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1022321课程英文名称DesignofMCUSystem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学分3.0
总学时48学时
其它实践
(周数)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16上机学时00
学时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开课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后修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等
适用专业自动化
二、课程简介
《单片机系统设计》是高等学校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应用类课程,是面向自动化专
业的理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以典型的MCS-51单片机为对象,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特点、系统组成及应用系统设计技术方法。本课程对•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和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建立起计算机的总体概念,培养学生具备对单片机硬件系统及软件
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的角度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从而
具备对单片机进行软、硬件设计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应用自动化理论和技术提升工业、民用
等领域产品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学习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支撑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应毕业
要求指标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中断系统、定时
计数器、串行口及单片机软件设计等),在分析自动化应用系统问题时,学生能够应用高等数学、
离散数学、电路分析等数学工具和电路分析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实践和比较。
课程目标2:针对自动化领域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学生应能够依据所学的单片机系统设
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存储器及10口扩展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应用系统设计等),考虑成本等因素
进行初步的系统分析设计,体现创新意识并给出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3:通过课内实验及课堂讲解,使学生学会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平台开展实验,
能够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技术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分析,了解自动化发展的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
激发自我投身自动化事业并有所建树的意识。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1.3能够将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
学、控制工程基础和自动化专业知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1M
识用于解决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复杂控制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
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3能够进行交通运输、智能制
设计满足监测和捽制功能需求的综
造、网络安全、机器人等领域
合系统、单元(部件)及控制软件,2H
控制系统设计,在设计中体现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
以及环境等因素。
能够根据控制工程中新设计
4.能够基于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4.3
的或成熟实验方案枸建实验系
论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
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
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3M
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采集实验数据。
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五、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1.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学时课程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号分配目标
单片机基本概念;单片机的发
展和应用(应用实例分析讲解)①单片机的概念①单片机的分类
结合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中国②单片机的分类理解
121
制造2025”离不开自动化相关③单片机的发展简史②单片机的应用
技术的事实,培养学生具备良及应用领域领域
好的创新意识和使命感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单
①引脚及存储器
片机的存储器配置程序存储
配置
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①引脚及存储器配置
26②时钟和时序1
单片机的时钟电路与时序;单②时钟和时序
③I/O端口的结
片机的复位;单片机的并行I/O
构
口
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单片机①寻址方式与单
①寻址方式
3指令系统;单片机的KeilC516片机内部结构的1
②KeilC51语言
开发语言;51单片机程序设计对应关系
②单片机程序设
计
中断系统概述:中断的概念与
功能;单片机中断系统;
MCS-5I单片机定时器/计数①中断的应用①中断的应用
4器3②定时计数器的工作②定时计数器的1
结合电子设计竞赛题目,讲解方式应用
案例,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
不断钻研的工匠品质
计算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单
①串行通信口的结构①工作方式及应
片机串行口及控制寄存器:单
53②串行通信口工作方用1
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及应用;
式②多机通信原理
单片机多机通信工作原理
①存储器扩展的基本①编址技术
存储器扩展概述;存储器扩展;
方法②数据存储器及
6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32
②数据存储器及程序程序存储器混合
扩展
存储器扩展扩展的接口设计
10.1I/O口扩展概述;单片机
①简单I/O口扩展
简单并行I/O口的扩展;可编可编程I/O芯片
73②可编程I/O接口芯2
程并行I/O口接口芯片8255及接口设计
片扩展
应用
键盘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
LED显示器及接口设计
①键盘接口技术①键盘接口技术
8案例驱动,联系实际(触摸屏),32
②显示接口技术②显示接口技术
培养学生锐意进取,不断探索
的精神
①单片机与D/A转换①单片机与D/A
数模及模数转换器的作用;单
器接口转换器接口
9片机与D/A转换器接口;单片32
②单片机与A/D转换②单片机与A/D
机与A/D转换器接口
器接口转换器接口
合计32
2.实验教学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实验名称学时实验主要内容课程
号分配目标
1.通过流水灯实验,熟悉实验环境,包括
1系统认识实验2单片机系统实验箱、软件开发工具等,3
2.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熟练掌握单片机软件开发的流程;
2.自行编写程序(数据排序实验或者驱动
251单片机程序设计实验23
蜂鸣器实验)调试,完成实验;
3.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自行编写程序;
基于KeilPVision3和2.在Proleus软件中搭建硬件电路图(流水
323
Proteus的系统仿真实验灯',蜂鸣器,电机控制等);
3.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自行编写程序;
451单片机中断系统实验22.连接硬件电路;3
3.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自行编写程序(不同工作方式下);
551单片机定时器实验22.连接硬件电路;3
3.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自行编写程序;
651单片机串行通信口实验22.连接硬件电路;3
3.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自行编写程序;
7键盘,显示接口技术实验22.连接硬件电路;3
3.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1.自行编写程序;
单片机与D/A转换器接口技术2.在Proteus软件中搭建硬件电路图或使用
823
实验实验箱提供的硬件电路;
3.完成实验,记录结果,回答思考题
合计16
六、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1.课堂启发式教学:本课程授课过程应能灵活运用板书和多媒体技术、加强课堂互动、注重教
学启发、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入自动化工程案例以及前沿控制技术案例。
2.研讨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适当开展研讨活动。由教师提供扩展学习
资料、提出研讨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研讨式教学。
3.线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4.课程思政导学: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展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注重讲
授我国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进程、已取得的巨大成就、面临的国际挑战及发展趋势,激励学生投身全
数字化新经济时代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5.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线上(课程平台)与线下答质疑相补充。
6.实验教学:采用相关平台及电子仪器设备开展实验,同时结合KeilC及Proteus进行相关仿真
实验。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1.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与结课集中考试考核(结课考试考核)相结合的
方式。
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包括九部分:线上资源学习、作一业、答(质)疑研讨、实验及线
下测验。
详见《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附件1)。
2.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分析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课程考核环节(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课程目标线上资源学习作业答(质)疑研讨线下测验实验结课考试
IJV
2VV
3V
详见《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分析办法(附件2)。
3.《单片机系统设计》结课后,组织学生按照《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目标进行学习成效自评,
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自评(教学总结及持续改进)。
八、课程推荐资料
1.教材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王思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2.参考书目
[1]《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第三版)》,张毅刚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年6月
[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米根锁,陈小强,等,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4]《微型计算机原理》,姚燕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3.在线参考资源
[5]《单片机课程设计案例精编》,杜文洁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6]《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作品设计报告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3.在线资源
[1]中国大学M00C:
[2]兰州交通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台:http:〃202州01.29.198/meol/index.do
[3]电子发烧友论坛:https://bbs.clocfans.com/zhutijncul.html
九、附件
附件1:《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
附件2:《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分析办法
附件1:《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
课程代码:31022321课程名称:单片机系统设计
总学时:48学时学分:3.0学分
开课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适用专业:自动化
一、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比例
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与结课集中考试考核(结课考试考核)相结合方
式。
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包括五部分:线上资源学习、作业、答(质)疑研讨、实验及线
下测验。
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及比例: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60%)+结课集中考试考核(结
课考试考核)成绩(40%)。
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构成及比例:线上资源学习考核成绩(10%)+作业考核
成绩(20%)+答(质)疑研讨考核成绩(5%)+实验考核成绩(20%)+线下测验考核成绩(5%)o
二、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评定细则
1.线上资源学习
主要针对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或SPOC)、云班课或雨课堂、兰州交通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
台等线上资源学习的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线上资源学习占课程考核成绩的10%,共10分。针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进行考
核评定成绩。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考核成绩各占5分。
线上资源学习考核环节中针对课程目标1的考核评定,满分5分,由两部分成绩相加组成,具
体如下:
a.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资源(教学视频、PPT课件、云教材等),获取单片机系统设计基本
理论和知识所获得的线上经验值。网上最高经验值折算为满分2.5分,评分范围0-2.5分。
b.线_1_单元测试的平均得分。平均得分最高值折算为演分2.5分,评分范围0-2.5分。
线上资源学习考核评价环节中针对课程目标2的考核评定,满分5分,成绩评定依据:
学生自主学习线上共享的文献资源(链接内容涉及单片机演变的历史进程、驱动自动化发展的
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单片机发展的前沿技术等),并参与讨论互动等所获得的线上经脸值。最
高经验值折算为满分5分,评分范围0-5分。
2.作业
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能力。
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共20分。针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课程目标1达成考核成绩占10分,课程目标2达成考核成绩占10分。
作业考核环节中针对课程目标1的考核评定,满分10分。此部分作业以课程目标1的达成考核
为主,本部分至少布置4次作业,每次满分10分,最终取平均值。
作业考核环节中针对课程目标1的评定标准及细则见下表:
课程目标成绩评定依据评分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方法,学生能完全了解单片
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能完全熟练地使用单片机内部各功能模块10-8分
1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方法,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单
8-6分
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能较熟练地使用单片机内部各功能模块
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方法,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应
用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能使用单片机内部各功能模块进行单片机系统6~4分
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方法,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应
用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能使用单片机内部各功能模块进行单片机4-2分
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方法,学生不能了解单片机
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不能使用单片机内部各功能模块进行单片机2-0分
系统设计。
作业考核环节中针对课程目标2的部分至少布置4次作业,每次满分10分,最终取平均值。考
核评定标准及细则见下表:
课程目标成绩评定依据评分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完全正确地针对具体的单片10~8分
机应用系统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基本正确地针对具体的单片8-6分
机应用系统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基本针对具体的单片机应用6-4分
2
系统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初步针对具体的单片机应用4-2分
系统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不能针对具体的单片机应用系2-0分
统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3.答(质)疑研讨
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相关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价值观、世界观及爱国
情怀的培养。除了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学生可随时进行线上线卜.答(质)疑,同时考虑课堂研讨
互动表现。
答(质)疑研讨环节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共5分。根据教学过程中《本科课程教学过程
记录册》或云班课、雨课堂等的具体记录,针对课程目标1、2、3的达成,进行答(质)疑研讨环
节的综合考核评定。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每学生答(质)疑次数至少5次,根据表现,最后综合评定
该评价环节成绩,满分5分,成绩评定标准及细则:
课程目标成绩评定依据评分
通过学习与单片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借助相关仪器仪表、实验平
台、仿真工具、以及文献查看和阅读等,学生能够枳极了解先进的基于单片
机的控制技术,在使用单片机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及分析控制系统复杂工程5-4分
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答(质)疑
研讨及课堂互动,积极关注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1
通过学习与单片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借助相关仪器仪表、实验平
2
台、仿真工具、以及文献杳看和阅读等,学生能够枳极了解先进的基于单片
3
机的控制技术,在使用单片机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及分析控制系统复杂工程4-3分
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答(质)疑
研讨及课堂互动,积极关注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学习与单片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借助相关仪器仪表、实验平
3-2分
台、仿真工具、以及文献查看和阅读等,学生能够枳极了解先进的基于单片
机的控制技术,在使用单片机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及分析控制系统复杂工程
问题时,基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参与线上线下答(质)疑研讨
及课堂互动,关注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学习与单片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借助相关仪器仪表、实验平
台、仿真工具、以及文献查看和阅读等,学生能够积极了解先进的基于单片
机的控制技术,在使用单片机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及分析控制系统复杂工程2-1分
问题时,能够回答教师的质疑,参与线上线下答(质)疑研讨及课堂互动,
关注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学习与单片机相关的基木理论和基础知识,借助相关仪器仪表,实验平
台、仿真工具、以及文献查看和阅读等,学生能够积极了解先进的基于单片
机的控制技术,在使用单片机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及分析控制系统复杂工程1-0分
问题时,不能够问答教师的质疑,不.主动参与线上线下答(质)疑研讨及课
堂互动。
4.实验
主要考核学生实践和创新性学习能力。
实验环节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乐共20分。本课程共S次实验,每次满分20分,最终取平均
值。针对课程目标3的达成,进行考核评定成绩,每次实验成绩评定依据:
课程F1标成绩评定依据评分
通过本课程课内实验,学生能够独立熟练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相关软硬20-18
件平台开展实验,能够独立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分
通过本课程课内实验,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弓子仪器设备和相关软硬件平18-16
台开展实验,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分
通过本课程课内实验,学生能够基本熟练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相关软硬16-14
件平台开展实验,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较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分
3通过本课程课内实验,学生基本能够使用现代月子仪器设备和相关软硬件平14-12
台开展实验,基本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基本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分
通过本课程课内实验,学生基本能够使用现代旦子仪器设备和相关软硬件平12-10
台开展实验,基本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报告撰写欠规范。分
通过本课程课内实验,学生不能够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相关软硬件平台
开展实验,不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报告撰写欠规范。视情况10-0分
评定成绩。
5.线下测验
主要考核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
线下测验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共5分。针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进行考核评
定成绩,满分5分。针对课程目标1按课程进度进行1次随堂测验,测验总分5分。针对课程目标
2按课程进度进行1次随堂测验,测验总分5分。测验总成绩取各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值。每次测验
成绩评定标准及细则:
课程目标成绩评定依据评分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及系统设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完全
5・4分
能够独立完成阶段性测试内容,正确分析和解决控制领域中的基本问题。
1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阶段性测试
4-3分
2内容,正确分析和解决控制领域中的基本问题,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及系统设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基本
3-2分
能够完成阶段性测试内容,基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控制领域中的基本问题。
通过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基本能够完成阶段性测试
2-1分
内容,不能够独立、正确地分析和解决控制领域中的基本问题。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及系统设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生不能
够完成阶段性测试内容,不能够独立、正确地分析和解决控制领域中的基本1-0分
问题。
6.考勤
旷课一次扣1分,事假、病假、早退及迟到1次扣0.5分。最后在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
成绩)中直接扣除,最高累计扣除2分。
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评定成绩的五个部分,必须依照以上评定细则在《木科课程教师
教学过程记录册》中详实记录,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教学常识。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以五个
环节成绩累加和扣除考勤后的两倍成绩在教务系统中提交,教务系统中设置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过
程考核)占比核近
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成绩五部分中每部分优良率不得大于50%且优秀率不得天于25%,
若超过规定任课教师必须写出书面说明并提供过程实证,在任课教师《本科课程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册》中如实详细记录,报学院教务办公室和学校教务处教务科备查。
三、结课集中考试考核(结课考试考核)成绩评定细则
通过整个课程(各个环节)的学习和实验训练等,结课集中考试考核(结课考试考核)学生能
够运用相关基础知以和理论,针对自动化领域相关更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
针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进行试卷命题、考核和成绩评定,考核课程目标I达成的
题FI约占40%,考核课程FI标2达成的题目占60%。结课考试成绩按卷面实际得分进行登记,占课
程考核成绩的40机
依照考核的课程目标尽可能采用非标准答案考核题FI,应避免简单的不能考核课程目标及达成
的概念题、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杜绝历届考试题、教材及作业中的原题。
结课考试命题规定和试卷评阅等执行学校和学院相关要求,具体详见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
标准。
四、取消课程成绩评定资格情况
1.缺课累计6学时及以二者;
2.无故旷课4学时者;
3.抄袭他人作业或实验报告者;
4.缺一次实验或不按规定要求完成实验者:
5.缺失过程考核五个环节中任意环节者;
6.过程考核成绩低于60分者;
7.主讲教师或教学督导发现的无法达成课程目标的情况。
五、执行说明及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学院审核通过的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执行,不得随意改动或变通。
2.本细则及本课程大纲开学第一讲课中向全体学生宣布说明和解释,以保证每个选课学生知悉。
3.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评定必须按照本细则依据进行,在任课教师《本科课
程教学过程记录册》中实时详细记录,严禁随意评定或随意更改。过程考核成绩评定结果在结课考
试前向全体同学公布,任课教师负责解释、说明和答复质疑,确认无误后,结课考试前按规定要求
提交学校教务系统,并交学院教务办公室和学校教务处教务科备案。
4.取消成绩评定资格的选课学生,无参加结课考试、补考及缓考资格,成绩按“0”提交教务系
统,注明“取消成绩评定资格”,主讲教师必须提前通知学生并解释取消成绩评定资格的原因。
5.《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细则》的制定和修改由学院审核通过后,教务办公室统一印发后执行。
课程负责人负责将《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发放到所有任课教师,并组织学习说明和解释相关
要求和注意事项,所有任课教师对评分标准要求和把控的宽严程度要尽可能保持•致,以保证各教
学班级间过程考核成绩的客观公平公正性及可比性。
6.同一课程代码(即名称、学分、学时、课程目标相同)的课程考试采用同一套结课考试试题
和补考试题,两名及以上主讲教师必须采用流水线方式批阅试卷,严禁分开单独批阅,以保证各教
学班级间考试成绩的客观公平公正性及可比性。
7.所有课程结课考试试题和补考试题(包括重开课考试和月考等)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任课教师
针对课程目标达成考核,集体研究出题,命题质量实行审定制度,应避免简单的不能考核课程目标
及达成的概念题、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杜绝历届考试题、教材及作业中的原题C命题
须经课程负责人和教学院长按学校和学院规定要求审定,并于开考前按规定要求交付印刷。
8.开卷、半开卷考试,考生可携带教材、教辅等印刷资料及本人的笔记本、本人的作业本等进
入考场,但不得借用或复印他人的笔记本和作业本,否则按考试违纪处理。考试过程中不得互相讨
论及相互借用资料,否则按考试违纪或作弊处理。
9.所有考试中使用的各类狂杂公式、图表可按实际需要建议附于试卷末尾。
10.教师严禁向学生提供历届考试卷试题(结课考试、补考、重修考试、重修补考、月考等),
严禁考试前勾画重点和范围,严禁泄露或变相泄露试题,并做好试题保密工作。
11.依照课程目标及目标达成进行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过程形成性考核及成绩评定任课教师须
在《本科课程教学过程记录册》中详实记录,可追溯,做到保持客观、真实、公正公平公开,不违
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常识,也可作为课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及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
12.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占比大于等于50队过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50与及其以
上。
13.结课集中考试考核(结课考试考核)成绩和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成绩)最后均按按百
分制提交,教务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占比。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成绩)优良率不得大于50%且
优秀率不得大于25%,若超出规定任课教师必须写出书面说明并提供过程实证,在任课教师《本科
课程教师教学过程记录册》中如实详细记录,报学院教务办公室和学校教务处教务科备查.
14.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二课第一节课以前,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课程大纲和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细则,认真严格依照执行,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填写《本科课程教学过程记录册》o
15.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必须强调针对课程目标及其达成进行,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
续改进”的理念,强化教学过程性管理和考核,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课程教学质量。
16.未定事宜由学院审定并提前告知全体选课学生和任课教师。
执笔人:张鑫课程负责人:张鑫审核人:杨剑锋
参与修订的任课教师:王思明、张鑫、苟军年、董唯光、杨乔礼、汪莉娟、任冰、
石磊、杨栋、马军、田彬等
修订时间:2021年1月
附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师保密协议合同范本
- 宾馆玻璃安装合同范本
- 项目保洁聘用合同范本
- 食品加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 商业物业工程合同范本
- 承包生产的合同范本
- 物业服务质量考核标准与方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以内数丨苏教版
- 幼儿英语认识动物教案
- 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如何列方程教案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专项训练:句子排序
- 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下载可打印
- 2021利达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手册
- 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脾栓塞术后护理查房
- (完整版)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 因孩子上学房子过户协议书
- 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 燃料电池-课件
- GB/T 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