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练:实验17 力学重点考查6个类型(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练:实验17 力学重点考查6个类型(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练:实验17 力学重点考查6个类型(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练:实验17 力学重点考查6个类型(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练:实验17 力学重点考查6个类型(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辽宁省专用)

第四篇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与攻略

实验17力学重点考查6个类型

目录

题型综述解题攻略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注意事项

二、密度测量考查要点与解答技巧

三、解决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的解题技巧

四、解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的解题技巧

五、解决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的解题技巧

六、解决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解题技巧

真题例析

变式演练中考炼场

01题型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课程标准规定,以下六个实验是力学中学生必做实验,也是中考必考实验。

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6.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习对应实验的探究案例,掌握探究、测量过程和注意事项,抓住实验的

考查点,研究考查点的解决办法是快速解题关键。希望复习时多强化训练,找准解题技巧。

对辽宁2024年中考考情分析知道,实验题出现4道题,其中力热电光知识体系各考查1道

题。在力学实验题中考查了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的实验,既考查了密度的测量,又考查了浮

力知识的运用。在一道实验题里综合考查知识点多,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预测2025年仍

然会在本专题里出现考查的实验。

试卷第1页,共23页

02解题攻略

【提分秘籍】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注意事项

一明确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二把握准确把握题意,准确从题图或题表中获取正确、有用的信息

三计算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

t

四结论按题目要求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密度测量考查要点与解答技巧

1.调节天平平衡:移动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右移;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左移);

2.天平操作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左

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祛码,不得用手夹取祛码;

3.求被测量物体质量:物体总质量等于祛码总质量加上游码读数;

4.液体体积测量: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5.被测物体密度: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6.被测物质密度误差:烧杯或被测固体均粘有部分液体,由实验步骤可知被测质量偏小时,

密度偏小;被测质量偏大时,密度偏大;

7.靠增减祛码无法使天平平衡时:取下最小祛码,调节往右调节游码;

8.实验评价:根据测量过程确定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

三、解决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的解题技巧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可能原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②没有保持水

平匀速直线拉动物块;

2.实验用到的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测量摩擦力大小的依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来进行的;

4.摩擦力大小测量具体操作: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5.为何水平匀速来动滑块?为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6.实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很难控制匀速直线运动;

试卷第2页,共23页

7.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得出多组数据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8.记忆理解实验结论:

(1)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解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的解题技巧

LU形管压强计的作用:通过。形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

3.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

4.两种实验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1)控制探头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压强计探头的方向;(2)控

制液体的密度、探头的方向相同,改变探头的深度;(3)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方向相

同,改变液体的密度;

②转换法: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实验中我们是用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5.实验时发现。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

6.使用的。型管是不是连通器:不是;

7.此实验。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8.实验需要多次进行,目的是:总结普通规律;

9.实验结论:①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相等;③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④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

大,压强越大。

五、解决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的解题技巧

1.利用称重法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F»=G-F示)0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改变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的体积。

②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让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

3.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试卷第3页,共23页

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注意浮力的大小

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六、解决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解题技巧

1.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使杠杆的重心与支点重合,避免杠杆的重力对平衡产

生影响,同时也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出力臂的大小;

2.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如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

调节平衡螺母;

3.杠杆平衡调节好以后,更换钩码的数量后,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使杠杆再次平衡;

4.探究时,要改变钩码的数量、改变悬挂钩码的位置和改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进行多次实

验,以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从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注意:实验过程中,在挂钩码时,两侧钩码数量一般不要相同。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可以

用cm,也可以用m,只要单位相同即可。

【真题例析】

【例题1】(2024辽宁省中考真题)

1.某同学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

偏右,应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将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

和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质量〃%=___g;

mL

-

-50

-

-40

-

-30

-20

-

-10

-

-

G-

-

-

-

o-

f-

f-

i-

i.-

-

g-

10-

20g-

-

-

-

-

®-

ffl(a)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b)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恤=88.6g;

试卷第4页,共23页

(5)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格中▲处应补充的内容是

烧杯和牛奶烧杯和剩余牛奶▲量筒中牛奶的体牛奶的密度

的质量加a/g的质量加b/gOTc/g积%/cm3X?/(g-cm^)

(6)根据测量数据求得牛奶的密度夕=g/cn?。

(二)测量瓷勺的密度:该同学清洗餐具时,发现瓷勺沉到水底,于是想测量瓷

勺的密度。该同学用厨房电子秤、透明塑料杯、细线、厨具支架和水(密度为

「水),进行如下操作:

a.用电子秤测量瓷勺的质量叫;

b.将适量的水装入塑料杯并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啊;

C.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组装,读出电子秤的示数加3。

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叫、叫、叫、0k和g中的字母表示图(C)中瓷勺所受的拉力尸=,

瓷勺的密度。=;

(2)若图(c)中瓷勺接触杯底并对杯底有压力,会使测得的密度偏。

【例题2](2024山东潍坊)

2.某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该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木板、玻璃板、

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4次操作。玻璃板和木板固定,每次操作均用弹

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右拉动木块,第1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试卷第5页,共23页

为0.3N,第2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第3次和第4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均为1.2N。

(1)比较第2次和第3次操作,可验证猜想____是否正确;比较第3次和第4次

操作,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均填或)”)。

(2)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大小的比值

反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称为动摩擦因数,则木块与玻璃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跟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一。

(3)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叠放

在木板上,细线一端连接木块,另一端连接固定的拉力传感器。向右拉动木板,

水平细线的拉力大小通过拉力传感器的示数显示。

①实验过程中,(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明认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板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

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o

【例题3】(2024四川宜宾)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I)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

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

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试卷第6页,共23页

B.向U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

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仪器;

(3)通过比较图中两个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法,依据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选

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4)某次实验测得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8cm,则橡皮管内

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Pa;(0红墨水=1.0x1()3kg/g取ION/kg)

(5)利用如下图甲的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部

分,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

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如图乙,当在A中盛水,测得深度为12cm,在B中盛

某种液体,测得深度为15cm,此时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B中液体密

【例题4】(2024云南)

4.实验小组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释桔棒的使用原理。

(1)实验前,杠杆水平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状态(选填“平

衡”或“非平衡”)。将杠杆左下角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保

试卷第7页,共23页

持水平位置静止(选填“仍能”或“不能”);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进行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动力臂阻力臂

次数动力F;/N阻力B/N

4/cm121cm

1212.0124.0

225.0110.0

3310.0215.0

4312.0218.0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②如图乙,此时在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_____(选填“左端下沉”

或“右端下沉”);

(3)桔棒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图甲,在井边竖一根树杈,架上一根横木,

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块,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乙。若水桶盛满水后,

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选填“增大”或“减

小”)石块的质量或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杠杆的支点;

(4)图丙为桔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模型图,Z处所吊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外,

。处为支点,杠杆的质量为他仍重心在C处,8处所挂石块的质量为机2,

AO=lj,OC=lo>OB=ljo请与出的表达式,,2=________(用字母机.、机八机2、lo、

11表示)。

【变式演练】

试卷第8页,共23页

(例题1的变式题)(2025辽宁大连一模)

5.小王买了一种果汁,他想在实验室中测量出这种果汁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

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

时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为106g;

甲乙丙

(3)将烧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一

cm3;

(4)用天平测烧杯和杯内剩余果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和剩余果

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5)计算出果汁的密度为g/cm3;

(6)小王发现上述第(3)步操作时,有少量果汁附着在量筒内壁上,你觉得测

得的果汁密度将会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例题2的变式题)(2025辽宁沈阳一模)

6.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

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2N_L6N.

A1修三1%

XW'VXWWX'

甲(木板表面)乙(毛巾表面)丙(木板表面)丁(木板表面)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甲、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两个实验说明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为了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接触面积有关”,小明在上述甲实验的基础

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继续进行实验,这种做法是(选填“正确”

或“错误”)的,理由是o

试卷第9页,共23页

(4)实验时,小明发现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运动,于是,他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

图丁所示的改进: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木块A相对于

地面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

N,方向(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此过程中木板不必做匀速直线

运动。

(例题3的变式题)(2025辽宁锦州一模)

7.小明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1)压强计通过。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用手

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两侧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是;

A.向。形管中注入一些水

B.将。形管中水倒出一些

C.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2)小明在图甲中,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朝向,目的是为了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_____是否有关;

(3)小明还猜想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他在图甲基础上,继续将金

属盒下移一段距离,发现压强变大。若接下来又进行了图乙所示实验,再与图甲

比较,(能/不能)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初步结论。

(例题4的变式题)(2025辽宁阜新一模)

8.小明和小洁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图所示杠

杆(支点为。)、支架、10个钩码(每个重0.5N)。

试卷第10页,共23页

衡;挂上钩码后,每次都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直接读

取;

(2)小明取2个钩码,挂在支点左侧某处,再取4个钩码挂在支点的侧

进行实验,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记录下数据;

(3)完成三次实验后分析数据,他们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下表主要呈现了

第3次实验数据。

实验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数6/N4/cm月/N/2/cm

1

2

32.520.02.025.0

小明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在支点左侧20.0cm处继续加钩码直到与为3.5N,

如图乙所示,但发现此时用剩下的3个钩码无法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小

洁想利用现有器材帮助小明完成片为3.5N的第4次实验,她应该通过______,使

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结合具体数据进行说明,可保留一位小数)。

03中考练场

(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

9.2024年5月12日,临沂日报以《时光奔涌日日新沂蒙风光处处好》为题,

报道了临沂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其中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净化农村

生活污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措施。小明想知道经过净化槽净化后的水的密度,

试卷第11页,共23页

他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一台能正常使用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原因是;

(2)将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和称量

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g;

(3)将适量的净化后的水倒入烧杯中,并通过烧杯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水的体积

为50mL,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2g,则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为—

g/cn?,此测量值误差太大,主要原因是;

(4)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水的体积为mLo利

用这一数据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

实值。

(2024广西中考真题)

10.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______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

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

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

试卷第12页,共23页

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祛码的做法(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

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g,花生油的

密度为kg/m3o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代替量筒继续进

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机/;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机2;

③,测出其总质量机3;

④求得A的密度为Q=(用2水、mi、m2和切3来表示)。

物体A矿泉水瓶

(2025辽宁大连一模)

11.一次周末,小红同学与家人一起到剑河游玩,苗族姑娘们用银饰把自己装扮

得十分光彩夺目(如图所示),顿时吸引了她的眼球。她很想知道银饰物是空心

还是实心的,于是在商店买下了与银饰物相同的一片银叶,回校后组织实验小组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注:银的密度为10.5g/cm3)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

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将银叶放在天平左盘,用镶子向右盘加减祛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祛码和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银叶的质量是go

(3)用量筒和水测量银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细线体积忽略不计),银叶的体积

为cm3o

试卷第13页,共23页

(4)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算出银叶的密度为kg/cm3,由此判断该银叶是

(选填:“空心”或“实心”)的。

(2025辽宁葫芦岛一模)

1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

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产甲=L2N产乙二1.6N一丙=2.0N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木板表面木板表面毛巾表面

甲乙丙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

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2)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对比两次实验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越大;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图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改

变拉动木块的速度,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

运动速度(m/s)0.30.40.50.6

测力计的示数(N)I1.21.21.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选填“有关”或“无

试卷第14页,共23页

关”);

(5)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

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长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选

填“需要”或“不需要”)。

(2025辽宁大连一模)

13.(8分)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某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探究阻力对物

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

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下表:

接触面材料小车受摩擦力情况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

毛巾大20.2

棉布较大40.0

木板小90.1

分析表中内容,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运动的距离越—;进一步推理出的结论是: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

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

运动的关系”。本实验所运用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还可用于研究—(填

写实验名称即可)。

(3)上述实验除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法。

(4)实验中若再添加一小木块,就可用图丙装置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具体的操作是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由静止自由滑下,去撞击置于木板表

试卷第15页,共23页

面相同位置的木块并进行比较。

(2025辽宁锦州一模)

1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轩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

验装置。

步骤一:小轩用水平向左的力/拉动平板小车1,在4秒钟内观察拉力传感器的

示数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甲乙

(1)在步骤一中,当平板小车1开始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并

画出铁块(用“•”表示铁块)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步骤二:如图丙,换用上表面比平板小车1光滑的平板小车2,用电动机水平向

左拉动平板小车2,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铁块,读弹簧测力计和拉力传感

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拉线足够长);

表1:

实验次铁块重力弹簧测力计示拉力传感器示

数/N数/N数/N

1401.6

240.51.4

341.0

441.51.0

(2)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的示数比步骤一时小,由此我们可知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步骤二第3次实验时小轩忘记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了,请你通过分析表1

中数据,帮他填上该数据为No

试卷第16页,共23页

(4)比较步骤二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0

(2025辽宁盘锦一模)

1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后把木块放在长木板

上,水平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甲木板乙木板丙粗糙木板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根据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

力为N;

(2)比较甲和乙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有关;

(3)比较甲和丙实验,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2025辽宁大连一模)

16.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将压强计探头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

改变探头朝向和浸入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如表所示。

U形管液面高度

次数探头朝向探头浸入深度/cm差/cm

水盐水

①上55——

②下55——

③左55——

④右55——

⑤下109——

⑥下2017——

⑦下5——6

试卷第17页,共23页

下10——11

(D下20——20

探头tl

(1)分析①②③④次实验表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都;

⑵分析②⑤⑥或⑦⑥⑨次实验表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

(3)分析②⑦(或⑤⑧、⑥⑨)两次实验表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还与

液体的有关;

(4)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来反映;

(5)下潜深度是潜水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制造深海潜水器多采用钛合金材料,就

是利用材料—的性质。

(2025辽宁大连一模)

17.小明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实验前检查器材,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如图甲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

因是: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

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填字母);

A.将右侧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向右侧管中倒入部分液体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有关;

(3)小明发现用图丁装置不仅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还可以用它测

量未知液体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试卷第18页,共23页

①往左侧加入深度为hj的水,测得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

②接着往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

③测得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4;请

你选择相关的物理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p=_____(水的密度用p次表

示)。

(2024甘肃临夏)

18.如图甲是科技兴趣小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在物体

未浸入水中时,溢水杯中盛满水或酒精,g取10N/kg)。

W

A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N;

(2)由图甲中A、C、D可知,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选填“有关”

或“无关”);

(3)由图甲中A、D、E可知,浮力与液体的密度(选填“有关”或“无

关”);

(4)由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密度为kg/m3;

(5)完成实验后,小组成员想通过实验找到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借来

了木块、天平、量筒和溢水杯等器材。首先将溢水杯放到天平的左盘,并向溢水

杯内缓慢加水,直至液面到达溢水杯杯口。在右盘添加祛码直至天平平衡。将量

筒放到溢水杯杯口下方,将木块缓慢放入溢水杯,待水不流出时,天平依然平衡,

说明。

(2025辽宁一模)

19.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

猜想:

①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试卷第19页,共23页

③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步骤和数据如图所示(。水=1x10,kg/n?,g取1ON/kg)

锹N

6AN政2N1.A6

袋@

t三

lt^tl二

oD三

-o

E-

白K

m色-

盐水

BCDE

(1)根据实验数据,小聪计算出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o

(2)为了验证猜想①,分析A与C、D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没在液体

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

(3)为了验证猜想②,分析A与_____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

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小聪为了验证猜想③,分析A与B、E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

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这样操作是(选填“正

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细心的小红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步骤E中所用盐水的密度是kg/m3。

(2025辽宁阜新一模)

20.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所

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把石块放在天平的____盘中,用镶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祛码,再移动游码。

当天平平衡时,祛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3)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20加,则石块的密度是kg/m3;

试卷第20页,共23页

(4)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祛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

水深为hr,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

为〃2;

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自;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P片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pQ

(2025辽宁营口一模)

21.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

是方便测量_____;

O

IIi-r~IIII

(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

合理的是;

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次数

121cm

F//N/y/cmF2/N/j/cmFz/N"/cmF2/N

13335

22243

31125

(3)如图所示,在Z处挂3个钩码,则应在5处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试卷第21页,共23页

B

,HPIrT

(4)杆秤就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

用的一种称质量的简易工具,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蛇、提纽等组成,如图所示,

此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较重的物体时,常用离秤钩较(选填“近”或

“远”)的提纽。

(2025辽宁盘锦一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

“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

格中。如图乙所示,阻力臂为cm;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用用、巳、1八/2表

示);

次数动力用/N动力臂///cm阻力巳/N阻力臂121cm

10.516.01.0

21.015.01.015.0

32.015.01.520.0

试卷第22页,共23页

第3次实验的杠杆类型属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教室里

的劳动工具中有这类杠,请举一例:;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

(4)如图丙,尸始终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拉至位置8的过程中,F

的大小将o(填选项代码)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试卷第23页,共23页

1.左130.6量筒内牛奶的质量1.05(m;+m2-m3)g*

m3-m2

【详解】(一)(1)[1]天平在使用前需要调平,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

止时指针偏右,说明右边比较重,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由图可知,祛码的质量为130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0.6g,则烧杯和牛奶的质量

ma=130g+0.6g=130.6g

(5)[3]表格中己经记录量筒内牛奶的体积,计算出量筒内牛奶的质量,根据夕=:即可算

出牛奶的密度,所以表格中应补充的内容是量筒内牛奶的质量。

(6)[4]量筒内牛奶的质量为

mc=ma-mb=130.6g-88.6g=42g

由图可知,量筒内牛奶的体积为

V=4QmL=40cm3

牛奶的密度为

m42g

p=—=1.05g/cm3

V40cm3

(二)(1)[5][6]瓷勺的重力为

Gf]g

将适量的水装入塑料杯并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啊,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组装,读出电子

秤的示数加3,由于瓷勺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瓷勺给水一个竖直向

下的力,故电子秤的示数增加,增加的示数是瓷勺排开水的质量,所以瓷勺受到的浮力为

F谆=G排=%落=(机3-加2)g

图(C)中瓷勺所受的拉力为

F=G-Fn-mtg-(mi-m^g-[mx+m2一加§)g

根据F沼=夕液g嗫可知,瓷勺的体积为

F浮(m3-m2)g(啊-加2)

V=V^=------=---------------=-------------

。液gP水gP认

瓷勺的密度为

答案第1页,共13页

=巴=叫=加12水

V(加3—加2)m3~m2

「水

(2)[7]若图(c)中瓷勺接触杯底并对杯底有压力,则必将变大,由"=上"可知,测

加3一加?

得的密度偏小。

2.(1)bc

⑵1:2

(3)不需要不正确,理由见解析

【详解】(1)[1]比较第2次和第3次操作,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相同,压力

不同,第3次操作中压力更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更大,滑动摩擦力也更大,说明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可验证猜想6是否正确。

[2]比较第3次和第4次操作,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相同,接触面积不同,两次操

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可验证猜想c是否正

确。

0.3N

(2)由第1次和第2次操作可知,木块与玻璃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7^,木块与木板间

G木块

0.6N

的动摩擦因数为7^,则木块与玻璃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跟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

G木块

’0.3N]

、G木块J_1

’0.6N]2

、G木块)

(3)[1]向右拉动木板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

变,故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2]同一根细线上的力大小相等,故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由于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

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故小明的想法不正确。

3.C高度差乙、丙控制变量上窄下宽8000.8xl03

【详解】(1)[1]实验前,将金属盒的橡皮管装在U形管的一侧后,如果右侧液面高,左侧

液面低,说明U形管两边液面上方压强不同,则应将橡皮管取下,重新安装,使两边液面

相平,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

答案第2页,共13页

后、O

故选c。

(2)⑵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U形管两

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使用了转换法。

(3)[3][4]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所处

的深度不同,因此需要比较乙、丙两次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5]由乙、丙两图可知,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使拦河坝能承受更大的水

压,应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4)[6]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Ap=pgAh=lxlO3kg/m3xlON/kgx8xlO_2m=800Pa

(5)[7]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容器两侧压强相等,故

夕水g〃A=P液g%

呢=必=L°xl03kg/m"0」2m=08xl()3kg/m3

“B0.15m

4.平衡仍能用=印2A右端下沉增大左

llxml-loxm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