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冠城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支持梁启超办时务学堂时指出,“泰西各学,均有精微,而取彼之长,补我之短,必以中学为根本”。康有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明确规定强学会研究中西各种学问时“皆以孔子经学为本”。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深远B.洋务派势力依然强大C.维新势力受到政治打击D.制度变革已成为共识(★★★)2.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华期间“习华语,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并提出对华实行“学术传教”的思想,将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传到了中国。西方传教士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B.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新高潮的到来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D.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3.公元前445年前后,一位历史学家来到雅典决心撰写一部前所未有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最终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据此推断,该历史著作()
A.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B.奠定了西方政治史的传统C.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裁D.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4.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戏剧表演往往将基督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一类戏剧()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旨在确立基督教的统治地位D.彰显了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5.到了公元前500年,欧亚范围内大规模的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平原已经被印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从印度河流域直到不列颠,印欧人唤醒了横跨东西上万千米的土地,将那里带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印欧人的民族大迁徙过程形成了哪些区域文化()①古代西亚文化②古代印度文化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④古代埃及文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如表是1650~190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率变化情况(单位:‰)。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165018.318.32.45.45亿175019.213.11.67.28亿185022.78.15.111.71亿190024.97.49.016.08亿
A.疫病是非洲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B.人口变化受世界市场扩展的影响C.技术革命推动了洲际间人口流动D.奴隶贸易促使美洲丧失大量人口(★★★)7.二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移民潮。约180万人自阿尔及利亚和印度支那返回法国,约100万人从非洲返回葡萄牙,约30万人从东印度返回荷兰。此外,英国和比利时也有数量不等的本国国民返回国内。这股移民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美苏冷战日益加剧B.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国家间的文化冲突D.国际政治新秩序形成(★★★)8.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知饮蔗浆,但不知以蔗造糖。后来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法。到了明代,中国已经能够制造洁白的砂糖,这个技术明末传入印度,印度许多地方把白糖称为cini,意思是“中国的”。这反映了()
A.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B.中华文明的先进性C.文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D.文明交流的双向性(★★★)9.如图为1880~1996年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A.世界贸易的萎缩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B.欧美国家始终奉行自由贸易的传统政策C.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全球化进程D.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造成世界贸易停滞(★★)10.1908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近郊的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1年或102年在位,贵霜帝国有名的君王)大塔遗址出土的青铜舍利容器上铸有佛陀坐像。同址出土的“迦腻色迦金币(如下图)”正面有迦腻色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身穿长衣长裤,极具骑马民族特色,背面有四臂的湿婆立像、佛陀立像,佛像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这些出土文物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11.1806年9月,普鲁士参加了英俄普组成的第四次反法联盟,第二年俄普联军战败。普鲁士被迫签订和约,失去一半以上国土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普鲁士失去独立和强国地位,陷入全面崩溃境地。为此,普鲁士的一些自由主义贵族,寻求变革之路,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这表明()
A.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形成B.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C.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D.德意志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12.下面是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是()
国家文化印度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崇尚甘地思想;
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新加坡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埃及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
用;有欧洲和西亚文化元素。
A.都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B.适应战后形势发展多元文化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D.利用西方文化替代民族文化(★★★)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各地兴办冬学、民校、工人文化补习学校,教育主体以干部和工农为主,学习内容包括最基础的识字、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育。1949年到1956年间,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2076.2万人。据此可知,扫盲运动()
A.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B.健全了国家教育体系C.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D.改变了当时社会风气(★★★)14.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15.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皇帝为了彰显“同文之治”,集翰林学士等数十人,以明代《字汇》等为蓝本,于1716年编纂完成《康熙字典》。字典收字宏富,将历史文献中存在的匈奴语、吐蕃语等“非汉语”词汇和材料亦广泛搜录。同时,根据楷书的结构,按照笔画为序呈现,确定正字规范,明确标准读音,使该字典成为字书之“典常”。编者对每一个字条的释义究其详尽,例证多引自历代名家的著作和《论语》《史记》等文献,蔚为大观。字典浓缩了千百年中华文明成果,影响了此后三百年汉语词典的编纂与创新发展。成书后,成为朝鲜、日本、越南汉字辞书编写时必要的参考模本,也被西方汉学者当作学习汉字的“金钥匙”。——据盛培林《<康熙字典>与塞缪尔·约翰逊<英语词典)之对比研究》等材料二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大量外来词及不规范的表达方式进入英语。为“保持我们语言的纯洁”,1755年,在出版商的赞助下,约翰逊编写了《英语词典》。词典重视语法规范,对每一个词条追根溯源,条分缕析,从《圣经》及莎士比亚、培根等大师名著中选取大量的例证,突出宗教教义、道德伦理、教育启蒙、语言修养、美学情操等方面的内容,浓缩了18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到19世纪80年代,词典因市场的需求,仍不断重印。《英语词典》在世界辞书编纂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据郭启新《约翰逊及其〈英语词典>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字典》“成为朝鲜、日本、越南汉字辞书编写时必要的参考模本”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字典》与《英语词典》编写的差异。(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康熙字典》与《英语词典》共同的文化价值。(★★★★)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元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明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湖南教育在宋代出现了第一个发展的高潮,书院、官学、私学成为宋代湖南3种主要的教育形式。湖南则是书院教育发展之重镇,在全国非常突出,更出现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以及书院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朱张会讲”(朱熹张栻在岳麓书院诘难辩论)。宋代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有较大发展。宋代湖南进士中试人数为唐代的37倍,黄宗羲所著的《宋元学案》中共写宋代学者988人,其中湖南有141人,位居全国第5。——摘编自冯象软、刘欣森《湖南教育史》材料二英国传统大学和非传统大学之比较
传统大学非传统大学成立时间13—16世纪19世纪以后办学者教会政府、私人捐助办学宗旨实施精英教育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课程设置古典人文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应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人才培养神职人员、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各行各业专业及技术人员学生来源皇室、贵族及富家子弟中产阶级和普通百姓子弟教师成分神职人员专业教师——整编自徐继宁《英国传统大学和工业关系发展研究》材料三1935年,《全国职业咨询处月刊》发表《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几项研究资料》,其中展示了对当时国内外专科以上毕业生435人求业愿望的调查结果,在1125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进行有效的SWOT分析试题及答案
- 风险监测与控制措施试题及答案
- 认识网络管理的基本架构试题及答案
- 软件工程中的用户参与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提升艺术素养的班级活动设计计划
- 软件设计师未来趋势2025年试题及答案
- 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计划
- 未来企业战略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怀柔区八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网络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游泳馆安全运营管理措施
- (统编版2025新教材)历史八下期末复习考点讲解(1-19课)
- 750t履带吊安装拆卸安装方案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医疗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报告
- 2025-2030中国细胞培养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二模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 【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广西乡土地理
- 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短评类主观题练习题(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9 Section A单词词汇课件
- 2024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教学设计
- 2025年初级消防员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