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第一课春天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
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
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
观察力、想象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三、教师可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春天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
趣。
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学唱歌曲《布谷》
3、律动《布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
奏;并通过图形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
习旋律线。
2、视听结合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
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
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春天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
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
地区俗称为“宝宝看花”)
1)教师范唱,边唱边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
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动的形式熟练
歌曲)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
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
(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但
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小燕子》
2、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3、歌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小燕子》与创编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
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
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
学会细心地观察事物。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
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
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4.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小燕子》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来到,你
想对小燕子说点什么?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川1《小燕子》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
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
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
的创编能力。
2.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
3.学唱歌曲
1)歌曲学习: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
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提示: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
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
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
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歌曲《布谷》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第二课放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
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
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
感受为歌川I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
鼓、镶的伴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音乐
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
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
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
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
生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
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
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
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
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
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
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
结束句的位置。)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
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
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后(完
整听全曲)。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
时光。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
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
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
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认识双响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
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
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
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
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
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
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表演《放牧歌》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果本中图形谱对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
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镶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3.复习歌曲《牧童》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手拉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
《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三,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四、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C
二、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三、教师可预先准备一些图片或录像,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
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
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
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
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
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
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
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
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
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更习。(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
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
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
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着投影歌词。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
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长鼻子》
【教学内容】
1、聆听《小象》
2、聆听《大象》
3、表演《小象》
4、表演《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小象》
2、学唱歌曲《小象》
3、表演歌曲《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
曲所表达的情绪。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要求学生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编创
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论爱护之情。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扣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
歌曲伴奏。)
1)谈谈“象”的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欢快”与“优美抒
情”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小象》;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
体会旋律的起伏。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
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象》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3、表演歌曲《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武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
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
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扣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该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
活泼的?并能回答为什么是缓慢沉重的?)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并讨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性、怎样走路、与小象有什么区别
等)
3)复听:自由活动:《大象》乐曲,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
甩鼻等动作为主;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
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五课《跳起舞》
【教学内容】
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聆听《挤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树》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
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佗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引导学生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并
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2、听唱法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
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
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扣或节奏)。
2.复习:表演及唱。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XXXXXX”)
2)音的高低练习: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声音组合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提示:乐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骑马奔
驰的音乐形象。)
1)谈谈“草原、骑马”等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小骑兵由远及近
采用什么方法?全曲节奏的特点是什么?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体会旋律的
起伏与蒙古民歌的风格。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
打击乐器为同学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松树》
2、表演歌曲《小松树》
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
教学目标:
1、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
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
调性。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
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与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并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xxxxxxll)
2)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
2.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第二遍
可随着轻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
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6.舞蹈动作练习:挤奶舞动作组合:站、蹲等。
7.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挤奶舞》练习并表演
教学目标:
1、组织聆听《挤奶舞》的音乐及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拄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挤奶舞》
1)谈谈挤奶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挤奶片断;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时想象挤奶的场景。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复习挤奶舞的基本动作。(硬肩与笑肩。)
跟着音乐跳一跳。
4.挑选跳得棒的小朋友上来领舞。
5.四人一小组进行配合练习。
6.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挤奶舞》。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咯咯哒
【教学内容】
1、聆听《公鸡母鸡》
2、聆听《我的小鸡》
3、表演《母鸡叫咯咯》
4、表演《下蛋啰》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公鸡母鸡》
2、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3、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
4、打击乐器“响板”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
曲。
3、通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
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扣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打击乐器:
1)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
2)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辨别公鸡母鸡的叫声。采
用图谱表示的方法。)
1)谈谈“公鸡、母鸡”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
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隼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
乐器“响板”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
2、学唱歌曲《下蛋啰》
3、表演歌曲《下蛋啰》
4、打击乐器“铐鼓”学习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引导学生通过自编动作表现体验音乐活泼、欢快
的情绪。
2、听唱法学习歌曲《下蛋啰》,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
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下蛋啰》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认铃鼓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把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打击乐器:
1)铃鼓的认识(简单介绍)
2)学习铃鼓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
1)谈谈人与鸡的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
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酉乐情绪)。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我与鸡”的欢快动作进行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啰》;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蚩啰》,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
“响板”“铃鼓”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川中优编成游戏进行表
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第七课大海的歌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大海摇篮》
2、聆听《海上风暴》
3、表演《海》
4、表演《云》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4、能发挥想像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
的大海。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海》
3、表演歌曲《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
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
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推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
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
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
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
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2、学唱歌曲《云》
3、表演歌曲《云》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
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云》,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体验歌曲
舒展平稳的节奏、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的旋律。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家通过为《天》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增强综合创编的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
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托或节奏
2、堂习前课内容:表演及隼。
3、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
造声响。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简单谈谈大海变化无常的习性。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
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3)复听时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
声响。与乐曲一起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大海。
2、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云》,要求自创动作体验进行“蓝天、白云、大
海)的联想。并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八课幸福生活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快乐的啰嗦》
2、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3、聆听《夏天的阳光》
4、表演《彝族娃娃真幸福》
5、表演《乃哟乃》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的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族娃娃真幸福》。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3、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
2、学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3、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与高
低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
2、模唱法学习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轻
声模唱,并学习演唱的声音要干净面富有弹性。
3、学习用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并通过创编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
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
音乐节拍或节奏)。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节奏创编练习(以简单的节奏重复组成节奏型为主)
二、新课学习:
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初听后:乐曲是什么情绪?
与题目的解释
2)复听时,提示学生可用简单的舞步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创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
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学生的节奏、舞蹈结合起来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
2、学唱歌曲《乃哟乃》
3、表演歌曲《乃哟乃》
4、音高听辨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与《夏天的阳光》,感受体验歌曲朝气蓬
勃、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随歌曲的旋律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听唱法学唱歌曲《乃哟乃》,学习边打拍边唱的方法,月稍快而不拖拉的
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效果。
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4、通过听辨活动引导学生能初步辨别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
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音高听辨:用几组音距效远的两音组成听辨。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情绪是“高兴'无是“悲伤”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轻声合着节奏拍手。
2、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全曲,选择动作为“走路?跳舞?”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教师范唱歌曲《乃哟乃》;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第。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乃哟乃》。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
动引导相结合);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九课《巧巧手》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2.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感受劳动的快乐。
3.唱好歌曲《粉刷匠》中的第三乐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手工制作品、手风琴、打击乐、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按规定坐好C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谜面是: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他也有;十个小
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只会做事不会开口。(生答:手)
对,就是我们的这双手C我听说,在昨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用一双小
手制作了许多漂亮的手工作品,老师真想看看。昨天通知你们今天音乐
课带来展示一下,大家都带来了吗?(生答,同时拿巴作品)哇,真不
错,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都有i双灵巧的手。
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巧巧手》。(出示课题:巧
巧手)(课件1)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感受音乐,参与创编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除了剪纸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然后告诉我歌曲中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一些什
么事?(放音乐,出示课件2)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歌曲
中的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些什么呀?(生答:会洗衣、补袜子、缝纽扣、还会
修桌子、补图书、栽花种树等)说得真棒!同学们再想想,歌曲中小朋友的
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现出来:比如洗衣服、洗
手娟……(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接下来让我们•起把音乐再听•遍,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根据自己刚才创编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跳起来吧!(学生表演)
(2)思想教育: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谁能说说,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给
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们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们
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你为的这双小手还能做什么呢?谁来说说?(生答:
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你们真棒,一双小小的手能做出这么多的
事情来,真让我羡慕,同学们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也露一手,好吗?
(好)
3.学唱《粉刷匠》
(1)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师:下面就让我弹一曲,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的手巧不巧,给我打个分儿。
(教师弹唱《粉刷匠》)老师弹得好不好,能打几分呀?谢谢同学们的夸
奖c我发现刚才我在弹唱的时候,有的同学也跟若唱起来,看样子,有
的同学在幼儿园、学前班就学过了这首歌,那太好了。谁来说说这首歌
的歌名叫什么?(生答:《粉刷匠》)(对)(出示课件3)谁愿意上来唱给
大家听?(叫2名同学唱)唱得真好,让我们鼓励他一下。(学生鼓掌)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学唱这首歌的歌谱,看看谁学
得又快又好!(生学唱)大家学得真不错,能不能自己演唱一遍给我听,
行吗?(生演唱)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
真是太聪明了。不过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第三
乐句唱错了,我们现在把这一乐句再学学。(生学唱)(解决难点)很好,
把旋律再视唱一遍。(学演唱)接下来请大家把歌词朗读一遍,(生读歌
词)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小粉刷匠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呢?
(生答:因为在劳动时,不小心弄脏的)那他怕不怕?(生答:不怕)
是的,因为他用他那双勤劳的小手把房子刷得漂漂亮亮,并得到了大家
的夸奖,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是的,我们大家要
向小粉刷匠学习,劳动时要不怕脏不怕累。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愉快
的心情,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演唱)我真高兴,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
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大家能行吗?(行)(学生表演)
预设教案(编写:)教学随笔
(2)动手操作,参与实践。
师:老师知道,在美术课上同学们还学过折帽子,是不是?那么现在我就要
给同学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用老师手上的手工纸来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道防腐涂层修复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料干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橡胶模具精密模具制造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坚果种植修剪时期确定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小结复习
-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音响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应急实操面试题库及答案
- 护师考试专业试题及答案
- 电气专业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公对私转账合同
- 综合实践活动(2年级下册)第3课时 自动浇水器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 保密室及保密要害部位搬迁发案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课件》
-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 征兵宣传主题PPT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高中数学竞赛
- YB/T 100-1997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4J42K合金冷轧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