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研究_第1页
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研究_第2页
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研究_第3页
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研究_第4页
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RCEP的签署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带来的新的机遇,近年来有关RCE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渐渐增多。(四)文献述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在农产品出口的引力模型构建和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面的支持。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范围局限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缺乏对东盟整体的综合研究,缺乏对面临RCEP新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现状的数据分析。关于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现状分析、面临的瓶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上。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农产品出口结构、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合作等建议。这些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和实践建议。但是没有针对RCEP这一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所以本文研究进一步关注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影响相关问题,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三、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现状(一)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贸易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间贸易合作不断加深,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往来愈加密切。图1展示了中国2013-2022年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由数据可得,2013年至2022年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总额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由1156701.7万美元增长至2324296.2万美元,我国与东盟之间农产品贸易往来愈加密切。虽然期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2017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率比较低,但在之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很快得到恢复,增长率增长。2019年后由于新冠疫情爆发,世界经济受到冲击,经济增长缓慢。但在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订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依旧较快增长,同比增长率也有提升趋势,到2022年同比增长率已恢复到9.72%。RCEP的签署创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有积极影响。图12012年-2022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单位:万元)(二)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类别根据研究需要本文把农产品划分为四大类如表1所示:表1农产品分类表类别名称产品范围第一大类活物及农产品HS01-05章第二大类植物产品HS06-14章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HS15章精致的食用油油脂,动、植物蜡第四大类食品HS16-24章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制品以2022年为例,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以第四大类和第二大类农产品居多。2022年中国第四大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出口额额高达1062315.9万美元,占比达到46%。中国第二大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出口额为893527.7万美元,占比为38%。中国第一大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总额为287456.2万美元,占比为12%。中国第三大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总额最少,为80996.5万美元,占比仅为4%。我国第四大类农产品出口占比较多可能与我国食品饮料种类繁多、价格适宜能满足多元需求有关。我国烟草行业管理制度严格,有助于更好的出口管理。而且东盟国家人口数量增多,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也增加了此类产品的需求量。第二大类农产品出口占比也比较大,可能是由于我国拥有多样的气候条件,能够种植多种植物产品,包括水果、蔬菜、谷物等。这种多样性使得中国能够提供丰富的植物产品,满足东盟国家不同的需求。第一大类农产品出口占比较低可能是因为活体动植物的运输通常需要特殊的包装、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导致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运输过程相对复杂。因此出口相对较少。第三大类农产品出口占比很低可能是由于东盟国家动植物油如棕榈仁油料和椰子油料产业发达,生产成本更低,本土产品竞争力更大。图STYLEREF1\s22022年中国出口东盟农产品类别金额与占比(三)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主要市场近十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各个国家的出口额比例略有波动,但相对比较稳定。2013年至2022年间,越南的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而泰国则在2015至2017年有所增加,之后略有下降。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占比相对波动较小。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总体占比呈上升趋势,虽然整体占比偏小,但他们对出口额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即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从2022年数据来看,越南市场份额占比23.59%,马来西亚市场份额占比23.03%,泰国市场份额占比20.74%,合计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占比接近,分别为11.67%和11.55%。新加坡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占比为6.13%;而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占比更小一些。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好,市场规模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因此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越南和泰国地理位置接近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着不小的优势。相比之下,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国家,如文莱、老挝等,对农产品的需求可能较低,出口占比也相应较小。图32022年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份额占比四、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机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实施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关税减免与贸易成本降低RCEP的签署与实施,降低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为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铺平了道路。这一举措不仅直接降低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农产品的贸易成本,更为中国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创造了更为通畅的渠道与丰富机会。关税的减免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进而有助于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加出口量。(二)加强贸易往来与产业链整合RCEP的实施不仅加强了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而且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东盟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在RCEP的实施下,中国农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东盟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此外,RCEP还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链整合,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在价值链上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农产品将能够更快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RCEP也为国家间农业科研的经验分享提供了平台,共同推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三)政策支持与贸易环境优化除了上述的经济效应外,RCEP还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在RCEP的框架下,各国将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此外,RCEP还提供了争端解决机制,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降低了贸易风险,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这将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发展。五、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为探析2005—2022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本文借鉴任洁(2019)和Md.YunusAli(2022)的研究成果,根据农产品贸易特点,在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如下RCEP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贸易引力模型:lnEXPORTijt=其中X代表其余控制变量,i代表出口国,j代表进口国,t代表时间(二)变量和指标说明1、被解释变量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结合选用的指标,将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农产品总额Export作为被解释变量。2、核心解释变量RCEP为虚拟变量,表示东盟各国是否加入RCEP协定。RCEP协定生效前取0,生效后取1。预测其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为正相关。3、控制变量(1)β0(2)LGDP即出口国的GDP,通过增值法计算得出,代表了一国所生产所有制成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预计出口国GDP与农产品出口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DT代表东盟各国首都与中国首都北京之间的直线地理距离。在一定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距离越远,通常意味着贸易运输成本越高,从而不利于贸易活动的开展。因此,预计各国首都间直线距离与农产品出口额存在负向相关。(4)TCL代表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指数,该指数的提高意味着贸易互补性的增强,这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因此,预计农产品互补性指数与农产品出口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AAV为东盟国家的农业增加值,是衡量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国家农业部门产出在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长。当农业增加值上升时,通常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和产出增加,这可能导致国内农产品供给的充裕,从而降低了对外部农产品进口的需求。因此,预计农业增加值与农产品出口额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6)GDP作为东盟各国的经济总量指标,按照支出法核算,它反映了经济体内总的购买需求。由于进口商购买量的增长直接反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因此进口国的GDP在衡量国际商品潜在需求时起到了代理作用。据此,预计进口国的GDP与农产品出口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BORDER作为虚拟变量,用于表示贸易伙伴国家之间是否存在共同边界。邻国之间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贸易引力理论中假定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之间贸易水平较高。因此,预计该变量与农产品出口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2变量的预期符号、含义解释变量预期符号含义+/-常数项,固定因素RCEP+虚拟变量,RCEP协定生效前取0,生效后取1LGDP+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T-进口国与中国的距离TCI+农产品互补指数AAV-进口国农业增加值GDP+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BORDER+虚拟变量,两国存在共同边界取1,否则取0(三)数据来源说明样本选取方面,本文的样本对象为东盟十国:越南(VNM)、泰国(THA)、新加坡(SGP)、菲律宾(PHL)、马来西亚(MYS)、缅甸(MMR)、柬埔寨(KHM)、印度尼西亚(IND)、文莱达鲁萨兰国(BRN)、老挝(LAO)。数据来源方面,EXPORT为中国在2005年-2022年期间向东盟各国出口HS编码01-24章农产品出口额,收集于UNComtrade数据库。中国与东盟各国2005—2022年的GDP、AAV等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发展指数数据库。两国之间的距离通过地图软件进行测算,选取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首都间的距离。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TCI),使用TCI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公式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收集于UNcomtrade数据库。RCEP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中,RCEP协定生效之前,取值为0;生效之后,取值为1。BORDER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中,两国如果不存在共同边界取值为0,存在则取值为1。有关上述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如表3所示,总观察样本有180个,年份选取了2005年-2022年共计18年,进口国选取10个。表3描述性分析VariableObsMeanStd.Dev.MinMaxid1805.52.88110year1802013.55.20320052022EXPORT1801.189e+091.398e+0911086865.482e+09RCEP1800.1670.37401LGDP1809.653e+124.824e+122.286e+121.796e+13DT1803580.581850.6052330.7995220.879TCL1800.8410.0430.7040.883AAV180257.006340.9980.7041635.639GDP1802.389e+112.646e+112.736e+091.319e+12BORDER1800.30.4601(四)回归前检测1、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对数据回归前首先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方差膨胀因子结果如表4显示,VIF等于1.711,小于5,说明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共线性,因此不必担心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表4方差膨胀因子结果VIF1/VIFRCEP1.4370.696lnLGDP1.5020.666lnDT1.9490.513TCL1.1570.864AAV1.9920.502lnGDP2.0580.486BORDER1.8850.531MeanVIF1.711.2、平稳性检验用LLC检验与Fisher-ADF检验两种方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各变量平稳,不会出现伪回归情况。表5平稳性检验结果LLC检验P值Fisher-ADF检验P值lnEXPORT0.0000.000lnLGDP0.0000.000TCL0.0000.000AAV0.0010.000lnGDP0.0000.0003、LM检验在回归方式选择上,由于模型中涉及首都间距离DT与BORDER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因此不适用固定效应回归。使用Breusch-Pagan提出的LM检验来比较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结果得出P=0.0000,小于0.05。因此,本文拒绝了原有的假定,本文应该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相较于比混合回归模型更适合解释数据。(五)逐步回归为了更好地检验所选择的模型的解释程度,本文使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搜集到的面板数据进行随机效应回归,共进行三次,第一次仅有RCEP,第二次加入出口国GDP、进口国GDP、首都间距离DT与BORDER,最后一次是加入TCL与AAV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表6回归结果(1)(2)(3)lnEXPORTlnEXPORTlnEXPORTRCEP1.042***0.135*0.123*(7.256)(1.811)(1.650)lnLGDP0.456***0.470***(5.844)(5.933)lnDT-1.396-1.123(-1.306)(-1.020)lnGDP1.055***1.122***(11.221)(11.525)BORDER-0.0780.006(-0.141)(0.011)new_TCL0.772(1.312)AAV-0.001***(-2.802)_cons19.414***-9.325-14.191(29.063)(-1.049)(-1.535)N180180180***p<0.01,**p<0.05,*p<0.10针对以上各变量回归结果分析如下:(1)核心解释变量——RCEP协定生效:虚拟变量RCEP系数为0.123,显著为正,与预期结果相符。RCEP协定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有显著促进作用。(2)中国(出口国)生产能力:LGDP系数为0.470,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我国生产能力越强,其潜在的出口能力就越大,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出口额就越高。(3)两国间地理距离与国家间是否接壤:DT与BORDER结果均不显著,推测可能为运输方式变得更多样,保鲜与运输技术也更加成熟,地理距离和国家间的边界对农产品出口影响逐渐变小。(4)国家间农产品互补性:TCL系数为0.772,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实际农产品出口不仅受到贸易互补性的影响,还受到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市场营销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我国农产品在质量、品牌或营销方面存在不足,可能无法充分利用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从而导致出口额增长不显著。(5)东盟国家(进口国)农业增加值:AAV系数显著为负,与预期结果相同。当农业增加值上升时,通常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和产出增加,这可能导致国内农产品供给的充裕,从而降低了对外部农产品进口的需求,进而使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减少。(6)东盟国家(进口国)经济水平:GDP系数为1.12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预期结果相同。由于进口商购买量的增长直接反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因此进口国的GDP在衡量国际商品潜在需求时起到了代理作用。表明东盟国家经济水平越高,需求增加,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也会进一步增加。六、结论及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RCEP协定的全面实施,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前景变得更加看好。这一合作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双方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双方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和合作。这将不仅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增长,也将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积极影响。(2)通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东盟农产品出口市场中,部分国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一起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一时期,尽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它们具备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其余东盟国家,在农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较少。未来,这些国家将成为中国农产品拓展东盟市场的重要目标之一。(3)根据回归结果显示,RCEP协定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显著促进了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东盟十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对农产品出口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地区影响不显著。我国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较小,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是否接壤对出口产生的影响相对不明显。东盟国家农业增加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负向影响,进口国农业增长迅速,对农产品进口需求将会减少。(二)政策建议1、开发多元化农产品市场积极挖掘第一大类与第三大类农产品出口潜力。根据现状分析中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我国这些类别的农产品出口占比较少,出口种类较为单一不够多元化。保持现有产品优势,寻找劣势产品出口困难原因,提高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产品检疫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从初加工产品出口转向高精加工产品出口。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从传统的粮食主导型向多元化、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转变,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端农产品。对于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的国家进行更充分的需求了解,开发符合当地人口味的新产品。同时,建立合适的营销渠道和网络,与当地的经销商、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2、积极推进RCEP政策落地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与实施对我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有重要影响。协定带来的关税减免、技术交流与合作等等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有诸多促进作用。RCEP的签订也会带来诸多挑战,我国应积极投入到RCEP建设中来,由政府带动各地企业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实施。为了更好地利用RCEP带来的贸易便利化机制,中国应加强海关和边境口岸的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进出口成本。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合作,共同推动区域贸易的便利化和顺畅发展。3、加强农业技术交流我国在加强与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往来的同时,也应借RCEP带来的便利条件向其余拥有各项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国家学习农产品出口经验。推动农业发展,开展多方农业生产技术交流,满足东盟国家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合作机制、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李昊,黄季焜.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4):8.梁爽.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7,000(018):64.uidanH,SchoolB,UniversityZ.Thecurrentsituationandpotentialofagriculturalproducttradebetweenchinaandjapanunderthebackgroundofrcep[J].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2019.孙红雨,佟光霁.绿色贸易壁垒对中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改革,2019(2):9.ahaerA,BuwajianA.Ananalysisofgravitymodelbasedontheimpactofchina’sagriculturalexports

–acasestudyofwesternandcentralasiaalongtheeconomiccorridor[J].ActaAgriculturaeScandinavica,SectionB—Soil&PlantScience,2021,71(6):432-442.樊晶慧,朱方林,朱大威.Rcep对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影响及潜力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23,35(3):179-184.颜小挺,祁春节.中国对东盟生鲜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水果出口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4):7.李文霞,杨逢珉.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7(11):9.JiaqiZ,XueyanD,YanxiangG.Studyo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ndexportinfluencingfactorsofsmall-scaleagriculturalproductsinchinaundertheimpactofmarketprice——thecaseofgarlic[J].Chinese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2018.罗世聪.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3):4.李明喻妍许月艳李崇光.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效率及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分析[J].世界农业,2021,000(008):33-43,68.叶苡辰,谢颖,邓敏,etal.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1-18.郑晶,潘苏,张智彪,etal.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3-131.LanC,QiongW.Countermeasurestonegativefactorsofchina's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stoasean[J].SichuanUniversityofArts&enceJournal,2017.Zhi-LuS,Xian-DeLI.Thetrademarginsofchineseagriculturalexportstoaseanandtheirdeterminants[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