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填空题要求:请根据你对文言文的理解,认真填写下列句子的空白处,每一空1分,共20分。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诗句中的“孤帆”指的是______。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______,诗句中的“腊酒”指的是______。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诗句中的“桑阴”指的是______。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诗句中的“沉舟”指的是______。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__,诗句中的“南山”指的是______。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作者是______,其中的“朋”指的是______。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诗句中的“纸鸢”指的是______。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出自《论语》,作者是______,其中的“岁寒”指的是______。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作者是______,其中的“逝者”指的是______。10.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诗句中的“夜郎”指的是______。二、选择题要求:请根据你对文言文的理解,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一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的名句?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庄子》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庄子》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庄子》11.“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诗出自哪本书?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庄子》1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中的“孤帆”指的是什么?A.一只船B.一片帆C.一位诗人D.一段友情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中的“疑无路”指的是什么?A.真的没有路了B.以为没有路了C.实际上有路了D.路很宽阔1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中的“桑阴”指的是什么?A.桑树的影子B.桑树的花朵C.桑树的果实D.桑树的枝叶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中的“沉舟”指的是什么?A.沉没的船B.停靠的船C.行驶的船D.船的旁边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中的“南山”指的是什么?A.一座山B.一片风景C.一种心情D.一种意境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的“朋”指的是什么?A.朋友B.同学C.朋辈D.伙伴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中的“纸鸢”指的是什么?A.风筝B.鸢鸟C.鸢纸D.鸢形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中的“岁寒”指的是什么?A.寒冷的冬天B.严酷的气候C.困难的环境D.时间流逝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中的“逝者”指的是什么?A.流逝的时光B.流逝的水C.流逝的云D.流逝的风22.“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中的“夜郎”指的是什么?A.一个地方B.一个国家C.一个传说D.一种意境2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诗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青色的衣领B.青色的衣袖C.青色的衣襟D.青色的衣角2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思念B.忧伤C.欢乐D.惆怅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感激B.欣喜C.悲伤D.愤怒2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感慨B.欢乐C.悲伤D.愤怒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感慨B.欣喜C.悲伤D.愤怒2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思念B.欣喜C.悲伤D.愤怒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感慨B.欣喜C.悲伤D.愤怒3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思念B.欣喜C.悲伤D.愤怒三、简答题要求:请根据你对文言文的理解,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每一题5分,共30分。1.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和意义。2.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情感。3.谈谈你对“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的理解,包括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4.解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的寓意,以及它所表达的哲理。5.阐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6.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四、作文题要求:请根据你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要求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李白一叶孤舟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理解。“孤帆”在诗中指代孟浩然的船,象征着友人的离去。2.陆游农家腊月酿造的酒解析:此题考查对陆游《游山西村》的理解。“腊酒”指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酿造的酒,这里体现了农家待客的热情。3.范成大桑树的树荫解析:此题考查对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理解。“桑阴”即桑树的阴影,诗人描绘了农村儿童在桑树下学习种瓜的场景。4.刘禹锡沉没的船解析:此题考查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沉舟”比喻诗人自己或已故的友人,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感慨。5.陶渊明南山解析:此题考查对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理解。“南山”即庐山,诗人表达了在田园生活中悠然自得的心境。6.孔子朋友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学而》的理解。“朋”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了孔子对学习和交友的重视。7.高鼎风筝解析:此题考查对高鼎《村居》的理解。“纸鸢”即风筝,诗人描绘了儿童放风筝的欢乐场景。8.孔子寒冷的冬天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子罕》的理解。“岁寒”指严寒的冬天,用松柏在严寒中挺立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9.孔子江水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子罕》的理解。“逝者”指流逝的江水,比喻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孔子对时间的感慨。10.李白夜郎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赠汪伦》的理解。“夜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二、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C解析:此题考查对常见文言文句子的辨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不是《论语》中的名句。2.A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3.B解析:此题考查对陆游《游山西村》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4.D解析:此题考查对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5.A解析:此题考查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6.D解析:此题考查对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7.B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学而》出处的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8.D解析:此题考查对高鼎《村居》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9.B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子罕》出处的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10.B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子罕》出处的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11.A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赠汪伦》的作者和朝代的了解。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12.A解析:此题考查对《诗经·郑风·子衿》出处的了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13.A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的理解。“孤帆”指一只船,象征着友人的离去。14.B解析:此题考查对陆游《游山西村》中“疑无路”的理解。“疑无路”是指诗人以为没有路了,表达了迷茫和困惑的情感。15.A解析:此题考查对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桑阴”的理解。“桑阴”即桑树的阴影,诗人描绘了农村儿童在桑树下学习种瓜的场景。16.A解析:此题考查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的理解。“沉舟”比喻诗人自己或已故的友人,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感慨。17.A解析:此题考查对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南山”的理解。“南山”即庐山,诗人表达了在田园生活中悠然自得的心境。18.A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学而》中“朋”的理解。“朋”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了孔子对学习和交友的重视。19.A解析:此题考查对高鼎《村居》中“纸鸢”的理解。“纸鸢”即风筝,诗人描绘了儿童放风筝的欢乐场景。20.A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子罕》中“岁寒”的理解。“岁寒”指严寒的冬天,用松柏在严寒中挺立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21.A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子罕》中“逝者”的理解。“逝者”指流逝的江水,比喻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孔子对时间的感慨。22.A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赠汪伦》中“夜郎”的理解。“夜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23.A解析:此题考查对《诗经·郑风·子衿》中“子衿”的理解。“子衿”指青色的衣领,这里指代贵族的服饰,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思念。24.A解析:此题考查对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感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5.B解析:此题考查对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感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历经困境后豁然开朗的欣喜之情。26.B解析:此题考查对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感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儿童的喜爱。27.A解析:此题考查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感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新生的赞美。28.B解析:此题考查对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感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悠闲自在心境的追求。29.B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情感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学习和实践的快乐感受。30.B解析:此题考查对高鼎《村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情感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是,学习和时常温习所学的内容,不是很令人愉悦吗?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和实践的重视,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快乐和满足。在当今社会,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环绕、柳暗花明的景象,表达了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和乐观的心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历经困境后豁然开朗的欣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人生中的变化和转机,给人以启示和鼓舞。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描绘了农村儿童在桑树下学习种瓜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儿童的喜爱。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桑阴、种瓜等细节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诗人通过描绘儿童学习种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村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的寓意在于,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新生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沉舟和病树的景象,表达了旧事物的衰败和消亡,而千帆过和万木春则象征着新事物的兴起和繁荣。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示人们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追求新的发展。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意境在于,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地在东篱下采菊,偶然间抬头看见南山的景象。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采菊、东篱、南山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幕,表达了对悠闲自在心境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句话也提醒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