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1903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2—1007)。为高质量编制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由起草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并进行如下分工:表1编制工作组及分工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主要负责工作周俊华助理研究员广西畜牧研究所统筹标准编制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培训。肖正中高级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指导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编写,质量控制。吴柱月推广研究员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周晓情高级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意见会;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廖晓光高级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的汇总修改,组织人员前往区内其他单位和高校调研讨论;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何仁春正高级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的汇总修改,组织人员前往区内其他单位和高校调研讨论;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曹艳红研究员广西畜牧研究所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意见会;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曹树威高级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意见会;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周志扬助理研究员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的汇总修改,组织人员前往区内其他单位和高校调研讨论;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滕少花研究员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的汇总修改,组织人员前往区内其他单位和高校调研讨论;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刘征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的汇总修改,组织人员前往区内其他单位和高校调研讨论;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王启芝高级畜牧师广西畜牧研究所负责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的汇总修改,组织人员前往区内其他单位和高校调研讨论;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2021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期间,走进甘蔗田与蔗农交谈,从甘蔗“吃干榨尽”、推进甘蔗种植机械化等方面对广西糖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9〕88号)指出“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糖蜜、蔗渣、滤泥等副产品高值化利用”。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要求2020年到2022年的重点任务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工程“要重点攻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获得重大技术成果20项以上。”同年底,又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桂政办发〔2020〕11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鼓励企业饲料化利用罗汉果渣、马蹄渣、菠萝渣、酒糟等农副产品,促进农牧循环发展。”延伸蔗糖产业链,将甘蔗“吃干榨尽”的过程,也是糖业经济生态循环发展的过程。国家和广西在“糖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糖蜜、蔗渣、滤泥等副产品高值化利用”、“一根甘蔗榨干吃尽”等指导意见对甘蔗渣农业废弃物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也标志着甘蔗渣的饲料化利用,将进入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21〕134号)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糖料蔗资源“吃干榨净”,不断提升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未来5年,全区建成1150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糖料蔗生产能力6000万吨左右。糖料蔗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蔗叶利用率、蔗渣利用率分别达到45%、100%”。广西是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区,近年来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连续三年超过1100万亩,广西糖业肩负国家食糖安全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多重使命。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2020/21年制糖期,广西累计产糖625.13万吨,2021/22榨季累计产糖611.94万吨,而生产1吨蔗糖会产生2~3吨的蔗渣,甘蔗糖蜜产出率约为3.4%,约为出糖率1/3水平,因此每年榨季都会产生大量的甘蔗渣及废糖蜜。蔗渣具有价格便宜、数量庞大、成分稳定和来源集中等特点,此外,甘蔗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高,病虫害发生少,农药残留量较低,饲用安全性相对较高。蔗渣中富含黄酮、多酚、苷类和有机酸等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汉黄芩苷、新橙皮糖苷、迷迭香酸、绿原酸等,具有抑菌、抗氧化、抗应激等重要生理功能。但目前70~80%的甘蔗渣被用于糖厂锅炉发电和供应蒸汽,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通常甘蔗收获季节在每年12月至翌年3、4月,恰逢南方冬春季节缺草期,大宗榨糖副产物可有效缓解南方冬春饲草料供应,经化学、生物技术处理后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对蔗糖废弃物进行饲料资源化利用,以延伸蔗糖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广西蔗糖产业、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广西蔗糖产业及畜牧业的竞争力。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蔗渣中纤维素微晶结构的存在和半纤维素-木质素层对纤维素的包围与粘合作用,水分难以渗入,纤维素酶不能与基质充分接触,酶解作用缓慢,从而影响纤维素的酶解率。甘蔗渣其本身含有充足的水分,残留有可溶性糖分,满足青贮条件,添加青贮添加剂后能提高其营养成分和青贮发酵品质。采用微生物发酵,降低蔗渣纤维素水平,提高菌体蛋白等营养物质水平,从而实现蔗渣降解与产品营养增富的协调统一,是目前甘蔗渣饲料化处理的有效方法。青贮添加剂、青贮时间、发酵底物等因素均可影响甘蔗渣青贮品质,发酵工艺不合理甚至会导致饲料的腐败霉变,影响动物生产。目前,国内外已有广泛的针对甘蔗渣制备青贮饲料的研究报道,项目组针对甘蔗渣发酵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试验研究,为本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数据基础;通过对养殖企业、饲料企业生产实践的走访调研积累了大量的甘蔗渣发酵饲料的生产实践经验;项目组成员具有扎实的微生物发酵理论知识及生物饲料制备的实践经验,这些为本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奶蛋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力地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养殖业发展与饲料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开发非粮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率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粮食短缺、能源紧张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难题。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物质的转化,在有利于生态平衡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清洁产业正成为一种新的工业生产方式而备受各国的重视。本标准针对广西甘蔗糖业的发展优势,其副产物甘蔗渣、甘蔗糖蜜综合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对蔗糖废弃物进行饲料资源化利用,建立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对活跃广西地方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制定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以标准为抓手,界定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设备设施、原辅料、加工工艺、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要求,对规范广西甘蔗渣发酵饲料工作,提高广西甘蔗渣发酵饲料技术水平,促进青贮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完成。编制工作组下设二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有关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NY/T4232—2022甘蔗尾梢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DB45/T1891—2018甘蔗梢叶青贮技术规程DB45/T955—2013生物质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DB22/T3208—2020呼吸袋法生产发酵饲料技术规程(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界定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设备设施、原辅料、加工工艺、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甘蔗渣发酵饲料的生产。(四)调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2021年12月~2022年1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的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调研的同时召集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相关人员开展了标准研讨会,对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相关文件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22年1月~7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要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广泛实地调研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草案)。2022年7~2023年3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再次以草案为基础,提炼核心技术细节,广泛地针对广西不同区域开展技术对比和总结,并实际征求广西大学、广西畜牧站、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桂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八百里农业投资集团、广西扶绥广羊农牧有限公司、来宾市畜牧水产养殖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意见,通过收集反馈了大量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进一步讨论完善标准草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一)编制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当前现状,调研广西甘蔗渣发酵饲料市场情况,在现有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企业相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企业多年的技术试验、实践经验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要求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出可操作性强、适合广西甘蔗渣发酵饲料发展的生产技术标准,供各生产企业学习借鉴,有助于全面提升广西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水平。2、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广西内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广西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发展的趋势,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发展的指导。(二)编制依据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资源及研究报告,结合项目组系统的科学实验数据,并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本标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基础技术人员及生产者均可够按照标准进行实际操作。广西畜牧研究所组织实施了广西非粮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桂渔牧科201528020)及广西特色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桂科AB20297012)项目,针对甘蔗渣的饲料资源化应用开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甘蔗渣的市场调研、饲用化检验,到掌握甘蔗渣发酵机理、发酵品质调控,再到甘蔗渣发酵饲料的饲用等,摸索出甘蔗渣饲料化利用的最佳方式,形成了甘蔗渣发酵饲料加工利用技术体系。项目组成员以甘蔗渣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及纤维素酶进行青贮,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或纤维素酶均有利于提高青贮效果,二者混合添加的青贮效果更佳;同时对甘蔗渣原料含水量、甘蔗糖蜜添加比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物料含水量60%~70%、糖蜜8%~10%添加比例、豆粕5%~10%添加比例均可达到较好的青贮效果。同时,项目组开展12月龄广西黄牛甘蔗渣青贮饲养实验,以稻草为粗饲料的处理组作为对照组,青贮甘蔗渣替代50%的稻草的处理组作为试验组,两组精料配方及投喂量相同。研究发现,青贮甘蔗渣替代50%稻草饲喂广西黄牛能达到较理想的育肥效果,且对瘤胃发酵特性无显著影响,对血液生化指标也无不良影响。可知,青贮甘蔗渣替代部分日粮饲喂南方肉牛是可行的。实验数据见下表。表2青贮甘蔗渣对育成牛日增重、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25%青贮甘蔗渣)平均日增重(kg/d)1.281.25瘤胃发酵参数pH值7.017.03乙酸(mmol/L)37.634.52丙酸(mmol/L)8.37.1丁酸(mmol/L)4.54.32总挥发性脂肪酸(mmol/L)50.4746.78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g/L)75.2571.23白蛋白(g/L)37.5536.42尿素氮(mmol/L)7.687.32甘油三酯(mmol/L)0.970.94总胆固醇(mmol/L)2.753.28(三)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无冲突。经查询,目前并无与“蔗发酵饲料生产”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与“甘蔗发酵饲料”相关的标准有:《NY/T4232—2022甘蔗尾梢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DB45/T1891—2018甘蔗梢叶青贮技术规程》。上述两个标准针对的是甘蔗尾梢叶,本标准针对的是甘蔗渣,甘蔗渣与甘蔗尾梢叶在干物质、粗蛋白、糖分含量等方面均不相同,不适用于甘蔗渣发酵饲料的生产。在发酵技术要求上,与其他标准相比,本标准原辅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主要核心技术和创新点在于:1、明确了甘蔗渣、甘蔗糖蜜、豆粕、食盐原料配比要求,主要依据单位多年试验、实验经验确定。2、明确了蔗渣的青贮时间,主要依据项目组试验研究及实践经验确定。3、结合德国农业协会(DLG)评分法及刘建新(1996)青贮饲料质量评分标准中的pH值的评分标准对蔗渣青贮进行分级。主要条款的说明广西地方标准《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设备设施、原辅料、加工工艺、质量评定要求。(一)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甘蔗渣发酵饲料指的是以甘蔗渣通过青贮技术处理制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能长期保存的饲料。(二)原辅料要求主要依据前期的甘蔗渣发酵饲料市场考察调研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多年的实验讨论确定。通过对甘蔗渣的营养成分检测可知,甘蔗渣是一种优质青贮饲料原料。考虑到青贮的目的是保存青绿和多汁饲料的优良品质,所以青贮原料应新鲜、干净、无霉烂,无污染。另外,因为本标准采用的是自然发酵的青贮方法,根据需要选择性添加甘蔗糖蜜、豆粕和畜牧用盐等辅料即可,需要添加青贮添加剂剂。甘蔗渣、青贮甘蔗渣、稻草营养成分测定实验数据见下表。表3营养成分测定表项目干物质(%)粗蛋白(%DM)中性洗涤纤维(%DM)酸性洗涤纤维(%DM)42.840.5637.25甘蔗渣26.102.8565.7青贮甘蔗渣25.365.6262.76稻草90.64.0165.34(二)设施设备主要有青贮窖、裹包青贮拉伸膜、切碎机或铡草机、运输车辆、大中型压实机械、青贮裹包机等,可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青贮窑其要求主要参考《NY/T2771农村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多年的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一般农户最好用青贮池,每个池容量1个立方,每户2-3个池,只要有池,不受季节限制,原料多少,什么时候都可以青贮,喂时随取随喂,经济适用。裹包青贮具有不用占地挖窖,花费少,方法简单,贮喂方便的优点。保存时间久,贮存效果好,可贮存一年以上而质量仍保持良好,适宜一家一户养殖畜禽少使用。裹包青贮拉伸膜应选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白色,含有光稳定剂,抗老化能力强,能在户外放置至少1年不变性。抗撕裂,具有较好的伸缩性粘附性,一般厚度0.025mm,拉伸比范围55%~70%。气密性和遮光性良好,可以与青贮裹包机配套使用。推荐采用一般厚度0.025mm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薄膜是考虑到这种薄膜在整个发件过程中不易被腐蚀。(四)生产工艺主要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多年的甘蔗渣发酵饲料生产经验及广西非粮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桂渔牧科201528020)及广西特色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桂科AB20297012)项目,针对甘蔗渣的饲料资源化应用开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从甘蔗渣的市场调研、饲用化检验,到掌握甘蔗渣发酵机理、发酵品质调控,再到甘蔗渣发酵饲料的饲用等,摸索出甘蔗渣饲料化利用的最佳方式,形成了甘蔗渣发酵饲料加工利用技术体系。贮前准备:主要包括青贮窖准备、裹包青贮存放、机械设备准备、青贮材料准备。主要依据后期甘蔗渣发酵饲料步骤及要求确定。原料处理:青贮装窖、裹包前应将原料切短:切碎程度随原料性质而异,以及能饲喂家畜的对象确定,如喂牛长度为4cm~6cm,喂羊为2cm~4cm。因为切得细碎的原料易于压实和提高青贮窖的利用率,切碎后汁液渗出可以把原料表面全部湿润,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另外,青贮饲料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制成青贮的品质,青贮原料的适宜水分含量,又与青贮原料的粗细、软硬、切碎程度有所区别,一般甘蔗渣水分含量在60%~70%为宜。混合搅拌:以糖蜜、豆粕添加量及青贮物料水分含量为调制因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蔗渣青贮最优条件进行筛选,青贮30d后开封。采用德国农业协会(DLG)评分法进行青贮质量评定同时检测各实验组的Ph值。评分较高的组是3、4、9组,等级为优良1级;第1、6、7组得分较低,等级为中等三级,应该是水分太少导致青贮不理想。物料水分在55%~66%的实验组发酵后Ph均在4.8以上,青贮品质差。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Ph值较低的组是第4、5、8、9组。综合考虑,蔗渣青贮青贮物料含水量60%~70%、糖蜜8%~10%添加比例、豆粕5%~10%添加比例为宜。表4正交试验表实验组因素物料水分(%)糖蜜(%)豆粕(%)155~6065260~6585365~70105465~7087.5560~6567.5655~60107.5755~60810860~651010965~70610表5不同条件下感官评定青贮品质得分组别指标得分总分等级气味结构色泽14217中等,3级21031.514.5尚好,2级3123217优良,1级4124218优良,1级5103215尚好,2级64217中等,3级74217中等,3级8113115尚好,2级9113216优良,1级表6不同条件下感官评定青贮品质得分组别因素Ph值物料水分(%)糖蜜(%)豆粕(%)155~60655.1260~65854.3365~701054.0465~7087.53.9560~6567.53.9655~60107.55.5755~608106.0860~6510103.8965~706103.9装窖密封或打捆裹包:为避免切碎原辅料在空气中暴露过久,造成窖内高温,青贮装填时应迅速,装窖与压实作业交替进行。同时,给出了青贮窖、裹包2种不同青贮的操作要求。此外,因为不同的设施规格不同,本标准并未给出装填的具体重量,仅要求装填的密度以及高度。密封的目的是隔绝空气继续与原料接触,尽快使窑内呈厌氧状态,抑制好气性发酵。因此,装填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密封,重物压实。贮后管理:窖贮应定时检查青贮窖和塑料薄膜的密封性,若发现有裂缝或塌陷,要及时修复,防止雨水渗入;定期检查底部积液情况,如有过多青贮液外溢,应及时将积液抽出,防止积液过多造成底部青贮料变质。裹包应定时检查裹包膜,如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止鼠、虫、鸟类等危害。取料:甘蔗渣青贮料密封发酵30d即可开启取用。开窑使用时,则需先把上边覆盖层依次全部取掉,勿使泥土掉入青贮饲料中,沿横截面由上到下逐层切取,取后及时用塑料膜压紧盖严,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这是因为青贮饲料接触空气之后,很容易感染毒菌发霉变质而失去饲用价值。以蔗渣为主的青贮物料调节水分65%左右,密封发酵,分别于发酵第1、5、10、20、30d天取样。发酵30d与20d的Ph基本相同,趋于稳定,发酵30d的青贮质量感官评分达1级优良,且青贮过程中干物质率在降低,因而蔗渣青贮30d为宜。表7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变化处理天数05102030pH6.964.74.24.03.9DM(%)35.7635.5134.4333.5633.54外观品质呈淡黄色,芳香味弱颜色金黄发亮,酸香味道、质地松软(五)质量评定青贮饲料的等级因原料与调制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标准结合德国农业协会(DLG)评分法中对气味、色泽、质地和手感的评分标准及刘建新(1996)青贮饲料质量评分标准中的Ph值的评分标准,将甘蔗渣发酵饲料分为了一级优、二级良好、三级中等、四级劣等4个等级。卫生要求应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质量等级为劣等饲料不可饲用。表8德国农业协会青贮质量感官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分数气味无丁酸臭味,有芳香果味或明显的面包香味14有微弱的丁酸臭味或较强的酸味、芳香微弱10丁酸味颇重或有刺鼻的胶糊或霉味4有很强的丁酸臭或几乎无酸味2结构茎叶结构保持良好4叶子结构保持较差2茎叶结构保存极差或发现有轻度霉菌或轻度污染1茎叶腐烂或污染严重0色泽和手感与原料相似,烘干后呈淡褐色2略有白色,呈淡黄色或带褐色1变色严重,墨绿色或褐色呈黄色,呈较强的霉味0总分等级20~1615~109~54~0优良,1级尚好,2级中等,3级腐败,4级表9现场指标综合判别青贮饲料质量评分表(刘建新.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试行)[J].中国饲料,19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节能保险产品行业前景分析
- 生物科技行业创新与未来趋势探索
-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合同范本】办公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范本
- 中国银行盐城市亭湖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漯河市召陵区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辽阳市白塔区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工商银行毕节市纳雍县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2025年徐州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固滨笼石笼护岸施工方案
- 《综合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课件
-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 布洛芬药物分析关键要点
- 【新】2025国职游泳教练考试题库(120题完整版)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高频重点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解析)
- 海豚的基础知识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申请书
- 《参红通络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生化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 箱变应急预案与响应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