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普通高中教科书

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之1、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对比鉴赏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3、反复诵读,背诵整首词。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出来深沉的家国情怀。

深入体会诗歌中写景的妙处。学习目标

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上片先点明登临时节,随后写眼前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确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相继灭亡,只剩下寒烟衰草;继而陈说空叹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说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反复诵读,说说这种“意趣”是什么。学习提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作者简介新课导入知人论世题目解读知识速递诗歌初读01金陵为六朝古都,山川形胜,虎踞龙盘,氤氲着王气。台城的草色烟光,秦淮河的红粉佳人,无不引起词人们的思古之幽情。在众多怀古诗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金陵,其中有一首被称为“千古绝唱”。新课导入为何北宋王安石可以凭借独一首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味赏析。知人论世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知人论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晚年退居金陵,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知人论世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写作背景

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彩舟徐行,云烟稀淡,长江波光粼粼,白鹭翔舞,丹青妙笔也很难描画这壮美的风光。

遥想当年,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叹朱雀门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空叹历朝兴衰。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惨淡的寒烟和衰败的枯草。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3.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感情基调:雄壮、豪放、有气势1.“登临……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2.“千里澄……如簇”一句运用什么手法?3.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手法?自学指导二(5分钟)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登高远眺开始萧条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③“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1.“登临……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练:白色绸缎,写出江水之纯净。簇:箭头,写山峰之陡峭。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手法1.比喻:贴切、形象、逼真、明丽。远眺之静景手法2.用典:化用诗句→“千里”二字,景象开阔高远,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2.“千里澄……如簇”一句运用什么手法?

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登高望远、睹物抒怀,是中国古代文人惯用且喜用的方式。

作为一个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课文赏析上阕: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描绘金陵壮丽景色。

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归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船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可谓异曲同工。正如林逋《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所言,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

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结束上阕。下阕:怀古抒情,由所见引发的感慨。

下阕转入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竟逐”的腐朽生活,对六朝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

“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

“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紧接着一声叹息。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二首》“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

“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

“六朝旧事”二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眷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更是可悲。此句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隋书·五行志》说:“祯明初,后主创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后来《玉树后庭花》就作为亡国之音。

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诗歌研读03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小组合作,划分节奏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词的上阕写词人登临送目所见的金陵秋景。先点明登临时节,随后写眼前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确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词的下阕怀古、抒情。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相继灭亡,只剩下寒烟衰草;继而陈说空叹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再读诗歌,整体掌握诗歌内容并概括。“叹”。这是一首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