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腈纶(qíng)褶皱(zhě)蓦然(mò)强词夺理(qiáng)B.斡旋(wò)缄默(jiān)拾级(shí)挑拨离间(jiān)C.龟裂(jūn)连翘(qiáo)狩猎(shòu)戛然而止(jiá)D.翌日(yì)蛮横(héng)农谚(yàn)风雪载途(zà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狡辨浮躁震耳欲聋轻歌慢舞B.帷幕沙砾穿流不息目眩神迷C.撺掇飘移纷至踏来名副其实D.撺掇潮汐天衣无缝草长莺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B.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C.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D.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B.《大雁归来》出自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它们命运的关注。C.《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他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D.《核舟记》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文章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6.古诗文默写。(8分)(1)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5分)《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____________,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8.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3分)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7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某中学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9.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10.如果你是活动的策划者,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写出两种。(2分)11.在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文化遗产的资料,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文化遗产包括哪几个方面。(3分)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三、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2-16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便要还家()(4)处处志之()1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闻之,欣然规往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16.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二)现代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雪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不久,一场大雪如期而至,我在雪中踽踽而行,想着怎么去责问她,怎么对付她。快到她家时,我突然站住了,雪地中只有我一个人踏雪而行的脚印。我站在雪地里,既没有听见她所说的坏话,也没有见到她本人。我设想中激烈的争吵场面根本就无从出现。雪地中只有洁白的雪,还有我孤孤单单的脚印。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世间的是非与善恶,有时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些雪,一些闲话,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要我们多留意一下,在雪地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清晰的。雪越下越大,我继续向前,当我走进一片松林时,雪已成了许多的雪团,从松枝上落下。我站在林中,只听见雪,簌簌地落着,偶尔有一两声鸟叫。我发现,周围竟然没有任何的脚印,而我,却成了这片松林里的唯一过客。我折转身,雪已经能湮没我的膝盖。我一路上,印下了一行脚印。又见来时的脚印,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要去责问她呢?我甚至想到,她可能根本就没说过那些坏话,是我自己疑神疑鬼。还有一些我所知道的别人的坏话,是不是我也生编硬造出来的呢?我再一次停下了脚步,雪中的脚印使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路,它是通向何方的,完全由我自己来决定。那一刻,我心底的怨愤全都化做了洁白的雪。我望着深可没膝的雪,突然发现,雪是多么可爱啊。我脚上的鞋早已被雪浸透,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冷,我在雪中,享受着雪带给我的宁静和快意。我试着以另一种思维模式来思考人生。生活中,我们被一些闲言碎语纠缠不休时,我们的心灵会因此而备受折磨。但是如果我们以雪的思维去看待它们,它们就只是暂时覆盖着生活的积雪,雪一化,就有路了。17.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18.第④段中“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我”明白了什么。(4分)19.第⑥段中“我为什么要去责问她呢”,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不去责问她的原因。(5分)20.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21.结合全文,说说以“雪一化就有路了”为题有什么妙处。(5分)四、写作(50分)请以“那一抹暖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A项“腈纶”的“腈”应读“jīng”,“强词夺理”的“强”应读“qiǎng”;B项“拾级”的“拾”应读“shè”,“挑拨离间”的“间”应读“jiàn”;D项“蛮横”的“横”应读“hèng”。2.D【解析】A项“狡辨”应为“狡辩”,“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B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项“飘移”应为“漂移”,“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3.B【解析】A项“目空一切”形容极端骄傲自大,是贬义词,此处使用不当;C项“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用来形容诈骗手段不恰当。4.D【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把“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5.C【解析】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不是英国的。6.(1)窈窕淑女(2)蒹葭萋萋(3)天涯若比邻(4)气蒸云梦泽(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7.德艺俱备人格卓越正确理财8.示例: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二、综合性学习9.示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10.示例:举办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开展文化遗产实地考察活动。1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三、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2.(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同“邀”,邀请(4)做记号13.C【解析】A、B、D项“之”均为代词,C项“之”是助词,“的”。14.(1)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5.作者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了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同时也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16.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干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后,会扰乱他们宁静祥和的生活,打破他们与世隔绝的状态。(二)现代文阅读17.多年前一个雪天,“我”因被闲言碎语困扰,去质问别人的路上,在雪地里的所见所感让“我”消除了怨愤,学会以另一种思维模式思考人生。18.“我”明白了世间的是非与善恶,有时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些闲话说明不了什么,只要留意,雪地上的脚印都是清晰的,即生活的真实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