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025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二)隶属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通过网招或单招录取,网招以高考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单招以学考文化考试+技能考试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通过文化考试+技能考试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三、修业年限实施弹性学分制管理,一般修业年限为3年,弹性修业年限为2-6年;高职专科。四、职业面向(一)职业面向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表1专业职业面向表所属专业大类(代码)财经商贸大类(53)所属专业类(代码)物流类(5308)对应行业(代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主要职业类别(代码)道路货运业务员(4-02-02-04)、道路运输调度员(4-02-02-05)货运代理服务员(4-02-05-03)、仓储管理员(4-02-06-01)物流服务师L(4-02-06-03)、供应链管理师S(4-02-06-05)国际快递业务师(4-02-07-10)、快递站点管理师(4-02-07-11)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目标岗位:物流网点营业员、仓管员、调度员、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员发展岗位:网点经理、仓储运营经理、运输运营经理、国际货运业务经理迁移岗位:供应链运营经理、物流数据分析职业类证书举例职业资格证书:物流服务师(三级/高级工)、供应链管理师(三级/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物流管理1+X(中级)、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1+X(中级)(二)职业能力分析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2所示。表2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序号职业岗位名称典型工作任务职业主要能力要求1目标岗位:物流网点营业员1.市场调研,获取市场信息;2.开发新客户,维护老客户3.社区物流网点业务运营;4.执行销售计划,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1.能按照基本的商务礼仪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活动;2.能根据社区物流环境,为客户设计合理的物流服务方案;3.能进行单证缮制和交接工作;4.能及时果断处理各种营业网点异常情况;2目标岗位:仓管员1.实施出入库作业方案;2.商品补货、盘点、在库作业;3.商品拣选、复核、出库作业。1.能使用智能设备完成入库、出库、拣货、盘点等工作计划内容;2.能使用信息系统完成相关单证处理;3.能对仓储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和紧急事件作出应急处理。3目标岗位:调度员1.实施运输和配送作业计划;2.运输线路选择;3.运费计算;4.运输和配送单据填制。1.能根据运输和配送作业计划组织实施;2.能使用软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运输线路选择;3.能对运输费用进行核算;4.能填制运输、配送相关业务单据;5.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处理运输和配送业务数据。4目标岗位: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员1.客户交流,提供货运方案并报价;2.根据客户要求订舱、出运;3.代理报检报关保险;4.单证编制和审核;5.异常处理。1.能接受客户咨询和委托,并提供方案;2.能使用新技术和新系统代办租船订舱、运输等业务;3能根据最新法律法规代办报检报关保险业务;4.能制作和审核业务涉及的重要单证;5.能协调处理货运货损货差事故;5发展岗位:网点经理1.营业网点日常运营管理;2.物流市场调研;3.物流绩效评价与改进;4.物流客户开发与生命周期管理。1.能进行货物出发、到达运营管理工作;2.能撰写物流市场调研报告;3.能使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工具进行分析和评价,编制物流绩效分析报告,具有运作成本控制能力;4.能进行客户拜访、谈判、项目跟进和日常关系维护。6发展岗位:仓储运营经理1.制定工作计划;2.仓储与配送业务流程设计;3.仓储功能区域划分与动线设计;4.物品仓储与库存管理;5.配送模式与运营流程。1.能编制相应计划并实施;2.能组织实施仓储与配送作业计划;3.能对智慧仓进行仓储功能区域划分与动线设计;4.能制定存储规划及存储策略;能进行库存分析并优化库存结构;5.能运用配载方法制定配载方案,能优化配送路线并制定配送方案。7发展岗位:运输运营经理1.运输方式选择;2.运输和配送线路规划;3.费用结算;4.给客户制定网络货运业务方案。1.能按照业务场景选择合理运输方式;2.能利用工具进行线路规划与优化;3.能对运输费用进行核算;4.能利用网络货运平台进行运输调度、货源和货流组织及现场管理。8发展岗位:国际货运业务经理1.国际货运作业管理;2.国际货运作业质量管理。1.能制定并实施国际货运作业计划;2.能运用国际货运作业质量控制基本方法对国际货运作业质量管理;3.能定期对销售进度、客户开发及维护、业务员业绩、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9迁移岗位:供应链运营管理1.制定采购计划;2.供应商选择与评估;3.制定物流需求计划;4.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1.能制定并实施采购计划;2.能利用供应商评价方法进行供应商选择;3.能利用物流数据统计方法制定物流需求计划;4.能运用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对成本进行分析与控制,能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10迁移岗位:物流数据分析1.物流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2.可视化工具使用;3.撰写数据分析报告;4.完善物流绩效指标体系。1.能利用智慧物流工具与方法对物流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2.能运用可视化工具完成数据可视化;3.能编制物流数据分析报告;3.能利用数据进行物流绩效评价与改进。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重大需求,培养离线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的物流门店运营、仓配作业、运输规划、国际货运代理服务等岗位群,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智慧物流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从事国际货代业务运营、物流项目运营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卓越技能、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学生在毕业后经过3-5年的发展,可以向物流运营经理、物流项目经理岗位提升;工作5-10年后,可逐步向物流区域负责人、物流业务负责人等岗位提升,并逐渐能够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除此以外,可以向供应链运营管理、物流业务数据分析等岗位迁移。(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规格如表3所示:表3专业培养规格详表培养要求具体内容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Q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Q2.崇尚宪法、遵守法律,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2.身心素质Q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乐观、自信、心态平和、宽容礼让、不怕挫折、能够自我认知和提升;Q4.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3.人文素质Q5.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Q6.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4.职业素养Q7.崇德向善、诚实守信、谦虛谨慎、爱岗敬业、清廉守纪,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博学笃行”专业品质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Q8.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Q9.勇于奋斗、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服务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Q10.热爱物流服务工作,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集成、精益、敏捷、多赢、绿色、共享的现代物流理念,具有严谨负责的数据分析态度,企业降本增效的优化意识,践行企业7S素养。Q11.具有洞察国内外特别是省内物流发展的新模式、新动向和新技术的行业视野意识,树立为推进“物流强省”和“物流强国”建设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知识要求1.通用知识:K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K2.掌握信息化知识、英语知识、公文写作和办公软件应用知识;K3.了解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知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熟悉国家安全、绿色环保、身心健康、市场经济规则等知识;K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2.专业知识K5.掌握现代物流作业基本流程和供应链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现代物流仓储、配送、运输与供应链业务运营与管理能力;K6.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数据分析、数字经济的相关知识;K7.掌握智慧仓储、配送、运输、货运代理、社区门店运营等运营管理的基本知识、现场管理基本流程和优化方法;K8.掌握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物流绩效考核、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K9.掌握物流市场分析、物流市场调研、物流客户开发、物流业务推广等应用知识;K10.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物流业务流程设计、功能平面设计、物流动线设计的方法;K11.掌握物流方案设计、物流项目运营的基本知识、作业流程和方法;K12.了解跨文化商业沟通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货运代理运作的基本流程、知识和方法;K1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数字化办公技能、商务礼仪、汇报设计、表格计算等基础知识;K14.了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智慧物流发展密切相关的新技术与新知识。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A1.思考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战略性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A2.决策能力:具备信息收集、分析与加工能力,掌握决策方法、策略等;A3.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A4.执行能力:具备自我管理、目标管理能力、策划及绩效管理能力等;A5.学习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和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能力。2.专业能力A6.能够对现代物流仓储、运输、配送与供应链业务运营与管理,具有物流业务流程设计、功能平面布局设计、物流动线设计的能力;;A7.能够在智慧物流系统支持下完成仓储方案制定与执行、运输调度计划制定与执行等工作;A8.能够对业务运营的物流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分析,制定相关的物流绩效指标,利用数据进行物流绩效评价与改进;A9.能够对所辖区域物流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从事物流市场开发、客户维护等项目运营工作;A10.能使用双语进行物流业务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从事国际货运代理、物流全过程追溯等工作;A11.能整合资源,有效实施物流项目的开发、执行、跟踪等各项活动;A12.能够运用大数据、智慧物流等先进技术提升“最后一公里”运作效率;A13.能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新知识和新理念、物流信息技术等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A14.能运用智能化系统完成物流任务,能对智能化物流系统进行日常管理,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六、课程设置及要求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一)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构建通过专业调研,聚焦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以及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要求,分析本专业物流服务工作的类型、工作流程与典型任务,整理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并梳理其典型职业岗位与之对应课程和培养规格关系,构建以“校企合作贯穿技术技能全过程”“全程、全员、全方位促进职业道德养成”为双轮的模块化课程,把融通职业技能标准和大赛标准进行有机融入,“德技并修双轮驱动的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图1.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图2.课程体系具体模块本专业课程体系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限选课和公共基础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素质、知识和能力;专业课程分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课(含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本专业课程体系一览表如表4、表5所示。表4课程体系一览表序号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对应课程名称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必修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①②、大学语文、大学体育①②③④、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①②、创业基础公共基础限选课限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习得与养成、健康教育、大学英语①②③、信息技术、民政与社会工作、高等数学B、“四史”课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必选1门)、公共艺术课程(主要包括艺术鉴赏和评论类、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必修2学分)2公共基础任选课任选主要开设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科学、管理等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类全校性选修课程(部分课程设置见表5)。学生需获得4个学分。3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含专业群基础课):商务礼仪、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现代管理方法、物流运筹学、货物学基础、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数字化供应链运营、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专业核心课:智慧仓配运营、智慧运输运营、物流项目管理、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其他专业必修课:专业见习、物流企业模拟经营、办公软件高级应用B、供应链沙盘模拟经营实训、仓储布局规划仿真实训、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含答辩)4专业限选课(专业拓展课)限选智慧社区物流方向:应急物流理论与实务、智慧社区配送运营、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社区物流门店运营实训跨境电商物流方向:跨境电商通关实务、国际货代英语、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综合实训5专业任选课(专业拓展课)任选大数据会计基础、Python语言、电商文案写作、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新商业认知、职场伦理、现代物流装备技术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B、精益生产与运作管理、快递实务、物流数据采集与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ERP原理及应用。学生需获得8个学分。表5部分公共基础(任选)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开课学期自然科学类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技术2-6大数据技术应用社会统计学专升本数学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园艺康养网页设计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文化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营养与食疗学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华国学中华诗词之美湖湘文化2-6专升本大学语文语言能力测试中国女性文学普通话魅力口才人际沟通现代礼仪情绪管理与自我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湘绣艺术心理沙龙哲学与生活创新创业类创业竞赛进阶与实践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创业实务教程2-6职业与社会新媒体营销创业大赛案例分析创业心理学卓越领导力数字化运营公共艺术类包装创意设计鉴赏服饰色彩与搭配古琴鉴赏2-6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赏析非遗洛画艺术陶笛欣赏与演奏艺术欣赏经典影视作品赏析书法与视觉设计3.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内容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对接国家物流行业标准,融入职业技能竞赛“智慧物流”“供应链运营”“货运代理”和“物流服务师”、物流“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点,构建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通、大赛项目与实践项目相融通的“岗证课赛”融通的课程建设内容,如表6所示。表6“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内容构建表职业岗位对应主要课程技能竞赛对接内容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内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内容仓管员/仓储主管智慧仓配运营、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对接智慧物流:(1)ABC分类;(2)货物入库验收、码垛;(3)订单有效性判断;(4)客户优先权分析;(5)库存分配;(6)货物拣选、出库、配载。对接物流服务师:(1)仓储与配送作业计划编制方法;(2)仓储与配送作业计划实施流程;(3)仓储与配送作业异常情况处理流程;(4)仓储与配送作业绩效考核方法;(5)防火防汛安全检查规范;(6)仓储与配送安全作业规范。仓储作业管理;仓储布局;配送路线及配载优化;仓储成本核算;仓储绩效管理。物流网点营业员/营业部经理调度员/运输主管智慧运输运营对接智慧物流:(1)运费计算与运单填写;(2)车辆与路线安排;对接物流服务师;(1)物流数据分析(2)物流规划与数据货物运输作业(业务受理、车辆调度、积载配货、路线安排);运输计划编制;承运商管理;运输成本核算。国际货运业务员国际货运业务员/经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货运代理技能竞赛:(1)客户获取;(2)海运报价;(3)海运操作;(4)异常情况处理;(5)空运报价;(6)空运操作;对接国际货运代理员:(1)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2)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含英语单证)运输费用的计算供应链运营专员数字化供应链运营、物流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大赛:(1)市场分析;(2)客户分析;(3)供应商分析;(4)区域配套分析;(5)案例分析;对接供应链管理师:(1)战略管理;(2)计划管理;(3)采购管理;(4)生产管理;(5)物流管理;(6)创新管理;(7)培训管理;供应链管理工具及应用;供应链基本概念认知;供应链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认知;物流市场调研;物流客户开发计划与实施;物流项目立项管理;物流项目整体管理与范围管理。物流数据分析物流运筹学、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对接智慧物流:(1)配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2)运输数据的采集与分析(3)客户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接物流服务师:(1)物流数据分析(2)物流规划与数据(3)物流数字化运作基础数据采集;统计指标分类与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与分析流程;数据分析报告撰写。4.能力递升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图2.能力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图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提升、综合实训与生产顶岗实训构建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实践课程中建立“真实场景、真实项目、真实交付”的“三真”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内容,驱动学生系统思维的养成和综合实践技能的提升,如图3所示。图3.基于“三真”项目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示意图(二)课程描述与要求各门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介绍详见附件1课程描述与要求。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进程表每学期教学活动周为20周,第1周为预备教学周(补考、系主任/导师/辅导员讲座、校园劳动等教学活动),第20周为总结教学周。新生第1学期1-4周为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教学活动,从第5周开始安排其它课程。教学进程安排如表7所示。表7教学进程表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计划学时考核方式课程类型按学期分配学时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二三四五六20W20W20W20W20W20W必修公共基础必修课113300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48426●B4/1221280001大学体育①232824○B2-4/1431140063心理健康教育①11688○B2/841410174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①11688○B2/851140062国家安全教育11688○B2/861140050军事技能21120112○C2W71140051军事理论236360○A线上81140064心理健康教育②11688○B2/891330016*思想道德与法治348408●B4/1210133002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32284●B4/8111280002大学体育②236432○B2学语文2321616○B2/16133380005创业基础2321616○B2/16141410001*劳动教育120128○B4/5151280034大学体育③120020○C俱乐部16141017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②11688○B2/8171280035大学体育④120020○C俱乐部171140008形势与政策1402020●B8学时/学期必修课小计29588262326////限公181360006*信息技术3482424○B4/12选共基础限选课191200310*民政与社会工作118126○B2/9201270441大学英语①3562828●B4华优秀传统文化118108○B2/9221240332*高等数学B236306○B4/9231270442*大学英语②3562828●B4大学英语③2321616●B4/8251330020职业素养习得与养成116142○B4/4261410140健康教育116160○A线上271330017“四史”课程116142○B4/428公共艺术类课程2321616主要包括艺术鉴赏和评论类、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必修2学分限选课小计20344208136////////任选公共基础任选课主要开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公共艺术类课程,由通识教育中心每学期根据教师申报情况开出,学生在规定学制内修满4学分、64课时,实践课时比例为10%—30%。公共基础课小计53996518478////////必修专业基础课13180624Q▲商务礼仪11688○B2/825180454Q▲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2321616○B4/833180623Q▲商务数据分析2321616○B4/843180711▲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2362016○B4/953180667▲现代管理方法2361818○B4/1164180290▲物流运筹学3563620○B4/1473180647▲货物学基础2362016○B4/983180710▲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2361224○B4/993180658▲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2361620○B4/9103180668▲数字化供应链运营2361818○B4/9115180585▲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2361620○B4/9专业核心123180656★智慧仓配运营3562630●B4智慧运输运营3562630●B4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3562630●B4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3562432●B4/14课163180645★国际货运代理实务3562630●B4物流项目管理3562828●B4采购与供应管理3562828●B4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3542628●B6/9综合实践课203100016专业见习120020○C1W213100002专业社会实践120020○C1W223180712物流企业模拟经营240040○C2W233180589办公软件高级应用B120020○C1W243180666供应链沙盘模拟经营实训120020○C1W253180648仓储布局规划仿真实训120020○C1W263100038岗位实习244800480○C6个月274100018毕业设计(含答辩)480080○C4W小计8115344041130限选专业限智慧社14180670应急物流理论与实务3563026○B4/1324180664智慧社区配送运营3562828○B4/1334180721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2361818○B4/9选课区物流44180722社区物流门店运营实训120020○C1W小计91687692跨境电商物流14180704跨境电商通关实务3563026○B4/1424180646国际货代英语3562828○B4/1434180720跨境电商物流2361818○B4/944180723跨境电商物流综合实训120020○C1W小计91687692专业任选课15180627Q大数据会计基础2321616○B4/8任选25180628QPython语言2321616○B4/835180714电子商务与物流2321616○B4/845180567Q短视频拍摄与制作2321616○B4/852270483Q跨文化交际与沟通2321616○B4/865180558Q新商业认知2321616○B4/873180577现代物流装备技术与实务2321616○B4/88318056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B2321616○B4/895180663精益生产与运作管理2321616○B4/8103180399物流专业英语2321616○B4/8115180713物流数据采集与分析2321616○B4/8124180338快递实务2321616○B4/8132180453职场伦理2321616○B4/8145180715ERP原理及应用2321616○B4/8小计专业任选课学生三年内获取其中的8个学分即可。合计151282610621764////////注:1.课程类型:A代表纯理论课、B代表(理论+实践)、C代表课纯实践课;2.Q标注为专业群共享课程;▲标注为专业基础课程(含专业群基础课),★标注为专业核心课程;3.考核方式中●为考试,○为考查;4.按学期分配学时中“/”前面数字为周课时,后面数字为周数,通过错开优化排课,确保课程安排均衡合理,一般时序课周课时每周16-28学时;5.“W”表示周,第5学期校内课程结束后外出实习,实习包含假期;6.公共基础限选课程为依据《XX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文件精神,本专业学生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限选课为本专业不同方向学生限定选修的专业方向课程。(二)课程教学周数分配表表8课程教学周数分配表学年学期入学教育军训预备教学(劳动)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总结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含答辩)总周数备注一1121141/1//201.预备教学周含补考系主任/导师/辅导员讲座、校园劳动等教学活动;2.毕业设计结合岗位实习安排,6(2指6周顶岗实习里,有2周是含毕业设计。2//1171/1//20二3//1162/1//204//1162/1//20三5//113///6(2)206///////18220合计125766/4242120(三)课程学分学时安排表9课程学分学时安排表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分结构学时结构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开课学期学分比例学时比例必修公共基础必修课2919.21%58855.44%55.44%1—5限选公共基础限选课2013.25%34839.53%39.08%1—5任选公共基础任选课42.65%6425.00%25.00%2—6必修专业必修课8153.64%153473.66%74.12%1—6限选专业限选课95.96%16854.76%57.32%3—5任选专业任选课85.30%12850.00%50.00%2—5合计151100.00%2826100%62.42%/注:1.学分、学时比例的分母均指学业总学分、总学时;2.实践教学总学时含纯实践类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中实践学时;3.选修课程含限选课和任选课;4.选修课实践教学比例按均值统计。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结构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组建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专业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校企协同创新”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见表10。表10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生师比≤20:1专兼职比2:1双师比≥80%年龄35岁以下35-50岁50岁以上)20%-30%55%-66%10%-20%学历学位本科硕士博士10%-20%75%-90%不低于15%职称助教及同等职称讲师及同等职称副教授及同等职称教授及同等职称5%-10%45%-50%45%-55%不低于10%2.专业带头人配置要求本专业带头人应具备:(1)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能够独立承担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任务,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能够较好的把握国内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及相关专家,了解行业企业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4)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能够敏锐捕捉本专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前沿,具有对一个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把控能力,在本地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5)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负责本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的申报、实施和验收工作;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具有支持教研、教改科研项目的能力,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根据专业发展,分别配置1名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1名企业专业带头人。3.专任教师配置要求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学习企业数字化知识、能力、软硬件系统,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获得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师资格证,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4.兼职教师配置要求主要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中聘任,尤其是社区物流运营经验和物流项目运营经验的企业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企业中层及以上运营岗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根据需要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建立专门针对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二)教学设施教学设施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内教学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等三个部分。依据教育部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通知》湘教通【2022】148号等文件要求,科学、合理规划本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配置要求,实训基地有效支撑课程实施,确保工位数量充足。形成集“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生产”于一体,具有“场景化、集成化、数智化、实战化”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实践教学基地。(1)校内教学场地要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具体要求见表11。(2)校内实训场所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实训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能够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在实训中可运用大数据、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至少需要物流实训中心、物流与供应链实训室等9个实训室,具体要求见表12。(3)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未来就业需要,至少需要10个,如京东物流、顺丰速运等,具体要求见表13。所有校外实训基地均按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签订合作协议,未签订合作协议,不得开展校企合作。(4)所有校外实习场所能提供物流网点运营、仓储(调度)作业运营、物流数据分析、国际货运业务开发等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训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训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表11教学场地、设施配置及功能序号教学场地设施配置功能1专业教室白板或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或互动显示屏,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环境,并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有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及讨论2实训机房白板或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或互动显示屏,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环境,并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教师端、学生端电脑的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电脑端安装有教学必备的教学软件。安装有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及实训表12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室)配置与要求序号实验实训基地(室)名称主要实习实训项目占地面积、设备配备(名称及台套数)工位数主要支撑课程1物流实训中心1.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实训2.物流网点运营3.智慧仓储运营4.配送线路优化5.物流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00m2设备配置: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仓库任务电子看板、料箱自动化存储平台、货架、托盘、周转箱、手动托盘搬运车、电动叉车、无人搬运车、智能终端、穿戴式智能终端、条码扫描器、条码打印机、条码识别系统、RFID读写器、写卡系统、RFID标签、读卡控制器、仓储管理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智能拣货台车系统、智能拣选系统、智能配送工作站、理货台、半自动打包机、无人机、配送管理系统50人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智慧仓配运营、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智慧社区配送运营、物流项目管理2物流与供应链实训室1.数字化供应链运营2.运输单证缮制3.物流成本核算4.物流市场策划方案5.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操作面积:100㎡计算机:50台套设备配备:中控式融合信息终端、融合平台软件、第三方物流管理模拟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软件、国际物流实训平台、物流数据应用与分析系统、物流营销实训系统、物流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系统、ERP软件等50人智慧运输运营、数字化供应链运营、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3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室1.叉车操作2.仓库布局3.物流系统规划占地面积:100m2设备配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平台、物流仿真系统、叉车驾驶虚拟仿真平台、物流职业安全虚拟仿真平台、多式联运虚拟仿真平台50人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供应链沙盘模拟实训、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4物理沙盘实训室利用软件和物理沙盘盘面进行企业模拟经营实训面积:200㎡,计算机:1台电脑设备:投影仪、10个项目操作台、10个物理沙盘盘面、50张凳子和2套沙盘教具50人物流企业模拟经营5电子沙盘实训室利用电脑和电子沙盘软件,创建新企业并进行模拟经营实训面积:100㎡计算机:50台设备配置:电子沙盘软件、投影仪50人物流企业模拟经营、物流项目管理6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室国际货运代理综合实训、报关综合实训面积:100㎡计算机:50台设备配置:国际货运代理等相关软件、投影仪50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7现代商务培训实训室1.商务谈判2.商务场景模拟3.物流业务处理4.商务活动培训面积:116平方米计算机:48台套商务仿真实训软件48人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项目管理8阿创物流工作室1.运输市场开发2.运输业务组织3.业务受理交接4.客户关系管理面积:30平方米,主要设备:计算机5台套,RF手持终端5台套、半自动打包机2套;软件:快递软件1套50人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9近邻宝校园快递服务中心1.物流网点业务组织2.校园物流市场开发3.客户关系管理4.网点运营管理面积:200平方米主要设备:计算机5台套、RF手持终端5台套、智能快递柜5000个格口;软件:校园快递1套48人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物流项目管理表13校外实训基地配置及要求序号实训基地名称主要实习实训项目工位数主要支撑课程1运输调度、物流业务运营管理、物流客户服务45智慧仓配运营、智慧运输运营、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2运输调度、物流业务运营管理、物流客户服务、国际货运业务45智慧仓配运营、智慧运输运营、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国际货运代理3仓储配送服务、运输调度50智慧仓配运营、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智慧社区配送运营、应急物流理论与实务4运输调度、物流客户服务50智慧运输运营、、智慧社区配送运营(三)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1)优先选用高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教材设计应充分体现项目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教材一般应配套有线上课程资源,方便学生课后线上学习。并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开发新型活页式、手册式教材,教材中文字和符号规范,图表正确、清晰、图文配合恰当。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共同开发“岗课赛证”融通的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融入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满足未来实际工作需要,使教材更贴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和湖南经济的发展和实际需要。(2)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能及时跟踪、反应行业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应将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项目任务,按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和项目要求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实务操作机制,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化基本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教材内容,应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湖南经济发展需要来增加课外内容。(2)学校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3)教材的选用既要符合教学标准的规定,又要符合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用教材内容既易被学生接受,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4)教材选用采取动态更新机制,每一年调整一次教材选用,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保证教材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2.图书文献配备(1)我校图书文献配备了与人文教育、专业教学相关的纸质图书资料和期刊,且每年定期选购和更新相关图书资料,用以保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前我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112万余册,电子图书38.6万余册,可使用网络在线电子图书315万余册,中外电子期刊14174册,其中物流管理、经管类图书近4万册,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纸质图书生均60余册。(2)图书文献配有超星读秀、超星汇雅电子图书、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万方知识资源服务平台、维普考试服务平台、博看等10余种数字资源,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师生提供校园网内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我校在智慧职教建有近2000门空间资源课程,其中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空间资源课程有智慧运输运营、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供应链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物流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根据2024年本专业调研报告,正在进行课程内容完善工作。(1)利用智慧职教平台空间创建空间资源课程,搭建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库,配备与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音频素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等,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以贯彻;(2)利用职教云空间搭建空间课程体系,使教学项目内容实现多样化,多元化;(3)利用职教云空间构建课程空间互动平台,实现学生、教师在时空上的对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推荐教师选用教育部或省级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该网站资源均为优质课程资源库,配合职教云2.0和智慧职教MOOC课程资源,具体见表14所示。表14资源库网站列表项目资源库课程名称对应我校课程主持学校基础能力物流基础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采购管理实务采购与供应管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数据分析基础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核心能力仓储配送实务智慧仓配运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智慧运输运营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4.其他教学资源作为与经济生活联系紧密的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提倡学生关注物流法律法规、物流标准等相关的政策变化,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持续发展,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议关注表15所示网站资源。表15专业机构网站统计表序号机构网站名称网址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中国物流网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4中国产业信息网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四)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以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为3个现代化实践载体,以“岗课赛证”融通的活页式、手册式教材开发与教学方法创新为抓手,以我校“职教云”为1个智慧学习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教学与PBL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双语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开展“学、练、赛、训、创”五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实训水平强、技能掌握牢、教学方法有绝招的目标。2.教学方法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把课程思政、技能竞赛、1+X、技能抽考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开展讲授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ISAS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和适用课程类型如表16所示。表16教学方法应用一览表教学方法具体操作适用课程讲授教学法讲授一一讨论一一讲授(总结),每一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教师学生共同完成。主要以讲授为主,讨论等其他为辅。现代管理方法、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货物学基础、智慧运输运营等案例分析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的能力。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商务礼仪、采购与供应管理、应急物流理论与实务、智慧仓配运营、智慧运输运营、物流项目管理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实践实习中,教师通过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现场的指导,将实际技能和方法传授于学生,以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智慧仓配运营、智慧运输运营、智慧运输运营等项目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商务礼仪、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物流项目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智慧仓配运营等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智慧运输运营、等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采购与供应管理、智慧运输运营、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等ISAS教学法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主题的信息收集,分析与整理,制作演示文本,并以团队形式向全班展示。该教学法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商务礼仪、职场伦理、智慧仓配运营等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任课教师的参与下,围绕课程某一专题或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思维创新的能力。商务礼仪、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等(五)学习评价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基本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技术技能性的课程和顶岗实习加入企业评价。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改变以往单纯用闭卷、开卷考试评定成绩的片面做法,引入考查、实践操作、项目测评、小组汇报等多种考核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2.建立与行业从业标准相接轨的课程考核标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理念,建立与行业从业标准相接轨的课程考核标准。如智慧社区物流门店运营、智慧仓配运营、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等课程的考核,可依托近邻宝校园快递服务中心,按照物流服务师的标准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3.建立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教学评价考核采取了“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大多数课程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在课程期评成绩占比分别为70%和30%。在考核内容上,从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核;在考核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考核方法上,突出“工学结合”,以“项目作业”为主,结合专业技能证书考核。形成性考核强调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注重课堂考勤、线上互动、作业成效、自学项目、随堂测试情况;终结性考核可选取不同方式,突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展示其学习进程和阶段性成果。4.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精准评价,探索增值评价运用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以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为现代化实践载体,采取校企共同授课、共同考评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运用“职教云”智慧教学平台,贯彻OBE能力导向理念,创新变革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结合线上教学形式捕捉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捕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习惯和知识点、技能点掌握程度,形成差异化教学方案,在数据驱动下实现“精准教学”和“精准评价”。结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特征特点与学生的个体能力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合格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既要注重提升整体成效,也要保障个体增值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将在现行结果评价的基础上,突出学习过程评价,探索引入增值评价内容,通过“知识学习、模拟演练、项目实训、技能竞赛、创业实作”融通,实现知识与能力融合的增值评价,切实提高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六)质量管理1.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教学(1)将德育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构建融合“民政仁爱”与“商科诚信”文化的德育养成模式。一是依托我校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湖南省科技创新馆等建立文化实践基地。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和商业文化,通过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切实领悟湖湘文化和楚怡职教精神。二是紧抓课程主阵地,梳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专业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融入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通过“学、研、试、挖、标、固”的六步工作法让课程思政落地落实。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民政与社会工作》必修课,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刻内涵。四是全面推行志愿服务制度,要求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诚信行为纳入学生评优评选、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发展入党的重要考核评价内容。五是打通专业实践平台、社团服务、“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阿创校园创新创业大赛等路径,将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道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爱众亲仁、博学笃行”民政仁爱文化与“诚实守信、经世致用”商科诚信文化的有机融合。(2)构建“3+1+N”的职业道德培育模式。“3”是指在大一年级实施“校企双导师制”,专任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聘请企业专家、精英、骨干作为企业导师;在大二实施“企业顶(跟)岗制”,将综合性实训课程对接合作企业“双十一”、京东“6.18”等重大商业活动,进行阶段性顶岗实习;在大三实施“顶岗实习制”。根据专业教学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对口带薪岗位实习。“1”是指实行“企业课堂”制度。所有核心课程有1-3次企业大讲堂,邀请京东、顺丰等合作企业技术能手、湖南省劳动模范进行专题讲座。“N”是引入多个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创新创业、物流门店运营、乡村振兴等商业运作环节实践活动。通过“3+1+N”模式,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将职业道德内化于行。2.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通过教学督导评课、教案评选、教学设计、公开课、学生评价、同行互评等日常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等标准建设;通过毕业设计抽查、学生技能竞赛、专业技能抽查完善毕业设计、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目标。3.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改,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专任教师一年需听课评课6次以上,新进教师必须完成一对一指导一年的“以老带新”工作,三年内教师在“课程设计”或“教案评选”中获校级二等以上。4.建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有效征求毕业生、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利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信息,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5.建立诊断与改进机制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形成“8字螺旋”,小螺旋分析预警,实时调控改进,大螺旋质量提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及时了解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诊断与改进措施,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工作,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标杆,铸牢“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精益求精”职业精神。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组建“智慧物流”所具备的数字化能力教学团队。打造一支由行业领军人物、技能大师、专业(群)双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组成的“融合共生、结构合理、双向流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九、毕业要求(一)学业学分要求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业学分151学分,包含公共基础课53学分,专业课98学分。(二)其他要求1.毕业应达到的素质、知识、能力等要求详见培养目标与规格。2.鼓励获得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或行业上岗证一个(主要包括:物流管理1+X技能等级中级证书、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1+X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物流服务师资格证等)。该职业资格证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评估后替代专业任选课1学分。3.完成素质拓展类学分8分(含劳动素养学分1分),具体实施参照《XX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实践学分、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1:课程描述与要求一、公共基础课(一)公共基础必修课1.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识目标: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能力目标:能理性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性爱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道德践履能力,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实践部分则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志愿服务、职业道德等专题研修。(3)教学要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内容设计强调专业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案例的时效性。通过案例教学、分组研讨、研究性学习竞赛、中国大学慕课线上学习平台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考核采取过程考核50%+期末考核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知识目标: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能力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具有政治判断力、是非明辨力。(2)主要内容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内容,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实践部分依托校内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和2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红色文化、廉洁文化、革命文化等专题研修。(3)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省级精品课程及职教云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组织学生线上自学,课中利用职教云平台开展理论教学,课后引导学生拓展实践,巩固学习成果。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考核采取过程考核50%+期末考核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理论素养,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知识目标: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基本立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能力目标:能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主要内容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主要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主要内容等,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部分采用研究性学习、新闻播报、三下乡等专题研修的形式进行。(3)教学要求利用省级思政“金课”资源及职教云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考核采取过程考核50%+期末考核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4.形势与政策(1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学生“四个自信”,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知识目标: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力目标:养成关注国内外时事的习惯;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2)主要内容根据中宣部“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要求,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部分重点围绕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港台事务、国际形势政策四个篇章开展教学。实践部分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新闻播报、时事大家谈、知识竞赛、思政大讲堂等活动。(3)教学要求课程依托《形势与政策》课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学银在线等网络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立足国内和国际时政热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考核采取日常考核评价(过程性考核60%+期末考核40%)+增值性评价的形式。5.大学语文(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提升语文修养和人文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知识目标:学生知晓实用口才、阅读欣赏、应用文写作相关理论及技巧。能力目标:在职场交际交往不同场合,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实现自在表达、从容应对,有效达成日常交际交往目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实用口才、阅读欣赏、应用文写作等内容,实用口才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难点音训练、朗诵概述及技巧、演讲概述、演讲稿写作、即兴演讲、辩论演讲等。阅读欣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今中外诗歌鉴赏、散文鉴赏、小说鉴赏和戏剧鉴赏等。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写作基础、党政公文、事务文书、新媒体文书等。(3)教学要求条件要求: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融合,侧重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情境化教学、体验性学习、交互式探究和信息化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师资要求: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考核要求:采取过程考核70%+期末考核3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6.大学体育(大学体育①、②、③、④,共6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体魄强健、身心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锻炼的方法。能力目标:学生能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2)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主要由3个模块组成,分别为通用基础体育模块、职业类型体育模块、体育俱乐部模块。通用基础体育模块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主要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定向越野等;职业类型体育模块是针对学生自己的专业特点与未来职业岗位需要进行教学,主要项目有素质拓展、健身原理与方法、营养与健康等;体育俱乐部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需求参与,主要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瑜伽等近30个。(3)教学要求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和学生个体的体育需要结合起来,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1-2项专项运动技能。把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考核采取过程考核70%+期末考核3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7.心理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教育①、②,共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助人自助求助的意识;促进自我探索,优化心理品质;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养成热情、耐心、细致的职业心理品质。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学会寻求帮助;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能力目标: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主要内容本课程由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关注心理健康、完善自我意识和优化个性品质、学会情绪管理、调节学习心理、应对挫折与压力、解读恋爱心理、和谐人际关系、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实践部分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团体心理辅导、VR体验、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普查、主题心理班会、心理咨询体验等活动。(3)教学要求充分利用职教云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平台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在其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分享法、心理体验与训练、情景教学等。考核采取过程考核70%+期末考核3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含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①、②,共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知识目标:学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2)主要内容本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通过教师知识讲授、论坛讲座、案例分析等教学课件、案例和视频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规划意识、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实践部分旨在加强职业规划指导与就业服务,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3)教学要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案例分析等手段,加强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过程记录。考核过程采取理论学习成绩40%+实践训练成绩6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9.国家安全教育(1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宏观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理性爱国的行为素养。以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目标,从总论到13个重点安全领域知识学习,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认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熟悉国家安全战略及应变机制。能力目标: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养成主动关注国内外时事的习惯,具备正确分析国家安全形势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2)主要内容为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2020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中对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明确要求,以及《纲要》明确规定的详尽的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要点,课程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总论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13个重点领域,完整涵盖最新教学要点,并配备丰富的专题教育、教学辅助资源。(3)教学要求通过完成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学生基本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国家安全各重点领域的基本内涵、重要性;熟悉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安全重点领域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习惯。考核采取过程考核70%+期末考核3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10.军事技能(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军人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令行禁止、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掌握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能力目标:掌握内务制度与生活制度,列队动作基本要领。(2)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主要由《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3个项目组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艰苦奋斗、坚定信念、爱国爱校的情怀。(3)教学要求条件要求:户外操场、训练场地。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贯穿课程始终;本课程教学理论与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军事技能训练要重视学生队列、军体拳等项目基本动作的训练,教官教学中要充分展示技术动作要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加强内务管理、加强出勤考核。师资要求:获得军事技能的教官、转业的退伍军人。考核要求: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11.军事理论(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刻内涵。能力目标:具备对军事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正确认知、理解、领悟和宣传的能力。(2)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主要由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国防、战争史与军事思想、我军作战实践与理论发展、信息化时代武器装备与基本战术应用组成。(3)教学要求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贯穿课程始终;教师具备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12.创业基础(2学分)(1)课程目标素质目标:学生具备主动创新意识,创业潜质分析能力,并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知识目标:学生应熟悉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知道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能力目标:学生应具有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能力;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提高合作的能力。(2)主要内容本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教授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实践部分使学生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65∕T 4299-2020 《新疆核桃果品质量分级标准》
- 公司秘书笔试题目及答案
- 蔬菜种质资源高效繁殖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情感感知的驾驶行为建模与情感调控-洞察及研究
- 4.1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上海科教版选修3-4-沪教版2007
- 板块构造运动学中的地震预测-洞察及研究
- Unit2 No rules,no orders. Section B(1a-2c)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只怕不抵抗》(教案)-三年级下册湘艺版(2012)音乐
- 跨学科主题活动《三峡船闸算法控》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泰山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 《有趣的绳结》(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电工技术类《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软件安全开发标准作业指导书
- 工厂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协议书(2篇)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介绍2
- NB/T 11127-2023在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报废检测技术规范
- 食品检测实验室操作规程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