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欧洲东部和北亚-2024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_第1页
课件11欧洲东部和北亚-2024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_第2页
课件11欧洲东部和北亚-2024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_第3页
课件11欧洲东部和北亚-2024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_第4页
课件11欧洲东部和北亚-2024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全国通用)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02夯实基础03突破难点01课标解读04提升技能05随堂训练专题01地球基础与地貌观察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01课标解读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属性。2.学会某一(多种)自然资源分布和变化特点。3.能分析沼泽和冻土的时空分布规律,描述其形成机制;4.根据自然资源人布储藏状况说明国土开发的重点和方向。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1.欧洲东部的范围: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等数个国家。其面积占欧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的1/4。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2.北亚的范围: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从乌拉尔山麓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面积约占亚洲的1/4,人口仅占亚洲的1.2%。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1)地理位置: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陆上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国接壤。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2)地形: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3)气候: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阔,北部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南部有小范围的温带草原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黑海沿岸有狭小的地中海气候区,南部大高加索山地有高原山地气候分布。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4)水文: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4)水文: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河湖特点伏尔加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航运便利,有“母亲伏尔加”之称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冰期长,有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水能丰富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最深处达1620米)和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最深处达1620米)和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3.俄罗斯:(5)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森林的蓄积量,水能的蕴藏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主要矿产区有莫斯科附近的库尔斯克铁矿,乌拉尔地区附近的第二巴库油田,亚洲部分的秋明油田和库兹巴斯煤田。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6)居民: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但是这里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俄罗斯人口由130多个民族组成,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其中以俄罗斯族人为主。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7)农业:俄罗斯耕地面积较大,但受气候影响农产品产量不稳定(冬季漫长,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8)工业: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大国。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8)工业: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主要工业区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圣彼得堡工业区石化、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发达资源缺乏,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需从外地运入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发达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军事工业等工业部门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附近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部门煤、有色金属等丰富3.俄罗斯:(9)交通: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为主。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与邻国铁路相通,还有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一亚欧大陆桥)以及贝阿铁路。俄罗斯虽多大河,但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伏尔加河为主要的内河航道;俄罗斯海岸线长,但海洋封冻期长,而且除北冰洋外,其他各海域沿岸港口与外洋之间的联系都要经过别国的海域,对外航运十分不便。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俄罗斯:(10)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最大城市,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02夯实基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1.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形分布示意图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2.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形剖面图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3.东部开发:

俄罗斯西部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东部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低,但资源丰富。为改变国内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俄罗斯不断加快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步伐。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4.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1)奥伊米亚康纬度高,太阳辐射弱;(2)海拔高,温度低;(3)盆地地形,冷气流下沉至盆地底部,加之受极地气团控制,加剧了该地的寒冷程度(极端最低温-71.2℃)。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5.俄罗斯冬长严寒的原因:

①主体位于50°N以北,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最主要原因)。②亚欧大陆北部受北冰洋气团影响大,冬季寒冷。③东部、南部多高原、山地,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深人,加重了气候的寒冷程度。④西伯利亚北部,如奥伊米亚康、雅库茨克等地多位于盆地中,冷气流下沉,导致冬季酷寒。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6.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1)水源:有鄂毕河、叶尼塞河等河流的凌汛作用,河水溢出河床。(2)地形: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形低洼,排水不畅。(3)蒸发量:纬度位置高,蒸发量小。(4)下渗量:冻土广布,不利于水流的下渗。(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7.俄罗斯河流多有凌汛的成因:

纬度高,河流多自南向北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冬末春初时气温回升,河流上游的冰融化,而下游却处于冰冻状态,即发生凌汛。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8.俄罗斯河流众多,为何内河航运不发达,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原因:

①俄罗斯多大河、海港,但由于纬度高,冰封期长,通航期短,内河航运不发达。海运则多经过别国海域。②大河多自南向北流,且多位于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经过的经济中心少,交通运输需求少。③俄罗斯地域辽阔,工业以资源型重工业为主,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铁路运输是长途运输的需要。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9.中俄能源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程起点为俄罗斯科维克金气田,终点为我国上海市、建成年供气380亿立方米,有助于实现我国天然气多渠道进你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治理大气污染有重大意义。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10.俄罗斯河流众多,为何内河航运不发达,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原因:

①俄罗斯多大河、海港,但由于纬度高,冰封期长,通航期短,内河航运不发达。海运则多经过别国海域。②大河多自南向北流,且多位于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经过的经济中心少,交通运输需求少。③俄罗斯地域辽阔,工业以资源型重工业为主,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铁路运输是长途运输的需要。03突破难点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凌汛:1、概述: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阻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水先融,下游河道尚未冰解,易出现“凌汛”。主要受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成,可能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通常发生在我国北方河流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04提升技能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凌汛:2、凌汛的形成条件:①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②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③发生季节:初冬(封冰期)和初春(开冰期)04提升技能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凌汛:3、凌汛的危害:

(1)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封冻期,且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时间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及人群有较大的危害。(2)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为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3)冰压力引起的危害:冰压力是冰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包括由于流冰的冲击而产生的动压力,由于大面积冰层受风和水剪力的作用而传递到建筑物上的静压力及整个冰盖层膨胀产生的静压力。04提升技能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凌汛:4、凌汛的特征:

一是预报难。涉及因素很多,受地理位置、河道条件、温度变化、流量变化等因素影响,冰塞冰坝发生时间、位置极难预报。

二是调度难。防凌调度既要考虑水库、河道的防凌安全,又要兼顾供水、发电、生态等多目标,调度时间、空间跨度大。

三是破坏性强。凌汛洪水中由于掺杂大量的冰块,冲击河道堤防、桥梁等工程设施,破坏力大。04提升技能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凌汛:5、防凌措施:

(1)组织防凌队伍,防守两岸大堤。做好有关河段气象、水情的观测和预报,以及冰情观测和预报工作。要做好滩区及分泄凌洪区居民的迁移安置等项工作。

(2)利用封冻河段上游的水库,在封冻前,调放较大流量,抬高冰盖;在解冻前的适当时机,调节水库下泄流量,可避免水涨冰开,一拥而下的开河形势。

(3)利用沿河两岸的分凌分水工程,分泄凌洪,以保障两岸大堤的安全。冰凌冻结水力发电厂的引水渠或阻塞拦、防污栅影响水力发电时,可设法抬高渠道中水位,促使形成冰盖,是防止水内冰产生的措施。

04提升技能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凌汛:5、防凌措施:

(4)在解冻前的适当时机,对容易形成卡塞冰结坝的弯曲狭窄河段或已形成的冰坝河段进行爆破,以利来水、来冰的顺利下泄。冰凌冻结江河、湖泊、港口,影响航运交通,可采用破冰船破冰,或在港岸和船闸附近采用空气筛等防冻措施。冰凌撞击建筑物,如桥墩、闸墩、整治河道的丁坝等,多采用局部加固或破碎大块流冰等措施。

(5)进行河道整治,把容易形成卡冰结坝的弯曲狭窄河段进行裁弯取直扩宽,避免卡冰结坝。冰凌冻结各种泄水建筑物的闸门,影响启闭运用,一般采用加热或其他防冻措施。04提升技能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北纬50度以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气温特点表现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且气温年较差大。由材料“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可知,冬季气温低,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气温年较差大,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05随堂训练(1)甲地的气温特点是

,并指出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负面影响

。【答案】(1)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解析】(2)由材料“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可知,大庆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重要节点;由材料“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地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密闭空间)”可知,大庆油气藏资源丰富,密闭性好,安全性高;由材料“培养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可知,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人才储备丰富。05随堂训练(2)分析大庆利用闲置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答案】(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重要节点;油气藏资源丰富,密闭性好,安全性高;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人才储备丰富。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解析】(3)由材料“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可知,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丰富,中俄东线投产后,可以给东北地区增加天然气供给,缓解天然气短缺;天然气是相对清洁能源,污染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可以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改变供气格局。05随堂训练(3)说出中俄东线投产对东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答案】(3)增加供给,缓解天然气短缺;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改变供气格局。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II自然带主要位于北冰洋沿岸附近,靠近极圈附近,其南部III自然带位于大陆内部,面积广大,为亚寒带针叶林带,II自然带应为苔原带,I自然带位于极圈以内,靠近极点附近应属冰原带。向南突出的原因:从图中位置来看,该地位于东经60°附近,其植被带向南突出的方向,大致为南北方向;该地位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其海拔相对较高,其西侧为东欧平原,东侧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较东西两侧海拔高,气温更低,因此其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05随堂训练(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答案】(1)类型:苔原带。原因:受地形影响,地处山地,气温低专题11

欧洲东部和北亚2.(2022·江苏·统考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