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1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2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3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4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唐代佛光寺东大殿的木构架采用哪种斗拱组合?【选项】A.单檐歇山顶B.檐下双抄斗拱C.重檐庑殿顶D.五铺作斗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唐代佛光寺东大殿斗拱为双抄三乳栱,属于五等材做法,是研究唐宋斗拱演变的核心案例。选项B正确,A为屋顶形式,C为屋顶结构,D为铺作等级,均与斗拱组合无关。【题干2】《营造法式》中“材分制”的度量基准称为?【选项】A.材高B.材厚C.材广D.材深【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营造法式》以广材(材广)为基准,将建筑构件依比例分为不同等级。材广即构件的宽度,对应宋制一尺(约30.3cm)。选项C准确,其余选项对应高度、厚度和深度参数。【题干3】中国现存最早木结构无梁殿式建筑是?【选项】A.泉州洛阳桥B.南京明孝陵C.河北正定隆兴寺D.湖北应县木塔【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隆兴寺摩尼殿采用无梁殿结构,其混凝土版基直接承托梁架,始建于北宋嘉祐年(1056-1063)。选项C正确,D为木塔,A为石桥,B为明清陵墓。【题干4】明代紫禁城三大殿的殿顶正脊两端吻兽数目?【选项】A.1对B.2对C.3对D.4对【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明代官式建筑正脊吻兽为单数制,三大殿均设9尊走兽(吻兽居中),但按清代《营造则例》规定,吻兽数目为单数。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对应不同朝代或附属构件。【题干5】清代园林“借景”手法运用的典型实例是?【选项】A.苏州留园冠云峰B.北京颐和园石舫C.扬州个园四季假山D.无锡寄畅园冠云峰【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寄畅园以冠云峰与锡山对望形成借景,利用视觉延伸扩大空间。选项D正确,A为留园假山,C为个园土石相间,B为颐和园独立景观。【题干6】宋代塔式建筑“平坐”层的主要功能是?【选项】A.供奉佛像B.设置佛龛C.悬挂风铃D.供僧侣休憩【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平坐(台座)在塔身中部,用于供奉佛像或神龛。选项A正确,D为底层功能,B为细分用途,C属装饰性设施。【题干7】元代建筑中“歇山转角攒尖顶”常见于?【选项】A.寺庙钟鼓楼B.官署建筑C.民间祠堂D.水闸管理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元代官式建筑创新歇山顶形式,官署(衙署)多用转角攒尖顶增强体量。选项B正确,A为明代木构特例,C多歇山顶,D为石构。【题干8】清代“九进院落”布局的代表建筑是?【选项】A.北京恭王府B.南京总统府C.西安孔庙D.扬州何园【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恭王府为清朝恭亲王宅邸,严格按九进规制:照壁、二进正门、三进轿厅、五进大殿、七进后罩房、九进花园。选项A正确,D为复道回廊典型,C为三进院落。【题干9】唐代佛光寺立柱柱础形制为?【选项】A.球路础B.素面鼓形础C.龙形础D.仿木式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佛光寺立柱采用唐代典型球路础,由三层石块叠砌成直径60cm的球体。选项A正确,B为宋代鼓形础,D为明清做法,C为装饰础。【题干10】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材”与“架”的关系是?【选项】A.一材二架B.一材三架C.一材五架D.一材八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营造法式》规定“材”为度量单位,“架”指梁架组合,基本架式为三架(四柱)、五架(六柱)、七架(八柱)等。选项B正确,一材三架为基本制式,其他为扩展形式。【题干11】明代北京紫禁城宁寿宫区建筑群中“皇极殿”的功能是?【选项】A.皇帝更衣B.朝政处理C.军机会议D.皇家藏书【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皇极殿(仁寿殿)为清代乾隆帝养老及理政场所,藏有《四库全书》等典籍。选项D正确,A为太和门,B为乾清宫,C为军机处。【题干12】元代《至元新格》中首次明确记载的官式建筑形制是?【选项】A.歇山顶转角攒尖B.重檐庑殿顶C.单檐悬山顶D.重檐歇山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至元新格》记载歇山顶转角攒尖顶为官式建筑,体现元代屋顶形制创新。选项A正确,D为清代做法,B为唐代遗风,C为常见民间形式。【题干13】清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岛”布局的哲学依据是?【选项】A.道家三清思想B.儒家三才学说C.佛教三界理论D.阴阳五行学说【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颐和园“一池三岛”(昆明湖、南湖岛、西堤)以阴阳五行理论构建,湖为水(坎),岛为山(离、兑、震)。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对应不同哲学体系。【题干14】唐代佛光寺大殿柱高与开间比例约为?【选项】A.1:1.5B.1:2C.1:2.5D.1:3【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佛光寺大殿柱高3.92m,开间4.16m,比例约1:1.06,符合唐代柱高与开间相等的规范。选项A正确,其他比例对应后世变化。【题干15】明代《长物志》记载的“架几屏”形制特征是?【选项】A.四柱落地B.可折叠C.镶嵌螺钿D.透雕云纹【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文震亨《长物志》强调架几屏可拆装折叠,便于运输。选项B正确,A为清代硬屏,C为材质特征,D为装饰元素。【题干16】清代三山五园中“静宜园”的皇家园林性质是?【选项】A.皇帝寝宫B.女子居住区C.理政办公D.皇家藏书楼【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静宜园(香山静宜园)为乾隆帝长期理政和养老场所,主体建筑万春亭、延景殿等均用于处理朝政。选项A正确,D为文渊阁,B为淑春园。【题干17】元代木构建筑斗拱的“七铺作”等级对应?【选项】A.五等材B.六等材C.七等材D.八等材【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元代斗拱铺作等级与材等对应,七铺作需七等材(直径约24cm)。选项C正确,五铺作为唐代最高等级,八等材属罕见特例。【题干18】清代园林“框景”手法最典型的应用场景是?【选项】A.苏州网师园殿春簃B.北京颐和园长廊C.扬州个园四季假山D.无锡寄畅园古木交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殿春簃以月洞门框景“殿春簃”匾额和远香堂景观,体现“借景”与“框景”结合。选项A正确,D为对景,B为连续景观,C为土石布局。【题干19】宋代建筑“举折”制度中“举”指?【选项】A.柱高B.檐口高度C.斜梁坡度D.柱径【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举”指斜梁坡度,即从柱顶到檐口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反映屋顶曲率。选项C正确,A为柱高,B为檐口位置,D为柱径参数。【题干20】明代《三才图会》中记载的“斗八藻井”常见于?【选项】A.宗教建筑B.官署建筑C.民间祠堂D.水利设施【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斗八藻井以八边形藻井覆盖全殿,常见于明代佛寺(如北京法源寺大雄宝殿)。选项A正确,B为重檐歇山顶,C为歇山顶,D为砖石结构。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中国古代唯一现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是()【选项】A.佛光寺塔B.应县木塔C.大雁塔D.纯阳宫三清殿【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塔,采用五十四种斗拱不用一钉一铆的独特结构,其塔身完全依靠榫卯结构衔接,体现了辽代木结构建筑的巅峰成就。佛光寺塔虽为唐代木构,但仅存唐代重建部分;大雁塔为唐代砖仿木结构,纯阳宫三清殿为元代木构殿宇。【题干2】下列建筑中体现宋代《营造法式》成熟体系的是()【选项】A.泉州开元寺B.杭州灵隐寺C.北京故宫D.应县木塔【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泉州开元寺(1053年)大殿完整保留了宋代《营造法式》规制,其台基高1.5米、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殿内立柱114根均采用金柱与檐柱的宋代标准比例,斗栱使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典型反映宋代木构建筑技术规范。【题干3】唐代木构建筑斗拱数量最多的是()【选项】A.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B.大慈恩寺大雁塔C.大明宫含元殿D.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大明宫含元殿(742年)主殿面阔11间,立柱58根,檐下使用七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现存最高达1.83米,是唐代现存最高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857年)虽为唐代遗构,但仅用五铺作,五台山佛光寺实为唐代建筑遗存。【题干4】明清官式建筑中琉璃瓦开始普及的朝代是()【选项】A.元代B.明代C.清代D.宋代【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开始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故宫建造(1417年)时已普遍采用黄琉璃瓦,形成区别于前代的官式屋顶色彩体系。元代官式建筑多沿用唐代青绿彩瓦,宋代因材料运输成本限制仅用于皇家建筑。【题干5】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是()【选项】A.佛光寺东大殿B.大雁塔地宫C.五台山佛光寺D.洛阳龙门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佛光寺东大殿(857年)完整保留唐代建筑特征: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七铺作双抄偷心造檐拱、柱头科与柱尾科对称布置,梁架采用四乳栿结构,是中国现存最接近唐代的木构建筑实物。【题干6】北京四合院的典型形制不包括()【选项】A.正房三间B.东西厢房C.倒座房D.照壁【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传统北方四合院由正房(北房)、倒座房(南房)、东西厢房和影壁组成,照壁(影壁)属于独立建筑小品,非四合院核心构成部分。选项D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四合院标准配置。【题干7】明代官式建筑屋面举折(举架)基本数值是()【选项】A.1/10B.2/10C.3/10D.4/1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明代《营造法式》确定举折标准为举三橡,即屋面坡度系数3/10,对应举架高度与屋面宽度之比为30%,这一数值延续至清代成为官式建筑定式,与唐代举一橡(1/10)形成鲜明对比。【题干8】中国现存最大的砖塔是()【选项】A.西安大雁塔B.洛阳应天塔C.南京报恩寺塔D.河北定州开元寺塔【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南京报恩寺塔(1402-1405年)通高78.2米,由13层仿木构砖塔组成,现存9层,是现存最高砖塔。定州开元寺塔为八角形砖塔,高83.6米(含残存),但实测高度因地震存在争议,大雁塔(64.5米)和应天塔(55米)规模均较小。【题干9】下列建筑中斗拱使用"七铺作"的是()【选项】A.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B.北京故宫太和殿C.山西悬空寺D.福建武夷山天宫【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故宫太和殿(1645年重建)重檐庑殿顶下檐使用七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这是官式建筑斗拱形制演变的重要节点。佛光寺(唐代)用五铺作,悬空寺(北魏)用四铺作,武夷山天宫(明代)用六铺作。【题干10】唐代建筑中"柱生莲"装饰出现于()【选项】A.佛光寺东大殿B.大明宫含元殿C.洛阳龙门寺D.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佛光寺东大殿立柱柱础雕刻莲花纹饰,柱身交接处有"柱生莲"装饰,这种唐代特有柱础形制被《营造法式》记载为"莲生柱础",成为区分唐宋建筑的重要特征。【题干11】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结构桥梁是()【选项】A.洛阳卢舍那桥B.河北赵州桥C.福建洛阳桥D.浙江杭州拱宸桥【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赵州桥(隋代公元595-605年)采用敞肩拱结构,跨度38.5米,现存宋代修缮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单孔敞肩石拱桥。卢舍那桥(唐代)为联拱石桥,洛阳桥(宋代)首创筏型基础,拱宸桥(元代)为联拱石桥。【题干12】紫禁城始建于()【选项】A.明永乐十八年B.明洪武二十五年C.明正统十四年D.明万历四十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现存建筑群格局为明清两代沿用,太和殿(原皇极殿)重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轴线布局形成于嘉靖年间(16世纪)。【题干13】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宋代建筑是()【选项】A.福建武夷山天宫B.山西应县木塔C.河北正定隆兴寺B塔D.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武夷山天宫(1415-1420年)采用七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屋顶举折为举四橡(4/10),现存建筑形制完整,彩画保留明代官式《彩画制度则例》规制,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物。【题干14】明代官式建筑正脊吻作龙形始于()【选项】A.永乐年间B.宣德年间C.成化年间D.嘉靖年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永乐年间(1403-1424年)故宫初建时已出现龙吻脊饰,宣德年间(1426-1435年)在奉天殿首次明确脊兽等级规制,成化年间(1465-1487年)确定吻作龙形标准,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完善脊兽排列制度。【题干15】应县木塔现存五十四层(实际层数为()【选项】A.五十三层B.五十四层C.五十五层D.五十层【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县木塔现存五十四层,但实际上每层高度不等,底层高约7米,顶层仅3.3米,实际层数应为七层(底层+五十三上层),但传统称法按层数计算,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塔层数计算方式不同。【题干16】清代官式建筑台基形制不包括()【选项】A.须弥座B.月台C.丹陛D.须弥座加月台【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清代宫廷建筑台基为"须弥座+月台+丹陛"三级结构,如故宫太和殿台基:须弥座(高0.9米)+月台(高0.8米)+丹陛(高0.6米)。选项D为错误组合,实际存在须弥座与月台组合。【题干17】唐代斗拱的"七铺作"最早出现于()【选项】A.佛光寺东大殿B.大慈恩寺大雁塔C.五台山佛光寺D.洛阳龙门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佛光寺东大殿(857年)斗拱使用七铺作双抄偷心造,开创唐代七铺作斗拱先河,比《营造法式》成书(1103年)早154年。大雁塔(701年)仅用五铺作,五台山佛光寺为唐代建筑遗存但未用七铺作。【题干18】中国现存最高木构桥梁是()【选项】A.河北赵州桥B.福建洛阳桥C.浙江富春江七里泷桥D.湖北襄阳古隆中桥【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七里泷桥(明代)全长314米,由13座单孔石拱桥组成,最高处达23米,现存桥体完整。赵州桥(隋)跨度38.5米,洛阳桥(宋)宽7.4米,隆中桥(清)全长仅120米。【题干19】明代《长overall》规范了()【选项】A.斗拱形制B.彩画等级C.斗拱举折D.台基形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长overall》(应为《长overall》实为《营造法式》误记,实际应为《长overall》规范彩画等级,将彩画分为"五彩遍装""碾玉装""碾金彩画"等七种,确定不同等级建筑的彩画应用标准。【题干20】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过街楼式木塔是()【选项】A.山西应县木塔B.河北正定开元寺塔C.河南登封少林寺塔D.福建泉州开元寺【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少林寺塔(北宋开宝年间,970-976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过街楼式木塔,塔身通高57.89米,七层八面,塔心室可通人,正定开元寺塔(唐至德年间,757-758年)为六角形砖塔,泉州开元寺(唐天宝年间,742-756年)为十层仿木结构砖塔。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唐代佛光寺东大殿的木构架中采用了哪种斗拱形式?【选项】A.单栱偷心造B.双栱偷心造C.双栱偷心造加补间铺作D.无斗拱【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唐代佛光寺东大殿是现存最早木构建筑实例,其斗拱采用单栱偷心造,这种形式在唐代建筑中广泛使用。选项B为明清建筑斗拱特征,C中补间铺作属于宋式建筑,D明显错误,因唐代建筑需通过斗拱承担荷载,故选A。【题干2】明代紫禁城宁寿宫花园中的万春亭屋顶攒尖顶的基座采用了哪种形制?【选项】A.正方形须弥座B.圆形须弥座C.椭圆形须弥座D.六边形须弥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万春亭为单檐攒尖顶方亭,其基座为明代特有的正方形须弥座,四面出踏步,雕刻卷草纹。选项B圆须弥座多见于元代寺庙,C椭圆形为清代园林建筑常见,D六边形不符合明清皇家建筑形制规范。【题干3】北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举折"制度核心作用是什么?【选项】A.控制建筑高度B.规范屋面坡度C.制定斗拱比例D.设计建筑平面【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举折"指通过屋架举高与进深的比值控制屋面坡度,宋《营造法式》明确"举一为八"的屋架举折率。选项A错误,因举折不直接控制高度;C为"材分制"内容;D与"制度"无关。【题干4】元代应县木塔的第七层柱网采用什么布局方式?【选项】A.环形布局B.八角形放射式C.正方形回字形D.十字形交叉【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县木塔第七层柱网为八角形放射状布局,28根立柱呈放射对称分布,每柱距中心相等。选项A环形布局多用于唐代建筑,C回字形为明代官式建筑,D十字形见于汉代木构。【题干5】清代颐和园长廊彩画中"苏式包袱彩画"的题材来源是?【选项】A.宋代《营造法式》B.明代《园冶》C.清代《样式雷画报》D.民国《中国建筑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苏式包袱彩画"源自明代计成《园冶》记载的苏州园林装饰艺术,以卷草纹为底,填充吉祥图案。选项A《营造法式》为营造技术规范;C《样式雷画报》为清代皇家园林设计档案;D为现代著作。【题干6】汉代未央宫遗址出土的"斗拱"实物中,哪个朝代特征最明显?【选项】A.唐代单栱偷心造B.宋代双栱偷心造C.元代十字栱D.明代栱蝉栱【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未央宫遗址出土的斗拱为十字形栱,这是元代建筑特有的斗拱形式,由正交叠压的栱组成。选项A为唐式,B为宋式,D为明式,均与汉代实物不符。【题干7】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汴京虹桥的建造技术属于哪种结构体系?【选项】A.木构架体系B.空心拱券C.唐代单拱式D.清代石砌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虹桥为典型宋代木结构架空虹桥,利用底层立柱与上层横梁承重,中间无横向承重拱券。选项A错误因虹桥非整体木构,C单拱式为唐代卢沟桥,D石砌为清代赵州桥特征。【题干8】唐代五台山佛光寺佛龛的形制属于哪种建筑类型?【选项】A.寺庙山门B.梵式佛塔C.亭阁式佛龛D.唐代特有形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佛光寺佛龛为单室方形亭阁式,四面出檐,屋顶举折平缓,符合唐代建筑审美。选项A山门应为三间四柱式,B梵式佛塔多见于印度、中亚,D错误因亭阁式佛龛在辽代仍有延续。【题干9】明代紫禁城三大殿的台基高度超过7米,其排水设计包含哪些措施?【选项】A.走水坡+龙沟B.走水坡+排水沟C.龙沟+排水管D.石雕排水兽【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太和殿台基排水系统包含三层走水坡(三道排水坡面)和龙沟(环形暗沟),排水沟延伸至金水桥。选项B排水沟应为明沟结构,C排水管为现代设施,D石雕排水兽属装饰而非功能性设计。【题干10】元代《通制条格》记载的"举折"制度较宋代有何变化?【选项】A.删除举一为八B.增加举三为九C.规定举二为一D.推行以材计举【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元代《通制条格》将宋代"举一为八"改为"举二为一"的简化算法,更贴合北方寒冷地区建筑需求。选项A错误,B为错误数据,D"以材计举"属明清斗拱制度。【题干11】清代恭王府花园"万福阁"的砖雕纹样属于哪个时期的艺术特征?【选项】A.闽南红砖厝B.潮州厝角头C.北京宫廷式D.广西方言庙【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万福阁砖雕以宝剑、八仙、云纹等吉祥图案为主,雕刻技法精细,具有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特征。选项A为福建民居,B属潮汕风格,D为岭南宗祠常见。【题干12】唐代佛光寺东大殿的立柱高约为多少米?【选项】A.4.5米B.5.2米C.6.8米D.7.5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现存唐代木构中佛光寺东大殿立柱最高,实测柱高5.24米,体现唐代建筑雄浑风格。选项A低于宋代《营造法式》规定,C为明清建筑高度,D接近现代高层建筑。【题干13】宋代建筑"材分制"中"材"的尺寸依据什么计算?【选项】A.建筑高度B.举高与进深比值C.地方材料规格D.设计师主观确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材分制"以举高与进深的比值确定"材"的基准尺寸,再按等级划分"分",形成标准化营造体系。选项A错误因材分与高度无关,C因材分需统一标准,D违反营造制度规定。【题干14】元代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建的应县木塔,其斗拱数量比原初减少多少?【选项】A.30%B.40%C.50%D.6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现存元代木塔斗拱为原初数量的50%,因元代工匠为减轻结构重量,将原木构件减半。选项A错误因原塔规模较大,B与实测数据不符,D过度压缩导致结构不稳。【题干15】清代圆明园四十景中"曲水流觞"对应的建筑功能是什么?【选项】A.水榭观景B.文人集会C.皇家藏书D.宗教祭祀【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曲水流觞仿晋代王羲之兰亭雅集,设置曲水环绕建筑,供文人雅士宴饮赋诗。选项A为观景区,C对应"文渊阁",D属庙宇功能。【题干16】明代《长物志》记载的"照壁"形制中,常见尺寸比例是?【选项】A.高3米宽5米B.高4米宽6米C.高5米宽7米D.高6米宽8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明代照壁标准尺寸为面阔6米,进深4米,与院落开间比例协调。选项A过小,C为清代扩大尺寸,D超出常规营造尺度。【题干17】唐代长安城"里坊制"中,宵禁制度实施的时间是?【选项】A.亥时(21-23点)B.丑时(23-1点)C.子时(23-1点)D.卯时(5-7点)【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唐长安城宵禁始于亥时(21点),至丑时(1点)解除,由卫戍部队负责巡查。选项B时间超出宵禁结束时段,C与A存在1小时误差,D为清晨时段。【题干18】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材"与"栱"的比例关系是?【选项】A.材一栱七B.材二栱五C.材三栱八D.材五栱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宋《营造法式》规定斗拱的材与栱比例为"材三栱八",即每层斗栱使用三材五栱(正栱、旁栱、飞斗)。选项A为清代比例,B为误记数据,D不符合斗栱层结构。【题干19】清代颐和园长廊的彩画中,"八扇屏风"题材多描绘哪个历史事件?【选项】A.开国大典B.鄱阳湖之战C.黄鹤楼会议D.马拉松比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长廊"八扇屏"彩画描绘唐代李白、杜甫等诗人游历江南的雅集场景,其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高频题材。选项A属民国事件,C为中共历史,D为体育赛事。【题干20】元代《通制条格》记载的"举折"制度中,举高与进深的标准比值是?【选项】A.举一进五B.举二进八C.举三进十D.举五进十五【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元代将宋代"举一为八"简化为"举二进八"(举高与进深比2:8),更适应北方寒冷地区建筑需求。选项A为宋金比例,C为错误数据,D为扩大化比例。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应县木塔的建造朝代是()【选项】A.宋B.金C.辽D.元【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辽代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巅峰时期之一,该塔采用全木结构,历经多次地震与雷击仍保存完好,是现存最古老完整的木塔。其他选项中,宋、金、元虽也有著名建筑,但均非应县木塔的实际建造朝代。【题干2】《营造法式》的编撰者是()【选项】A.李诫B.郑和C.奠均D.高骈【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官方建筑规范,由北宋官匠李诫于1103年完成,系统总结了唐宋时期的建筑技术。李诫在书中首次提出“材分制”,成为后世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其他选项中,郑和为明初航海家,奠定均与建筑规范无关;奠均为唐代官员,高骈为晚唐将领,均非正确答案。【题干3】紫禁城建筑群的主要布局思想体现的是()【选项】A.九宫格规划B.中轴对称C.风水格局D.经济实用【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紫禁城(今故宫)以南北中轴线为核心,严格遵循中轴对称原则,将前朝与后寝、宫城与城市场景统一规划。这种布局源自中国古代“前朝后寝”的政治伦理思想,而非单纯的风水或经济需求。九宫格虽影响部分园林设计,但非紫禁城主体布局思想。【题干4】赵州桥的设计师是()【选项】A.李春B.钱大昕C.郑和D.梁思成【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赵州桥(隋代石拱桥)由匠师李春设计,采用敞肩式拱形结构,比欧洲同类技术早1200年。钱大昕为清代考据学家,郑和为明初航海家,梁思成为近代建筑学家,均非桥梁设计者。隋代文献《安喜县志》明确记载桥梁为李春所造。【题干5】中国古代琉璃瓦普及的朝代是()【选项】A.汉B.唐C.明D.清【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琉璃瓦在明代首次大规模应用于民间建筑,此前仅限皇家宫殿使用。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瓦用瓷土,烧成青黄各色”,并推广烧制技术。汉唐时期虽已有琉璃构件,但未普及于民间。清代延续明代制度,但非普及起点。【题干6】榫卯结构体系系统记载于哪部建筑文献()【选项】A.《园冶》B.《营造法式》C.《长物志》D.《清式营造则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营造法式》是唯一系统论述榫卯结构的宋代专著,书中以“材分制”为基础,详细定义了斗拱、柱础等节点构造。明代《园冶》、清代《长物志》《清式营造则例》侧重园林家具、陈设或清代官式建筑,未完整记载榫卯体系。【题干7】四合院建筑群的等级秩序主要体现于()【选项】A.房屋朝向B.面积大小C.院落布局D.装饰等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四合院通过主次院、正房与厢房的位置关系,明确“堂上(正房)”“堂下(厢房)”的尊卑秩序。北方四合院以南北向中轴线为基准,正房为家族长辈居所,次房为子女性居所,体现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其他选项如面积大小虽相关,但非核心体现方式。【题干8】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的造景手法属于()【选项】A.借景B.隔景C.对景D.围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月到风来亭位于网师园东北角,设计者通过拆除原有墙障,将园外东北方“殿春簃”的绿竹、水面纳入视野,实现“以园借园”的经典借景手法。传统造园中借景多用于小园林突破空间局限,选项B隔景需设置屏障,C对景需对称呼应,D围景需封闭院落,均不符合此例。【题干9】佛光寺佛殿的建造年代与建筑形制属于()【选项】A.唐代五等制B.宋代六等制C.明代官式D.清代民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年(856年),其斗拱、檐口、柱高等构造符合《营造法式》前身的唐代五等制标准。五等制将建筑按材积分为五等(一材至五材),五等以上为七等制萌芽阶段。宋代六等制在五等制基础上新增“材八分”,与唐代形制存在显著差异。【题干10】应县木塔的塔身层数与结构类型()【选项】A.五层楼阁式B.五层密檐式C.六层砖构D.八层木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县木塔为五层密檐式木塔,檐层重叠无明确楼板分隔,与唐代楼阁式木塔有明显区别。楼阁式塔体每层均设地板,形成独立空间(如西安大雁塔),而密檐式仅以檐口重叠,无内部隔断。选项A错误在于结构类型,选项C、D层数与材质均不符史实。【题干11】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屋顶形制象征()【选项】A.天圆地方B.皇权至上C.四季轮回D.五谷丰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祈年殿三重檐圆形攒尖顶象征“天圆”,下方的方形须弥座象征“地方”,整体体现中国古代宇宙观。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圆者中规,方者中矩”,与《周易》天圆地方思想一脉相承。皇权至上(B)虽为天坛整体功能属性,但屋顶形制直接对应天圆地方哲学。【题干12】《园冶》成书于哪一时期()【选项】A.唐代B.宋代C.明末清初D.清代【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园冶》为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成书于崇祯四年(1631年),首次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宗旨。书中总结江南园林布局法则,如“巧于因借”“轩楹高爽”等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其他园林专著如《长物志》侧重陈设,与《园冶》的系统理论不同。【题干13】唐三彩的工艺特征是()【选项】A.青瓷釉色B.铅釉彩绘C.青绿山水D.花纹镂空【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唐三彩采用铅釉彩绘技法,施以黄、绿、白等色,人物、动物造型生动逼真,釉面多开片裂纹。唐代《唐六典》记载“三彩”指釉色,与后世釉下彩青瓷、釉上彩不同。青绿山水为宋代绘画题材,花纹镂空见于元代陶器,均非唐三彩特征。【题干14】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制是()【选项】A.歇山式B.硬山式C.悬山顶D.琉璃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太和殿(明代称奉天殿)采用五间九开间layout,屋顶为单檐庑殿顶,四角立十踩斗拱。歇山式屋顶两端出山(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而太和殿为典型庑殿顶,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硬山式(B)见于民间民居,悬山顶(C)为坡屋顶,琉璃顶(D)非传统形制。【题干15】苏州网师园属于哪类园林()【选项】A.北方皇家园林B.南方私家园林C.宫廷花园D.宗教园林【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网师园始建于明代,占地仅5亩,属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其布局以“精致”著称,通过月洞门、曲径通幽等手法营造咫尺山林之趣,与北方颐和园(皇家园林)、苏州拙政园(大型私家园林)形成差异。宗教园林如佛光寺、灵岩寺均非私家性质。【题干16】应县木塔斗拱的种类数量()【选项】A.30种B.45种C.60种D.90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县木塔现存斗拱45种,包括偷心拱、平棋、驼峰等复杂形制,充分展现辽代木构技术的高度。宋代《营造法式》记载斗拱种类约30种,明代增至60种,清代因简化营造规范有所减少。选项A、C、D数值均无明确历史依据。【题干17】《考工记》中记载的“天有时,地有气”属于()【选项】A.建筑材料B.施工技术C.环境规划D.建筑形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考工记》是中国earliest系统记载建筑理论与技术的文献,提出“材美工巧必以天时”的营造原则,强调根据季节、地理环境选择施工时机与材料。其中“天有时”指顺应自然气候,“地有气”指利用地理条件,“材有美”指选用优质木材,“工有巧”指精湛工艺,构成完整营造思想体系。选项A、B、D均属具体技术细节,非核心理论。【题干18】砖石拱桥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是()【选项】A.钱塘江大桥B.卢沟桥C.莲石拱桥D.洛阳桥【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宋代李诚《营造法式》记载的“莲石拱桥”技术,采用并列砌置法(如河北赵州桥),使拱券厚度仅为跨度的1/10,比传统侧砌法节省材料50%。此技术使砖石拱桥得以普及,卢沟桥(金代)、洛阳桥(北宋)虽著名,但非技术成熟标志。钱塘江大桥为现代混凝土结构。【题干19】故宫建筑彩画等级与建筑等级的关系()【选项】A.相同B.彩画等级高于建筑等级C.建筑等级高于彩画等级D.无直接关联【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清代《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彩画等级严格遵循建筑等级:一级(太和殿)用和玺彩画,二级(中和殿)用金彩画,三级(保和殿)用苏式彩画。太和殿彩画等级高于保和殿,但建筑等级(一级)亦高于保和殿(三级),二者呈正相关。选项C正确,彩画等级由建筑等级决定,而非相反。【题干20】园林中的“框景”主要运用哪种造景手法()【选项】A.借景B.对景C.立体造景D.俯视造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框景通过门窗、窗洞等框口截取特定景观(如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框取绿竹),属于借景的延伸形式。对景需严格对称(如颐和园长廊),立体造景(如狮子林假山)强调空间层次,俯视造景(如黄鹤楼)侧重观景角度,均非框景核心。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建筑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层木构佛塔是()【选项】A.应县木塔B.开封大相国寺铁塔C.泉州开元寺东西塔D.北京妙应寺白塔【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近千年,现存最高木塔,采用五边形攒尖顶结构,体现辽代木构建筑技术巅峰。其他选项中,开封铁塔为宋代铸铁结构,开元寺东西塔为唐宋时期密檐式砖塔,白塔为元代藏式佛塔。【题干2】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材分制"主要用于()【选项】A.确定建筑等级B.规范斗拱比例C.计算木材规格D.控制施工成本【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营造法式》核心创新是"材分制",以材为基本单位确定构件尺寸和比例,如斗拱的材高与材宽比严格限定为1:5,实现标准化施工。选项A为明清官式建筑等级制度,C为《工程做法则例》内容,D为经济管理范畴。【题干3】明清故宫三大殿屋顶的装饰构件中,代表皇权象征的是()【选项】A.正脊骑凤仙人B.望兽C.行什D.角脊走兽【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望兽位于正脊第七个垂脊处,形似狮首,明代定为一兽,清代增至十兽,象征"十全"之意。正脊骑凤仙人代表建筑主次,行什为行什走兽组合,角脊走兽按等级排列(故宫为十只)。【题干4】唐代佛光寺东大殿斗拱的形制属于()【选项】A.盖栱式B.平鉴式C.转角式D.重檐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佛光寺东大殿为现存最完整唐代木构建筑,其柱头铺作采用七铺作双抄斗拱,转角处设置四铺作单抄偷心斗拱,兼具承重与装饰功能,体现唐代斗拱结构创新。其他选项中,盖栱式为汉代画像砖常见,平鉴式见于北朝佛塔,重檐式为多层建筑结构术语。【题干5】苏州园林"移步换景"设计手法主要体现()【选项】A.空间序列规划B.光影变化运用C.材料拼接工艺D.色彩心理学应用【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移步换景通过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动态视觉变化,如拙政园入口处通过月洞门、漏窗形成多层次空间体验。选项B为个例设计(如留园冠云峰光影),C为现代建筑预制技术,D属心理学交叉学科。【题干6】应县木塔斗拱采用()【选项】A.五铺作双抄偷心式B.七铺作双抄式C.九铺作单抄式D.十铺作重檐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应县木塔现存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偷心式,这种结构在辽代木构中达到成熟,偷心做法取消中间核心层以减轻重量。其他选项中,B为唐代佛光寺斗拱,C为元代应县木塔后增建部分,D为明清重檐斗拱。【题干7】明清官式建筑中"举折"制度的核心作用是()【选项】A.确定建筑高度B.调节室内采光C.规范屋面坡度D.确保结构稳定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举折制度通过"举"(起翘)与"折"(收分)计算屋面出檐尺寸和屋顶收分比例,如正定隆兴寺华塔按九等举计算出檐1.2米,实现力学与美学的统一。选项A为《营造法式》确定建筑高度,B属现代建筑光环境设计,D是斗拱计算的最终目的。【题干8】宋代《营造法式》规定五等官式建筑正殿的柱高与开间比值为()【选项】A.1:2.5B.2:5C.3:5D.4:5【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五等殿宇柱高与开间比值为3:5,即开间3丈对应柱高9尺(1丈=10尺)。选项A为清代《工程做法则例》数据,B为唐代佛光寺柱高比,D为明代官式建筑比值。【题干9】明代紫禁城宁寿宫花园的"三朝五门"建筑布局属于()【选项】A.宫廷礼制空间B.园林游赏空间C.宗教祭祀空间D.市井生活空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三朝五门(仁寿殿、皇极殿、建极殿)对应礼制空间序列,五门(正门、两次门、三次门)遵循《周礼》"五门三朝"制度。选项B为苏州园林"小中见大"布局,C为山西五台山寺庙建筑,D为胡同四合院空间。【题干10】元代《至元新格》记载的官式斗拱中"八作"斗拱的铺作层序是()【选项】A.1-3-5-7-9B.1-4-7-10C.2-5-8-11D.3-6-9-12【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八作斗拱层序为正铺作(1)、三铺作(4)、五铺作(7)、七铺作(10),共四层,形成"八八"铺作体系。其他选项中,A为明清七作铺作层序,C为六作铺作,D为九作铺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