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潜频次创纪录-2025届中考物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下潜频次创纪录-2025届中考物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下潜频次创纪录-2025届中考物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下潜频次创纪录-2025届中考物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下潜频次创纪录-2025届中考物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三下潜频次创纪录-2025届中考物理热点考点训练

热点材料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月27日至3月25日,“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

水器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

刷新“蛟龙”号下潜频次新纪录。“蛟龙”号在10天作业窗口期内共实施14个潜次,并

创纪录完成4次“一天两潜”,连续9次实现“一拖二”作业,即一名潜航员带两名科学家下

潜作业。通过此次高频次、高质量下潜,推动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总

体下潜能力大幅提升,为实施后续高强度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充分验证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可靠性。本次海试充分验证了“蛟龙”号迭代升级和关键部

件国产化替代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主要是对7000米级高能量密度油浸锂电池组换装、国产

直驱型低噪直流推进器、大深度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系统研制和应急液压系统接口扩展等4大项

8小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3000米级海试验证,完成了三个全流程循环测试,标志着“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节能减耗、重要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取得重要进展。

“蛟龙”号此次技术升级后将投入自然资源部深海典型生境调查等任务,预计2025年下

潜将超过80次。

考查角度一一相关知识点

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各处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公式p=pgh(g=9.8N/kg)

(p---压强——Pa)

(p——液体密度——kg/m3)

(力——深度——m)

(1)根据公式可知,静止液体所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跟液体的体积、质

量、液面高度等无关。

(2)对深度的理解:液面下某处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不是到容器底

部的距离。

(3)公式推导:在液体中取一个底面积为S的竖直“液柱”(如图),液柱

上表面与液面平齐,下表面在深度力处,液体的密度为P,则液柱底面

受到的压力F=G液柱=血液柱g=P嗑柱g=pShg液体底面处的压强

FpShg

P=—=—=Pgh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相通的容器。

(1)特点:连通器里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液面总是相平的。

(2)举例:茶壶、排水管的U形弯管、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不能正确理解液体的压强公式p=2g/z中的h

液体的压强公式p=可人中的〃是指液体中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h的大小与容

器的粗细、形状以及容器是否倾斜均无关。

不能正确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在

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练习

1.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有了质的飞跃。潜水器下潜到图中标注的对

应深度,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1986年2012年2017年2020年

深度300m深度7062m深度4500m深度10909m

A.7103救生艇B.蛟龙号C.深海勇士号D.奋斗者号

2.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先进的潜水器“潜龙三号”。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的过程中(假定海水

的密度不变),受到的浮力和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D.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3.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的海底,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记录.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它的外壳受到海水的

压力会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潜水器完成作业后,会抛掉部分压载铁,使

潜水器所受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

4.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的载人深潜纪录,这激

发了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他将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分别以

竖直和水平方式浸没在水中,如图甲、乙所示。

甲乙

(1)小明首先在水中竖直放置玻璃圆筒,是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的关系;

(2)比较图乙中玻璃圆筒左、右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

(3)保持圆筒的位置不变,将一部分浓盐水缓慢加入乙烧杯中,发现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变大,

这一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奋斗者”号下潜时采用水箱注水,上浮时不用水箱排水,而用抛掉

压载铁的方式减重,其原因是。

5.国之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

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2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

表面匀速下潜到3600m深处,需要1小时。(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m/s?

6.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

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

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

过8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在下潜时再向海底

发射一束超声波,3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远?

(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3)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多远?

7.“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

70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t,最大荷载200kg。(夕海水取l.OxlCPkg/n?,g取10N/kg)求: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蛟龙号吓潜到7k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有多大?

(3)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海水?

8.如图所示的须蜩科鱼是人类至今已知的潜水深度最深的一种鱼,它的潜水深度高达8300多

米,已经超过了许多国家研制的高科技潜水器。须端科鱼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但是科考

人员认为不能将它们捕捞起来。这是因为它在被捕捞上来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

,当它体内压强大于体外压强时,它就很可能会爆体而亡。假如一条须蜩科鱼下潜到

8000m深处,(海水密度取lxl()3kg/m3,g取10N/kg))求:

(1)它受到海水的压强

(2)它len?体表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9.如图所示,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

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1s末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3s后收到返回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

的速度为1500m/s)求:

(1)从发射超声波到13s后收到返回信息,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从发射超声波到13s后收到返回信息,“奋斗者”号下潜的深度;

(3)此海域的深度。

10.2020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如图)在马里亚纳海

沟成功下潜到10909m,“奋斗者”号用时3h,刚好下潜到了10800m深的海底声=1500m/s)。

求:

(1)“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声信号到达海面的时间是多少s?

(3)完成科研任务后,抛掉压载铁,若“奋斗者”号以lm/s的速度匀速上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公式。=外水"可知,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由图可知,奋斗者号下潜的深度最大,

承受海水的压强最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根据

F浮=G排=m排g=夕液g/

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由于潜水器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而海水密度不变,所以根

据公式。=pg丸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变大。

故选Bo

3.答案:增大;大于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规律可知深度越深,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增大,而潜水器的面积不变,根据

尸=〃S可知,它的外壳受到海水的压力增大。

潜水器悬浮于海水中,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当再次抛掉部分压载铁后,使潜水器的重

力变小,而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则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潜水器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

力,实现上浮。

4.答案:⑴深度

(2)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⑶不能

(4)万米深处的海水压强很大,水箱内水很难排出

解析:(1)如图甲,在水中竖直放置玻璃圆筒,液体密度相同,橡皮膜所处深度不同,故是为

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2)比较图乙中玻璃圆筒左、右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相同,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⑶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浓盐水缓慢加入乙烧杯中,在密度

改变的同时,液体深度也改变了,所以不能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奋斗者”号下潜是采用水箱注水,上浮时不用水箱排水,是因为“奋斗者”号下潜到10909米

深度时其受到的海水压强非常大,舱内的海水需要很大的压强才能排出舱外,所以不能像潜艇

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而是通过抛掉压载。

5.答案:(1)9000m;(2)lm/s

解析:(1)经过12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则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6s到

达海底,该海域的深度为s=vt=1500m/sx6s=90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lm/s

tlx3600s

6.答案:(1)12000m;(2)300s;(3)2280m

解析:(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为

s}="声。=1500m/sx8s=12000m

(2)“奋斗者”号到海底的距离为

s、=—5.=—xl2000m=6000m

2212

潜到海底需要的时间为

§26000m

乙='-=-----=300s

v.®20m/s

(3)由于是在下潜的同时发射超声波,设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到海底的距离为*,

声潜_丫声―+”潜1500m/sx3s+20m/sx3s

s+s’3--------------------------------=2280m

-2—-22

7.答案:(1)2.2X105N

(2)7xlO7Pa

(3)47.8m3

解析:(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潜艇受到浮力为

5

g孚=%载=飞载g=2.2xlO’kgxION/kg=2.2xlON

(2)“蛟龙号”下潜到7k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337

p=p海水g/z=l.Ox10kg/mxION/kgx7000m=7x10Pa

⑶“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时受到的浮力为

耳孚'=6排=p海水g%=l.Oxl()3kg/m3xlON/kgx70m3=7X105N

满载总重力为

@茜二色疆=(2.2xl04kg+200kg)xlON/kg^.22xlO5N

则注入海水的重力为

G汴水=4/G满=7X1()5N-2.22X1()5N=4.78X105N则注入水的体积为

吊工ZJ、仃-1m

G注水4.78xl()5N

V,=’"注水=——=—10N/kg_=478m3

33

注水夕海水夕海水lxl0kg/m'

答:(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2.2X1()5N;

(2)“蛟龙号”下潜到7k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7xl()7pa;

(3)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47.8m3的海水。

8.答案:变小

(1)8xl07Pa

(2)8xl03N

解析:(1)须端科鱼下潜到8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P=0海水gk=1・°x1O3kg/m3xl0N/kgx8000m=8xl07Pa。

(2)它len?体表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尸=pS=8x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