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押湖南卷选择题(第4-5题)—物态变化与光现象类型的判断、生活用电备战2024年中考临考题号押题(湖南卷)在选择题题型中,物态变化与光现象类型的判断是常考热点,生活用电相关知识是必考内容,此类考点一般会在选择题的第4-5题。从试题的难易和内容上看,仍然属于较为简单的考点,但认识物态变化类型、光现象的类型并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应作为考生复习的重点方向。物态变化现象类型的判断主要考向有:生活中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及应用。光现象类型的判断主要考向有: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光现象的类型、不同类型光现象的传播规律等。生活用电在中考试卷中一般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重要考查生活用电常识。其主要考向大部分集中在家庭电路相关知识、家庭电路的连接、家庭电路中的故障现象与分析、安全用电常识等。一、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1.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属于常考热点。物态变化类型有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六种物质形态的变化,这些物态变化变化形式一定会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所以分清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对解答此类考题是条捷径。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例子有:(1)熔化现象有:冰雪消融、冰块变小铁块边长铁水等。(2)凝固现象有:滴水成冰、铁水铸造成工件、蜡烛油变成蜡等。(3)液化现象有:秋后早晨露珠、雨的形成、从冰箱拿出的物体冒白气、冬天浴室玻璃墙壁上出现的“雾”、冬天汽车玻璃上的“雾”、烧开水壶嘴冒出白气、水管冒汗、眼睛起雾等。(4)汽化现象有:滴入热锅的水消失、酒精蒸发、热水挥发、洒在地板上的水不见了、池塘干涸等。(5)升华现象的有:衣柜里的樟脑丸不见了、干冰降温、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了、雪人变小、灯丝变细等。(6)凝华现象的有:霜、雪、冰雹、雾凇、冬天窗花等。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之间的变化肯定伴随着热量的交换,所以,吸放热也是常考热点。大家一定要牢记:按固、液、气顺序变化的是吸热,按气、液、固顺序变化的是放热(见下图)。如果再结合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吸放热的例子就会更好地做好备考复习。3.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只在物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沸腾是在液体沸点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过程,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异同:相同点:①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②都需要吸热。不同点: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沸腾是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②蒸发只发生在物体表面,沸腾在物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③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④蒸发要吸热,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沸腾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式。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这一过程要放热。二、光现象类型的判断1.光现象光现象内容中属于常考热点的有:生活中的光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探究等。知识点汇总如下:表1光现象知识点汇总内容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源、小孔成像与成像规律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应用、实像与虚像、球面镜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复色光、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光现象类型的判断与解释1)光在同种均有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主要有:太阳的“像(光斑)”、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小孔成像等;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成语有: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凿壁偷光、风吹草低见牛羊等;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列队看齐等。2)光的反射属于常考热点。由光的反射引起的光现象主要有: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看见明媚的月光、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等;和光的反射有关的成语有:水中捞月、镜中花水中月、杯弓蛇影、江清月近人等;应用光的反射的例子有:穿衣镜、潜望镜、公路急转弯处的反光镜、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标志、汽车后视镜、太阳能灶、探照灯等。3)由光的折射引起的光现象有: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鱼在云中游、水中笔弯折、玻璃砖后面的物体发生错位、清晨看见地平线下的太阳、海市蜃楼、池水变浅、彩虹的形成、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和光的折射有关的成语有: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等;应用光的折射的例子有: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由镜面反射引起的光现象有:光污染、教室黑板反光等;由漫反射引起的光现象有:看见不发光的物体、荧幕和投影幕布等。三、生活用电1.家庭电路的组成:两根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用电器和开关。家庭电路的电压: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火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2.保险丝材料: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工作原理:当通过它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接法:保险丝与所保护的电路要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选择:保险丝在选择的时候应使其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越粗的保险丝额定电流越大。更换原则:保险丝在更换时不能用较粗的或铁丝、铜丝、铝丝代替。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中接地。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②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4.安全用电: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要点诠释:触电原因:家庭电路的触电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的。低压触电:包括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①安全事故:人体触电是人直接接触火线,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②用电器功率过大或者电路中发生短路而使电流过大,线路过热引起火灾。1.(2023·衡阳)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C.滴水成冰 D.雾凇结成【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不属于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岳阳)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答案】B。【解析】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B。3.(2023·永州)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吸热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吸热【答案】C。【解析】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3·长沙)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露珠是()。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汽化现象【答案】B。【解析】竹叶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2·湘潭)下列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积雪消融 B.湿手烘干 C.瓦上结霜 D.湖面起雾【答案】A。【解析】A.积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熔化,故A符合题意;B.湿手烘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故B不符合题意;C.瓦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湖面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故D不符合题意。6.(2023·郴州)下列光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光的色散B.立竿见影C.在平静的水面能看到蓝天白云D.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答案】C。【解析】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其本质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而不同颜色的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太阳光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色光,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照射到立着的竿上时,在竿的后方出现了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C.在平静的水面看到的蓝天白云是真实的蓝天白云在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D.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3·邵阳)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如图京剧演员正在对着镜子画脸谱,他利用的光学原理是()。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沿着直线传播【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京剧演员正在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8.(2023·岳阳)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是:()。A.天上的彩虹 B.铅笔的弯折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 D.手影游戏【答案】D。【解析】A.天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铅笔的弯折,由光的折射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游戏,是因为手挡住一部分光线所形成的影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9.(2023·衡阳)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 B.筷子错位C.水中倒影 D.小孔成像【答案】B。【解析】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在物体后面就会呈现阴影区域,这就是影子,因此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在装有水的杯中发生错位,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拱桥在水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3·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天边彩虹 B.海市蜃楼C.铅笔“折断” D.小孔成像【答案】D。【解析】A.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铅笔“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2022·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空中彩虹 B.水中倒影C.墙上手影 D.杯中铅笔【答案】C。【解析】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透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故B不符合题意;C.墙上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23·衡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十分重要。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 B.在高压线下钓鱼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用同一插座 D.发现有人触电立刻切断电源【答案】D。【解析】A.当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容易漏电和触电,要及时更换,以免会造成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B.在高压线下,容易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故在高压线下钓鱼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B不符合题意;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用同一插座,通过插座的电流过大而引起火灾,故C不符合题意;D.当发现有人触电立刻切断电源,再施救,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2023·永州)“珍爱生命,安全用电”,生活中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是我们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在高压线下放风筝B.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C.绝缘皮破损的导线继续使用D.搬动电风扇前应断开电源开关【答案】D。【解析】A.高压线上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在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生活用水是导体,在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C.绝缘皮破损,当人不小心触碰时,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搬动电风扇前应断开电源开关,这样避免了与带电体接触,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2023·岳阳)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列举的下列生活现象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激光笔直接照射眼睛B.火车经过时人站在铁轨和对应安全线之间C.用电器金属外壳与保护接地线相连D.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答案】C。【解析】A.激光直接照射眼睛会对人体造成光学伤害和热伤害,因此A不符合题意;B.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火车经过时会导致空气流速较大,人站在安全线以外才不至于被推向火车,故B不符合题意;C.用电器金属外壳与保护接地线相连会在发生漏电时保护人们,故C符合题意;D.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导致电流过大,从而引起火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3·岳阳)为了节约电能,小聪利用“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和“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设计了一个只有在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照明电路。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B.根据题意可知,此楼道灯必须是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同时闭合时才能发光,故两个开关应该是串联关系,同时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开关应接和灯泡串联,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图中当光控和声控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不亮且造成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D.当声控开关闭合时会造成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2023·郴州)小敏同学按下面的电路图连接了一个模拟家庭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能正常发光,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针对该模拟电路,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华说: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小龙说:灯泡能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连接是安全、合理的C.小丽说: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cd间断路D.小潇说: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ab间断路【答案】C。【解析】A.保险丝的主要作用是:在家庭电路电流过大时能自动熔断从而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保险丝要选用电阻率大且熔点低的材料来制作,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为确保安全用电,控制灯泡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故B错误;CD.如果ab间断路,则电路中灯泡也不能正常工作;如果cd间断路,灯泡能正常工作,火线上的电不能到达插座的右孔,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符合题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7.(2023·株洲)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安全用电和科学防雷,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A.电动机外壳接地 B.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间C.靠近高压线掉落区 D.雷雨时树下避雨【答案】AB。【解析】A.电动机外壳接地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因为电动机在使用时,因短路、绝缘皮老化、过热等原因,随时有漏电的可能。电动机外壳接地是符合安全要求的,故A符合题意;B.家庭电路中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是符合安全要求的,当开关断开时,人接触到灯泡不会触电;如果开关接到零线和灯泡之间,开关断开时,虽然灯泡不发光,但人接触到灯泡就会与火线形成通路而触电,故B符合题意;C.因为大地是导体,所以人不能太靠近高压线掉落区,故C不符合题意;D.雷雨时,树干表面因有水而能够导电,大树很容易导上雷电,在树下躲雨的人容易触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18.(2023·长沙)某家庭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在的电源线是零线B.空气开关只能安装在b点处C.c点所在的导线与大地相连D.和是串联的【答案】C。【解析】A.根据灯泡和插座的接线可知a点所在的电源线为火线,故A错误;B.为保护电路,空气开关需要安装在火线上,及a点处,故B错误;C.根据安全用电原则,三孔插座中的上接线柱需要与地线相连,即c点所在的导线与大地相连,故C正确;D.由图可知,两灯泡首首相连,尾尾相连为并联,故D错误。故选C。19.(2023·益阳)如图所示是上端有金属帽的试电笔的四种使用方法,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使用测电笔时,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故A错误;B.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也接触笔尖金属体,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故C错误;D.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故D正确。故选D。20.(2023·邵阳)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湿手触摸开关B.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发生短路C.导线的绝缘皮破损后,应立即断电维修D.更换灯泡或搬动电器前,不需断开电源开关【答案】C。【解析】A.湿手上的水是导体,人体也是导体,用湿手去触摸开关很容易导致触电事故,这样做很不安全,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可能是发生短路,也有可能是因为用电器功率过大引起过载,故B错误;C.导线的绝缘皮破损后,即容易引起短路,也容易引起触电事故,很不安全;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断电维修,故C正确;D.更换灯泡或搬动电器前,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再操作,否则容易引起触电事故,不安全,故D错误。故选C。21.(2023·湘潭)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上C.用湿抹布擦拭通电的电器 D.更换灯泡前先断开电源开关【答案】C。【解析】A.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A不符合题意;B.为了避免开关断开时,触摸电器发生触电,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上,符合用电安全,故B不符合题意;C.日常生活中的水时导体,用湿抹布擦拭通电的电器,易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用电安全,故C符合题意;D.更换灯泡前,为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先断开电源开关,符合用电安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检测用时:10min1.(2024·学易金卷-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答案】B。【解析】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是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2.(2024·信息必刷卷-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窗户上的霜花是凝固现象B.烧开水时壶盖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C.冬季的河水结成冰,这是放热过程D.衣橱里的卫生球变小了,这是汽化现象【答案】C。【解析】A寒冷的冬天,房间窗子的玻璃的表面上结一层冰花,属于凝华现象.B“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C:冬天河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凝固放热。D:衣橱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升华现象;3.(2024·怀化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撒在地上的一滩水在阳光照射下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种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液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固【答案】C。【解析】撒在地上的一滩水在阳光照射下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是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散失在了空气中,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4·邵东市向阳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C。【解析】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5.(2024·岳阳市第十八中学中考模拟)“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又称雪丸或软雹。下列物态变化与“霰”的形成相同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结冰的衣服变干【答案】C。【解析】A.冰化成水,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D.结冰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散失到了空气中,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4·信息必刷卷05)下列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灯光下的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如图乙所示,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如图丙所示,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如图丁所示,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B。【解析】A、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色散,故D错误。故选:B。7.(2024·湖南省初中物理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试卷五)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影子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8.(2024·湖南省初中物理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试卷五)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B.日食和月食C.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D.阳光下人站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答案】A。【解析】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故A符合题意;B.日食和月食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阳光下人站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9.(2024·怀化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盘上留下光斑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答案】A。【解析】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人在河边看见的“白云“在水中飘动,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是光在空气中传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4·岳阳市第十八中学中考模拟)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人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平面镜成像 D.立竿见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A。【解析】A.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倒立实像,故A正确;B.人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D.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11.(2024·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卷(湖南省卷专用)如图所示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 B.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 C.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D.万一有充电桩起火,应马上浇水扑灭【答案】A。【解析】A、为了安全,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安装充电桩时必须断开电源,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安装充电桩时,为了安全,要接地线,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万一有充电桩起火,应先关闭电源再施救,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A。12.(2024·中考物理模拟预热卷【湖南专用】)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螺丝刀试电笔时要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B.与三孔插座中标有①的插孔相连的导线和室外的大地相连C.人站在干燥的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