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考场应用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沉默寡言(默、言)B.气喘吁吁(吁、吁)C.翻箱倒柜(翻、倒)D.漫不经心(漫、经)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B.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昨天的活动不得不推迟。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小就热爱文学,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B.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C.他精通英语、法语和德语,是公司里的翻译高手。

D.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5.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B.她的舞蹈动作优雅大方,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这场足球比赛惊心动魄,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6.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7.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8.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9.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10.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诗歌的韵律要求押韵,但并不一定要求平仄对仗。()

2.在现代汉语中,所有的成语都必须是四字格。()

3.“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认为事物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组成的。()

4.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是单一的,不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5.顿号主要用于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6.在古汉语中,“之”字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

7.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所表达的情感。()

8.文章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古代汉语中的“矣”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字,用于句末表示语气。()

10.在写作中,引用他人观点时,必须注明出处,以示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赋比兴”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

2.请举例说明比喻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

3.简析《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解。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2.分析古代诗词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及其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沉默寡言(默、言)B.气喘吁吁(吁、吁)C.翻箱倒柜(翻、倒)D.漫不经心(漫、经)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B.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昨天的活动不得不推迟。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小就热爱文学,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B.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C.他精通英语、法语和德语,是公司里的翻译高手。

D.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5.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B.她的舞蹈动作优雅大方,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这场足球比赛惊心动魄,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6.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7.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8.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9.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10.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

1.C

解析思路:A项中“默”应为“沉”,“言”应为“默”;B项中“吁”应为“吁”,“吁”应为“吁”;D项中“漫”应为“漫”,“经”应为“心”。

2.C

解析思路:A项中“同时”与“也”重复;B项中“课外”多余;D项中“由于”与“原因”重复。

3.D

解析思路:A项中《红楼梦》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B项中“比如”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中“和”应改为“及”;D项中“包括”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4.D

解析思路:A项中“优秀”多余;B项中“优雅”应为“优雅”;C项中“很大”应为“巨大”;D项中“老师”多余。

5.D

解析思路:A项中“工作”多余;B项中“舞蹈”多余;C项中“足球”多余;D项中“演讲”多余。

6.A

解析思路:B项中“歌声”多余;C项中“雨”多余;D项中“演讲”多余。

7.A

解析思路:B项中“勤奋”多余;C项中“雨”多余;D项中“演讲”多余。

8.A

解析思路:B项中“歌声”多余;C项中“雨”多余;D项中“演讲”多余。

9.A

解析思路:B项中“勤奋”多余;C项中“雨”多余;D项中“演讲”多余。

10.A

解析思路:B项中“歌声”多余;C项中“雨”多余;D项中“演讲”多余。

二、判断题

1.×

解析思路:诗歌的韵律要求押韵,但平仄对仗并非必需。

2.×

解析思路:成语并不一定都是四字格,也有三字、五字等不同字数的成语。

3.√

解析思路:“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强调事物内部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

4.×

解析思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5.√

解析思路:顿号用于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6.√

解析思路:“之”字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

7.√

解析思路: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绘景象和表达情感来创造的。

8.√

解析思路:文章的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

解析思路:“矣”字在古汉语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但并不总是用于句末。

10.√

解析思路:引用他人观点时注明出处是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的表现。

三、简答题

1.简述“赋比兴”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

解析思路:阐述“赋比兴”的含义,以及它在诗歌创作中如何通过描绘景物、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

2.请举例说明比喻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

解析思路:解释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然后举例说明散文中如何运用比喻来增强表达效果。

3.简析《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解析思路: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如自大、虚荣、自卑等,以及这些特点如何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解。

解析思路:解释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如关注社会现实、描写人物的真实生活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