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500道第一部分单选题(300题)1、(2017年)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处的声级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r
A.Lp(r)=Lp(r0)-10lg(r/r0)
B.Lp(r)=Lp(r0)-201g(r/r0)
C.Lp(r)=Lp(r0)-10lg(r0/r)
D.Lp(r)=Lp(r0)-201g(r0/r)
【答案】:A2、在某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发现工程部分污染防治措施未落实。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论是()。
A.建议不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B.建议暂不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C.提出整改方案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D.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答案】:D3、环境噪声监测要求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三种测点条件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对于测点选于一般户外的要求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m以上。
A.10,1.5
B.3.5,1.2
C.10,1.2
D.3.5,1.5
【答案】:B4、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C.噪声源的种类及声级
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答案】:C5、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之间的夹角。
A.15°到30°
B.22.5°到45°
C.10°到20°
D.45°到90°
【答案】:B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
B.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进行综合评价
C.根据水质参数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
D.根据水质参数类别,进行综合因子评价
【答案】:A7、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答案】:A8、(2019年)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单位排放(包括泄露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放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于扰因素)的()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A.月平均监测值
B.监测总数平均监测值
C.一次最大监测值
D.日平均監测值
【答案】:C9、ADMS-EIA版适用于评价范围()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50km
B.大于等于50km
C.小于等于30km
D.大于等于30km
【答案】:A10、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A.Ⅱ类
B.Ⅳ类
C.Ⅲ类
D.Ⅴ类
【答案】:C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B12、(2015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居民、文教区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是()
A.昼间65dB,夜间65d
B.昼间70dB,夜间67dB
C.昼间75dB,夜间72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B13、公众参与应遵循()原则。
A.公平
B.全过程参与
C.公正
D.依法评价
【答案】:B14、(2013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A.总铍
B.总锌
C.总锰
D.总铜
【答案】:A15、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
A.400m
B.500m
C.350m
D.325m
【答案】:C16、(2021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基本污染物不包括()。
A.SO2
B.PM10
C.NOX
D.CO
【答案】:C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关于采取各类环境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B.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中等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
D.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影响
【答案】:B18、(2019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关闭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监测
B.受铁路噪声影响的,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1h等效声级Leq
C.若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的运行车次密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20min
D.受固定噪声源的非稳态噪声影响的,测量整个正常工作时间(或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Leq
【答案】:A19、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隧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按项目()计算其评价等级。
A.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B.快速路沿线通行车辆尾气
C.快速路沿线产生的颗粒物及通行车辆尾气
D.隧道主要通风竖井或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答案】:A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取得,并给出相应的条件。
A.类比分析
B.类比测量
C.系统分析
D.引用已有的数据
【答案】:B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答案】:B2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不进行公众参与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可低于规划的层次和详尽程度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编制后介入,并将对环境影响的考虑充分融入规划中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答案】:D23、(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应给出()。
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
B.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地下水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C.预测期内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D.预测期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答案】:D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监测层位应包括()。
A.潜水含水层
B.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C.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含水层
D.承压水层
【答案】:A25、《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88)适用于发生的()、冲击振动和()。
A.稳态振动,规则振动
B.稳态振动,不规则振动
C.不稳态振动,规则振动
D.不稳态振动、不规则振动
【答案】:B26、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标准体系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类标准构成
B.国家环境标准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两类标准构成
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水、气、声三类环境要素的标准组成
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类标准构成
【答案】:D27、环境标准实施监督系统应形成的运行机制是()。
A.归口管理—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实施
B.归口管理—实施—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
C.归口管理—管理性监督—自我监督—实施
D.实施—归口管理—管理性监督—自我监督
【答案】:B28、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个月以上。
A.1年,1
B.1年,2
C.2年,1
D.2年,2
【答案】:B29、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下风向设置(),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mg/m
A.监控点,参照点,0.50
B.参照点,监控点,0.15
C.参照点,监控点,0.50
D.监控点,参照点,0.15
【答案】:C30、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
A.7天5次
B.7天8次
C.5天4次
D.5天5次
【答案】:B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评价中,排放规律可简化为()排放。
A.连续恒定
B.不连续恒定
C.连续不恒定
D.不连续不恒定
【答案】:A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
B.Ⅰ类建设项目
C.Ⅱ类建设项目
D.Ⅲ类建设项目
【答案】:C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答案】:D3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最大可信事故是()。
A.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B.基于统计分析,在一定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C.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的事故
D.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严重的事故
【答案】:A35、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答案】:A3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适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B.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C.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D.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答案】:C37、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答案】:C38、(2016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I类场、II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场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B.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答案】:A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热水
D.pH≤5的水
【答案】:B4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些工作内容()不属于第一阶段。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B.初步工程分析
C.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D.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答案】:C41、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监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
B.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燃料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测定
C.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
D.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2m处任意点
【答案】:D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A.SO2
B.NOx
C.O3
D.PM2.5
【答案】:B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答案】:B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D45、生态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B.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依法评价
【答案】:D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有关
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传播的距离有关
C.计算屏障衰减后,还需考虑地面效应衰减
D.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需要考虑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答案】:C47、某工业企业厂界1m外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且厂界处设有3.5m高实体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B.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1m处
C.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位置处
D.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地面1.2m处
【答案】:C4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规划协调性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分析规划与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
B.应分析规划与同层位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C.应分析规划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符合性
D.应分析规划与区域“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的符合性
【答案】:B49、(2017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答案】:A5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适用于()的环境影响评价。
A.以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B.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C.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
D.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答案】:B51、(2016年)下列炉窑中,其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电石炉
B.炼焦炉
C.废物焚烧炉
D.水泥回转窑
【答案】:A52、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最大取边长()。
A.50km
B.5km
C.25km
D.100km
【答案】:A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噪声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
A.≤50dB(A)
B.≤40dB(A)
C.<40dB(A)
D.<50dB(A)
【答案】:D54、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m。
A.30
B.40
C.45
D.50
【答案】:C55、烟囱周围200m半径距离内存在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至少高出这一区域内最高建筑物()m以上。
A.3
B.5
C.8
D.10
【答案】:A56、()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A.生活垃圾
B.工业固体废物
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答案】:A57、边界噪声评价量在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时,需对改扩建建设项目以()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A.工程噪声贡献值
B.噪声强度
C.噪声性质
D.噪声种类
【答案】:A58、开发区主要从()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A.中观
B.宏观
C.微观
D.中、微观
【答案】:B59、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A.场址位于软土区
B.场址距飞机场1500m
C.场址与地表水域的最近距离为100m
D.场址可保证填埋场建成后有20年的使用期
【答案】:D60、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应以()为主。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量性评价
【答案】:C61、(2014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
A.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B.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D.高噪声源和低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B6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Ⅰ类场和第Ⅱ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答案】:B63、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上自然保护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水质类别
B.人工水产养殖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类别
C.海水浴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水质类别
D.海洋开发作业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水质类别
【答案】:C64、(2018年)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砷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
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
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
D.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
【答案】:C65、关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产生噪声的管理
B.标准适用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产生噪声的管理
C.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D.标准不适用与农村地区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答案】:C66、(2019年)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
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
C.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企业
D.不适用于铜镍钴尾矿的管理者
【答案】:C67、(2019年)某企业北侧、东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15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5m高围墙,西侧厂界处设有6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民住宅。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1m的位置
B.东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1m的位置
C.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
D.西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度在0.5m以上的位置,同时该在住宅外lm处另设测点
【答案】:C68、某建设项目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厂界噪声级增量为5dB(A),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2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判定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A.一级
B.三级
C.二级
D.三级从简
【答案】:B69、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
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
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界围墙0.5m以上位置
【答案】:C7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飞机噪声评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感觉噪声级为声源源强表达量
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为声源源强表达量
C.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均为声源源强表达量
D.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均为声环境质量评价量
【答案】:B71、涉及盐化影响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减轻土壤盐化常见措施为()。
A.离子交换
B.药剂处置
C.提升地下水位
D.降低地下水位
【答案】:D7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监测飞机地面试车噪声对机场外敏感目标的影响时,应执行的标准是()。
A.《声环境质量标准》
B.《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C73、—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进行。
A.丰水期
B.枯水期
C.平水期
D.冰封期
【答案】:B7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现有污染源颗粒物(除碳黑尘、染料尘、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外)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
A.1.0mg/m3
B.2.0mg/m3
C.5.0mg/m3
D.8.0mg/m3
【答案】:C75、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B.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C.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充分调查
D.对与建设项目有密切关系的环境状况应全面、详细调查,给出定性的分析或评价
【答案】:A76、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区域环境保护对策包括对开发区规划目标、规划布局、总体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整方案,下列关于调整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开发区区域环境敏感性较高时,应考虑选址的大规模、大范围调整
B.规模调整包括经济规模、土地开发规模、资源利用规模的调整
C.当开发区发展目标受外部环境影响时,在不能进行选址调整时,要提出对区外环境污染控制进行调整的计划方案
D.一般情况下,开发区边界应与外部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空间防护距离
【答案】:B7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空间不包括()。
A.森林
B.湿地
C.城镇空间
D.无居民海岛
【答案】:C7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
A.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
B.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
C.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和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
D.评价区质量状况的特性因子和建设项目的常规因子
【答案】:C7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夏季、冬季)监测
B.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秋季)监测
C.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监测
D.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答案】:B80、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错误的是()。
A.臭气浓度是指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
B.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对物料、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的热工设备
C.自然通风锅炉是指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锅炉
D.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消耗量的比值
【答案】:D81、《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答案】:C82、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是()。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焚烧飞灰除外)
B.禽畜养殖废物
C.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D.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答案】:A8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贮存、处置场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中,应监控的污染物项目是()。
A.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所有项目
B.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
C.与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相同
D.与危险废物填埋场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相同
【答案】:B84、大气环境二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A.Pmax≥10%
B.1%≤Pmax≤10%
C.1%≤Pmax<10%
D.1%
【答案】:C85、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保护标准也随之而发展,其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分为()。
A.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B.国家标准和基础标准
C.基础标准和地方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A86、风险潜势判断:某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等级为P3,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为E1,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等级为()。
A.I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答案】:C87、以下企业污水排放不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羽绒企业
B.黄磷企业
C.煤炭企业
D.啤酒企业
【答案】:B8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背景调查的是()。
A.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状况
B.影响区域内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
C.影响区域内受保护的地方特有物种、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D.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答案】:A8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A.9个
B.10个
C.12个
D.15个
【答案】:B90、依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符合要求的是()。
A.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1.5m以下
B.距离军事基地2500m
C.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D.能选择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
【答案】:C9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仅对6项气态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的是()。
A.铅、汞
B.氟及其化合物
C.二氧化硫
D.颗粒物
【答案】:D92、(2013年)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炼铁高炉
B.炼焦炉
C.生活垃圾焚烧炉
D.燃气导热油炉
【答案】:D9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一阶段
【答案】:D94、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应从建设项目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环境影响,以()的方式,估算建设项目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建设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中,作为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依据之一。
A.定性
B.定量
C.定性与定量结合
D.定性与半定量结合
【答案】:C9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超标的地表水体,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B.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期进行水质评价
C.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及特定项目
【答案】:C96、大气环境评价中的检测布点要求中的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个。
A.3
B.4
C.5
D.6
【答案】:D9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的影响。
A.内环境
B.外环境
C.外经济
D.内经济
【答案】:B9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答案】:D99、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B100、某有色建设项目编制环评报告表,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有两种污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6%,则该评价等级应为()。
A.一级
B.三级
C.二级
D.不能确定
【答案】:C101、预测:有关土壤环境影响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范围一般应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B.重点预测时段、情景设置均以影响识别为基础
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识别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
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采取定性描述进行预测
【答案】:A10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与监测可以不考虑的是()。[2008年真题]
A.渗滤液
B.噪声
C.地下水
D.大气
【答案】:B10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环境点源调查的原则应以()为主。
A.类比调查
B.搜集现有资料
C.现场测试
D.现场调查
【答案】:B10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指标体系不包括()。
A.经济效益指标
B.污染排放指标
C.资源利用指标
D.环境管理指标
【答案】:A10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以下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点位设置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常规监测点作为预测重点
B.将补充监测点作为预测重点
C.将水环境保护目标作为预测重点
D.预测排放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范围时,可不加密预测点位
【答案】:D106、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处的声级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r<L0/3且r0<L0/3时,可用于简化计算Lp(r)的公式是()。
A.Lp(r)=Lp(r0)-10lg(r/r0)
B.Lp(r)=Lp(r0)-20lg(r/r0)
C.Lp(r)=Lp(r0)-10lg(r0/r)
D.Lp(r)=Lp(r0)-20lg(r0/r)
【答案】:A107、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进入Ⅰ类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同时满足的要求不包括()。
A.有机质含量小于2%(煤矸石除外)
B.水溶性盐总量小于2%
C.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含水率低于60%
【答案】:D108、下列危险废物中,不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A.医院临床废物
B.多氯联苯废物
C.含硝化纤维素的危险废物
D.工业废渣
【答案】:C109、(2017年)某企业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A)、65dB(A)、63dB(A)和61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超标
B.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达标
C.昼间只有东侧厂界噪声超标
D.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平均值达标
【答案】:C110、以下不属于国家已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B1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步。
A.六
B.八
C.十
D.七
【答案】:C11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各类水域适用标准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源头水适用Ⅰ类标准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适用Ⅱ类标准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适用Ⅲ类标准
D.娱乐用水区适用Ⅳ类标准
【答案】:D113、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噪声预测应覆盖评价范围内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个敏感目标处的预测值
B.在缺少声源源强资料时,通过类比测量取得源强数据,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C.评价范围内代表性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实测,不能利用已有监测资料
D.应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答案】:C114、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限值为()mg/m3(标准状态)。
A.0.01
B.0.05
C.0.15
D.0.25
【答案】:C1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湖库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要求错误的是()。
A.可采用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值法确定湖库生态环境需水最小值
B.可采用近10年最枯月平均水位法确定湖库生态环境需水最小值
C.维持湖库形态功能的水量,可采用湖库形态分析法计算
D.维持生物栖息地功能的需水量,可采用湖库形态分析法计算
【答案】:D116、监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一般执行()。
A.《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B.《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C.《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答案】:B11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A.该规划方案
B.不同规划方案(不包括替代方案)
C.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
D.主要规划方案
【答案】:C1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中,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叠加影响。
A.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
B.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
C.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
D.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
【答案】:D1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说法,正确的是()。
A.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B.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C.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机械噪声源、气流噪声源和电磁噪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D.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120、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A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A.L
B.L
C.L
D.L
【答案】:C12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属于风险识别范围。[2010年真题]
A.公用工程系统
B.环境风险水平
C.工程环保设施
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
【答案】:B122、以下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核建设项目
B.化肥厂氨罐扩建项目
C.火电厂供水系统改造项目
D.新建维修厂通风系统项目
【答案】:B123、下列项目中,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是()。
A.风力发电项目
B.火力发电项目
C.热电联产项目
D.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答案】:A124、排入GB3838-20021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19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级标准。
A.1
B.2
C.3
D.4
【答案】:A125、《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夜间不超过()。
A.5dB3d
B.15dB10dB
C.10dB3dB
D.15dB5dB
【答案】:C126、(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内容不包括()。
A.区域环境特征
B.工艺环境友好性
C.工艺过程主要产污节点
D.末端治理措施协同性
【答案】:A1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128、(2020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型不包括()。
A.CMAQ
B.EDMS
C.AUSTAL2000
D.AERSCREEN
【答案】:D1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适合采用AUSTAL2000模型预测的污染源包括()
A.体源
B.网格源
C.烟塔合一源
D.机场源
【答案】:C1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补充监测原则上应该在污染较重的季节取得()有效数据。
A.7d
B.5d
C.3d
D.1d
【答案】:A1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A.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
B.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
C.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
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答案】:C13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当Ⅱ类场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cm/s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
A.1×10-7
B.1×10-9
C.1×10-11
D.1×10-12
【答案】:A1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分别划分评价等级。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要素
D.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要求
【答案】:C134、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
A.苯
B.苯胺
C.二甲胺
D.三甲胺
【答案】:D135、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A.现有声源影响
B.其他声源影响
C.无规则声源影响
D.远距离影响
【答案】:A136、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厂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Ⅰ类场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B.Ⅰ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C.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D.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答案】:D137、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A.医疗废物
B.生活垃圾
C.火电厂脱硫石膏
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C13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答案】:A139、(2019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不适合大气环境二类区标准限值的有()。
A.农村地区
B.居住区
C.文化区
D.自然保护区
【答案】:D140、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3dB(A),且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B14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适用新建、扩建、改建及已建成投产的()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A.危险废物
B.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C.生活垃圾
D.餐饮垃圾
【答案】:B142、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A.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B.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C.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D.环境卫生机构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答案】:A143、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答案】:A1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户外声源传播过程中,与声屏障引起的衰减值无关的因素是()。
A.声源源强大小
B.声屏障的长度
C.声源几何尺寸
D.入射声波波长
【答案】:A1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
A.6个水样
B.3个水样
C.2个混合水样
D.1个混匀水样
【答案】:D1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彩设置原则的是()。
A.天然色原则
B.象征、涵义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互补性原则
【答案】:D147、(2018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污染影响因素分析内容不包括()。
A.区域环境特征
B.工艺环境友好性
C.工艺过程主要产污节点
D.末端治理措施协同性
【答案】:A1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一级生态评价生物量数据获取的正确方法是()。
A.实测
B.使用统计值
C.采用现有信息
D.采用类比工程数据
【答案】:A1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如某些建设项目(如冶炼、火力发电、初级建筑材料的生产)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废弃物较多,这种情况应预测其()的环境影响。
A.堆积物面源
B.水土流失面源
C.降尘面源
D.烟尘面源
【答案】:A1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km。
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km。
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km。
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
【答案】:C151、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风险识别的内容不包括()。
A.资料收集和准备
B.物质风险识别
C.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D.安全风险识别
【答案】:D15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降低或减缓公路项目污染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是()。
A.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B.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C.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D.占地恢复措施
【答案】:D153、(2015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应执行的基准氧含量是()。
A.3%
B.3.5%
C.6%
D.9%
【答案】:D154、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评价调查方法的是()。
A.景观生态学法
B.资料收集法
C.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D.生态监测法
【答案】:A155、(2015年)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A.医疗废物
B.生活垃圾
C.火电厂脱硫石膏
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C156、提出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监测方案和()。
A.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B.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递交材料
C.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报告
D.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等制度
【答案】:D1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
B.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全部达标,评价区域才达标
C.如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需按照最大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判定项目所在区域的达标情况
D.未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的,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3095中浓度限值要求的即为达标
【答案】:C158、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A.农业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居民区
【答案】:D159、总则之评价基本任务: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B.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多种影响类型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开展污染影响评价工作
C.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的建设项目应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D.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答案】:B160、(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
B.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生物过程的关系
C.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气候过程的关系
D.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水文过程的关系
【答案】:A16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
A.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运行
B.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
C.危险废物贮存的污染控制
D.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监督管理
【答案】:C162、(2019年)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3dB(A),且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B16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段。
A.12
B.18
C.20
D.22
【答案】:C164、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选址条件重点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
B.填埋场结构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
C.防渗层长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
D.填埋场集排气系统的设计保障
【答案】:D16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土壤()。
A.维持自然背景限制值
B.维护人体健康限制值
C.维护人体健康临界值
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临界值
【答案】:B166、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的污染源分析中,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污染源分析以()为主。
A.近期
B.中期
C.远期
D.中远期
【答案】:A16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范围确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B.在时间跨度上,评价范围一般应包括整个规划周期
C.在空间跨度上,评价范围一般应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
D.评价范围确定应考虑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
【答案】:A168、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
A.1.5m,10d
B.1.0m,10dB
C.1.0m,5dB
D.2.0m,5dB
【答案】:B16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
A.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项目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C.项目建设阶段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影响
【答案】:A17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
A.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
B.生态影响的方式
C.生态影响的施工时序
D.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答案】:D171、下列建设项目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核建设项目
B.铁矿矿山新建项目
C.电子芯片新建项目
D.钢铁厂高炉扩建项目
【答案】:A17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污染型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受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不低于二级
D.三级A
【答案】:A173、适用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是()。
A.钢材物流中心
B.海滨浴场
C.鞭炮贮运仓库
D.核电站
【答案】:C174、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A.1∶5000
B.1∶10000
C.1∶50000
D.1∶100000
【答案】:C17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内容的重点为()。
A.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短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B.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长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C.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
D.区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答案】:C17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影响区域内的下列调查工作中,属于生态影响调查的是()。
A.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调查
B.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调查
C.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调查
D.文物保护措施调查
【答案】:A177、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的(),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A.1.5倍
B.1倍
C.3倍
D.2倍
【答案】:B178、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砷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
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
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
D.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
【答案】:C179、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A.70%
B.75%
C.80%
D.90%
【答案】:B180、(2018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水煤浆的锅炉参照燃油锅炉控制要求执行
B.燃气锅炉规定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限值
C.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本辖区内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
D.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
【答案】:C18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应给出()。
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
B.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地下水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C.预测期内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D.预测期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答案】:D18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根据评价范围(),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A.各环境要素的历史特点
B.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特点
C.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
D.各环境要素所影响程度
【答案】:C18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下尚不具备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的是()。
A.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运量达到设计能力50%,但运行稳定的铁路工程
B.已正常运行但产油量只达到50%的油田开发工程
C.生产能力达到80%的矿山采选工程
D.生产能力达到60%的农业开发工程
【答案】:A184、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面积为16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A.5个
B.7个
C.8个
D.11个
【答案】:A185、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A.数值法
B.解析法
C.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A186、下列建设项目中,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有()。
A.800万t/a钢铁项目
B.4500t/d水泥熟料项目
C.2000t/d金矿采选项目
D.2000MW核电项目
【答案】:D187、区域水污染源调查:面源污染调查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
A.现场调查
B.遥感判读
C.现场测试
D.搜集资料
【答案】:D18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
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
【答案】:D189、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2,地面水评价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10,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A190、预测水质参数筛选原则是按照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确定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A.当地环境影响要求筛选
B.当地环保要求筛选
C.当地大气环境条件筛选
D.当地气象条件筛选
【答案】:B19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内容不包括()。
A.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B.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C.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合理性
D.环境目标的可达性
【答案】:C192、风险事故情景设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不属于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原则。
A.风险事故情形应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
B.对不同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风险事故情形,应分别进行设定
C.发生频率大于10-6/年的事件是极小概率事件,可作为代表性事故情形中最大可信事故设定的参考
D.事故情形的设定应在环境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筛选,设定的事故情形应具有危险物质、环境危害、影响途径等方面的代表性
【答案】:C193、(2015年)根据《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各种炉窑
B.一类区可以新建非金属熔化炉
C.一类区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D.一类区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若环境容量允许,可以增加污染负荷
【答案】:C19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范围≥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可选择()进行预测。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D195、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第二类污染物控制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
B.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在城镇排放口采样监控
D.不同行业的来样监控位置不同
【答案】:B196、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
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
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
【答案】:C197、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A.数值法
B.解析法
C.水量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A19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不包括()。
A.影响预防
B.影响最小化
C.全面修复补救
D.影响避让
【答案】:D199、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应从建设项目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环境影响,以(),估算建设项目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建设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中,作为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依据之一。
A.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B.定性描述
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
【答案】:A200、下列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A.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
B.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C.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
D.溶洞区
【答案】:A20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排污口上游段、混合过程段和充分混合段
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
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混合下游河段
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合段和下游河段
【答案】:A20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二级评价,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
B.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3km
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评价范围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200m
D.当大气毒性终点浓度预测到达距离超出评价范围时,应根据预测到达距离进一步调整评价范围
【答案】:C20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是根据()计算确定。
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答案】:B204、经判断某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Ⅳ级,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简单分析
【答案】:C205、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是()。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C.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D.总则
【答案】:C206、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1g(r)-8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B.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C.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
D.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答案】:C20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h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浓度值。
A.4h
B.5h
C.8h
D.10h
【答案】:A208、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Ⅱ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的Ⅱ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
A.土壤盐渍化,水质指标
B.土壤盐渍化,水污染半径
C.土壤沙化,污染源种类
D.土壤沙化,水质指标
【答案】:A209、(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下列区域中,按定义划分,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的是()。
A.森林公园
B.自然保护区
C.世界文件和自然遗产区
D.湿地和低洼汇水处
【答案】:A210、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情况下,下列()不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污染源分析
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答案】:B211、(2015年真题)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
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1m处
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围墙0.5m以上位置
【答案】:C212、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mg/L。
A.10和4
B.10和1.5
C.15和6
D.15和10
【答案】:B213、(2017年)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选择要求的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最简单合同
- 咖啡馆员工合同
- 拆迁公司合同
- 拉萨租房合同
- 在线签署电子合同
- 《我爱这土地》课件
- 单间出租协议书
- 电炉改造协议书
- 互联网代理商协议书
- 香港地产转让协议书
- 机关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课件
- 校园小导游 3 小讲堂(课件)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Shopee东南亚市场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消费者洞察报告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检测英语试卷
-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艺术造型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客服经理考试重点突破
- 代签协议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联网无人机专业巡检课件
- 消化道出血课件
- 药物破损不良护理事件处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