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原卷版+解析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原卷版+解析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原卷版+解析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原卷版+解析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挑战13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

A札效型标购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6小题)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共12小题)

三.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共2小题)

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6小题)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6小题)

1.(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

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将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

(1)在纸板上能看到激光路径,是因为激光在纸板表面发生________反射;

(2)图甲中,激光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

⑶纸板上可以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说明它们和法线在________内;

⑷如图乙所示,纸板绕CD轴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再将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

此时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保持平面镜和入射光线位置不变,要在纸板上同时显示入

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应怎样调整纸板?o

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小红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置于水平底

座中心。激光笔可沿弧形轨道移动,且保持激光始终射向平面镜上的。点。

图1图2

实验次数ZAOPNPOB

190°90°

265°115°

342°138°

418°162°

图3

⑴为了在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应在平面镜上方喷些______;

⑵多次改变激光笔在轨道上的位置,小红调整视角,均能观察到反射光。8挡住入射光

A。的现象。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纸板与A。、所在平面重合,其底边尸。紧贴平面

镜,在纸板上即可显示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多次测量纸板和平面镜的夹角。

①上述实验中测得的夹角均为90。,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在平面和平面镜相

互______;

②在纸板上过O点作出底边PQ的垂线ON,则ON与镜面______,可知ON为法线。

由①、②可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内。

⑶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依次记录实验数据如图3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光线4。

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Z.NOB与ZAON的大小。

3.(2024・福建•中考真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

面镜的。点,改变入射光线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序号入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入射角/反射角r

1左右30°30°

2左右45°45°

3左右60°60°

4右左60°60°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____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②反射角入射角;

(3)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图2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

射向吸热塔。

图2

4.(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的

白色硬纸板(可沿中缝折叠)、白板;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

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选

填"上"或"下")移动;

(2)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

射向镜面上的。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时,

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此

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实验序入射反射

号角角

①30°30°

②45°45°

③60°60°

③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

射出,这表明:;

(3)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让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入射点。放置白

板并调整位置,发现白板只在某一位置能同时呈现入射光和反射光,测得此时白板与镜

面成90。角,说明白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是:,实验表明:;

(4)自行车尾灯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角反射器是由互相垂直的反光面组

成的。当汽车的灯光照在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特别亮,原因是:o

5.(2024・吉林•中考真题)下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装置。

次数Z1Zr

130°30°

245°45°

360°60°

(1)实验中要保持纸板ENF上的直线ON于镜面。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

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内。

6.(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点,在纸板上记录每次的光路。记录时,为

了区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

(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次的入射角和,并记录下来。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以ON为轴,把纸板NO尸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小明想:当

纸板折到图乙位置时,反射光还存在吗?请设计一种验证方法:。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共12小题)

7.(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小时候,赫仑同学常常听姥爷说,"照镜子要离镜子近

些,离镜子远了,镜子里的像就变小啦"。当他学完光学后,回去给姥爷演示了如下实验。

为让实验更准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选填"薄"或"厚")玻璃板

竖直地架立于白纸上;

⑵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分别立于玻璃板前后,并移动B直至与A的像重合,

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多次改变A的前后位置,重复以上实验。他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一

(选填“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3)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实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照镜子

要离镜子近些,离镜子远了,镜子里的像就变小啦",这种说法是(选填"正确"

或"错误")的。

8.(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某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中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P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与平面镜夹角为40。射到。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

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o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尸绕ON向后折,在纸板卜.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

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内。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2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

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

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

面镜所成的像是。

9.(2024•山西•中考真题)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

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

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

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

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

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

是;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0.(2024•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完全相同的电子蜡烛A、B等器材,

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否有关。其中薄透明玻璃板与水平纸面垂直。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点亮的A放在玻璃板前,用刻度尺测量______;将未点亮的B放在玻璃板后,不

断调整B的位置,直到从各个角度观察B与A的像,用刻度尺测量B到玻璃板

的距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改变,仿照步骤(1)再做1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⑴为了研究像和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⑵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移动,观察到像(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

板移动,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⑶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

的像。如图乙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间的水平距离为2.8m,要求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

被测者相距5m,则人应坐在离平面镜m的位置检查。

1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透明玻璃板/平面

镜),并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后面移

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o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

像的位置;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

可知平面镜成像时,;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直接/隔着MN)

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13.(2024•辽宁•中考真题)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放置一块手机钢化膜(薄透明板)

作为平面镜。沿着钢化膜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选取手机钢化膜作为

图(a)图(b)

(2)将一个蓝色长尾票夹(型号:5#)放在钢化膜前,将另一个相同型号的粉色长尾

票夹放在钢化膜的后面并移动其位置,若看到粉色票夹与蓝色票夹的像完全重合,则说

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o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若光屏承接不到像,则

说明所成的是像;

(3)如图(b),将蓝色票夹放在纸上,在蓝色票夹一侧通过钢化膜看到的是图(c)中

甲乙

图⑹

1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江为同学们表演魔术: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正面开口

的空箱面向同学,箱子的顶部中间有一个豁口。将一个棋子从顶部的豁口放入,从正面

看去,棋子竟"不翼而飞"。小丹猜想箱中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她找来薄玻璃板、方格纸、

笔、刻度尺、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棋子A放在薄玻璃板前,棋子B放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棋子

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棋子像的大小与棋子的大小。在方格纸上记下棋子A

和B的位置;

(3)移走棋子B,将光屏放到棋子B的位置,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

(4)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发现棋子A的像与棋子A始终在方格纸的同

一条直线上。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薄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

棋子的像与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次数A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A棋子的像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15.005.00

26.506.50

310.0010.00

(5)实验表明,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棋子关于镜面.

(6)请在图丙中作出点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5.(2024・湖南•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有以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

位置,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此时蜡烛2与蜡烛1的像己完全重合。接下来使蜡烛1向远离玻璃

板方向移动到某一位置,蜡烛2应向玻璃板方向移动,才能与蜡烛1的像再次

重合;

(3)三次实验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如图丙所示。他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

关系时,用直线连接图丙中物点A与像点,完成三次连线后找到了规律。

16.(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小明在某购物中心前,可以看到玻璃幕墙中自己的像,进入

购物中心后,又可以透过玻璃幕墙看到外面的街景。心存疑惑的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该商店的玻璃幕墙使用了一种具有单面透视作用的镀膜玻璃。他用一块5mm厚的镀膜

玻璃和两支相同的中性笔等器材探究镀膜玻璃成像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让玻璃板的镀膜面向前并把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让

中性笔A的笔尖紧贴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无论怎么移动中性笔B,都不能让B

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2)如图乙所示,让中性笔A离开玻璃板一小段距离,在玻璃板后移动中性笔2,直

至2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可以,又可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将

光屏放在中性笔B的位置,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中性笔A的像。

(3)让中性笔A远离玻璃板时,中性笔8应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

才能与中性笔A的像完全重合。

17.(2024•江西•中考真题)某同学的爷爷跟着电视节目学习太极拳时,因教练面向观众授课,

爷爷总是把左右动作做反。在该同学的建议下,爷爷向后转身,面对墙上镜中的电视画

面学习,有效地矫正了动作。为了帮助爷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

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镀膜玻璃板每小格边长为2cm的方格纸

【证据】

(1)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镀膜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一枚棋子作为物放在镜前两格处,取另一枚棋子在镜后移动,直到它与物的像

完全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记录此时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

(3)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判断像与

物到镜面的关系。

(4)请你在虚线框内设计记录上述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一):

(5)下图为两枚叠放的棋子,将其放在镜前,取数量适当的棋子叠放在镜后并移动位

置,直到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记录此时镜前与镜后棋子的数量。

两枚叠放的棋子

(6)改变叠放的棋子数量,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结果如表二:

表二

实验次数平面镜前棋子的数量/枚平面镜后棋子的数量/枚

122

233

344

【解释】

(1)根据表二,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数量_________,且与镜前棋子的像完

全重合,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借助方格纸可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o

【交流】分享完上述实验过程后,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该同学与爷爷面

对面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该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应举起

手。通过实验和游戏,爷爷明白了用镜子矫正动作的原因。

18.(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利用两根相同的荧光棒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选填"薄"或"厚")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2)将玻璃板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荧光棒A,在玻璃

板后面移动另一根荧光棒B,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相等。

三.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共2小题)

19.(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图所示,使一束

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

度,进行多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

入射角10°20°30°40°

折射角15.1°30.7°48.6°73.8°

(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

的增大而;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同学们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

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0

20.(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

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

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

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入射角20°30°60°75°

折射角13°19°28°35°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

角随入射角增大而O

60

3060

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6小题)

21.(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⑴如图甲四种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小明测得凸透镜焦距为10cm,用图乙的装置开始实验,此时光屏上可见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应把光屏向移动,像的大小将;

(3)基于(2)的实验探究,当手持照相机走近拍摄景物时,应将镜头适当向(填"前

调"或"后调")。

22.(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了以下两个实验:

广;?.................................................1

UX月0102030405060708090100cmR

甲乙

(1)图甲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若让另一束光线沿2。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

沿。4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改变,多次实

验;

(3广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图乙中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

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

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再次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凸透镜间放置一个(选填"近

视"或"远视")眼镜;

(4)实验中,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用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

换原凸透镜,光屏上呈现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23.(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小明在光学学习中,对色彩斑斓的光学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他认识到熟练掌握物、像联动,并用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于是他进行了如

⑴如图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如

果在图中玻璃板与蜡烛的像之间平行于玻璃板放一块不透明的白色光屏,那么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2)如图乙,平行光线经过该透镜后将会被(选填"发散"或"会聚"),这样的透镜可

用于矫正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丙所示。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50mm,则

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范围应为;

(4)在探究照相机原理时,小明将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A放置在图丁所示的位置,向

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他又将凸透镜A更换成一个焦距为8.0cm的

凸透镜B,其它要素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他认为此现象与(选填"近

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将光屏向(选填

"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T

⑸若保持图丁中凸透镜B和蜡烛的位置不变,继续实验,撤掉光屏,换成凸透镜A,并

移动到光具座66cm刻度处,从A的右侧向左看,在透镜A中也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

像是(选填"实域"虚")像。

24.(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

屏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_o

(2)如图甲所示,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光

屏应在_________刻度范围内移动,直到在光屏上看到、倒立清晰的像,根

据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o

(3)S是烛焰上一点,请在图乙中画出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o

(4)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应将凸透镜向移动。

25.(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S为烛焰中心,凸透镜的焦距f=10cm,。为光心,画出光线SP经过

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⑵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

像,生活中的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一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⑶凸透镜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摄像器材中,小明发现手机无需像数码相机那样"调焦",

也能获得清晰的像,他将手机拿到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6

物距/m10.005.002.001.000.500.10

像距/cm0.5000.5010.5020.5030.5050.526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星m最接近_____。

A.5mB.0.5mC.0.05mD.0.005m

26.(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一步:测量凸透镜焦距。

(1)让太阳光依次通过多个带孔的挡板,得到平行光后照射到凸透镜上,如图甲所示。

若想找到透镜焦点,应_____(选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透镜。找到焦点的位置后,

测出透镜的焦距为15cm。

第二步:探究成像规律。

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处于50cm刻度处。

(2)图乙中光屏上_____(选填"能""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3)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若想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

"左""右")移动,请写出生活中利用该成像特点的一个实例。

(4)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用遮光板遮住透镜上半部分,像如何变化?;若把

红色、蓝色两张透明玻璃片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是否仍然成

像?(选填"是""否")。

27.(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小丽的调节场景如图甲,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

(2)如图乙,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若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镜片,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该镜片是透镜。

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使图乙中光屏上的像变大,小丽的操作应是o

28.(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利用了如图所示装置。

⑴调节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2)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多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凸透镜

焦距为cm,第3次实验中,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

实验序物距像距

光屏上看到的像

号"/cmv/cm

16015倒立、缩小、实像

22424倒立、等大、实像

32030倒立、___________、实像

48未找到像

⑶智能汽车通过车载摄像头,识别行人、路标和其他车辆,实现自动导航和驾驶,车

载摄像头根据的是第次实验的原理;

⑷物距〃=8cm不变,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应更换焦距较的凸透镜。

29.(2024•青海•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是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讲授"水球光学实验”

时的场景,受此影响"飞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展开了“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探究实验。

甲乙丙

(1)图甲中水球相当于一个,它对光具有作用;

(2)王亚平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

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图乙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蜡烛从10cm处移动至30cm处时,为了再次得

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实像;

(4)如果将蜡烛换成如图丙所示的"F"字光源,其优点是:(只写一条即可)。

30.(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

透镜。

(1)如图甲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凸透镜靠近白纸

时,纸上的光斑越来越大。接下来,他应该使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变,直至

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某次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这个像是、的实

像。

31.(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仅将光屏向移动一段距离;

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

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

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32.(2024・贵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度为6cm的F形光源、

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三次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分析

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像变o

物高6cm

实验次数123

物距/cm302015

像距/cm152030

像高/cm3612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人眼应从(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此时能否用(1)

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选填"能"或"不能")。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上表中第一

次实验的成像情况不能探究,理由是:。

33.(2024•湖北•中考真题)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秦代木牍前放置着凸透镜,通过凸

透镜看到的情景如图甲。为了弄清其原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乙丙

(1)如图乙,用太阳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图丙,将蜡烛放在较远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性质,

测出物距和像距;逐次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cm

序号/cm

正倒大小

124.0倒立缩小17.2

222.0倒立缩小18.8

320.0倒立等大20.0

418.0倒立放大22.4

516.0倒立放大27.0

.....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填">""<"或"=")像距;

(3)小宇受第4、5组实验结果启发,推测文物与其前方凸透镜的距离"和凸透镜焦距

了的关系为/<〃<2/时,成放大的像。小丽对小宇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她继续减小物

距,发现蜡烛在某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看不到像。小丽撤去光屏,从

图丙中侧(填或"2")向透镜方向观察,看到了正立放大的像,测得物距为

8.0cm,她推测〃和/的关系应为的推测合理,理由是。

34.(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

为10cm<,

(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将蜡烛焰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到;

(2)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不动,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位置时,要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

(3)将蜡烛从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位置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若将

蜡烛从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位置靠近透镜移动,则像的大小将

3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爱动手爱思考的小军,在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

又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进行拓展探究。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为光源,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得到一个最

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焦距为cm;(要求估读)

(2)在实验过程中,当物距为5cm时所成像与生活中的所成像的规律相同;(写

出一种即可)

(3)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小军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向上移动,从而影响了实验的进

行,如图乙所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他最合理的调整方法是;

A.只需将光屏适当上移B.只需将凸透镜适当下移

C.将光屏和凸透镜都适当下移D.以上操作均可行

(4)小军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用蜡烛作为发光体除容易变短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写出合理的一条即可)

36.(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

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

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选

填"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2)中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后的场景下,该同学取了一幅眼镜给水透镜“戴

上”,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当往水透镜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发现烛焰

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远视")。

中考物理压轴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挑战13实验题(光现象和透镜综合36题)

Z».__A_朴__题__型_检__购_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6小题)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共12小题)

三.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共2小题)

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6小题)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6小题)

1.(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

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将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

⑴在纸板上能看到激光路径,是因为激光在纸板表面发生________反射;

(2)图甲中,激光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

⑶纸板上可以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说明它们和法线在_________内;

⑷如图乙所示,纸板绕CO轴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再将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

此时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保持平面镜和入射光线位置不变,要在纸板上同时显示入

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应怎样调整纸板?o

【答案】⑴漫

(2)50°

⑶同一平面

⑷调整纸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且垂直于水平桌面

【详解】(1)纸板比较粗糙,在纸板上能看到激光路径,是因为激光在纸板表面发生漫

反射。

(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由图可知,入射角为

4=90°-40°=50°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

4=4=50°

(3)纸板上可以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说明它们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纸板绕CD轴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再将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此时纸板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位置没有改变,始终垂直平面镜,保持平面镜和

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则要在纸板上同时显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应调整纸板与入射光

线在同一平面且垂直于水平桌面,直到能看到反射光线,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

平面内。

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小红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置于水平底

座中心。激光笔可沿弧形轨道移动,且保持激光始终射向平面镜上的。点。

图1图2

实验次数ZAOPNPOB

190°90°

265°115°

342°138°

418°162°

图3

(1)为了在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应在平面镜上方喷些

(2)多次改变激光笔在轨道上的位置,小红调整视角,均能观察到反射光挡住入射光

的现象。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纸板与AO、所在平面重合,其底边尸。紧贴平面

镜,在纸板上即可显示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多次测量纸板和平面镜的夹角。

①上述实验中测得的夹角均为90。,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在平面和平面镜相

互______;

②在纸板上过。点作出底边PQ的垂线ON,则ON与镜面______,可知ON为法线。

由①、②可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内。

⑶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依次记录实验数据如图3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光线4。

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ZNOB与ZAON的大小o

【答案】⑴烟雾

(2)垂直垂直同一平面

⑶远离相等

【详解】(1)在平面镜上方喷些烟雾,光线发生漫反射,可以在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

的传播路径。

(2)①⑴纸板和平面镜的夹角的夹角均为90。,在纸板上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纸板所在的平面上,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在平面

和平面镜是垂直关系。

②⑵在纸板上过O点作出底边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