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麻醉医师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麻醉医师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麻醉医师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麻醉医师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麻醉医师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麻醉医师试题带答案单项选择题1.关于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心情B.提高患者的痛阈C.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D.减少术后伤口疼痛E.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答案:D分析:麻醉前用药目的包括消除患者紧张等情绪、提高痛阈、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消除手术或麻醉不良反应等,减少术后伤口疼痛是术后镇痛范畴,不是麻醉前用药目的。2.下列哪种药物是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A.苯巴比妥B.地西泮C.吗啡D.阿托品E.东莨菪碱答案:C分析:苯巴比妥是镇静催眠药;地西泮是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吗啡是麻醉性镇痛药;阿托品和东莨菪碱是抗胆碱药。3.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时间应为()A.4~6小时B.6~8小时C.8~12小时D.12~16小时E.16~20小时答案:C分析: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以防止术中呕吐误吸。4.下列哪种麻醉方法不属于局部麻醉()A.表面麻醉B.局部浸润麻醉C.区域阻滞麻醉D.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E.神经阻滞麻醉答案:D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前根和后根,属于椎管内麻醉,不是局部麻醉。其余选项均为局部麻醉方法。5.腰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头痛B.恶心、呕吐C.尿潴留D.下肢麻木E.马尾综合征答案:A分析:腰麻后头痛是最常见并发症,主要因脑脊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引起。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也可发生,但不是最常见的。马尾综合征较少见。6.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血压下降B.呼吸抑制C.全脊髓麻醉D.硬膜外血肿E.硬膜外感染答案:C分析: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严重并发症,系硬膜外阻滞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及时发现,将超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全部脊神经阻滞,可导致呼吸、循环抑制甚至死亡。7.下列关于气管内插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B.便于呼吸管理,保证呼吸道通畅C.可减少气道阻力D.气管内插管时间越长越好E.为气道雾化、湿化、吸引提供条件答案:D分析:气管内插管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便于呼吸管理、减少气道阻力、为气道相关操作提供条件等。但气管内插管时间并非越长越好,长时间插管可引起气道黏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8.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A.新斯的明B.阿托品C.肾上腺素D.多巴胺E.麻黄碱答案:A分析:新斯的明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堆积,从而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阿托品是抗胆碱药;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9.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定义是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A.10%B.20%C.30%D.40%E.50%答案:B分析:麻醉期间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定义为低血压。10.麻醉中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最常见原因是()A.舌后坠B.喉痉挛C.支气管痉挛D.呕吐与误吸E.气管导管扭曲答案:A分析:麻醉中舌后坠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梗阻原因,尤其在患者意识未完全清醒、肌肉松弛时易发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呕吐误吸、气管导管扭曲等也可导致呼吸道梗阻,但不是最常见的。11.术中体温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手术室环境温度低B.输入大量冷液体C.麻醉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D.肌肉松弛剂使肌肉产热减少E.患者术前发热答案:E分析:手术室温度低、输入冷液体、麻醉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肌肉松弛剂使肌肉产热减少等均可导致术中体温下降。患者术前发热不是术中体温下降的原因。12.以下哪种情况不宜行择期手术()A.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B.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8mmol/L以下C.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D.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E.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答案:C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术中、术后可能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等增加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宜行择期手术。其余选项在一定控制条件下可进行手术。13.控制性降压的安全限度为平均动脉压不低于()A.40mmHgB.50mmHgC.60mmHgD.70mmHgE.80mmHg答案:C分析:控制性降压时平均动脉压一般不低于60mmHg,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14.下列哪项不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要点()A.保持呼吸道通畅B.监测生命体征C.防止患者坠床D.早期进食E.观察伤口情况答案:D分析:麻醉苏醒期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坠床、观察伤口情况等。早期进食可能因患者意识未完全清醒、吞咽功能未恢复而导致误吸等并发症,一般待患者完全清醒、胃肠功能恢复后再考虑进食。15.小儿麻醉前禁食时间一般为()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E.10~12小时答案:B分析:小儿麻醉前禁食46小时,禁饮23小时,以减少术中呕吐误吸风险。16.老年人麻醉手术的特点不包括()A.器官功能减退B.对麻醉药耐受性降低C.术后恢复快D.合并症多E.应激反应能力下降答案:C分析: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对麻醉药耐受性降低、合并症多、应激反应能力下降。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而不是快。17.下列关于麻醉深度的判断,错误的是()A.乙醚麻醉深度分为四期B.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综合判断C.麻醉深度与药物剂量有关D.麻醉深度与手术刺激强弱无关E.不同麻醉药的麻醉深度判断标准有差异答案:D分析:麻醉深度与手术刺激强弱有关,手术刺激强时,需要适当加深麻醉以满足手术要求。乙醚麻醉深度分为四期;目前临床上多综合患者的意识、循环、呼吸等多方面进行麻醉深度判断;麻醉深度与药物剂量有关;不同麻醉药的麻醉深度判断标准有差异。18.麻醉前评估中ASA分级的Ⅳ级是指()A.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B.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C.并存病较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D.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E.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患者答案:D分析:ASA分级Ⅳ级指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A选项为Ⅰ级;B选项为Ⅱ级;C选项为Ⅲ级;E选项为Ⅴ级。19.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局麻药中毒引起的惊厥()A.苯巴比妥B.地西泮C.阿托品D.肾上腺素E.多巴胺答案:B分析:地西泮是常用的抗惊厥药物,可用于治疗局麻药中毒引起的惊厥。苯巴比妥也有抗惊厥作用,但起效相对较慢。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主要用于其他方面的治疗,不是治疗惊厥的首选。20.关于吸入麻醉药的描述,错误的是()A.吸入麻醉药的强度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表示B.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强C.氧化亚氮的MAC值较大D.异氟烷的MAC值比恩氟烷小E.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越大,诱导和苏醒越慢答案:D分析:异氟烷的MAC值比恩氟烷大,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强。吸入麻醉药强度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表示;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强;氧化亚氮MAC值较大;血/气分配系数越大,诱导和苏醒越慢。21.以下哪种情况可导致术中高血压()A.麻醉过深B.血容量不足C.二氧化碳蓄积D.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E.使用降压药答案:C分析:二氧化碳蓄积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麻醉过深、血容量不足、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可导致低血压;使用降压药会降低血压。22.麻醉期间管理气道的关键是()A.保持气道通畅B.增加肺通气量C.降低气道阻力D.防止气道干燥E.预防气道感染答案:A分析:麻醉期间管理气道的关键是保持气道通畅,以保证气体正常交换,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增加肺通气量、降低气道阻力、防止气道干燥、预防气道感染等也是气道管理的内容,但保持气道通畅是关键。23.儿童麻醉中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是()A.乙醚B.氟烷C.七氟烷D.甲氧氟烷E.恩氟烷答案:C分析:七氟烷具有气味芳香、诱导迅速、苏醒快等优点,是儿童麻醉中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乙醚刺激性大;氟烷可引起肝损害;甲氧氟烷肾毒性较大;恩氟烷对脑电图有影响,可诱发惊厥。24.麻醉中发生恶性高热,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硝苯地平B.丹曲林C.肾上腺素D.多巴胺E.阿托品答案:B分析:丹曲林是治疗恶性高热的首选药物,可抑制骨骼肌肌质网释放钙离子,降低肌肉收缩力,从而控制体温升高和肌肉强直等症状。硝苯地平是降压药;肾上腺素、多巴胺用于心血管系统调节;阿托品是抗胆碱药。25.下列关于麻醉机的叙述,错误的是()A.麻醉机可提供氧气、麻醉气体B.可调节吸入气体的浓度C.可进行呼吸管理D.麻醉机的挥发罐可精确控制麻醉药浓度E.麻醉机不需要定期维护答案:E分析:麻醉机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麻醉机可提供氧气、麻醉气体,调节吸入气体浓度,进行呼吸管理,挥发罐可精确控制麻醉药浓度。26.硬膜外阻滞时,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重要征象是()A.回抽无脑脊液B.阻力消失感C.负压现象D.注气无阻力E.上述都是答案:E分析: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重要征象包括回抽无脑脊液、有阻力消失感、出现负压现象、注气无阻力等。27.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药的主要目的是()A.镇静B.催眠C.抗惊厥D.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E.降低基础代谢率答案:D分析: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主要目的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减少术中气道分泌物,防止误吸等并发症。28.以下哪种药物属于静脉麻醉药()A.氧化亚氮B.七氟烷C.丙泊酚D.恩氟烷E.异氟烷答案:C分析:丙泊酚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起效快、苏醒迅速。氧化亚氮、七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均为吸入麻醉药。29.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是()A.低氧血症B.高碳酸血症C.低血压D.麻醉药作用E.手术刺激答案:A分析:麻醉期间低氧血症可导致心肌缺氧,引起心肌电生理改变,是发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高碳酸血症、低血压、麻醉药作用、手术刺激等也可诱发心律失常,但不是最常见的。30.术后镇痛的方法不包括()A.口服镇痛药B.肌肉注射镇痛药C.静脉注射镇痛药D.椎管内注射镇痛药E.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答案:E分析: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等多种方式,不使用任何镇痛药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不属于术后镇痛方法。多项选择题1.麻醉前评估的内容包括()A.一般情况B.既往史C.过敏史D.实验室检查E.影像学检查答案:ABCDE分析:麻醉前评估需要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等;既往史如既往疾病史、手术史等;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2.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包括()A.毒性反应B.过敏反应C.高敏反应D.特异质反应E.局部组织损伤答案:ABCDE分析:局部麻醉药可引起毒性反应,因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超过机体耐受力所致;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药物的异常反应;高敏反应是患者对小剂量局麻药出现严重反应;特异质反应是个体对药物的特殊反应;注射部位可因药物刺激等导致局部组织损伤。3.腰麻的禁忌证包括()A.穿刺部位感染B.脊柱畸形C.休克D.中枢神经系统疾病E.凝血功能障碍答案:ABCDE分析:穿刺部位感染穿刺可将细菌带入椎管内引起感染;脊柱畸形可能影响穿刺操作及麻醉效果;休克患者循环不稳定,腰麻可加重低血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腰麻可能加重神经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穿刺后易形成硬膜外血肿。4.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包括()A.牙齿损伤B.喉头水肿C.气管黏膜损伤D.肺部感染E.气管导管误入食管答案:ABCDE分析:气管内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牙齿;反复插管或导管刺激可引起喉头水肿;导管摩擦可导致气管黏膜损伤;气管插管破坏气道正常防御机制,易引发肺部感染;操作不当可使气管导管误入食管。5.麻醉期间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包括()A.合理补液B.调整麻醉深度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监测心电图E.监测血压答案:ABCDE分析:合理补液可维持血容量;调整麻醉深度可避免因麻醉过深或过浅导致的循环波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调节血压、心率等;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可及时发现循环异常并进行处理。6.以下哪些属于麻醉性镇痛药的不良反应()A.呼吸抑制B.恶心、呕吐C.便秘D.尿潴留E.成瘾性答案:ABCDE分析: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抑制胃肠道蠕动导致便秘;抑制膀胱逼尿肌引起尿潴留;长期使用有成瘾性。7.硬膜外阻滞的适应证包括()A.腹部手术B.下肢手术C.胸部手术D.上肢手术E.会阴部手术答案:ABCE分析:硬膜外阻滞适用于腹部、下肢、胸部、会阴部手术等,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上肢手术一般不首选硬膜外阻滞,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等方法。8.麻醉中监测的项目包括()A.生命体征B.心电图C.血氧饱和度D.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体温答案:ABCDE分析:麻醉中需要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心电图了解心脏电活动、血氧饱和度反映氧合情况、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通气状态、体温防止体温异常。9.小儿麻醉的特点包括()A.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B.对麻醉药耐受性差C.气道管理难度大D.术中易发生体温波动E.术后恢复快答案:ABCD分析:小儿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麻醉药耐受性差;小儿气道解剖特点使其气道管理难度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术中易发生体温波动。小儿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这不是小儿麻醉的特点,而是与小儿身体机能恢复能力有关。10.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包括()A.麻醉药过量B.低体温C.低血糖D.高碳酸血症E.脑缺血缺氧答案:ABCDE分析:麻醉药过量可延长麻醉作用时间;低体温可使药物代谢减慢;低血糖影响大脑能量供应;高碳酸血症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脑缺血缺氧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麻醉后苏醒延迟。判断题1.麻醉前用药的剂量越大越好。()答案:错误分析:麻醉前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合理调整,并非越大越好,剂量过大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2.局部麻醉药只要不过敏就不会出现毒性反应。()答案:错误分析:局部麻醉药即使不过敏,若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剂量超过机体耐受力,也会出现毒性反应。3.腰麻后患者应去枕平卧68小时,以防止头痛。()答案:正确分析:腰麻后去枕平卧68小时可减少脑脊液外漏,降低颅内压降低的风险,从而防止头痛。4.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应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才能注药。()答案:正确分析: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可避免将局麻药注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防止出现局麻药中毒或全脊髓麻醉等严重并发症。5.气管内插管后不需要固定。()答案:错误分析:气管内插管后需要妥善固定,防止导管移位、脱出或扭曲,保证气道通畅和麻醉安全。6.麻醉期间低血压时应立即快速大量补液。()答案:错误分析:麻醉期间低血压应先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处理,不能盲目快速大量补液,如因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低血压,大量补液可能加重心脏负担。7.小儿麻醉不需要考虑药物剂量。()答案:错误分析:小儿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也不同,必须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等精确计算药物剂量。8.麻醉深度只与麻醉药的剂量有关。()答案:错误分析:麻醉深度不仅与麻醉药剂量有关,还与手术刺激强度、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9.术后镇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答案:错误分析:合理的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休息、咳嗽咳痰、早期活动等,促进患者恢复,而不是影响恢复。10.麻醉后患者苏醒即可出院。()答案:错误分析:麻醉后患者苏醒只是一个阶段,还需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并发症等,达到一定出院标准后才能出院。简答题1.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答案: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包括:①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心情,使患者在麻醉前能够情绪稳定,配合麻醉和手术;②提高患者的痛阈,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③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防止术中发生误吸;④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不良反射等。2.简述腰麻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答案:腰麻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如下:头痛:最常见并发症,多因脑脊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