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1热学中的重点实验
<1
题趋势
实验考点三年考情分析2025考向预测
1.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2024•苏州-实验(8)1.创新情境:结合高压锅、高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024•扬州-实验(5)原地区沸点变化等生活场
3.图像分析。2024•淮安-实验(5)景,考查气压对沸点的应用;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2024•盐城-实验(7)2.误差分析:探究“纸板盖
温度变化的特点2024•南通-实验(6)住烧杯口是否影响实验结
果”等细节问题;
3.图像拓展:对比不同水量或
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沸腾曲线
1.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2023•无锡-填空(3)L新材料引入:探究新型晶体
2.熔化过程的特点;2023•徐州-实验(5)的熔化特性;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3.实验误差分析2021•扬州-选择(2)2.跨学科应用:结合地理知识
化特点分析冰川融化的吸热过程;
3.实验改进:使用数字化传感
器实时记录温度变化
1.控制变量法(强调控制物2024•泰州-实验(5)生活应用:解释''沿海地区
质质量、初温相同);2022•常州-实验(5)昼夜温差小”等现象;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
2.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加热2024•徐州-填空(3)2节能环保:分析太阳能热
升温的现象
时间反映吸热多少);2022•无锡-填空(3)水器中吸热材料的选择依
3.比热容计算与结论推导据。
1.热值定义与计算(间接测2021•苏州-选择⑵1.环保主题:对比传统燃料与
比较质量相等的不量型实验的公式推导);生物燃料的热值及环保性;
同燃料燃烧时放出2.实验条件控制(燃料质量、2.实验改进:使用“燃烧皿+
的热量燃烧完全程度);保温装置”减少热量损失(创
3.热量损失的影响(燃气灶新实验方向)
烧水策略)。
<1
重难诠释
【题型解读】
1.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
•选择题:判断实验现象或错误操作(如温度计位置错误)。
•填空题:填写实验结论(如“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应用(如高压锅原理)。
•实验题: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分析沸点异常原因(如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图像分析题:根据熔化曲线判断物质类型(晶体/非晶体)及熔点。
•填空题:比较冰和蜡熔化过程的差异(如冰有固定熔点,蜡温度持续上升)。
•实验设计题:指出实验中需控制的变量(如质量相同、加热条件相同)。
3.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选择题:判断哪种物质吸热能力强(如升温慢的物质比热容大)。
・计算题:利用公式Q=cmAt比较吸热多少。
•实验题:设计实验步骤(如选择相同酒精灯加热、记录温度变化)。
4.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实验设计题:指出需测量的物理量(水温变化、燃料质量)6。
・计算题:计算燃料热值,并分析实验值偏小的原因(如热量未完全被水吸收)。
•分析题:比较不同燃料效率(如升高相同温度时消耗燃料的质量)。
【知识必备】
一、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装置:需使用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烧杯(加盖减少热量散失)等,组装顺序遵循“自下而上”
原则。
沸腾本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与气压:气压升高,沸点升高(如高压锅原理)。
沸腾特点: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大气压下为100℃)
现象分析: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上层水温低,液化导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上升过程压强减
小,体积膨胀)。
能量传递:热传递具有方向性,需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维持沸腾。
二、晶体的熔化实验(以冰为例)
实验设计:使用碎冰(或粉末状晶体)确保受热均匀;采用“水浴法”加热,温度变化缓慢便于观察。
晶体与非晶体:冰(晶体)有固定熔点,石蜡(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熔化条件:晶体需达到熔点并持续吸热;非晶体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熔化特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熔点),处于固液共存态。
熔化曲线:冰熔化阶段温度不变,石蜡熔化阶段温度持续升高。
图像分析:熔化曲线中水平段对应熔化过程,温度即熔点。
三、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比热容实验)
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反映吸热能力。
图像分析:升温慢的物质比热容大(如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
控制变量法:需保证物质质量、初温、加热源相同,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热能力。
转换法应用:若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时间越长,比热容越大);若加热时间相同,比较温
度变化(变化小者比热容大)。
计算3句:Q=cmAt,比热容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温度无关。
四、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实验
热值定义: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qm(单位:J/kg)。
控制变量:燃料质量相等,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热量计算:q=Q/m,但实验中存在热量损失。
实验设计:控制燃料质量相同,加热同质量同初温的水;通过水温变化间接比较热值(需考虑热损失)。
效率计算:11=()吸/(5放'100%,例如酒精灯加热效率约为8%。
【重难解读】
1.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
操作要点:
1.器材组装:自下而上(酒精灯一铁圈一石棉网一烧杯一温度计)。
2.温度计放置:玻璃泡浸入水中,不接触容器底或壁。
3.加热观察: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观察气泡变化。
4.撤酒精灯:观察是否继续沸腾(验证“持续吸热”条件)。
注意事项:
•水量不宜过多(缩短加热时间)。
•纸板盖留孔(避免气压过高,同时减少热量散失)。
•沸腾后仍需记录温度(验证温度是否恒定)。
•误差”:温度计读数未稳定时记录、气压波动导致沸点变化。
2.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操作要点:
1.水浴法加热:将冰/石蜡放入试管,试管浸入水中(受热均匀)。
2.温度计位置:插入冰或石蜡内部,不接触试管壁。
3.数据记录:每隔30秒记录温度,观察状态变化。
4.搅拌操作:用玻璃棒轻搅冰屑(避免温度分布不均)。
注意事项:
•冰需碎成小颗粒(增大受热面积,熔化均匀)。
•石蜡熔化后易溢出,需控制加热温度。
•误差来源:温度计读数过早停止、未持续搅拌导致数据偏差。
3.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操作要点:
1.质量控制:用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加热条件:使用相同酒精灯,调整火焰高度一致。
3.温度测量:同时开始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
4.转换法: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多少。
注意事项:
•液体初温相同(避免初始温差影响结果)。
•使用易拉罐或金属容器(导热性好,减少热量损失)。
•误差分析:热量散失到环境中、未及时记录温度。
4.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操作要点:
1.燃料准备:称量等质量的燃料(如酒精、碎纸片)。
2.燃烧装置:用易拉罐做燃烧皿,固定火焰位置。
3.水温测量:燃烧前后记录水的温度差。
4.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平均值,减少误差。
注意事项:
•燃料需完全燃烧(否则热值测量偏小)。
•防风处理(避免热量散失过快)。
•误差分析:
•热量未被水完全吸收(如被容器、空气吸收);
•燃烧不充分(如碎纸片易残留灰烬)。
限时提升练g(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0•无锡模拟)在探究“冰熔化”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后,我们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
行实验,这样做与如图乙所示的“水浴法”加热相比主要的好处是()
甲7.
A.加快冰熔化的速度,缩短熔化时间
B.增大受热面积使冰快速熔化
C.使冰缓慢受热,延长实验时间
D.使冰块受热更均匀
【答案】C
【解析】解:在探究“冰熔化”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后,在常温下,使冰慢慢熔化,这样延长
了实验时间,在记录和观察现象时更方便。同乙图利用“水浴法”来对其加热相比,乙图虽受热均匀,
但熔化过快,实验时间太短,不易观察和记录。
故选:Co
2.(2024•海陵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
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答案】B
【解析】解: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使试管内的
物质完全接触水,试管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冰和蜡烛,不要碰到试管
壁和试管底,依次固定上面的两根铁棒,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
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是晶体冰,2min〜4min是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所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是蜡烛,故D错误。
故选:B。
3.(2021•扬州)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答案】C
【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
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为113℃,而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C,
因此,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
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综上,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故选:Co
4.(2022•宜兴市模拟)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
油加热。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食用油水
A.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相同
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C.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少,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
D.加热相同时间,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答案】C
【解析】解:
A、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由于吸热能力不同,所以所需的加热时间是不同的,故A错误;
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弱,故B错误;
C、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水升温少,根据Q=cmAt可知水的比热容大,说明水吸热能
力较强,故C正确;
D、加热相同时间,则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o
5.(2021•苏州)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甲、
乙两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两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组实验中,燃料的质量均应相等
B.每组实验中,杯中物质的质量均应相等
C.甲组实验中,可以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吸热的多少
D.乙组实验中,可以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
【答案】B
【解析】解:AB、根据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两实验的要
求,容器中被加热物质的质量都要相同,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燃料的
质量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甲组实验中,可以根据加热时间来比较吸热的多少,故C错误;
D、乙组实验中,可以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吸热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Bo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2024•连云港)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逐渐变大(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
水的温度不变。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猜想可能
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将该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
中进行观察。
【答案】逐渐变大;不变;将该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进行观察。
【解析】解: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起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待示数稳定后,看读数是否一
样。
故答案为:逐渐变大;不变;将该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进行观察。
7.(2023•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吸
收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0℃,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
示数不变,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答案】吸收;0;不变。
【解析】解: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冰会吸收热
量,温度升高;
由图可知,温度计示数刚好在0刻度线处,示数为0℃;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符合晶体熔化特点。
故答案为:吸收;0;不变。
8.(2024•涟水县校级模拟)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
量的碎冰,并各放入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实线部分是A(选填"A”或"B”)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图象,试管
中碎冰熔化时间约为4min,你判断的依据是虚像部分是B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烧
杯中的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此时即使试管中的冰温度达到熔点,也会因为不能继续吸热而不能熔
化,所以需要等烧杯中的冰完全熔化完,试管中的冰才能开始熔化。由图象可知,从第lOmin开始,A
温度计的示数开始上升,说明烧杯中的冰已完全熔化,此时试管中的冰刚开始熔化,至第14min,B温
度计的示数开始升高,说明试管中的冰已完全熔化,所以试管中的冰熔化时间为4min
乙
【答案】A;4;见解析。
【解析】解:烧杯中的冰直接从酒精灯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冰升温较快,故实线部分是烧杯中冰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即实线部分是A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虚像部分是B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烧杯中的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此时即使试管中的
冰温度达到熔点,也会因为不能继续吸热而不能熔化,所以需要等烧杯中的冰完全熔化完,试管中的冰
才能开始熔化。由图象可知,从第lOmin开始,A温度计的示数开始上升,说明烧杯中的冰已完全熔化,
此时试管中的冰刚开始熔化,至第14min,B温度计的示数开始升高,说明试管中的冰已完全熔化,所
以试管中的冰熔化时间为4min。
故答案为:A;4;见解析。
9.(2024•滨海县二模)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将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
想,他把适量盐加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
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10min开始凝固,该盐水的凝固点为-2℃;
(2)该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下雪后,交警在路面上撒盐,就是为了降低熔点,加快熔化。
温度化
【答案】(1)10;-2;(2)降低熔点,加快熔化。
【解析】解:(1)由图像可知,图像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可见盐水是晶体;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
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在此过程中盐水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从图像可知: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C;
(2)盐水的熔点比较低,在下雪的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使雪熔化的更快。
故答案为:(1)10;-2;(2)降低熔点,加快熔化。
10.(2024•徐州)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将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易拉罐中,
用相同的热源和方法加热,则单位时间内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如图所示,实验得到沙子和水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是沙子的图象。
【答案】质量;相等;沙子。
【解析】解: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需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然后用相同
的热源加热并不断搅拌,并且加热时间反映了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单位时间内沙子和水吸收的热
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热量越多;
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由图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升温较快的是沙子,则沙子的吸热能力弱,水的
吸热能力强,因此a是沙子的图象,b是水的图象。
故答案为:质量;相等;沙子。
11.(2022•无锡)用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将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
装入铝桶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初始温度,点燃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
沙子和水,观察到沙子升温比水快,由此,可以推得,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
收的热量多。
【答案】温度;搅拌;水
【解析】解: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控制初温相同;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使物体受热均匀;
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热量多。
故答案为:温度;搅拌;水。
12.(2023•高港区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及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甲、丙两图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中,同时点
燃燃料后,需等待燃料充分燃烧(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充分燃烧完毕”),然后通过观察升
高的温度来比较两种燃料热值大小,实验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方式使液体内能增加的。
【答案】甲、丙;充分燃烧;热传递
【解析】解:(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即比较吸热能力不同,应选择燃料相同、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
质作为吸热物质,故选用甲、丙两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中,同时点燃料后,需等待燃料充分燃烧,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示数上
升来比较两种燃料热值大小;
(3)液体吸收热量,是铜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大小的。
故答案为:甲、丙;充分燃烧;热传递。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13.(2024•淮安)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a
甲乙丙
(1)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
工具是秒表。
(2)图乙中的图a表示水沸腾前的情况。
(3)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在加热过程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图丁中加
T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秒表;(2)a;(3)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ADo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错误的地方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壁;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
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所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2)图乙中a图气泡上升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b图气泡上升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
(3)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当实验完成了一半时,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了一部分,此时水温低于沸点,再继续加热时,由于水量
减少,所以升温比一开始要更快,最后水达到沸点;综上所述,水温的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再突然有
一小段下降,再快速上升,直至沸腾;故AD图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秒表;(2)a;(3)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AD。
14.(2023•南通)小明在厨房炖汤,向沸腾的汤中加入盐,汤瞬间沸腾得更剧烈了。在跟同学讨论后,大
家对水加盐后的变化,提出了丰富的猜想:
猜想1: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猜想2:盐水的比热容比水小。
为验证猜想,小明用两只同型号的电水壶,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盐水和水,同时加热,用温度
传感器测出它们的温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T/min012345678
t盐水/℃32506579899899.899.899.8
t水/℃3248627584929899.399.3
小明描点作出水的温度t水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小红、小亮用其他型号电水壶进行上述实验,
实验现象与小明相似。
(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中描点作出盐水温度t散水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盐水和水加热
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当温度较低时,随着加热的进行,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时,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实验中,盐水的沸点是99.8℃o小明认为盐水沸点低于100℃,所以猜想1是正确的;小红认
为盐水的沸点比水高,所以猜想1是错误的。
你赞同谁的观点?小红。
(3)进一步分析数据和图像可知,猜想2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依据:
水和盐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水和盐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盐水和水的温度,
水升高的温度比盐水小,由©=瘾可知,盐水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4)小亮分析表中数据认为“水加盐后能更快沸腾”,你觉得他的说法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不可
靠,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实验,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可靠。
30:
O'1'2'3'45'6'7'8//min
【答案】(1)见解答图;当温度较低时,随着加热的进行,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时,吸收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99.8;小红;(3)正确;水和盐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当加热相同的时间
时,水和盐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盐水和水的温度,水升高的温度比盐水小,由c=^可知,盐水的
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4)不可靠,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实验,通过一次实验得出
结论,实验结论不可靠。
【解析】解:(1)描点作出盐水的温度t盐水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军
▼P▼T▼》1^T
》
士"^
冬
004工{<-
H十
-r工
十
.工
・
->・
:£
q・
90±:・
-(>二Tt:,
r'一
二,z:'T••
二1.+
一
•丁
80二
•》♦
,
・i▼r'
》
70孑*±4l1
1"7#:+•<•IH.
,«■儿T'
604-tT2,+.'•r
一
八
-一
••:・
1:・
三-
50T・
・i:
r-・
t'・
・-
)M■工
T・i
4z:・
。
・
40t,7.工Ti,
t3:▼「a
-个
30+,zi:▼
川
I-・-
叶8
•>34546-4
77min
由图像可知,盐水和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共同特点:当温度较低时,随着加热的进行,吸收热量,
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盐水的沸点是99.8C;同样得出水的沸点是99.3C,盐水的沸点比水高,所以猜
想1是错误的,赞同小红的观点;
(3)观察图像可知水和盐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水和盐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
盐水和水的温度,水升高的温度比盐水小,由。=忐可知,盐水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猜想
2是正确的。
(4)不可靠,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实验,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可靠。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当温度较低时,随着加热的进行,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时,吸
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99.8;小红;(3)正确;水和盐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当加热相同的时
间时,水和盐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盐水和水的温度,水升高的温度比盐水小,由c=^可知,盐水
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4)不可靠,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实验,通过一次实验得
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可靠。
15.(2024•沐阳县校级二模)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CD阶段物质处于液体(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4.2X1Q3J的热量;[c冰=2.1
X103J/(kg«℃),c水=4.2Xl()3j/(kg«℃)]
(4)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持续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会(选填“会”或
“不会”)沸腾。
甲乙
【答案】(1)晶体;(2)液体;(3)4.2X103;(4)不会。
【解析】解:(1)由题意可得,冰有固定的熔点,即达到该温度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
冰属于晶体。
(2)CD阶段吸收热量,温度继续上升,该阶段冰已经完全熔化为水,物质处于液态。
(3)由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可得,BC阶段物质共吸收的热量与CD阶段吸
收的热量相同,
3
CD阶段吸收的热量为Q=c次末—t初)=4.2xW^/(kg•℃)x0.1kgx(10℃-0℃)=4.2x10/:
(4)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持续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达到1OO℃,但由于试管中
的水和烧杯中的水都是100℃,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晶体;(2)液体;(3)4.2X1O3;(4)不会。
16.(2024•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1)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条件相同,以下选项中不需要的是Bo
A.酒精灯火焰的大小相同
B.酒精灯里酒精的质量相同
C.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
D.烧杯的规格相同
②升高相同的温度,发现沙子用时短,说明水的吸热本领强。
(3)小明还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沙子升温速度比水小,可能的原因是:未充分搅拌沙子
(4)夏天夜晚,小明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与走进海水里相比,感觉沙滩比较凉。
【答案】(1)B;(2)①二;②水;(3)未充分搅拌沙子;(4)沙滩。
【解析】解:(1)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加热时要控制酒精灯火焰大小相同、火焰与烧杯底距离相等、
使用相同的烧杯装入等质量的水和沙子,不需要控制酒精灯里的酒精相同,故B不需要;
(2)①加热相同的时间,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升高的
温度高,所以水吸热能力强;故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的时间比沙子长,则
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实验中仔细观察的小明同学还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沙子升温速度比水小,可能的原因是:沙子开
始受热不均匀;
(4)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所以沙子比较
凉。
故答案为:(1)B;(2)①二;②水;(3)未充分搅拌沙子;(4)沙滩。
17.(2022•常州)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
(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使沙
子和水受热均匀,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加热时间/min012345
温度/℃沙子1822293745-
水181921232527
(3)5min时,温度计显示沙子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52
(4)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沙子的温度升得更高,有同学认为此过程中沙子吸收热量比水吸收热量多,
该观点错误(正确/错误)。
(5)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小于(小于/等于/大于)水的比热容。
【答案】(1)质量;(2)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3)52;(4)错误;(5)小于
【解析】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应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应在两易拉罐中分别
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
(2)为了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实验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温度计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52℃;
(4)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有同学认为此过程中沙
子吸收热量比水吸收热量多,该观点是错误的;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
的慢,则水的吸热能力大,水的比热容大,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质量;(2)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3)52;(4)错误;(5)小于。
18.(2021•宿迁)在“观察液体的沸腾”实验中,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容器
中,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如甲、乙两图所示。每隔相同时间,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
/评度计
二P液体a
好导纸片
(1)由a、b两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可以得出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是温
度保持不变。
(2)由a、b两种液体沸腾前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可以探究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这种属性
是物质的比热容
(3)小明认为利用此装置还可以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种类的关系。于是增加了相同的
装置如图丁,向容器内倒入的液体a与甲、乙装置中的液体质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后应与图甲所示的实验相比较。
【答案】(1)温度;(2)比热容;(3)相等;甲。
【解析】解:
(1)根据图象得出:液体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2)已知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图象可知:a、b两种液体沸腾前,a、b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
温度,吸收热量不同;即: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知可以探究
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是比热容;
(3)利用上述装置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种类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控制燃料
的质量相等然后比较放出的热量的多少,由于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通过比较容器里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的
多少判断的,所以图丁的相同装置中,向容器内倒入的液体种类、质量都相同,所以,由于图丁的相同
装置的容器内倒入的液体是液体a,所以与其比较的装置中的液体种类相同、质量相等,所以,燃烧相
同质量的燃料后应与图甲所示的实验相比较。
故答案为:(1)温度;(2)比热容;(3)相等;甲。
19.(2024•姑苏区一模)小明和小华一起进行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
两项探究,他们设计的两组实验装置如下,若忽略热量的散失,且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1)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乙(甲/乙)组器材。
(2)实验需要用到一些测量工具,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和两个实验都要用到的测量工具外,甲组实验还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秒表。
(3)甲组实验是通过加热时间的多少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水温升高的
度数或水温的变化来比较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服务分包协议书
- 住宅楼买卖协议书
- 政府补贴分配协议书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与航天产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师德建设考核试卷
-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学前教育普及能力幼小衔接教学方法衔接考核试卷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健康食品与绿色饮品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科技行业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报告
- 2025年乡村教育振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水平考核试卷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教案:第四章 调适情绪 拥抱快乐
- 全球宠物市场洞察:日本宠物经济的消费升级和龙头崛起之路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教学
- 2025年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2024版合同归档与档案数字化处理合作协议3篇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圆锥曲线基础总结、二级结论、方法与技巧
- 2023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北京路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商铺委托经营合同(2篇)
- 苗族简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