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1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2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3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4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成吉思汗确立的黄金家族继承制度中,哪一说法正确?【选项】A.兄终弟及制为主B.子继父位制为主C.母以子贵制为主D.叔父继位制为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成吉思汗通过《大扎撒》确立子继父位的继承原则,打破蒙古传统氏族部落制度,建立以父权为核心的世袭制度。选项A兄终弟及是部分部落旧俗,选项C母以子贵是后世满清制度,选项D叔父继位与蒙古贵族权力结构矛盾,均不符合史实。【题干2】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时间是?【选项】A.1206年B.1234年C.1271年D.1282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设立行省,将全国划分为ten行省,奠定后世省级行政区划基础。选项A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国时间,选项B为联宋灭金年份,选项D是设湖广行省时间。【题干3】忽必烈改革科举的核心举措是?【选项】A.设立殿试制度B.开设蒙汉双语考场C.增设明经科取士D.推行积分制考核【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忽必烈增设明经科,要求以儒家经典和蒙古历史为考试内容,通过"经义策论"考核选拔官员。选项A是北宋制度,选项B是元代特殊措施,选项D是明清科举改革内容。【题干4】元朝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约为?【选项】A.2200万平方公里B.1500万平方公里C.1000万平方公里D.800万平方公里【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朝疆域达到极盛,东起日本海,西至波斯,北抵西伯利亚,南达云南,总面积约2200万平方公里,占当时世界陆地面积的23%。选项B为明代中期面积,选项C为清代前期面积。【题干5】忽必烈设立忽里台大会的时间是?【选项】A.1260年即位时B.1264年中央集权后C.1280年对外战争期间D.1291年去世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1264年忽必烈结束汗位争夺后设立忽里台大会,但实际权力已收归中央,该会议逐渐演变为忽必烈个人权威的象征。选项A是忽必烈接受推举的年份,选项C是元朝对南宋战争时间,选项D与制度设立无关。【题干6】元朝四等人制中的最高等级是?【选项】A.蒙古人B.汉人C.南人D.色目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元朝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其中蒙古人享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政治特权。选项B汉人指北方原金朝统治区居民,选项C南人指南宋统治区移民,选项D色目人指西亚、中亚等地区移民。【题干7】元朝佛教格鲁派传入中国的关键人物是?【选项】A.钵和达赖B.萨迦班智达C.八思巴D.忽必烈【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八思巴(圣旨必烈八剌)于1253年受忽必烈委派出使西藏,1268年正式成为元朝国师,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引入中原。选项A是藏传佛教传承人,选项B是萨迦派代表,选项D是政治人物。【题干8】元朝与吐蕃关系密切的皇帝是?【选项】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顺帝妥懽帖睦尔D.世祖忽必烈【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忽必烈于1262年册封八思巴为"帝师",1276年设立宣政院管理吐蕃事务,1279年正式将西藏纳入元朝版图。选项C是元朝末代皇帝,选项D与选项B重复。【题干9】元朝蒙古文字的创制者是?【选项】A.色目人B.萨迦班智达C.八思巴D.阿里不哥【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八思巴于1269年创制蒙古文字(回鹘式蒙古文),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该文字成为官方文书载体。选项A色目人指外来民族,选项B是藏族高僧,选项D是忽必烈弟弟。【题干10】明代蒙古族分为哪些主要部落?【选项】A.鞑靼、瓦剌、鞑靼B.鞑靼、瓦剌、朵颜C.鞑靼、瓦剌、蒙古D.鞑靼、鞑靼、瓦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明初蒙古分为鞑靼、瓦剌、朵颜三部分,其中朵颜部(建州女真)受明朝册封。选项A重复出现鞑靼,选项C将蒙古本族作为分支,选项D同样重复。【题干11】清朝蒙古盟旗制度确立的年份是?【选项】A.1636年B.1648年C.1683年D.1722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636年皇太极封蒙古土谢图汗为"成吉思汗转世",次年推行盟旗制度,将蒙古地区划分为左、右翼六盟二十四旗。选项B是清军入关时间,选项C是三藩之乱结束年份,选项D是雍正帝去世时间。【题干12】民国时期蒙古族现代化运动的关键组织是?【选项】A.蒙古文化协会B.蒙古自治政府C.蒙古自治联合会D.蒙古文化促进会【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1931年蒙古文化协会在张家口成立,推动蒙古语言文字复兴和现代教育,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蒙古族文化组织。选项B和C涉及政治运动,选项A成立时间更早。【题干13】元朝四等人制对汉人的歧视主要体现在?【选项】A.户籍限制B.职位限制C.户籍与职位双重限制D.税收豁免【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四等人制规定汉人、南人不得担任官职(职位限制),同时将户籍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户籍限制)。选项A仅指户籍,选项B仅指职位,选项D与史实相反。【题干14】成吉思汗西征最远到达的地点是?【选项】A.摩尔温·卡儿巴B.阿拉克图格都斯C.计兰尼格鲁特D.阿克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221年哲别、速不台西征攻破撒马尔罕,1225年最西端抵达高加索山脉的摩尔温·卡儿巴(今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选项B是花剌子模都城,选项C是阿塞拜疆城市,选项D是明清时期地名。【题干15】元朝色目人主要包括哪些民族?【选项】A.突厥、回鹘、波斯B.汉族、藏族、满族C.蒙古、满族、朝鲜D.维吾尔、哈萨克、缅甸【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色目人指西亚、中亚及西亚地区移民,主要包括突厥语族(如回鹘、粟特)、波斯语族(如阿拔斯王朝后裔)等。选项B、C、D包含中原及东亚民族,不符合色目人定义。【题干16】清代蒙古族科举考试的特殊规定是?【选项】A.单独考试B.蒙语答卷C.汉蒙双语答卷D.仅限蒙古王公【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清朝规定蒙古科举考生需用蒙语答卷,汉蒙双语答卷自清末新政后才有。选项A是土尔扈特回归后的特殊政策,选项C是1912年后改革内容,选项D与历史不符。【题干17】民国时期蒙古族自治政策的重要文件是?【选项】A.《蒙古待遇条例》B.《蒙古自治法》C.《绥远省蒙旗自治条例》D.《蒙古族教育发展纲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绥远省蒙旗自治条例》,首次在省级层面推行蒙古族自治,后成为内蒙古自治的雏形。选项A是1924年内容,选项B是伪满洲国文件,选项D是1947年后政策。【题干18】元朝驿站制度对汉地的最大影响是?【选项】A.推广火耗制度B.建立邮传网络C.普及科举教育D.加强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元朝全国设立1.7万余处驿站,每日换马传递文书,形成横跨欧亚的驿站网络,极大促进经济文化交流。选项A是明代财政制度,选项C是科举制度影响,选项D是政治制度作用。【题干19】蒙古族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选项】A.沙俄渗透B.日本殖民C.民族自决运动D.中西文化交融【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20世纪初蒙古族通过创办《实心报》、建立蒙藏学校等方式推动现代化,同时接受西方教育、法律等先进思想。选项A、B是外部压力,选项C未成为主流运动。【题干20】元朝与高丽关系密切的皇帝是?【选项】A.世祖忽必烈B.成宗铁穆耳C.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D.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忽必烈于至元五年(1268年)册封高丽王王楷为"高丽国王",双方建立朝贡关系,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高丽正式成为元朝属国。选项B是元仁宗父亲,选项C是元仁宗,选项D是元英宗。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其确立的“四杰”中负责军事的是谁?【选项】A.博尔术B.木华黎C.哲别D.速不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木华黎是成吉思汗的重臣,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征服蒙古高原西部的战争,其“千户制”对蒙古军事组织影响深远。其他选项中,博尔术为宿卫长,哲别和速不台为著名骑兵将领,但“四杰”中军事统筹角色属木华黎。【题干2】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立的国家名称是?【选项】A.大蒙古国B.大元国C.大可汗国D.大中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忽必烈为彰显汉文化正统性,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并沿用至元年号。选项D“大中毒”为干扰项,符合历史敏感词规避要求。【题干3】蒙古帝国分裂后,钦察汗国与罗斯公国建立联盟的标志性事件是?【选项】A.1223年迦勒迦河战役B.1241年多瑙河战役C.1252年花剌子模灭亡D.1262年忽必烈派兵攻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252年花剌子模被蒙古灭国后,拔都汗率军东归途中与罗斯公国结盟,形成对抗金帐汗国的军事同盟,此事件对东欧历史影响深远。其他战役均为蒙古西征阶段事件。【题干4】元朝科举制度中,蒙古人和色目人考中后直接授予的官职等级是?【选项】A.正五品以上B.从五品以下C.正六品以上D.视同汉人待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元朝科举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中后可直接任正五品以上官职,体现民族等级制度。选项D“视同汉人”错误,选项B、C与史实不符。【题干5】蒙古族传统音乐“长调”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的时间是?【选项】A.2005年B.2010年C.2015年D.2020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蒙古长调于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诺古拉”唱法尤为珍贵。其他年份为干扰项。【题干6】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者是?【选项】A.忽必烈B.阿里不哥C.伯颜D.阿速吉八【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设立10个行中书省,将中央机构职能下放地方,奠定明清行省制基础。选项B为忽必烈弟弟,C、D为元朝后期人物。【题干7】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疆域面积约为?【选项】A.2200万平方公里B.1800万平方公里C.1500万平方公里D.1000万平方公里【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据《元史·地理志》统计,元朝疆域达2200万平方公里,超过汉唐总和,其中亚洲占80%,欧洲占20%。选项B为蒙古帝国中期面积。【题干8】元朝“驱口”制度中,被奴役群体的法律地位是?【选项】A.与汉人平等B.无继承权C.可自由迁徙D.享有宗教自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驱口即被没收的汉人财产,其子女需世代为奴,不得享有继承权,甚至被禁止与汉人通婚。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题干9】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记载的著名军事将领是?【选项】A.巴特尔B.洪吉拉尔C.萨仁高娃D.额尔敦陶克陶【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额尔敦陶克陶是《江格尔》中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十二勇士”的传奇领袖,其他选项为蒙古族历史人物但非史诗核心角色。【题干10】元朝“四等人制”中排序最低的群体是?【选项】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元朝将社会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其中南人(原南宋统治区居民)地位最低,仅能担任杂役官职。其他选项顺序依次为A>B>C>D。【题干11】蒙古帝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的标志性事件是?【选项】A.1219年花剌子模战B.1274年对高丽作战C.1281年征日战争D.1293年忽必烈使团【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1293年元成宗派阿剌罕等使节团携带诏书访问日本,要求其称臣纳贡,系蒙古首次正式外交接触东亚岛国。其他选项均为军事行动。【题干12】元朝“回回司天台”的主要职责是?【选项】A.管理驿站B.制定历法C.监督贸易D.翻译典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该机构由色目天文学家设立,负责修订《授时历》,其观测成果使元朝历法精确度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其他选项与职能无关。【题干13】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主要流行于今哪个地区?【选项】A.内蒙古东部B.新疆北部C.东北三省D.西北地区【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安代舞起源于科尔沁草原,后随移民传入东北三省,成为满蒙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选项A为发源地,但流行范围以东北为主。【题干14】元朝“和籴法”的主要目的是?【选项】A.增加税收B.稳定粮价C.削弱汉人经济D.推广佛教【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该政策允许官员以低于市场价收购粮食,平抑物价并保障军需,是元朝经济治理的重要措施。选项A与史实相反。【题干15】蒙古帝国与拜占庭帝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年份是?【选项】A.1237年B.1246年C.1259年D.1261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1246年蒙古使节巴图麦尔克使团抵达君士坦丁堡,成为首个与拜占庭接触的东方政权,标志着跨文明外交尝试。其他年份为蒙古西征阶段。【题干16】元朝“站赤”系统中最核心的职能是?【选项】A.军事运输B.外交接待C.医疗援助D.情报收集【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站赤即驿站系统,承担官差运输、马匹补给等军事后勤职能,其网络覆盖全国并延伸至中亚。选项B为次要职能。【题干17】蒙古族文字“回鹘式蒙古文”主要用于?【选项】A.佛经翻译B.官方文书C.民间契约D.军事密令【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回鹘式蒙古文由回鹘文演变而来,13世纪后成为藏传佛教经典的主要书写文字,现藏于大昭寺等寺庙。其他选项不符史实。【题干18】元朝“经筵讲读”制度中,皇帝最常学习的典籍是?【选项】A.《资治通鉴》B.《贞观政要》C.《大学衍义》D.《蒙古秘史》【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大学衍义》经朱熹注释后成为元朝官方教材,其“格物致知”思想影响忽必烈等君主治国理念。选项D为蒙古历史,非汉文经典。【题干19】蒙古帝国与南宋建立外交关系的转折点是?【选项】A.端宗祥兴二年(1279年)B.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C.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D.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赵良弱使宋,提出“来岁春,当与诸王会猎于江阴”,系首次以正式国书形式接触南宋。其他年份为南宋灭亡前阶段。【题干20】蒙古族传统手工艺“蒙古刀”在元朝的官方地位是?【选项】A.御用贡品B.民间工艺品C.军事装备D.宗教法器【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元朝将蒙古刀列为“斡脱”(官营手工业)项目,专供皇室贵族使用,其锻造技术受波斯影响深远。选项C为实际用途,但非官方定位。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确立的年号是?【选项】A.天元B.太平C.中统D.天宝【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后,仿照明朝年号制设立“中统”,以1229年为元年。其他选项均为元朝或中国其他王朝的年号,与蒙古汗国早期制度无关。【题干2】元朝时期,蒙古文字被强制推行至全境的举措是?【选项】A.漠北行省设立B.《蒙古秘史》官方翻译C.蒙古人占官位70%D.阿拉巴尼教令【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元世祖忽必烈为消除文化隔阂,命人将《蒙古秘史》从蒙古语译为汉文、波斯文和蒙文,并强制推行蒙文教育。选项A是巩固漠北统治措施,C为蒙古贵族特权制度,D是阿里不哥分裂政权的教令。【题干3】导致元朝与南宋对峙的蒙古军队主要驻防地是?【选项】A.大宁府B.和林城C.大名府D.大都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大宁府(今内蒙古赤峰)为元朝在长城外的军事重镇,驻防精锐“朵颜军”,直接威胁南宋边境。和林城(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为元初大本营,大都城为政治中心,大名府属中原腹地。【题干4】元朝四等人制中,蒙古、色目人享有的特权不包括?【选项】A.假子制度B.免纳地税C.优先任职D.免服兵役【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四等人制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可优先担任官职(C),蒙古王公土地免纳地税(B),色目人可担任技术官职。假子制度(A)是蒙古贵族收养汉族儿童的习俗,与兵役无关。【题干5】忽必烈设立中政院的主要目的是?【选项】A.统筹汉地财政B.监督驿站系统C.管理宗教事务D.控制漠北牧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中政院(后改称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汉地赋税、科举等事务。驿站系统由枢密院管辖,宗教事务归宣政院,漠北牧场由斡耳朵体系管理。【题干6】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使用的国号是?【选项】A.蒙古汗国B.大元C.蒙古帝国D.元朝【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忽必烈于1271年以“大元”为正式国号,1279年灭南宋后确立元朝,但“元”作为年号始于1206年。蒙古帝国是西方对成吉思汗后期的称呼。【题干7】《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八刺罕汗国”实际指代的是?【选项】A.钦察汗国B.萨察该犹克汗国C.察合台汗国D.高丽【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八刺罕(Bachman)为忽必烈次子答剌麻八剌的蒙古语转写,其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至中亚地区,实为元朝在察合台系汗国崩溃后的实际控制区。其他选项均属元朝前期的汗国。【题干8】元朝法律中规定“蒙古人犯罪,反坐汉人”的条款出自?【选项】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至正条格》D.《圣武亲征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至元新格》是元初成文法典,明确民族司法特权。其他选项中,《大元通制》为元仁宗时期法典,《至正条格》为元惠宗时期补充,《圣武亲征录》为成吉思汗时期军事文书。【题干9】元朝在西藏传播藏传佛教的关键人物是?【选项】A.八思巴B.忽必烈C.阿里不哥D.萨迦班智达【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萨迦班智达(萨迦派高僧)于1253年率众南下去世,忽必烈采纳其建议,册封八思巴为帝师,但实际推动藏传佛教制度化的关键是八思巴后续活动。【题干10】元朝设立“行尚书省”的初衷是?【选项】A.加强中央集权B.分割全国领土C.管理民族事务D.提高地方财政效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行尚书省(后改称行省)是元朝为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而设,将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每个行省设行省丞相,直接向中书省负责。选项B与元朝统一政策相悖。【题干11】元朝科举制度中,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考试内容差异的依据是?【选项】A.《蒙古新制》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至正条格》【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大元通制》规定蒙古、色目人考问四书五经及蒙古语文,汉人、南人仅考儒家经典,体现民族差异。其他选项中,《至元新格》为元初法典,《蒙古新制》为未正式颁布的草案。【题干12】元朝“驱口”制度的主要对象是?【选项】A.蒙古奴隶B.色目工匠C.南方汉人D.押送犯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驱口”指被蒙古贵族奴役的平民,包括战俘、罪犯及自愿依附者,主要服务于蒙古贵族家庭。色目工匠虽受歧视,但属自由民,押送犯人制度称“迁流”。【题干13】元朝在云南设宣政院管辖地区的核心目的是?【选项】A.开发矿业B.控制铜路C.管理佛教寺院D.兼顾以上【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宣政院于1268年设立,直接管辖云南、西藏等地区,核心任务是管理藏传佛教寺院及宗教事务,同时兼管当地民政。铜路(大理至越南)属经济目的。【题干14】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的导火索是?【选项】A.漕运改道B.漕粮征发C.黄河改道D.暴雨成灾【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至正四年(1344年)河南等地因灾欠收,但元廷仍强征漕粮,激化矛盾。选项A为明初迁都北京举措,C、D属自然灾害,非直接诱因。【题干15】元朝画家赵孟頫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是?【选项】A.青绿山水B.水墨写意C.重彩工笔D.白描人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赵孟頫倡导“复古”画风,将晋唐水墨技法融入元代山水画,开创“赵孟頫体”,直接影响明清文人画。选项A为唐代传统,C为宫廷绘画,D为李公麟专长。【题干16】元朝与日本交往的主要港口是?【选项】A.琼州B.漕州C.潮州D.濠州【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潮州(今汕头)港称“南海市舶司”,是元朝对日贸易主要中转港,日本商船经泉州至潮州,再转运至元大都。琼州(今海口)、濠州(今南京)非对日航线。【题干17】元朝“斡耳朵”制度中,诸王分封的核心原则是?【选项】A.世袭制B.随军制C.轮换制D.世袭与随军结合【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斡耳朵为成吉思汗家族及亲信的领地,诸王分封时既保留世袭特权(如世袭封地),又要求随军作战(如拔都汗家族),形成“世袭+随军”双重原则。【题干18】元朝法律中“诸蒙古人犯罪,答四十”的量刑标准是?【选项】A.比汉人减半B.比汉人加重C.比色目人减半D.比南方人加重【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至元新格》规定蒙古人犯罪量刑比汉人减半,色目人减三成,南方人(汉人)量刑最重。选项B、C、D均与法律条文相悖。【题干19】元朝“站赤”制度中,负责传递官方文书的是?【选项】A.驿马B.驿站官员C.驿夫D.牧马人【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站赤为驿站总称,驿站官员(称“站户”)负责管理驿马、安排脚力,并负责传递文书。驿马(A)和驿夫(C)属具体执行者,牧马人(D)非官方岗位。【题干20】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支持朱棣称帝的史实是?【选项】A.颁布《皇明祖训》B.出兵“靖难之役”C.授予燕王爵位D.提供资金支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反元,蒙古贵族中支持者如哈玛尔、马哈木等部联合出兵,参与“靖难之役”,直接导致元朝灭亡。选项A为明成祖时期政策,C、D为间接关联。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去世后出现的四大汗国分别控制哪些区域?A.蒙古本部、西域、中亚、东南亚B.西伯利亚、波斯、东欧、东南亚C.蒙古高原、西亚、东欧、高丽D.蒙古高原、中亚、东欧、俄罗斯南部【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蒙古帝国解体后形成四大汗国:蒙古汗国控制蒙古高原;察合台汗国统治中亚;金帐汗国管辖东欧和俄罗斯南部;伊儿汗国涵盖西亚地区。选项D准确对应这一划分,其他选项混淆了汗国实际控制范围。【题干2】元朝建立过程中,哪位蒙古宗王最终与南宋达成议和协议?A.拖雷B.阿里不哥C.忽必烈D.术赤【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263年忽必烈在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并称帝,1279年灭南宋后采用汉制推行行省制度。选项C符合史实,其他选项为忽必烈早期竞争对手或亲兄弟,未主导统一战争。【题干3】《蒙古秘史》成书于哪个朝代?A.金朝B.元朝C.明朝D.辽朝【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蒙古秘史》编撰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由色目人扎马鲁丁主持整理,记录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时间线明显错误。【题干4】成吉思汗通过哪项制度确立军事组织体系?A.十进制户籍制B.千户制C.百户制D.部落联盟会议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成吉思汗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实施千户制(Mongolkhan)作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个千户由百人、十人、五人、四人组成金字塔式编制。选项B正确,千户制是蒙古军事扩张的核心制度。【题干5】忽必烈推行行省制度的时间是?A.1259年B.1271年C.1281年D.1294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并设立十行省,行省制度成为中央政权对地方统治的基础。选项B准确,其他年份分别对应元朝建立、征宋结束和元成宗时期。【题干6】元朝“四等人制”中最高等级的是?A.色目人B.汉人C.南人D.蒙古人【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元朝将户籍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其中蒙古人享有最高政治地位和司法特权,色目人次之。选项D符合《元史·世祖纪》记载,其他选项等级顺序相反。【题干7】蒙古帝国在印度河流域的统治持续到哪位汗国时期?A.察合台汗国B.伊儿汗国C.金帐汗国D.高丽汗国【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伊儿汗国第八任汗合赞汗(1295-1305年在位)在印度建立拂菻王国的统治体系,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选项B正确,其他汗国无直接统治印度河流域的记载。【题干8】蒙古文与回鹘式蒙古文的关系是?A.回鹘式是蒙古文的简化版B.两者互为倒序C.回鹘式是官方标准D.蒙古文已失传后发展而来【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回鹘式蒙古文(Uighurscript)是在12世纪蒙古文消亡后,由回鹘文字基础上创制的蒙古语文字系统,14世纪后成为主要书写形式。选项D准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文字发展史。【题干9】元朝设立宣政院的主要职责是?A.管理驿站B.管辖西藏C.监督科举D.处理外交事务【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至元八年(1271年)设立的宣政院专司管理西藏事务,其官制仿照唐代的鸿胪寺,但更侧重宗教和地方治理。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职责分属其他机构。【题干10】蒙古帝国时期,哪项贸易路线因战争中断?A.丝绸之路北道B.丝绸之路南道C.大食商路D.泉州-马六甲海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蒙古西征导致丝绸之路北道(草原路线)在13世纪前期中断,而南道(通过波斯湾)和海上贸易路线因控制权变化影响有限。选项A符合历史记载,大食商路实际是东非-中东路线。【题干11】元朝“汉人”指代的是?A.所有北方民族B.金朝末代汉人C.原金朝统治区民众D.南宋灭亡后内迁人口【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元朝将原金朝统治区(关东、陕西等地)的汉人称为“汉人”,而南宋灭亡后内迁的南方人称为“南人”,两者政治地位有差异。选项C准确,其他选项范围或时间错误。【题干12】《马可·波罗游记》对蒙古帝国哪项记载影响最大?A.黄金之路B.纸币流通C.驿站系统D.宗教宽容政策【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书中详细记载了横跨欧亚的驿站系统(Yam),包括驿站数量、马匹供应和官吏管理,这对后世研究蒙古帝国交通体系有决定性参考价值。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记载详略程度不同。【题干13】蒙古帝国在非洲的统治核心城市是?A.开罗B.阿迪斯亚贝巴C.萨赫勒地区D.廷巴克图【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伊儿汗国后期,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成为文化中心,而廷巴克图(马里)因贸易繁荣在14世纪崛起为西非宗教政治中心。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为帝国其他区域。【题干14】忽必烈设立澎湖巡检司的时间是?A.1271年B.1281年C.1283年D.1285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至元二十年(1283年)为巩固对台湾和澎湖的控制,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属福建泉州路管辖。选项C正确,其他年份对应元朝建立、灭宋和后续经营。【题干15】蒙古文书写系统的创始人是谁?A.回鹘贵族B.成吉思汗B.忽必烈D.八思巴【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八思巴(Phags-pa)在忽必烈支持下于1244年创制蒙古字(回鹘体蒙古文),1268年定为官方文字。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与文字创制无关。【题干16】元朝官制中“比部”的职责是?A.财政审计B.驿站管理C.科举考试D.宗教事务【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元朝比部隶属于御史台,负责审计全国财政收支,是其财政监督体系的核心部门。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分属其他机构。【题干17】蒙古帝国在东南亚的统治最晚结束于哪个政权?A.高棉王国B.爪哇满者伯夷C.真腊王国D.占婆国【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3世纪后期,真腊(柬埔寨)成为东南亚主要政权,接受蒙古册封并建立灌溉稻作农业体系,其统治持续至14世纪末期。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为同期次要政权。【题干18】元朝“诸色户计”制度主要用来管理?A.民族差异B.宗教信仰C.职业分类D.户籍登记【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诸色户计按职业划分户籍(如医生、工匠、色目商人等),旨在保障税收和徭役,体现元朝“以业定役”的治理原则。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非制度核心。【题干19】蒙古帝国对日本实施征伐的战争是?A.第三次征宋B.征爪哇C.征高丽D.征菲律宾【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274年忽必烈派兵进攻日本九州岛(文永之役),这是蒙古帝国唯一一次针对日本的外征,因台风导致战败。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为未发生的军事行动。【题干20】蒙古文《圣武亲征录》的成书者是?A.脱脱B.郑和C.马可·波罗D.八思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脱脱主持编修,系统记录窝阔台汗灭金、忽必烈征宋等战役,是研究蒙古帝国军事史的重要原始文献。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与文献无关。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蒙古族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疆域西起中亚的哪个地区?【选项】A.党河河谷B.翰难河上游C.阿拉善高原D.阿姆河downstream【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疆域西至中亚的阿姆河下游(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东至满洲里,北抵贝加尔湖,南达云南。D选项阿姆河downstream(下游)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均位于蒙古高原内部或更东/更北地区。【题干2】《大扎撒》法典中规定,部落首领的权力受到哪项制度约束?【选项】A.民主议事会B.牦牛祭祀仪式C.大汗封赏制D.土尔扈特部盟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大扎撒》作为蒙古高原早期成文法典,核心原则之一是通过“蒙格勒”会议(即民主议事会)和“断仲”制度(神判)约束首领权力,但具体实施需依托于每年春天的“斡难河源头”聚会进行牦牛祭祀仪式(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成吉思汗时期制度无关。【题干3】忽必烈改元“中统”的次年,蒙元政权在哪个地点正式建立行省制度?【选项】A.大都(今北京)B.临安(今杭州)C.别失八里(今乌鲁木齐)D.合兰真沙陀(今新疆哈密)【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253年忽必烈改元中统,次年(1254年)在忽里叶斤忽儿敦(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设立“腹里行尚书省”,后于1267在大都建立首府行省,成为全国行政模板(A选项正确)。其他地点均为元初驻军点而非行政中心。【题干4】15世纪蒙古诸汗国中,唯一延续至19世纪的政权是?【选项】A.察合台汗国B.伊尔汗国C.高昌回鹘汗国D.白帐汗国【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察合台汗国(1256-1510)通过“八白室”制度分裂为多个汗国,其势力范围最终演变为喀喇汗王朝(840-1211)的北疆遗产,与新疆回鹘关系密切(A正确)。其他选项中伊尔汗国(1256-1335)、高昌回鹘(840-1211)、白帐汗国(1277-1323)均在15世纪后灭亡。【题干5】“斡亦里”人建立的政权在元朝时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选项】A.今内蒙古东部B.今新疆塔里木盆地C.今蒙古国境内D.今山西大同盆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斡亦里部(Oghuz突厥分支)在元朝时主要控制塔里木盆地诸绿洲政权,如于阗、别失八里等,与回回商队形成紧密联系(B正确)。其他选项中斡亦里部在内蒙古东部与契丹融合,山西地区属汉地行省。【题干6】蒙古帝国鼎盛时期,其总汗称号在忽必烈之前称为什么?【选项】A.合罕B.汗八剌C.成吉思汗D.薛禅汗【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薛禅汗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汗号,其子窝阔台(1231-1241在位)时正式加尊“合罕”(意为天选者),成为帝国元首称号(D正确)。汗八剌是忽必烈幼弟称号,“成吉思汗”是追尊名号。【题干7】《元史·刑法志》记载“诸盗马者死”,该律令针对哪个时期的社会背景?【选项】A.蒙古帝国前期B.元朝中期C.元朝末年D.元朝统一后的过渡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此规定出自《大扎撒》,反映蒙古帝国前期以马匹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成吉思汗时期马匹相当于现代货币,盗马即等同于劫掠经济命脉(A正确)。元朝中后期法律逐渐汉化,已无此类严苛规定。【题干8】元朝官制中“行省”制度首创于哪个汗王时期?【选项】A.忽必烈B.术赤C.察必帖尼D.铁木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忽必烈于1251年设立“中州行省”,1267年在大都正式确立行省制度,成为中央垂直管理体系(A正确)。术赤(成吉思汗长子)时期虽设别速忽儿敦等驻军区,但未形成制度化行政。【题干9】蒙古文书写系统受哪两种文字影响最大?【选项】A.回鹘式粟特文与汉文B.西夏文与景教文C.波斯文与契丹小字D.藏文与满文【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回鹘式粟特文(8世纪)提供字母结构,波斯文(12-13世纪)影响语法和书写规范,最终形成蒙古文八思巴字(C正确)。藏文主要影响佛教文献书写,满文接触在元后期。【题干10】蒙古帝国分裂后,哪个汗国与高丽保持longest外交关系?【选项】A.察合台汗国B.伊尔汗国C.金帐汗国D.八剌马格都汗国【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伊尔汗国持续向高丽提供军援和物资支持达150年(1259-1392),其宗教(伊斯兰教)与高丽(儒教/佛教)差异大却维持政治联盟(B正确)。察合台汗国后期因内战频繁,外交关系短暂。【题干11】14世纪蒙古诸汗国中,哪两个汗国最终被明朝纳入版图?【选项】A.斡难河汗国与八剌马格都汗国B.伊儿汗国与察合台汗国C.白帐汗国与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