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5北京初三(上)期末化学汇编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
1.(2025北京石景山初三上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MnO,
;
A.2H2O2^^2H2O+O2t
B.4P+5O2=2P2O5
点燃
C.CO+O2^^CO2
D.CaO+H2O=CaCO3
2.(2025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下列标志应标识在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是()
3.(2024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C.生石灰用作食品加热包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2023北京密云初三上期末)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范,能够正确处理实验安全问题,是开展化学实验的
必要前提,下列说法谓送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B.普通的浓度较低的酸和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将废液倾倒到下水道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二、实验题
5.(2025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步骤及现象
I.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按如图所示加入白磷和生石灰,
50mL水.
水」f__hi
'弹簧夹关闭弹簧夹;
.滴入适量水后,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L50mL空气II
L尼寻臼础III.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从50mL处
向左移动至xmL处静止不动
(1)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可引燃白磷。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o
(3)若本实验可验证空气中5的体积分数约为则m中,读数尤约为(填序号)。
A.10B.20C.30D.40
(4)已知: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N?。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N?不支持白
磷燃烧。
6.(2024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下图是C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O
(1)实验1制取CO2时,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其液面应位于(填“a”或"b”)处,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o
(2)实验1收集CO2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则说明CO2已收集满。
(3)实验2中,观察到气球浮起,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4)实验3中,将湿润紫色石蕊纸花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纸花变红。纸花变红的原因
是O
7.(2024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1实验2
(1)实验1:如图所示,向盛有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
到的现象是—o
(2)实验2: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a低于液面b,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o
8.(2023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两组实验。
水
(1)连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2)按下表加入物质,塞紧胶塞,观察现象。
实验序锥形瓶中的物向锥形瓶中加入的物
号
质质
红棕色NO2气
1活性炭
体
2生石灰水
①实验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颜色变浅,。
②实验2,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
面上升。“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o
三、综合应用题
9.(2025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某自热食品的发热原理是:将发热包放在容器底部,然后加适量的冷水即
可加热食物。食品专用发热包的使用注意事项如图所示。
(1)氧化钙是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发热时起重要作用,其发热原理化学方程式:CaO+H2O=Ca
(OH)2o
①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O
②该反应在生产、生活或实验室中还有哪些用途?O
(2)请任选一条上图所示的注意事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说明提出这条注意事项的理由。
食品专用发热包
△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发热包,如有
破损污染食物,请勿食用。
2.使用中,禁止用热水。
3.发热包塑料袋撕开后,请
及时使用。
4.请勿湿手接触发热包。
5.未成年人请勿独自操作。
四、填空与简答
10.(2025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发热包中的白色粉末含有氧化钙(CaO,俗称生石灰),它能与水发生化合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并产生大量的热。请写出这个反应的方程式。
11.(2025北京延庆初三上期末)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
(1)干冰保存冰激凌,利用了干冰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O
(2)膨化食品包装内充入氮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1―。
(3)熟食用真空包可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的含量,防止熟食变质。
(4)通常自热食品利用的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过程中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12.(2025北京八十中初三上期末)如图是实际生产中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的工艺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
(2)高温反应炉中的化学方程式为o
(3)该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13.(2024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生活处处有化学,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下列物品。
表
石灰干燥剂酒就保到片
(有效成分CaO)(有效成,分Fe有效成分QH$OH)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干燥剂的吸水原理O铁粉脱氧剂的保鲜原理是吸收水分和氧气。
(2)酒精保鲜片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成。酒精挥发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B.分子间的间隔C.分子质量
14.(2024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用下图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
蕊试液染成紫色并干燥)。
—CO2
(2)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填序号)。
(3)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D集气瓶中的纸花取出烘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2
实验1实验2
(1)实验1,将浓氨水滴入a管中,b中溶液变红,从微观角度解释上述现象:
(2)实验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①对比d中通入氧气前后的现象,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②d中热水的作用是o
③该实验还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c中X、Y分别是
16.(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常见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硫酸钙干燥剂
主要成分CaOCaSO4
(1)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生石灰干燥剂吸水后转化为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17.(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及其他形式的化学能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1)下列应用利用了新能源的是(填序号)。
A.太阳能飞机B.风力发电机C.潮汐能动力机
(2)某自热食品发热包中的物质是生石灰,使用时加入适量水,可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反应除用于供热外,还可用于(写一条)。
18.(2024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人们善于利用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1)古人钻木取火。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钻木能取火的原因是O
(2)野餐时常带的自热食品利用了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其“自热”原理是。
19.(2023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焚石成灰”的方法。古人将天然牡蛎壳燃烧获得
“灰”(主要成分为CaO),将此“灰”淋水后用作船只和墙壁的填缝剂。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锌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2H2O2^=2H2O+O2T,符合题意;
占燃
B、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错误
是:缺少反应条件,不符合题意;
占燃
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错
误是: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D
【详解】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试剂瓶上应贴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气体标志,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表面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颜色、气味等,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主要利用其物
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用作食品加热包,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C
【详解】A、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
上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C、实验结束后,废液不能倾倒到下水道,应倒入指定容器中,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5.(l)CaO+H2O=Ca(OH)2
(2)步骤I中白磷不燃烧,但步骤H中白磷燃烧
⑶D
(4)能
【详解】(1)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2)步骤1中白磷不燃烧,但滴入少量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白磷燃烧,则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
到着火点以上。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则试管中的氧气体积为50,"xg=10〃/,则进入水的体积为
10mL,x=50gmL-10mL=40mL,故选D»
(4)白磷在剩余气体中熄灭,而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则说明氮气不支持白磷燃烧。
6.(1)aCaCO3+2HCl=CaCl2+H2O+CO2T
(2)木条熄灭
⑶大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详解】(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其液面应位于高于长
颈漏斗的下端,位于a处,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
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12+H2O+CO2T;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收集CCh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则说
明CCh已收集满;
(3)实验2中,观察到气球浮起,说明CCh的密度比空气大;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因此观察到纸花变红。
7.(1)软塑料瓶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flO+H2O=Ca(0H)c
【详解】(1)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向盛有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到的
现象是:软塑料瓶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软塑料瓶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
界大气压。所以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a低于液面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0+H20=C<7(07f)2O故填:CaO+H2O=Ca(OH\o
8.(1)先把导气管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锥形瓶
(2)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锥形瓶中CaO+H2O=Ca(OH)2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
高,瓶内气压增大
【详解】(1)据图可知,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连接装置,先把导气管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锥形
瓶,过一会,水中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能吸附红棕色N02气体,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
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锥形瓶中;
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此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温度升高,瓶内气压增大,故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9.(1)化合反应在生活中,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在实验室中,也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
剂,在生活中可用于制自热火锅等,在生产中,可用于制熟石灰
(2)当手部弄湿时,不要接触发热包,以免水与氧化钙反应放热,引起烫伤。
【详解】(1)①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在生活中,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在实验室中,也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在生活中可用于制自
热火锅等,在生产中,可用于制熟石灰等;
(2)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需用热水;发热包内有铝粉,反应会产生氢气,氢气遇明火可能
会引起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氧化钙有一定腐蚀性,不慎接触到眼睛时,应用水冲洗并立即送医;当手部弄
湿时,不要接触发热包,以免水与氧化钙反应放热,引起烫伤等。
10.CaO+H2O=Ca(OH)2
【详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o
11.⑴物理
(2)稳定(或不活泼)
⑶氧气。
(4)放出
【详解】(1)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保存冰激凌,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2)膨化食品包装内充入氮气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不易发生反应;
(3)熟食用真空包可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氧气的含量,防止熟食变质;
(4)通常自热食品利用的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12.(1)过滤
iWi温_
⑵CaCO3^=CaO+CO2T
(3)NaOH、CaO
【详解】(1)经过操作a后固体与液体分离,则操作a是过滤,故填:过滤;
(2)高温反应炉中的反应物为碳酸钙固体,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温.
为:CaCO3^=CaO+CO2T;
(3)整个流程中,NaOH和Ca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故填:NaOH、CaO。
13.(l)CaO+H2O=Ca(OH)2
(2)AC
【详解】(1)生石灰干燥剂中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2)酒精挥发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分子数目与质量;分子间的间隔、分子运动的速率等发
生了改变,故填AC。
14.(1)作对照组,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2)AD
(3)D中纸花变红,B、C中纸花不变红
A小
(4)H2co3=比0+8?T
【详解】(1)通过实验C中纸花不变红,而D中纸花变红,作对照组,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进
一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醋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碳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的石蕊
溶液变成红色,所以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AD;
(3)由上述对比实验可知,B、C中纸花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或者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而D中纸花变
红,说明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生成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故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D中纸
花变红,B、C中纸花不变红;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实验D中纸花取出烘干,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CO3=H2O+CO2T。
15.(1)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b中酚酸溶液
(2)与氧气接触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氧气X:20℃水Y:白磷
【详解】(1)实验1,将浓氨水滴入a管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b
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酸溶液变红;
(2)①通入氧气前,d管的白磷(与氧气隔绝、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农用车融资租赁合同模板:农机设备租赁融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高端汽车玻璃原片供应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摩托车安全配件供应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叉车租赁与租赁期限违约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保护贷款抵押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报废车辆拆解及资源化利用合同示范
- 2025年度高端住宅铝合金门窗工程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饮联营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中科软件园办公场地租赁合同合同变更通知
- 二零二五版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
- 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整备范围及标准
- 二年级上期硬笔书法教案
- 小神仙简谱(音乐资料)
- 风险管理01-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 GB/T 4548-1995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侵蚀性能测试方法及分级
- GB/T 20485.33-2018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33部分:磁灵敏度测试
- GB/T 18403.3-2014气体分析器性能表示第3部分:顺磁氧分析器
- 2023年燕山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情况晨检记录表
-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