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2025.0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世纪是一个高度分裂,分权的社会,其理论基础是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五世纪提出的“双剑说”,即“上帝的事情归上帝,凯撒的事情归凯撒”。这种“权力二元论理论”对中世纪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中世纪欧洲()A.教会强化对人们的控制 B.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C.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D.王权进一步得到强化2.在环太平洋贸易网络的东西交流中,非典型商品和事件其实从未缺席,甚至所起的历史作用与影响也并不亚于白银、丝绸和茶叶等典型商品。巧克力、可可豆这些被传统海洋贸易研究所忽视的非典型商品,其实在中西交流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该学者意在强调“物种交换”()A.导致了黑人奴隶贸易兴起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D.中断了美洲文明发展进程3.一位现代学者试图用下述方式归纳他们对经济生活的态度的差别:“天主教徒比较安静,很少有物欲冲动;他们喜欢尽可能有保障的生活,哪怕收入微薄而不喜欢冒险和刺激。有句幽默的谚语说:‘美食与美睡不可兼得’,就此而言,新教徒喜欢美食,天主教徒则喜欢不受搅扰的美睡”。这位学者的观点()A.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C.揭示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 D.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蓝图4.工业革命界定了现代性。从宏观上看,工业革命使人类劳动生产率乃至整体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均财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使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前所未有地加快了速度,同时还使世界各地农村人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涌入城市,尽管在工业化初期,许多国家曾出现过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和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作者意在强调工业革命()A.科学与技术实现了紧密结合 B.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 D.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迅速消失5.巴黎公社既作为历史事件而存在,又以象征符号续存。列宁广泛征引并积极化用公社符号,将巴黎公社视为革命策略和政权建设的双重范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和国家的学说,回答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应采取何种革命策略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等重大理论问题。这是因为巴黎公社()A.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B.坚持了科学理论指导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D.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6.马克思认为,创新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但创新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创新增加了资本家财富,但却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工人真正共享自己创造的财富。材料意在说明()A.创新在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双面性 B.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取代C.创新是造成贫富分化的重要原因 D.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无法避免7.19世纪末,欧洲商人、探险家、传教士等以利诱、威逼、欺骗等手段与非洲酋长或国王签协议,获取土地。这些人有的得到了政府或非政府力量的授意,有的则是单纯的“协议贩子”,只要有协议,就可用力量去践行,不管他们接不接受。材料意在说明()A.土地协议使非洲丧失了领土主权 B.非洲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相对落后C.有效占领原则具有强制性和隐蔽性 D.欧洲与非洲之间利益的权衡和交换8.1824年哥伦比亚外交部长致信美国国务卿亚当斯:“我们请求贵国作为自由捍卫者,与哥伦比亚缔结同盟条约…以阻止(法国)任何可能的侵略。”美国最终婉拒请求,同年英国外交大臣坎宁提议英美联合警告法国不得干涉美洲,美国同样拒绝。这反映出()A.门罗主义本质是孤立主义的延续 B.欧洲均势外交影响美洲外交决策C.美国外交政策受到现实制约 D.法国企图重建美洲殖民体系9.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等政策,以剪刀差的形式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过渡的新路径。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发展历程,该路径完成的环节是()A.市场开拓 B.内部高积累 C.技术革新 D.新制度保障10.1930年,甘地在向英印当局提出降地税、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遭到拒绝后,发起食盐进军运动,率领数千名追随者徒步240英里至丹地海滩自制食盐。这一行动最能反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征是()A.通过经济改革实现印度自治 B.以宗教符号凝聚反殖民力量C.以民众直接行动挑战殖民者 D.依赖国际舆论迫使英国让步11.1935年,美国联邦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直接雇佣失业者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并规定其薪资不得低于私营部门标准;至1941年,该机构累计支出113.6亿美元,占同期联邦财政总支出的12%。新政期间,企业主多次抗议称此举“扭曲了劳动力市场”,南方州议员则指责政策“加剧了种植园劳工流失”。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罗斯福新政()A.强化国家干预导致市场机制失衡 B.扩大财政支出加剧政府债务危机C.激化劳资矛盾引发社会动荡不安 D.忽视区域差异激化地方对立矛盾12.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过《国防教育法》投入数十亿美元推动数学、科学和外语教育,并设立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基础研究;同期苏联在五年计划中强调“科技是国家战略支柱”,成立科学院下属研究所200余个,将高等教育入学率提升至战前的3倍。两国举措的共同历史背景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升级 B.冷战竞争倒逼国内科教体系改革C.经济全球化推动人才标准趋同 D.科学教育建设缓解社会内部矛盾13.1973—1982年,美国年均通胀率8.7%,失业率最高达10.8%,GDP增长率仅2.2%。政府沿用凯恩斯主义扩大公共支出,M2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9.1%,但企业利润率从14%降至5%;同期,西德压缩传统重工业规模,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2.5%,日本通过“减量经营”将制造业能耗降低20%。这一现象反映出滞胀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干预经济走向系统性失败 B.传统宏观调控政策与供需结构脱节C.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严重 D.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冲击金融秩序14.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推行“新经济机制”,允许企业自主定价并引入市场调节,但80%的工业品仍须通过经互会以“协商价格”出口至成员国;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改革中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却因能源供应依赖苏联而被迫维持重工业优先模式。据此可知东欧改革难以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一体化固化了分工依赖 B.各国保守势力阻挠市场化进程C.苏联霸权干预扼杀改革尝试 D.计划经济理论缺乏创新性突破15.1994年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后,推行“黑人经济振兴计划”,强制企业向黑人转让股份并雇佣黑人员工。然而,经济结构转型迟滞,经济学家指出:“外资撤离与技术断层,使南非陷入‘去工业化’陷阱。”下表为南非1994—2010年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这反映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受挫的根源在于()指标/年份1994年2000年2010年矿业占出口总额比重68%65%60%制造业占GDP比重18%16%15%外资净流入(亿美元)32-20-58技术专利自主率12%9%6%基尼系数0.590.620.63失业率20%23%25%A.殖民遗产下单一经济结构难以转型 B.激进政策加剧资本与技术逆向流失C.全球化分工强化资源型国家依附性 D.种族矛盾延续削弱社会生产凝聚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厘清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欧美近代以来部分大事件简表(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根据表中信息设计一个主题,并简要阐述。(要求:概括全面,主题明确,特征清晰,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非洲的殖民历史殖民主义者一踏上非洲领土就开始贩卖非洲黑人,掠夺非洲黄金。欧洲人贩卖非洲黑人最早开始于1441年,这一年葡萄牙的一个船队从布朗角以北的一个地方捕抓了一批摩尔人带回里斯本。但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黑奴贸易则是从16世纪初开始的。18世纪末,产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资产阶级意识到雇佣工人生产远比强迫没有积极性又不熟练的黑奴劳动要有利得多。1815年,殖民主义列强在维也纳分赃会议上原则同意废止黑奴贸易。殖民者对非贸易由贩奴和掠夺黄金为主转向所谓的合法贸易为主,棕榈油在合法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主要殖民国家在非洲鼓励开办种植园,加强向内陆的探险活动。最终1890年在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上通过《禁止奴隶贸易总协定书》。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科技革命进入第二次高潮——电气化时代,殖民主义列强首先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1884年柏林会议把瓜分非洲推向高潮。在此后的30多年中,整个非洲几乎全部被瓜分完毕,到1914年,殖民主义列强占领了非洲的领土。——摘编自李忠人《近代殖民主义侵略非洲的动因和政策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非洲殖民历史的演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5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战后对德处置争议

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疆域问题福煦元帅要求将德国西部边界推回莱茵河,莱茵河右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成立一个独立的莱茵共和国。莱茵河地区实施非军事化德国军事削弱大量裁减德国军队,限制德国军事生产,德国军事企业由协约国实行直接监督,德国军舰全部分配给战胜国主张保留德国的一定军事实力,合力反对法国彻底解除德国武装的方案德国战争赔款德国战争赔款最少不低于4800亿至6000亿金马克(约30亿英镑);赔款分配比例法国58%、英国25%,其余各国17%主张削减德国赔款;赔款分配比例法国50%、英国30%、其余国家20%对英法方案均不满意,主张德国赔款总额不超过2000亿金马克注:1917年估计整个法国总财产为20.04亿英镑——摘编自崔斌《英美两国在重建“一战”后国际秩序中的斗争与合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法、英、美三国对战后德国处置的争议及原因。(14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集装箱改变世界材料一表11965—1974年集装箱船数与运载能力变化表表21956—1980年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量及成本变化年份美国港口装卸效率(吨/小时)日本对美出口增长拉美国家工业品出口占比单箱运输成本(美元)19561.712.3%18.7%420197028.6317.5%6.2%185198048.9829.1%3.8%98——摘编自马克·莱文森《集装箱改变世界》材料二1951—1975年间苏联铁路建设占运输业总投资的68%,全国78%工业产能分布在铁路沿线200公里范围内。苏联在1970年代被迫加速西伯利亚大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应对集装箱运输带来的远东贸易压力。经互会内部报告指出:“标准化集装箱使西方工业品渗透速度加快,必须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输网络。”——摘编自《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档案(1973—1981)》材料三日本工厂利用集装箱运输将来自顾客和零售商或批发商的订货与工厂的生产系统直接挂钩,集装箱就是工厂的仓库,集装箱运输就是工厂的传送带。日本通产省1975年统计显示,集装箱化使制造业外迁率上升至37%,导致国内工会抗议“产业空心化”。同期美国《劳工评论》记载:“西海岸码头工会成员从1955年的8.2万人锐减至1980年的1.7万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集装箱催生的全球化劳工体系,使女性就业占比在制造业领域突破40%。”——综合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法国《社会变迁》杂志材料四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政策依赖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但集装箱革命使跨国公司的规模突破关税屏障,墨西哥城大学2005年研究报告显示:“NAFTA框架下的集装箱物流链,使美墨边境加工区集中了全国73%的工业产值,但技术外溢率不足5%。”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报告称:“全球前50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控制着78%的运力,其中32家总部设在发达国家。”——摘编自《拉美经济观察》《全球化与权力重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集装箱改变世界”的理解。(14分)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5月学情诊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BABCCBC题号1112131415答案ABB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答案】(12分)示例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相互作用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在英国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在美国推动共和政体的完善,在英国则推动了议会改革,在德意志地区则使得国家统一提到了议事日程,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又进一步推动了德意志完成统一和法国确立起共和政体。政治和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7.【答案】(15分)非洲殖民历史的演变15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繁荣,新航路开辟,美洲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劳动力不足和种植园经济的发展。(3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进行黑奴贸易并掠夺黄金。(1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工厂制度确立,亟需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资产阶级发现雇佣工人比黑奴劳动获利更多。(3分)欧洲殖民者转向开展所谓的合法贸易,通过掠夺原材料、开展种植园经济并加强向内陆的探险扩张。(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阶段),需要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3分)因此,列强争先恐后的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1分)欧洲在非洲的殖民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其殖民活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3分)18.【答案】(14分)争议:对于德国疆域问题: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英美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