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断句考点_第1页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断句考点_第2页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断句考点_第3页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断句考点_第4页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断句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断句考点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断句高考命题规律及常见题型,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2.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正确断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漆室女曰:“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三)1.(2025年高考全国Ⅰ卷10T)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夫鲁国A有患者B君臣父子C皆被其辱D祸E及众庶F妇人G独安H所避乎!【答案】BDF

【课前高考精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温怀不轨,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既而超就温宿,曰:“期公慨居重任,天下之责将归子公矣,若不能持废立大事,不足镇压四海,震服宇内,岂可不深思哉!”温既素有此计深纳其言遂定废立超始谋也。年四十二,先愔卒。

(节选自《晋书·郗鉴传》)2.(2025年高考全国Ⅱ卷10T)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温既素有此A计B深纳C其言D遂定E废F立G超H始谋也。【答案】BDG一.什么叫“断句”?断句古时称为“句读(dòu)”。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时的文章无标点,很多古籍留传下来均未注明停顿,因此句读也是古人读书的必备之功。“句”者为句末停顿,“读”则是句中停顿,合称“句读”。正确断句,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通读全文,把握内容要点与行文层次,加强诵读,增强语感,是正确断句的基础。同时,要掌握断句的基本规律。

【考点突破】二.考点解析断句从2004年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随后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此后,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2014年新课标全国试卷采用“/”形式的选择题命题方式。2023年教育部4月份四省(吉林、黑龙江、安徽、云南)高考适应性测试采用了“涂字母”式(即每个断句汉字后都有一个字母,把相应三处的字母涂黑)的命题方式,可谓创新。2023高考试题也采用“涂字母”式的命题方式,但不是每个汉字后都有字母,而是每组汉语言后有字母,把相应三处的字母涂黑,稍微有点变化。断句新的命题方式基本确定了下来。2024年“九省联考”及新课标ⅠⅡ卷均采用“涂字母”式的命题方式,2025年“八省联考”及全国ⅠⅡ卷还是这种命题方式,由此推断,断句的命题方式已经趋于成熟,2026年还会继续沿用该题型命题。文言断句一般选取篇幅不长、内容相对完整的一段话,要求用涂字母的方式把句子断开,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文言断句需要考生综合掌握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同时还要求考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重点考查考生的文言语感,隐性地考查了考生理解分析、语法功能、文言翻译的能力,只是不需要表达。

一、标名代,定主宾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课堂知识点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1.(2023新课标Ⅰ卷10T)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答案】CEG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tǎnxī脱去上衣左袖,露出肢体)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节选自《韩非子·十过》)2.(2023全国乙卷10T)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答案】BF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②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节选自《梦溪笔谈·官政》)3.(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二测)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监司奏劾A杭州B不恤C荒政D嬉游E不节F及公私G兴造H伤耗民力。【答案】DFH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三: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孟冬纪》)4.(2025届湖北十一校高三二联考)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孙叔敖之知A知以不利B为利矣C知以人之所恶D为己E之所喜F此有道者G之所以异乎俗也【答案】ACF

二、标虚词,定位置文言文中的虚词(副介连助叹)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①句首发语词:“其、盖、凡、窃、诸、敬、唯、初、盍、斯、今、夫、且夫、至若、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噫嘘唏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③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焉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欤、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断开。④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分清结构,就可断句。⑤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等。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写两人对话,作者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2023新课标Ⅰ卷)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答案】CEG【断句】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云”后是转述的话)【译文】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⑥表示时间的词语。时间词语常居句首,其前后一般断开: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⑦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⑧句中介词、语气词、连词等一般不断:“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如:故北面而问焉。(连词,表修饰。)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连词,表转折。孟子说:“言辞浅近而含义深远,是善言。”)但如果“而”连接两个句子(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或主语相同但句式较长),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夫”一般作句首发语词时,其前断开;有时可做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其后断开,如“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有时也做指示代词,也用在句中,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这种情况都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1.(2023新课标Ⅱ卷10T)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答案】敌/不;乎/臣;焉/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盖惟文王而后能用太公,惟先主而后能用武侯也。使其不遇文王、先主,则终其身不出,而不肯他有所从,可知也。向令增不从羽能坚忍以待沛公沛公听增必过羽。功名所就,岂在向所称数公下哉?观其告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属必且为虏。”又曰:“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其审天下之势,岂不甚明?及天下既定,沛公数羽过,亦不及他,惟曰:“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然则增之用不用,则系刘、项之兴废者,沛公已知之,而无如羽之不知,何也?故吾怜增之材甚高,而不能审所从违,足惜也,故论之。

(节选自方孝标《范增论》)2.(2025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二模)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向令A增不从B羽C能坚忍D以待沛公E沛公听F增G必过羽。【答案】CE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虽然,此言出而长无礼者之傲,不揣而乐称之,则斯言过矣。君子之仕也,非但道之行也,义也;其交上下必遵时王之制者,非但法之守也,礼也。县令之束带以见督邮时王之制郡守之命居是官者必繇之礼也。知其为督邮而已矣,岂择人哉?少长也,贤不肖也,皆非所问也。3.(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在答题卡上写出断句处的字母。(3分)县令之束带A以见督邮B时C王之制D郡守之命E居是官者F必繇之礼也。【答案】BDE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4.(2025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二模)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世皆称A孟尝君B能得士C士以故D归之E而卒F赖其力G以脱于虎H豹之秦。【答案】CEG

三、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或含有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也可进行断句。千万不要把固定结构拆分开。

状语后置句:由“介词+名词(地点)”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往往后置,放在该句最后,所以状语后置句后停顿,即“介词+名词(地点)”后。定语后置句:“名词+数词(或形容词)”该组合为定语后置的典型句式,分两种情况:名词作主语时,名词前停顿;名词作宾语时,数词(或形容词)后停顿。“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修饰其前面的主语时,“者”还起到延长语气的作用,其后停顿。如判断句“……者,……也”。‌宾语前置句: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指的是宾语被置于支配它的‌动词或‌介词之前的现象。这种句式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用于强调宾语或通过特定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往往在动词(介词后往往不停顿,因为它与宾语在句中作状语)后停顿,如果其后有句末语气词,则在句末语气词后断开。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节选自《史记·魏世家》)1.(2024新课标Ⅱ卷10T)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魏君贤A人B是礼C国人D称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图也。【答案】CEH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人才莫盛于(介词,比)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形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驾驭人),刘备以性情相契(结交人),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感召人)。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刘备)犹非与操有怨者。2.(2024全国甲卷10T)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答案】BDG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赍(携带)二十日粮,自白道(阴山南北重要通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出使的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的原因)破齐也。如唐俭辈(像…这类人)何足(值得)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侦察兵)千余皆俘以随军。3.(2024九省联考)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督兵A疾B进C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F千余G皆俘H以随军。【答案】CE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4.(2023教育部考试院命题2023四省适应性考试10T)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答案】FIK

古人写文章讲究语言工整,因此多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四六句较多,这是文言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凭借句子的对称、节奏等进行断句。四、明修辞,巧判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1.(2024新课标Ⅰ卷10T)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答案】ADF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或曰;郤子言,不可不察也,非分谤也。韩子之所斩也,若罪人,则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败也,法败则国乱;若非罪人则不可劝之以徇劝之以徇是重不辜也,重不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则国危。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2.(2025届湖北部分高中协作体高三四月统考)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若A非罪B人C则不可D劝之E以徇F劝之G以徇H是重不辜也【答案】CFH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3.(2024届河北三模)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四A民B者C勿D使E杂F处G杂H处I则J其K言L呢M其N事O易【答案】CGM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光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混淆;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4.(2024届福州三模)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为A治B之C要D莫E先F于G用H人I而J知K人L之M道N圣O贤Q所P难R也【答案】DIN五、借动形,定成分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二: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太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节选自《宋史·寇准传》)1.(2025届江苏苏北四市高三一模)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及准出A陕B咏适C自成都罢D还E准严F供帐G大为具待【答案】BE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皆乡里之所釜䰛①者而逐之。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于是乎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又视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微抇②之,日夜不休,必得所利,相与分之。

(选自《吕氏春秋·安死》)2.(山东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联)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惮耕A稼采B薪之劳C不肯官D人事E而祈美衣F侈食之乐G智巧穷屈【答案】CE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蠡对曰:“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今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3.(2024福建4月质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A越B王C不D奉E大F王G命H号I用J兵K与L大M王N相O持P至Q今R获S罪T君U臣V俱W降【答案】I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