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学业水平考试检测(三)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Cl:35.5Ca:40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指导人们科学减肥。吃鸡蛋提倡“水煮”,而不提倡“油煎”,主要是为了减少摄入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答案】D【解析】【详解】提倡“水煮”而非“油煎”鸡蛋,主要与烹饪方式有关。油煎过程中需要添加食用油,导致鸡蛋吸附更多油脂,从而增加油脂的摄入量。而水煮鸡蛋无需额外用油,能有效减少油脂摄入。蛋白质是鸡蛋的主要成分,无论水煮或油煎,其含量变化不大;糖类和维生素并非鸡蛋的主要成分,且与烹饪方式关联较小。因此吃鸡蛋提倡“水煮”,而不提倡“油煎”,主要是为了减少摄入油脂;故选D2.“手投式灭火弹”是一种灭火装备,将其投入火场,可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灭火剂,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从而在短时间内扑灭突发初起火灾。其原理是A.隔绝氧气 B.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清除可燃物 D.同时破坏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手投式灭火弹”是一种灭火装备,将其投入火场,可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灭火剂,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能降温,也不能清除可燃物。故选A。3.下列实验室制取氢气及性质实验装置或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取氢气C.收集氢气 D.氢气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手紧握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气体从导管口逸出,会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正确。B、实验室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图中装置用试管、铁架台等组装,符合反应发生装置要求,正确。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多功能瓶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应采用“短进长出”的方式,让氢气从短导管进入,空气从长导管排出,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雾出现,用于检验氢气燃烧的产物,正确。综上,答案选C4.2024年12月底,河北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将液态空气储能装置接入电网,图所示为液态空气储能主要流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①所得空气属于纯净物 B.②中分子的质量变小C.③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液态空气中分子静止不动【答案】C【解析】【详解】A、经①所得空气仍然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净化后的空气经压缩冷却变为液态空气,该过程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②中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③液态空气升温汽化后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在不断运动中,液态空气中的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研究发现植物单宁酸(C76H52O46)可高效还原污染水体中毒性较强的Cr(VI)。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单宁酸属于有机物,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B.单宁酸由76个C、52个H、46个O构成C.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12)∶13D.Cr(VI)浓度随单宁浓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答案】B【解析】【详解】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从名称推断其具有酸性,从题给信息推断其具有还原性,故说法正确;B、单宁酸由分子构成,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C、52个H、46个O构成,单宁酸中含有很多C、H、O原子,故说法错误;C、单宁酸的分子式为C76H52O46,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比=(76×12)∶(52×1)=(19×12)∶13,故说法正确;D、植物单宁酸的抗氧化作用常被用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修复,反应速率该随单宁浓度增加而增加,故说法正确。故选B。6.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NaOH)结构相似,性质相似。关于Li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C.能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 D.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答案】A【解析】【详解】A、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因为LiOH与NaOH结构相似,性质相似,所以LiOH溶液也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而不是变红,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NaOH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于LiOH与NaOH性质相似,所以LiOH也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OH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LiOH与NaOH结构相似,性质相似,LiOH也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锂,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NaOH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LiOH与NaOH性质相似,所以LiOH在空气中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锂和水而变质,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原理关联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原理A农业活动: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显碱性B学校活动: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铅笔芯具有导电性C家务劳动: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D社区活动:用酒精对公共设施消毒酒精具有可燃性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不符合题意;C、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D、用酒精对公共设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8.图所示为兴趣小组同学利用矿泉水瓶、胶带、铜丝等材料自制的简易供氧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推拉铜丝可调控反应的进行B.在b口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C.二氧化锰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D.通过a口的气泡判断氧气的流速【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推拉铜丝,可以实现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符合题意;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在b口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可通过a口产生气泡的速率观测生成氧气的速率,不符合题意。故选C。9.我国科学家揭示的甲烷与氧气在硼基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原理(“…”表示省略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化石燃料B.B2O3中氧元素为-2价,则硼为+3价C.虚线框中微粒均为1个,则Y为C2H6D.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CH2O和OH-【答案】D【解析】【详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A正确;B、B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x+(-2)×3=0,x=+3,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虚线框中是-CH3和CH4生成Y和-H,各微粒数比为1∶1∶1∶1,则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和7个氢原子,生成物有1个氢原子,所以Y的化学式为C2H6,C正确;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Z是C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烷(CH4)与氧气(O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Z(CH2O)和水,若生成的是CH2O和OH-,违反电荷守恒,D错误;故选D。10.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羊毛和涤纶鉴别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B检验稀盐酸中混有稀硫酸检验取样,滴加少量溶液C粉(粉)除杂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分离氯化钙和氧化钙分离加入适量水,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灼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硫酸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可检验稀盐酸中是否混有硫酸,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C、加入过量稀盐酸,铜和盐酸不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纯净的铜粉,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适量水,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化钙溶于水,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的仍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不能达到分离目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1.Cu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饱和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a点的CuSO4溶液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C.20℃时,16gCuSO4加入50gH2O可配成66g溶液D.b点的CuSO4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CuSO4晶体【答案】B【解析】【详解】A、读图可知,t1℃时,饱和CuSO4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为20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6.7%,故说法错误;B、a点饱和CuSO4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为20g,t2℃时CuSO4的溶解度为60g,a点的CuSO4溶液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C、20℃时,CuSO4的溶解度略大于20g,即100gH2O溶解的CuSO4略大于20g,则50gH2O溶解的CuSO4略大于10g,16g-10g=6g,因此20℃时,16gCuSO4加入50gH2O不可能配制成66g溶液,有接近6g的CuSO4无法溶解,只能配成略大于60g溶液,故说法错误;D、b点的CuSO4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但是晶体的成分不是CuSO4,因为CuSO4容易与H2O反应生成结晶水化合物(CuSO4·5H2O),故说法错误。故选B。12.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丝生锈、铁丝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点燃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①③可知: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B.对比①②可知: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C.对比②③可知: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D.对比③④可知: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①中的铁丝只与氧气接触,③中的铁丝与氧气、水接触,对比①③可知,①中铁丝不生锈,③中铁丝生锈,说明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B、①中的铁丝只与氧气接触,②中的铁丝与氮气、水接触,对比①②可知,变量有氧气、水,不能得出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故选项说法错误。C、②中的铁丝与氮气、水接触,③中的铁丝与氧气、水接触,对比②③可知,除了氧气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得出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D、③中的铁丝(螺旋状)与氧气、水接触,④中的铁丝(直线状)与氧气、水接触,对比③④可知,除了铁丝形状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得出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研究发现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2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1属于置换反应B.CO2转化为炭黑的总反应为:CO2C+O2C.该反应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该反应中FeO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1是FeO和CO2反应生成C和Fe3O4,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符合题意;B、由反应1和反应2,得出CO2转化为炭黑的总反应为,故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和氧气,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1、2可知,消耗FeO的质量和生成FeO的质量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易拉罐主要以铝或铁作为罐体主材,设计以下方法区分罐体主材:将可乐罐和椰汁罐分别剪裁出质量、形状均相同的两片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同时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如左下图,用数字传感器测得瓶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右下图(已知: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压强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成正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由曲线可知,可乐罐主材是铁B.装椰汁罐的锥形瓶中溶液最终呈浅绿色C.反应结束后,可乐罐产生的氢气更多D.反应结束后压强均下降,说明反应放热【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8份质量铝能生成2份质量氢气,每56份质量铁能生成2份质量氢气,等质量的铝和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质量更多,根据压强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成正比,结合气体压强变化图可知,可乐罐主材是铝,椰汁罐主材是铁,故A错误;B.椰汁罐主材是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故B正确;C.可乐罐主材是铝,反应结束后,可乐罐产生的氢气更多,故C正确;D.反应结束后压强均下降,说明反应放热,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故D正确。故选:A。15.掰掰热暖手宝是一种便携发热装备,其主要原料之一是一种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的物质。图所示为醋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为探究“应选择醋酸钠或氯化钠哪种物质作暖手宝的原料”,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选择醋酸钠作原料B.图中的甲是氯化钠C.可能等于60D.将①、②降温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A、掰掰热暖手宝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一种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的物质,由图可知,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应选择醋酸钠作原料,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40℃时,向50g水中分别加入40g甲和乙,充分搅拌,均有固体未溶解,甲剩余的固体多,乙剩余的固体少,说明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比甲大,40℃时,溶解度:醋酸钠大于氯化钠,则图中的甲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40℃时,向50g水中分别加入40g甲和乙,充分搅拌,均有固体未溶解,升温至tx℃,40g甲固体部分溶解,40g乙完全溶解,说明tx℃时,醋酸钠的溶解度≥80g,6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小于80g,则tx不可能等于60,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40℃时,两烧杯中均有溶质未溶解,均是饱和溶液,将①、②降温至t0℃(t0℃<40℃)时,醋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是饱和溶液,t0℃时,醋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5分。16.天然气不仅是优质能量来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方法一: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二:开发煤层气。煤层气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物质,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方法三:开发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________。(2)方法一中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3)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方法二中的煤层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根据方法三,判断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在15℃和100atm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B.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5)“碳中和”中的“碳”是指________。我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________。A.植树造林
B.焚烧秸秆
C.节能减排
D.燃放烟花【答案】(1)甲烷化催化剂(2)(3)混合物(4)B(5)①.二氧化碳##②.AC【解析】【小问1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甲烷化催化剂;【小问2详解】参照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则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煤层气以甲烷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其它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小问4详解】A、由图可知,在15℃和100atm时,可燃冰不能稳定存在,已经转化为甲烷气体和水,不符合题意;B、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故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5详解】碳中和一般是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中和”中的“碳”是指CO2;A、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碳中和”理念,符合题意;B、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碳中和”理念,不符合题意;C、节能减排,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中和”理念,符合题意;D、燃放烟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碳中和”理念,不符合题意。故选AC。17.我国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1名。(1)敖丙附身哪吒后,施展冰霜绝技使水变成冰,水变成冰后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2)李靖给申公豹的治病药材清单上有三七、红花等中药材。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三七在生长过程中可施用硫酸钾,硫酸钾属于______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3)石矶娘娘真身由玄武岩构成。玄武岩熔化后的主要化学物质有氧化铁、氧化钙和氧化镁等,这三种物质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只写一条)。【答案】(1)不变(2)①.3:4②.钾(3)都属于氧化物【解析】【小问1详解】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因为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所以水结成冰后化学性质不变;【小问2详解】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硫酸钾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小问3详解】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1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先贤智慧】(1)实验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制得“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水。他所说“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2)实验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管(高温条件),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实验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实验室常用图2装置进行模拟,则M极与N极管中产生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_。(4)上述3个实验中,能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A.实验1、2 B.实验1、3 C.实验2、3 D.实验1、2、3【当代成就】“生命吸管”是军事上的重要发明,它可以解决士兵在野外极限环境中饮水问题(如图3)。(5)“生命吸管”的塑料外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填元素名称)。(6)纺织网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其目的是拦截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网眼直径的颗粒。(7)将硬水通过图4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①家庭生活中常用的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②已知离子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电荷数量不变,因此每1个钙离子可以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换出_________个钠离子。③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会失去硬水软化功能。取交换后的溶液少量,滴入_____,振荡,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浮渣,几乎没有泡沫,则说明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答案】(1)H2(2)3Fe+4H2OFe3O4+4H2(3)8:1(4)D(5)碳元素和氢元素(6)大于(7)①.煮沸②.2##两##二③.肥皂水【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1:“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水,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可燃空气”成分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填:H2;【小问2详解】实验2: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e3O4+4H2,故填:3Fe+4H2OFe3O4+4H2;【小问3详解】实验3: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图中M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N管中气体较多,是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可知,M极与N极管中产生气体质量之比为(16×2):(1×2×2)=8:1,故填:8:1;【小问4详解】实验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能证明水的组成;实验2: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铁中只含有铁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能证明水的组成;实验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能证明水的组成;故选D;【小问5详解】“生命吸管”的塑料外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碳元素和氢元素,故填:碳元素和氢元素;【小问6详解】由过滤的原理可知,纺织网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其目的是拦截大于网眼直径的颗粒,故填:大于;【小问7详解】①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②由于交换后的水仍然是电中性,一个钙离子带2单位正电荷,一个钠离子带一单位正电荷,结合图4可知,每1个钙离子可以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换出2个钠离子,故填:2或两或二;③硬水中含较多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即证明交换柱内含大量钙镁离子,可用的方法是取交换后的溶液少量,滴入肥皂水,振荡,若观察到较多浮渣,几乎没有泡沫,则说明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故填:肥皂水。19.)氧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1)工业制氧将液态空气升温至-196℃至-183.4℃之间,使______先蒸发,剩余的气体储存于钢瓶中。(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主要是______发生了改变。实验室制氧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见装置。(3)①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②若选用AF制取氧气,则收集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处进入,选择F收集方法的依据是______。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若想让反应停止,则需要__________(填操作)。③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微观过程如图,请将反应示意图补画完整。______(4)小明自己做了一个微型模拟制氧机的“内筒模型图”。如上图B瓶相当于______(填“加湿仓”或“制氧仓”)(5)养鱼增氧剂的主要成分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某同学将40.0g水加入到盛有10.0g“养鱼增氧剂”样品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8.4g.请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g。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答案】(1)氮气##(2)分子间的间隔(3)①.D②.③.a④.氧气不易溶于水⑤.关闭活塞开关⑥.(4)加湿仓(5)①.1.6②.解:设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x=7.2g则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解析】【小问1详解】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液态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在升温至-196℃至-183.4℃之间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中;【小问2详解】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液态时分子间间隔较小,升温后分子间间隔增大,氮气先变为气态分离出去,则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小问3详解】①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若选用AF装置制取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收集气体应从a处进入,将水从b处排出,选择选择F(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方法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关闭活塞开关时,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使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则若想让反应停止,则需要关闭活塞开关;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H2O2分子,即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已经有1个O2分子(2个氧原子),所以还需要补充2个H2O分子,图示为;【小问4详解】加湿过滤仓是将产生的氧气通入水中,则上图B瓶相当于加湿仓;【小问5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水的质量为40.0g,样品质量为10.0g,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为48.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0g+10g-48.4g=1.6g;见答案。20.工业上利用石灰矿含(、)等原料,采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超细碳酸钙的用途______(写一条即可)。(2)煅烧塔中有硅酸钙()生成,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3)乳化池进行的“筛滤”,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4)乳化池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5)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答案】(1)作补钙剂(合理即可)(2)+4价(3)过滤(4)化合反应(5)【解析】【小问1详解】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故超细碳酸钙的用途:可作补钙剂;【小问2详解】硅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4;【小问3详解】乳化池进行的“筛滤”,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均可实现固液分离;【小问4详解】乳化池中发生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小问5详解】碳化塔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兴趣小组对一瓶久置的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池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池州市妇幼保健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肿瘤内科化疗药物配伍测验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科学中CT影像诊断的原理模拟筛查卷答案及解析
- 2026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招聘街道办派驻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湾沚区总医院)招聘药师1人(二次)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成都“蓉漂人才荟”都江堰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赴外考核招聘工作人员4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内科学临床诊断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白山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齐齐哈尔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2025江西上饶市属国有企业第一批次招聘10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活动板房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关于上海市的劳动合同范本
- 弱电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特种作业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储能应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施工现场节假日安全管理措施
- 2025年徐州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
- 固滨笼石笼护岸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