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铜仁市石阡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铜仁市石阡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铜仁市石阡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铜仁市石阡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铜仁市石阡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铜仁市石阡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公共基础知识(本部分共15题,包含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1.单项选择:2024年10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核心目标。其中“三全育人”指的是()。A.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B.全学科、全时段、全空间育人C.全教师、全家长、全社会育人D.全课程、全活动、全评价育人答案:A。解析:“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即全员育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参与)、全过程育人(覆盖学生成长各阶段)、全方位育人(渗透教育教学各环节)。2.多项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23年修订),教师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答案:ABC。解析:D项属于教师的义务(《教师法》第八条第五款);A项对应第七条第五款“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B项对应第七条第六款“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C项对应第七条第三款“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3.判断题:石阡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4年出台的《石阡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应不低于城镇学校。()答案:√。解析: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石阡县在“县管校聘”改革中明确向农村学校倾斜,中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城镇,鼓励优秀教师扎根乡村。二、教育专业知识(本部分共5题,包含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4.简答题: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答案:最近发展区由维果茨基提出,指学生现有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成人指导或同伴合作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教学的启示:①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为学生提供略高于现有水平的任务,激发其潜能;②重视支架式教学,教师通过提示、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最近发展区设计分层教学。5.案例分析题: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讲解《落花生》时,提问“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但一名学生突然说:“我觉得花生不好,它埋在地里,不如苹果、桃子挂在枝头显眼,这样别人就看不到它的价值了。”此时,教师回应:“你的观察很特别,但我们要学习花生谦虚的品质。”随后继续按教案推进教学。请从教学原则和学生观角度评析该教师的行为。答案:(1)教学原则角度:违背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时,教师未进一步追问(如“你认为价值一定要被‘看到’吗?”),而是直接否定,抑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学生观角度:未践行“学生是独特的人”的理念。学生有个体差异和独特视角,教师应尊重其想法,将生成性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如组织讨论“价值的呈现方式是否影响其本质”),而非机械完成教案。6.论述题: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答案:2022版课标提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落实路径:①情境创设与问题驱动。例如,教学“百分数”时,结合石阡县茶叶产业数据(如“某茶企今年产量比去年增长25%”),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比例问题;②思维过程显性化。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剪拼、推理等方法验证结论,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过程,发展逻辑推理素养;③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校园绿化面积计算”项目,整合数学(面积计算)、科学(植物生长条件)、劳动(规划种植),用数学语言(图表、公式)表达综合解决方案,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与应用性。三、学科专业知识(本部分分中小学、幼儿园两类,各选2题)(一)中小学语文7.阅读理解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问题:(1)请赏析“青春恰自来”中“恰”字的表达效果;(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平凡与伟大”的理解。答案:(1)“恰”字精准传递出苔的生命力:即使生长在“白日不到处”(阴暗环境),它仍在最恰当的时机自然萌发,“恰”既写出苔的坚韧,也暗含对其主动生长的赞美。(2)诗歌中,苔花如米粒般微小(平凡),却能像牡丹一样绽放(伟大)。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在于:伟大并非体积或地位的悬殊,而是生命态度的选择——苔虽平凡,却不自我放弃,以积极姿态实现生命价值。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独特价值,平凡的努力亦可成就“伟大”的人生。8.作文评改题:下面是初中生作文《我的老师》的片段,请从内容、语言、结构三方面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片段:“李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每天很早到教室,批改作业很认真。有一次我发烧,她背我去医院,路上还安慰我。我很感谢她。”答案:优点:内容真实,选取具体事例(背学生就医)体现师爱;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不足:①内容单薄,仅写“认真批改作业”“背我就医”,缺乏细节(如李老师批改作业时的神态、背我时的动作描写);②语言平淡,可加入比喻(如“她的手因长期握笔而磨出茧子”)、对话(如“别怕,老师背你”)增强画面感;③结构松散,未点明李老师的其他特点(如教学风格、对学生的鼓励),可补充“课堂上,她总用故事讲古诗,让我们觉得语文像糖一样甜”等内容,使人物更立体。修改建议:在“背我去医院”段落加入细节:“她的后背暖暖的,我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低头看见她的白球鞋沾满泥点——原来刚才下过雨。她轻声说:‘小阳,再坚持会儿,医院就在前面。’”(二)小学数学9.应用题:石阡县某小学组织五年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租用45座的大巴车,若租用5辆则有15人没座位;若租用6辆则空出30个座位。问: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每辆大巴车的租金为4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答案:设学生总数为x人。根据题意:5×45+15=x;6×45-30=x。解得x=240人。租车方案:45座大巴车,需租6辆(5辆坐225人,剩15人需再租1辆,共6辆,租金6×400=2400元);或考虑租用45座和30座中巴(假设存在),但题目未提其他车型,故最省钱方案为租6辆,租金2400元。10.教学设计题:请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册)为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探究活动(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答案: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能用分数表示简单图形的部分与整体关系;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③情感态度: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平均分”的本质;教学难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探究活动:-教师活动1:出示情境图(2个苹果分给2人,1个月饼分给2人),提问“每人分到多少苹果?多少月饼?”引导学生用“1”表示苹果,用“一半”表示月饼,引出“分数”。-学生活动1:用圆形纸片折出“一半”,并尝试用符号表示(可能画出“1/2”)。-教师活动2:讲解“平均分”是分数的前提,示范“1/2”的写法(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2表示分成2份,最后写分子1表示取1份)。-学生活动2:用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折出1/3、1/4,与同桌交流“你折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教师活动3:出示判断题(如“把一个蛋糕分成2份,每份是1/2”),引导学生辨析“平均分”的重要性。(三)幼儿园教育11.活动设计题:以“春天的秘密”为主题,设计大班(5-6岁)科学领域活动,要求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含导入、探究、总结环节)。答案:活动目标:①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如植物发芽、动物苏醒),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②通过种植活动,了解种子生长需要的条件(水、阳光、土壤),发展观察记录能力;③萌发爱护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春天景物图片、各种种子及种植工具、观察记录表);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过幼儿园的花草)。活动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提问“歌里唱的春天有什么?你在幼儿园里发现春天了吗?”鼓励幼儿分享(如“柳树发芽了”“蝴蝶飞来了”)。-探究环节(20分钟):(1)观察讨论:出示桃花、小草、蝌蚪的图片,引导幼儿对比冬天的样子(如“桃花冬天只有树枝,现在有花苞”),总结春天特征(植物生长、动物活动)。(2)种植实验:分发绿豆、黄豆种子,提问“怎样让种子变成小芽?”幼儿猜想(“需要浇水”“放在阳光下”)。教师示范种植步骤(装土、放种子、浇水),幼儿分组种植,记录“我的种子第几天发芽”(用图画或符号记录)。-总结环节(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今天我们发现了春天的哪些秘密?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教师小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种子有了水、阳光和土壤,就会慢慢长大。”12.幼儿发展分析题: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小超市”中出现以下行为:A幼儿独占“收银员”角色,不让其他同伴参与;B幼儿将“商品”(玩具)随意丢弃,说“不好玩”;C幼儿模仿妈妈语气说“这个奶粉太贵了,我们不买”。请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特点,并提出指导策略。答案:行为分析:①A幼儿独占角色,反映其“自我中心”特点(5-6岁虽合作意识增强,但仍需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