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囚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囚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囚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囚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囚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囚歌》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

L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并背诵诗歌。

2.采用多种方法鼓励自学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

3.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

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从而懂得珍

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读懂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写一个字,看你们认识吗?(板书“囚”)

2.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是美好的,追求自由也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

从美国独立宣言中“不自由,勿宁死!”的口号到法国教育家卢梭

的至理名言“人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枷锁中!”无不表达着对

自由的向往,那么在革命者眼中,自由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在狱中创作的《囚歌》。(板书课题、播放

录音)这就是叶挺在狱中创作的囚歌。

4.读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课件出示一一叶挺人物

介绍)

5.先小声读一读,指生读。

二、初读诗歌

L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里,叶挺写下了这首诗,咱们先自己

试着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并标

注出诗歌的小节。

2.这首诗有几个小节?(三个)指生分小节读文。

3•这些词语你都读对了吗?

课件一一(紧锁敞开热血活棺材)一一指名读一

课件一一热血一一血通常在书面语中读血(四声),口语中读

血(三声)

课件一一活棺材一一棺是我们这首诗中要认识的字,你是怎么

记住它的?

4.再把全诗读给同桌听听,看看你们都读对了吗?

5.谁来读给大家听。

6.现在自己再试着读一读,可以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一些

问题,哪些你还读不懂,在现有读懂的基础上,你又产生了哪些新

问题?可以拿笔画一画,也可以在书旁边记一记。(教师相机在纸

上标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也可以跟老师一起来标注。

7.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对诗句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我

们学起来才有味道。怎么解决呢?老师什么也不讲,但是给大家提

供一些资料。(出示诗歌的创作背景)请你根据这首诗歌的创作背

景,去感受诗句,相信你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自由读,指名读)

三、研读文本

1.为能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老师还给

大家带来了小帮手。

课件出示:

①找出诗歌中关键的字词。

②着重理解关犍字词的本意及引伸的含义。

③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④把你的体会带入朗读中。(指一个学生读完)

2.结合创作背景,按照小帮手的提示,看看刚才这些问题,看

你能解决哪一个?先自己思考,遇到困难可以和伙伴一起说一说。

3.按顺序汇报你解决的问题,要按照小帮手的顺序说一说。

(1)这里的“人”指的是谁?“狗”指的是谁?用了什么写法?

(比喻)生:把国民党比喻成狗。

人和狗的本意和引申的含意是什么,你分别说一说?

这“人”和“狗",“门"和"洞",”紧锁”与“敞开”,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一一板书纸上

(男女生对读)

师:对比有什么好处?

生:鲜明地表达了革命者的气节,革命者的崇高追求。

(2)“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

你能从“高叫”着想象出敌人是怎样一副嘴脸吗?

狰狞、恶毒、阴险、奸诈的嘴脸。

他们阴险恶毒地叫什么?(指导读)

(3)自由,谁不向往?谁不渴望?但敌人要给的“自由”和叶

挺想要的一样吗?自由读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里出现的“自曰”

和前一个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个自由都能得到人身的自由,但也有区别,前者是出

卖革命,用尊严换来的所谓的自由,后者则是终于自己理想、信念

的自由。

我们看这句话(出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这是一个反问句。(出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一个是叹号,一个是问号,你分别读一读,看看情感一样吗?

(指生读)

生:第一个态度非常强烈。

练习读这句话带着坚定的态度,强烈的语气读一读。

导读:是啊,如果不屈服只有死路一条,对这一点叶挺是深深

的知道,但是他无数次的问自己一一读

叶挺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他心中一直明白一个道理一一读

在尊严正义与背叛苟活之间,叶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自由。

(板书:放弃自由)

(4)既然不能得到所渴望的自由,那么叶挺将军情愿选择一一

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我希望有一天,齐读第三小节。

“地下的烈火”是什么?

生:是正义之火,革命的烈火。

要烧掉这“活棺材”,“活棺材”乂指的是什么?“永生”呢?

(指导读)

同学们,这里我们把“一齐烧掉”换成“一起烧掉”,你读一

读,意思上一样吗?语气上一样吗?

意思相同,声调不同,二声的“齐”态度更坚决。“一起”强

调同时.,“一齐”强调态度。三声读的时候声音气势就懈下去了。

古时候人们在写诗的时候特别讲究运用声调,从声调上的选择来表

达自己的情感。叶挺同志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很注意这点,所以我

们读出来的时候感情特别强烈。再来读读这句话。

是啊,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决不会向敌人屈服,因为他心中充满

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所以,叶挺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一一读

虽然失去了自由,献出了生命,但他的精神和意志确得到了一

一永生。

(板书:得到永生)

4.现在屏幕上呈现的就是《囚歌》的真实手记,原诗以“六面

碰壁居士”落款,不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吗?让我们把自己

想象成他,就身处在这黑暗潮湿的囚室中,请你旁若无人的,带上

你的理解,放声读一读全诗。指生读。

5•他的诗是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在他的

作品《囚语》中还这样写道:一个人,当可能达到他生命最后一程

的时候,他需要眼泪,这不是妇人、懦夫的眼泪,是壮士哭战友的

眼泪。他需要狂歌,需要狂笑,最后一个意识、一个感情战胜了一

切,他会发出凯旋的微笑。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叶挺将军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

气节)

(板书: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6,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革命者,让《囚歌》再一次在我们耳

旁响起。我们试着背诵这首诗,囚歌一一

四、总结方法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囚歌》的?

我们先是一一诵读质疑;

然后一一参阅资料(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

感受,一种精神情怀,因此,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

背景,能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诗歌内容);

最后一一揣摩文本

我们关注了关健的字词、又关注了标点符号,以及写作方法,

从诗歌的细节处揣摩。(从而你和作者的心灵碰撞在一起,这样的

学习,这样的阅读就会让你终身难忘记,背诵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完

成了)。

2.抗战胜利后,叶挺将军获救出狱,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

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博古、邓发、王若飞等同

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遇难。至此,叶挺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革

命事业。

这就是他一一

放弃生命,得到永生,用青春谱写一曲震撼心灵的一一《囚歌》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用热血奏响一曲永不磨灭的一一《囚歌》

顶天立地,光耀千秋,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