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A.氯霉素B.青霉素C.四环素D.红霉素答案:B。青霉素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氯霉素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药物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红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2.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A.轻症感染B.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C.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D.病毒性感染答案:C。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为了扩大抗菌谱、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等,有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轻症感染和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即可;病毒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无效。3.预防用抗菌药物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A.昏迷B.中毒C.心力衰竭D.以上都是答案:D。昏迷、中毒、心力衰竭等患者,通常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效果,还易导致耐药菌感染。4.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耳毒性B.肾毒性C.肝毒性D.神经肌肉阻滞答案:C。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等,一般无明显肝毒性。5.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A.老年人B.婴幼儿C.妇女D.中年人答案:B。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因此不宜用于婴幼儿和孕妇。6.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A.氨基糖苷类B.喹诺酮类C.青霉素类D.两性霉素B答案:C。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青霉素类属于此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两性霉素B主要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发挥作用。7.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首选的药物是:A.苯唑西林B.万古霉素C.阿莫西林D.头孢唑林答案:B。MRSA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对MRSA通常无效。8.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是:A.头孢呋辛B.头孢他啶C.头孢拉定D.头孢克洛答案:B。头孢他啶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较弱。9.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A.24-48小时B.48-72小时C.72-96小时D.96-120小时答案:C。一般抗菌药物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需较长的疗程。10.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应为:A.0.5-2小时B.2-3小时C.3-4小时D.4-5小时答案:A。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术前0.5-2小时内给药。多项选择题1.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包括: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答案:ABCD。以上选项均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联合用药可以扩大抗菌谱、提高疗效、降低毒性以及延缓耐药性的产生。2.以下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有: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碳青霉烯类D.单环β-内酰胺类答案:ABCD。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毒性反应B.变态反应C.二重感染D.细菌耐药性答案:ABCD。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如耳毒性、肾毒性等)、变态反应(如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导致体内菌群失调)以及细菌耐药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4.以下哪些情况可考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A.涉及重要脏器的手术B.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手术C.污染手术D.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答案:ABCD。涉及重要脏器的手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手术、污染手术以及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等情况,可考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5.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特点有:A.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B.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C.有初次接触效应D.肾皮质和内耳内、外淋巴液中药物浓度高答案:ABCD。氨基糖苷类药物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初次接触效应,且在肾皮质和内耳内、外淋巴液中药物浓度高,这也是其产生肾毒性和耳毒性的原因之一。判断题1.所有抗菌药物都可以用于预防感染。(×)答案分析:不是所有抗菌药物都可用于预防感染,只有在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才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等不良后果。2.抗菌药物的剂量越大,疗效越好。(×)答案分析:抗菌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剂量,还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等有关。过大的剂量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3.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一定比单一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好。(×)答案分析: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一定比单一使用效果好,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只有在符合联合用药指征时才应联合使用。4.病毒性感冒患者可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答案分析:病毒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因此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除非合并有细菌感染。5.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答案分析: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简答题1.简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分级及各级的使用权限。答案: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非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所有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均可开具。限制使用级: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使用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2.简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答案:(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情况,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3.简述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答案:(1)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清洁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切口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污染切口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65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3天”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10年。查体:体温38.5℃,呼吸22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30/80mmHg。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12×10⁹/L,中性粒细胞85%。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可见斑片状阴影。痰培养结果未回报。1.该患者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答案:该患者目前考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部感染。依据为患者有COPD病史10年,此次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胸部X线片有斑片状阴影等表现支持肺部感染,结合基础疾病考虑为COPD急性加重伴感染。2.请根据目前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说明理由。答案: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等)或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