短语”仿写即可。如:比如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粽叶飘香时,勾起怀古情思。【25题详解】本题考查祝福语的拟写。给老师的节日祝福短信,要结合节日特点,把节日与祝福的话联系起来,语言要简洁,最后要有祝颂的话,注意应选择传统节日,祝福的对象是“你的老师”,并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示例:春节——爆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新春佳节之际,恭祝亲爱的老师幸福安康,喜气盈盈!四、写作(5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26.作文题目:我的关键时刻作文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或独特感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我的关键时刻人生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一个特别的时刻,它像一道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从此变得更加坚定和勇敢。那个时刻,就是我生命中的“关键时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数学竞赛。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我展示自己数学才华的绝佳机会,也是我为班级争光的重要时刻。然而,比赛的过程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刚开始,我信心满满地解答着每一道题目,仿佛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然而,随着题目难度的逐渐增加,我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最后一道压轴题,我绞尽脑汁也找不出解题思路。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心也越来越焦急。就在我感到绝望之际,我突然想起了数学老师曾经教导我们的一句话:“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我深呼吸一口气,静下心来重新审视那道题目。经过反复推敲和尝试,我终于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找到了答案而感到高兴,更是因为我在困难面前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和努力。这个关键时刻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从那以后,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再轻易放弃。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勇敢的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我的关键时刻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它却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它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键时刻,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它们的到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我的关键时刻”这个题目强调了两个关键点:“我”和“关键时刻”。首先,“我”是文章的主体,所有叙述和情感的抒发都应围绕“我”的经历展开。其次,“关键时刻”意味着一个特殊的、对“我”有深远影响的时刻,它可能是一次挫折、一次选择、一次挑战,或是某个特殊的经历,这些事件促使“我”成长或改变。在立意上,我们应突出这个“关键时刻”对“我”的意义,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的性格或改变了“我”的人生观。通过描述这个关键时刻的前后经过和“我”的内心变化,展现成长的艰辛与美好。第二:选材构思。在选材上,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一次重要事件,比如一次重要的考试、一次与朋友的争执、一次对梦想的坚持等。这些事件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能够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成长经历。在构思上,可以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手法,先描述“关键时刻”带来的结果或影响,再回到事件发生的过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这一时刻对“我”的重要意义。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茶油订购合同协议书
- 道路共建协议书
- 邵昕离婚协议书
- 美伊退出协议书
- 酒店受伤协议书
- 酒店分成协议书
- 维护婚姻协议书
- 注册类人员引荐协议书
- 良田流转协议书
- 矿石交易协议书
- (完整版)英语四级词汇表
- 广告费合同模板
- 第五单元 探索1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心理健康专题课件25心理健康
- 口腔癌护理个案
- 【生物】鱼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文化行业标准 WH-T 92-2021 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监督检验规范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 NB-T+31010-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 DZ∕T 0450-2023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技术要求(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