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与综合运用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要求:请你根据自己对诗歌鉴赏与综合运用的理解,认真填写下列空格,注意字迹工整,不要写错别字。1.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用了一个“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也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2.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__________之情。3.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轮回,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_之情。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之情。5.李清照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写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___之情。6.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之情。7.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之情的追求。8.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功名的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之情的坚定。9.陆游在《钗头凤·红酥手》中写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现实的__________之情。10.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诗用“__________”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__________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之情的追求。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请你根据自己对诗歌鉴赏与综合运用的理解,认真选择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注意字迹工整,不要写错别字。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山盟虽在,锦书难托。”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山盟虽在,锦书难托。”4.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山盟虽在,锦书难托。”5.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之情?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山盟虽在,锦书难托。”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之情?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B.“山盟虽在,锦书难托。”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7.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D.“山盟虽在,锦书难托。”8.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之情?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山盟虽在,锦书难托。”9.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之情?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山盟虽在,锦书难托。”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0.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要求:请你根据自己对诗歌鉴赏与综合运用的理解,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字迹工整,不要写错别字。1.请简述李白《静夜思》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主题?2.请简述杜甫《春望》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诗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请简述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这种象征意义?4.请简述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词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简述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的意境特点是什么?词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这种意境?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请你认真阅读下列诗歌,并根据诗歌内容回答问题,注意字迹工整,不要写错别字。1.阅读李商隐《夜雨寄北》这首诗,回答问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主题?(2)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句话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回答问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诗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哲理?这句话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五、综合运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请你根据自己对诗歌鉴赏与综合运用的理解,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字迹工整,不要写错别字。1.请你以“乡愁”为话题,选择一首你熟悉的古诗,分析诗中是如何表现乡愁之情的,并说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2.请你以“爱情”为话题,选择一首你熟悉的古诗,分析诗中是如何表现爱情之情的,并说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比喻解析:这里的“疑是地上霜”是将地上的月光比作霜,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2.答案:悲伤欣喜解析:这句诗前半句“国破山河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伤之情,后半句“城春草木深”则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欣喜之情。3.答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挽留解析:这里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比喻生命的轮回,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4.答案:思念希望美好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5.答案:设问赞美解析:这里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6.答案:反问感慨惋惜解析:这句诗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7.答案:白描田园生活解析:这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白描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之情。8.答案:比喻报国解析:这里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功名的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报国之情的热忱和坚定。9.答案:对比爱恋失望解析:这句诗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和爱恋之情,以及对现实的失望之情。10.答案:描写执着世俗解析:这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二、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伤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2.答案:B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团圆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3.答案:B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海棠花在风雨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答案:A解析:这句诗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5.答案:A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之情。6.答案:C解析:这句诗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之情,以及对现实的无奈。7.答案:B解析:这句诗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8.答案:C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寻找爱情的执着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之情。9.答案:B解析:这句诗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和爱恋之情,以及对现实的失望之情。10.答案:C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采菊东篱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乡之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比喻体现在“疑是地上霜”,拟人体现在“举头望明月”。解析:李白《静夜思》通过描绘月夜思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诗人的思念之情。2.答案: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对仗、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伤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解析:杜甫《春望》通过对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伤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采用了对仗、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凝练,意境深远。3.答案:象征意义: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原上野草的生长,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比喻体现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拟人体现在“离离原上草”。解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绘草原上野草的生长,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和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4.答案:结构特点:这首词采用了由景入情、由情入理的结构方式。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解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描绘月夜思亲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词中采用了由景入情、由情入理的结构方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5.答案:意境特点:这首词描绘了雨夜赏花的场景,意境优美,情感细腻。修辞手法:设问、比喻。设问体现在“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比喻体现在“雨疏风骤”。解析: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通过描绘雨夜赏花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词中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和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四、阅读理解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1)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修辞手法:设问、比喻。设问体现在“何当共剪西窗烛”,比喻体现在“巴山夜雨涨秋池”。解析:李商隐《夜雨寄北》通过描绘夜雨中的思念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2)描绘景象:“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话描绘了巴山夜雨中池塘涨水的景象。作用:这句话在诗中起到了铺垫和渲染的作用,为后面的思念之情做了铺垫。解析:“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话描绘了巴山夜雨中池塘涨水的景象,渲染了诗人思乡的氛围,为后面的思念之情做了铺垫。2.答案:(1)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对仗、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第9章 第6部分(渐开线圆柱齿轮检测)
-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中东市场拓展与中医药文化推广报告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5.6-6 边缘网关管理-任务训练
- Unit+4+Friends+Forever+Using+language+Listening+and+Speaking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概述
- 数学逻辑题目及答案
- 四川省安全员a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泰安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典当财务管理办法
- 养老运营管理办法
- 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康复医疗服务与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 2025年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船舶设备售后服务体系及维护保养方案计划
- 2025年初级(五级)健康照护师(五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后附答案和解析)
- 隔离品区管理办法
- 盐城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19常见的碱》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高中英语必背3500单词表完整版
- (新版)中国联通政企智慧运营考试题库(含答案)
- 材料进场清单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