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第32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第32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第32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第32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第32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生物

大一轮复习第32课时课标要求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考情分析1.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2024·浙江6月选考·T12

2022·广东·T3

2022·重庆·T10

2022·湖北·T172021·重庆·T13

2021·河北·T17

2021·海南·T52.内环境的稳态2024·黑吉辽·T10

2024·湖北·T9

2023·湖北·T5

2022·海南·T9内容索引课时精练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生活的环境<考点一>必备知识整合1.体液的组成(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淋巴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_____________淋巴管成分来源①消化道吸收;②从

回渗;③淋巴液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化学成分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

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

含量很少2.内环境(1)概念: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2)三种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比较细胞外液组织细胞间隙组织液组织液蛋白质蛋白质①血浆≠血液,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四者的关系可用图示表示:②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有内环境。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高高无机盐和蛋白质Na+Cl-7.35~7.45、H2CO337℃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__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血细胞_____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_____________4.内环境的作用(1)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血浆(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①细胞可以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②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

的参与。内环境各个系统(1)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经典高考题)(

)提示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判断正误(2)肠道中的蛋白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2023·重庆,3A)(

)提示肠道属于外界环境,肠道中的蛋白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3)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2022·海南,9D)(

)提示乳酸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判断正误(4)人体细胞能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获取O2(2023·浙江1月选考,21节选)(

)(5)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2024·河北,7C)(

)√√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生理过程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两者成分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能力提升组织液血浆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组织液(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①水、无机盐、纤维蛋白原(促进止血)②血红蛋白、钾离子通道蛋白、胃蛋白酶③葡萄糖、CO2、胰岛素受体④尿素、肌酐、尿酸⑤食物中的淀粉消化为麦芽糖⑥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⑦乳酸与NaHCO3反应①④⑦(3)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的模型,请分析B端有关物质的含量变化。①若该器官为骨骼肌,则O2、营养物质含量

;CO2、尿素含量

。②若该器官为肺,则O2含量

;CO2含量

。③若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含量

。④若该器官为胰腺,则进食后胰岛素含量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含量

。⑤若该器官为肝脏,则进食后血糖含量

;饥饿时血糖含量

。降低升高升高降低降低升高升高降低升高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人在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脸红、乏累,之后还会出现肌肉酸胀,这些都是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的多种生理变化所致。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通过

产生一定量的

进入血浆,但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降低,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

。无氧呼吸乳酸血浆中含酸碱缓冲物质,能中和酸性物质(2)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蛋白质含量为7%~9%,无机盐含量约1%,但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浆中虽然含有的蛋白质较多,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的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3)研究表明,肾脏损伤会使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使得血浆蛋白经过肾小球漏出,从而生成蛋白尿。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图示模型,解释当肾功能异常时,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提示肾功能异常出现蛋白尿时,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对水的吸引力减小,水分过多地流向组织液,从而造成组织水肿。归纳总结1.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归纳总结(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归纳总结2.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归纳总结3.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考向一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1.(2025·武汉模拟)a、b、c、d代表人体体液的4种成分,如图表示四者间的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B.淋巴细胞可存在于b、c、d中C.当d渗透压升高时,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D.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

需至少穿过5层膜√迁移应用评价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d为血浆,则a为细胞内液,淋巴细胞可存在于b、c、d中,B正确;d渗透压降低时,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为血浆,d中的葡萄糖先进入毛细血管细胞,再出毛细血管细胞,接着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至少穿过3层膜,D错误。题后归纳巧用“箭头走向”分析体液各组分间的关系图注:细胞内液也存在和血浆、淋巴液双向交换的情况。水疱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A错误。2.(2024·衡阳模拟)某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一次较长时间的徒步游学后其脚掌磨出了水疱,但过几天后水疱自行消失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其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疱的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渗入了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之间存在动态联系√考向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3.(2022·重庆,10)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的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浆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4.(2022·湖北,17)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

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

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

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

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由题意可知,R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温度下降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故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A正确;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浆要为肾脏细胞提供氧气,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错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需要增加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氧分压偏低,血红蛋白饱和度偏低,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这样便于释放氧气用于肌肉细胞进行细胞呼吸,D错误。返回内环境的稳态<考点二

>必备知识整合1.内环境的稳态器官、系相对化学成分统稳定理化性质神经—体液—免疫一定限度正常生命活动实验材料图示结果自来水

滴加HCl后,自来水pH

;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_________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

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2)实验结果与结论缓冲液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实验材料图示结果缓冲液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后,缓冲液的pH_______________肝匀浆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肝匀浆的pH_______________结论肝匀浆的性质类似于

而不同于

,说明肝匀浆内含有

,从而能够维持pH的_________均保持相对稳定均保持相对稳定缓冲液自来水缓冲物质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1)血浆pH调节过程的分析乳酸钠(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4.稳态概念的发展分裂和分化结构与功能1.源于选择性必修1P10

“旁栏思考”:尿毒症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出现障碍,体内代谢废物积累。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有血液透析法、腹膜透析法和肾移植法等。2.源于选择性必修1P10“思考·讨论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

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

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因此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

。教材隐性知识小内环境渗透电解质(或无机盐)3.源于选择性必修1P10

与社会的联系:严重中暑又称“热射病”,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过高的体温会使细胞中

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教材隐性知识酶的活性考向三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5.(2023·湖北,5)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迁移应用评价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运动过程中的出汗、脱水会伴随着无机盐的丢失,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无机盐,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进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错误;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生成减少,D正确。6.(2024·邢台二模)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焦虑,长时间大声哭泣、唉声叹气,可能会导致肺通气过度,血液中排出过多的CO2,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中CO2增多,会使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B.“呼吸性碱中毒”患者血浆中CO2增加导致血浆pH降低C.肺气肿患者呼吸不畅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D.人成熟的红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代谢产生CO2√血液中CO2增多,会使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A错误;“呼吸性碱中毒”患者血浆中CO2排出过多,减少了血浆中CO2的含量,导致血浆pH上升,B错误;肺气肿患者呼吸不畅,减少了CO2的排放,增加了血液中CO2的含量,导致代谢性酸中毒,C正确;人成熟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CO2的产生,D错误。1.如图是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甲的

体积大于乙、丙、丁的体积之和B.淋巴液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血浆流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C.乙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

内环境分别是淋巴液和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D.组织液流向血浆的液体量与流向淋巴液的液体量大致相等E.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

来源于Na+和Cl-F.甲、乙、丙和淋巴液共同构成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但淋巴液不能再渗回组织液,B错误;组织液大部分流回血浆,少部分流入淋巴管,因此流向血浆的组织液多于流向淋巴液的组织液,D错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内环境主要由乙(组织液)、丙(血浆)和丁(淋巴液)组成,F错误。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水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常情况下,尿素、神经递质、淀粉、呼吸作用的酶、载体蛋白可存在于内环

境中C.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氧呼吸时丙酮酸的氧化分解都发生在内环境中D.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多,渗透压更高E.肾小球肾炎使患者出现蛋白尿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而出现组织水肿F.缓冲对可维持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其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G.某人一次摄入大量的食醋,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含有缓

冲物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淀粉在消化道中,呼吸作用的酶分布在细胞内,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在内环境中,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完成的,不在组织液中合成,有氧呼吸时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C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多,但渗透压接近,D错误;人体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F错误。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发生的主要场所B.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D.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E.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

地位F.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内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会导致稳态失调G.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就能保持健康状态H.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导致酶促反应紊乱,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细胞代谢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C错误;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D错误;即使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也可能处于非健康状态,G错误;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酶促反应紊乱,但细胞代谢速率不一定减慢,H错误。返回课时精练对一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DAABABB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CDADBD(1)属于双向(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脑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升高(5)相互对照和自身ACTH的治疗效果强于地塞米松ACTH的治疗停药后不反弹16.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一、选择题1.(2025·昆明阶段练习)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的交换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丁为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补充的箭头是

“甲→乙”B.若丁是肌肉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补充的箭头

是“乙→丙”C.若丁表示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中渗透压只与无机盐有关D.甲、乙、丙参与构成的人体内环境中有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物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若丁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是血浆,甲是淋巴液,乙是组织液,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乙→丙”,A错误;若丁是肌肉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是组织液,乙是淋巴液,甲是血浆,则需补充的箭头是“丙→甲”,B错误;若丁表示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是组织液,甲是血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错误;甲、乙、丙是细胞外液,即细胞生存的环境,也称为内环境,所以其中含有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物质,D正确。心肌细胞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2.(2025·永州一模)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B.血浆和淋巴液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管中的某些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D.心肌细胞内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水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A错误。3.(2021·海南,5)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B.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C.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D.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4.(2024·武汉期末)肌肉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有一部分会被转移至肝脏重新形成葡萄糖或者糖原,还有极少部分会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的乳酸转运至肝脏细胞要经过组织液B.乳酸的产生过程及其分布均位于内环境中C.乳酸含量的增加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D.含有乳酸的尿液和汗液都属于细胞外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肌肉细胞和肝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故乳酸从肌肉细胞转运至肝脏细胞需要经过组织液,A正确;乳酸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故乳酸的产生过程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由于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故乳酸含量的增加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C错误;含有乳酸的尿液和汗液不属于人体体液,不属于细胞外液的范畴,D错误。答案5.(2024·大连一模)如图是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属于人体细胞外液的有组织液、血液、

消化液B.血细胞的内环境渗透压主要来自无机盐和

蛋白质C.消化系统中的蛋白质进入血液增加了相应

的渗透压D.当氧气缺乏时,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会起

缓冲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细胞外液包括血浆(而非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消化液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中的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消化系统中的蛋白质需要分解为氨基酸后才会进入内环境,C错误;当氧气缺乏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此时起缓冲作用的主要是细胞外液中的

,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6.(2021·重庆,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静脉滴注后,药物首先进入血浆,然后通过组织液到达靶细胞,A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B错误;体温的改变与机体的产热散热相关,而产热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有关,C错误;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吸水,甚至涨破,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7.(2025·长春模拟)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对人体稳态最早的描述。例如,感冒可以通过人体“阴阳自和”而实现“自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阳自和”需要多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B.“阴阳自和”维持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感冒发高烧是内环境“阴阳失和”的一种表现D.健康的生活习惯可维持较好的“阴阳自和”状态√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阴阳自和”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B错误。8.(2024·白山一模)人们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重返平原地区居住后,常常会觉得“懒洋洋”,人也会晕乎乎的,想睡觉,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醉氧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和运输氧的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醉氧”现象的出现,说明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C.“醉氧”后,患者出现下肢浮肿的症状是血浆渗透压升高造成的D.“醉氧”后,若患者出现严重腹泻,需要及时补充大量的清水以保证

人体对水分的需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醉氧”后,患者出现下肢浮肿的症状,属于组织水肿,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的,C错误;无机盐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的维持,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补充无机盐,以维持渗透压的稳定,D错误。9.为“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图中有一处错误,错误之处及原因是A.清水组曲线错误,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

应降低B.缓冲液组曲线错误,缓冲液应比血浆更能维持pH的稳定C.血浆组曲线错误,缓冲液应比血浆更能维持pH的稳定D.血浆组曲线错误,血浆应该能一直维持pH的稳定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该降低,所以图中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A符合题意;血浆和缓冲液组均含有缓冲物质,在一定范围内能维持pH相对稳定,从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大,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B、C、D不符合题意。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在细胞呼吸中游离的磷酸与ADP结合形成ATP,B正确;机体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够对乳酸起缓冲作用,但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1.(2024·聊城期中)如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情况,③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且②和③中的许多物质可以相互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⑤所含液体统称为体液,

两者共同构成了内环境B.红细胞和肝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分别是③和②C.②中蛋白质包括抗体、激素、血红蛋白等D.若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能会导致③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成分/(mmol·L-1)Na+Cl-Ca2+K+蛋白质①②1521022.5518③1421141.34.22④146981.63.81.2⑤12272.814848据表分析,⑤中蛋白质含量最多,K+含量最高,⑤是细胞内液,①中Na+含量高,①是细胞外液,②比③④的蛋白质含量高,②是血浆,内环境指细胞外液,A错误;红细胞和肝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B错误;血浆中含抗体、激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中没有血红蛋白,C错误。成分/(mmol·-1L)Na+Cl-Ca2+K+蛋白质①②1521022.5518③1421141.34.22④146981.63.81.2⑤12272.814848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2024·武汉月考)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M的示意图,A为动脉端,B为静脉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B处尿素含量高于A处,则M可能为肾脏B.若M为肝脏,B处血糖含量高于A处,说明此时处于饥饿状态C.若B处氨基酸含量高于A处,则M可能为小肠,此时处于餐后状态D.若B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A处,则M为肺,且B处葡萄糖含量也低于A处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如果M为肾脏,血液经过肾之后,尿素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所以B处的尿素浓度较低,A错误;在饥饿状态下,血糖含量较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形成血糖,此时B处血糖含量高于A处,B正确;就餐后氨基酸由小肠吸收,血液流经小肠后,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因此若B处氨基酸含量高于A处,则M可能为小肠,C正确;只有当血液流经肺时,二氧化碳含量才会下降,且肺部细胞也消耗葡萄糖,血液流经肺后,血糖含量下降,所以B处葡萄糖含量也低于A处,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3.(2024·江西五市九校联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A是小肠),Ⅰ、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D表示肺,Ⅱ表示重吸收B.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

过9层细胞膜C.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蛋白质D.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吃了很咸的食物、淋巴循环受阻均可以导致

组织水肿√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出红细胞(2层)、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到达肝部组织液,再穿过肝细胞膜(1层)即到达肝细胞内,至少9层细胞膜,B正确;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和淋巴循环受阻,都会使组织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组织液从血浆吸水,引起组织水肿,而吃了很咸的食物时会从组织液吸水进入血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14.(2024·唐山一模)身体排出CO2过多,可能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呼吸性碱中毒患者的血浆pH为7.35~7.45B.突发呼吸性碱中毒可使用纸袋捂住口鼻,让CO2重新吸回体内以减轻

症状C.临床上常规输氧时需混合5%CO2的目的是预防呼吸性碱中毒D.患者呼出CO2的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不存在体液调节√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患者呼吸性碱中毒,pH高于正常范围(7.35~7.45),A错误;碱中毒是由身体排出CO2过多引发的,所以当突发呼吸性碱中毒时,可使用纸袋捂住口鼻,让CO2重新吸回体内以减轻症状,B正确;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因子,临床上常规输氧时需混合5%CO2的目的是CO2能够使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快,从而吸收更多氧气,并不是预防呼吸性碱中毒,C错误;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因子,患者呼出CO2的过程中,会引起体液中的CO2浓度变化,使相关感受器兴奋,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导致呼吸加快,因此该过程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D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