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深度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深度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深度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深度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深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深度解析)一、文言文阅读(15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告子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犯其上,民皆曰:‘得无疾乎?’然国之所以未危者,以其尚可以存也。诸侯相兼并,海内一王,则此言将不闻于王者之耳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之国”中的“乘”,指古代一车四马,古以四马一车为一乘。B.“弑其君”中的“弑”,古代指臣子杀害君主,与“杀”同义。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的“交”,指互相、相互。D.“海内一王”中的“王”,指国君,此处特指“天下”。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B.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C.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D.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孟子/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国君、大夫、士庶人只追求各自的利益,就会导致国家危险。B.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只有实行仁义,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C.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只有关心百姓的疾苦,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D.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只有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二、现代文阅读(25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有时必要的。月光是柔和的;如梦一般,像诗人的妙笔,勾勒出一片荷塘的美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使整个荷塘仿佛笼罩在一层薄薄的轻纱之中。忽然一阵风吹来,叶子乱了,花也摇曳起来。月光被树叶、花朵的影子割成无数的条、片,在荷塘里闪烁。这月光、花影,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月光、花影、雾气都裁成了无数细长的条、片,仿佛是绿色的丝带,轻轻地垂落下来。树影婆娑,与月光、花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荷塘的中间,有一条小路,小路两边是荷叶、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月光下,荷叶、荷花更加美丽。荷叶的边缘是红色的,像火焰一样。荷花的花瓣是白色的,像雪一样。花蕊是黄色的,像金子一样。荷叶、荷花在月光下,更加娇艳动人。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C.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D.文章通过描写荷叶、荷花、月光、花影等景物,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C.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D.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诗歌鉴赏(15分)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独憔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青天无片云”描绘了夜晚牛渚的宁静景色。B.诗中“空忆谢将军”表达了诗人对谢安的敬仰之情。C.诗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D.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抱负与谢安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3.诗中“余亦能高咏,斯人独憔悴”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诗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的作用是什么?五、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感到压力重重。有人认为,压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有人认为,过度的压力会损害身心健康,影响工作生活。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标题;(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你的个人信息;(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六、文学常识(10分)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2.《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哪三位人物?3.《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共有多少人?4.《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分别是哪些人物?5.《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篇大多数是哪种类型的作品?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15分)1.B解析:古代“弑”特指臣子杀害君主,与“杀”有区别。2.C解析:原文“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的“交”表示互相、相互,与选项C中的解释相符。3.C解析:根据文意,正确的断句应为“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4.C解析: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只有关心百姓的疾苦,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这与选项C中的表述相符。二、现代文阅读(25分)1.D解析: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而不是仅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B解析:文章中并未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3.D解析: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仅仅对生活的感悟。四、诗歌鉴赏(15分)1.B解析:诗中“空忆谢将军”表达了诗人对谢安的敬仰之情,与选项B中的表述相符。2.D解析: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抱负与谢安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与选项D中的表述相符。3.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也能高咏,但与谢安相比,自己却独憔悴的情感。4.诗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的作用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突出了历史的长河和人生的短暂。五、作文(60分)略六、文学常识(10分)1.曹雪芹解析:《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2.刘备、关羽、张飞解析:《三国演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