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看拼音写词语。chuānglián
juànliàn
nánkān
shūróng2.下列词语中的“疾”与“手疾眼快”中的“疾”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身患重疾 B.疾恶如仇 C.疾风暴雨 D.痛心疾首3.下列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
而立
不惑
花甲 B.弱冠
不惑
而立
花甲C.弱冠
而立
花甲
不惑 D.弱冠
花甲
而立
不惑4.将下列句子进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①()一转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②()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的是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③()元宵节到了,春节的高潮就到了,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④()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⑤()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A.③②④①⑤ B.④②①⑤③ C.③②④⑤① D.③②⑤④①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肯定李宁大概是生病了。B.一排排松树挺立在风雪中。C.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6.“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文中省略号表示(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的跳跃。7.下面语句排列通顺的一组是(
)
①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②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③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④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⑤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⑥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A.②⑥①⑤③④
B.⑥⑤①④③②
C.⑥④①②③⑤ D.②④③⑤⑥①8.口语交际。最近妈妈因为一些事情心里很烦,请你讲一个笑话让她开心一下吧。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内容要积极向上哟。(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古诗文积累填空。(1)单纯属于儿童。范成大诗中的“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杨万里诗中的“_____,____”,写出了儿童的玩皮;我还知道白居易诗中的“不解藏踪迹,______”也描绘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当然儿童也是聪明的,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的“_______”的玩笑,才能脱口而出“_____”。(2)成人更有情怀。孟郊懂得感恩,才会对母爱发出“_____,_____”的讴歌;王昌龄心系边疆,才会替戍边战士发出“____,___”的誓言;孟子明白同情心的重要,才会说出“_____,_____”的话语。10.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摩天大楼材料一:摩天大楼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这座楼由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区用地紧张,促进商业发展。然而,在不到12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早已一次次挑战了人们对高度的承受力,从第一座超过金字塔的建筑——埃菲尔铁塔,到称霸了近半个世纪的帝国大厦,再到2010年的迪拜哈利法塔。哈利法塔以828米、162层的高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材料二:全球超150米摩天大楼城市排名(截至2018年底)数据来源:全球高层建筑数据库、地产数据库世界排名国家城市栋数1中国香港3332美国纽约2953中国深圳2624阿联酋迪拜2335中国武汉2286日本东京2097中国上海1718中国广州1529中国重庆13910美国芝加哥127材料三:在高楼密集的大城市,路面常有阵阵强风,严重时甚至成为威胁安全的隐形杀手。这是因为高空强风正面迎击高楼时,风会被迫转弯,向下流动。而大量的风向下俯冲,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许多地方都曾发生过行人因强风而跌倒受伤的事件。11、以上三则材料关注的是同一个话题,即_____。12、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是_____,而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是_______。13、根据材料二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阿联酋14、材料三显示摩天大楼存在什么令人担忧的问题?______文言文阅读。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①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②善游哉?以此任③物,亦必悖④矣。——《吕氏春秋》注释:①方:正在。②遽(jù):就;遂。③任:处理,对待。④悖(bèi):违反(常理)。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人问其故()(2)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3)其父善游()16、“有过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用“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17、关于这则寓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领的获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遗传。B.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因人因事而异。C.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18、那个人要把小孩扔到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读完了这则故事,你获取了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①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共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②屠呦呦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③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④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了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⑤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⑥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方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⑧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和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夺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20、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这里“一株小草”指的是_____________;“改变了世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2)“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__________句,其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3)“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这句话可以用“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概括。2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中的“一部接一部”说明她为研究药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她突然眼前一亮”是因为她发现了提取青蒿里有效物质的方法是高温煎熬。()(3)短文中多次提到“190”这个数字,主要是通过数字突出屠呦呦的成功来之不易。()24、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作者认为屠呦呦的事迹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请你从文中至少选取3条具体事例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25、习作。“达人”指的是某一方面的高手。作文写得好的是“写作达人”,做的饭好吃的是“厨艺达人”,钢琴弹得好的是“钢琴达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边的人是哪一方面的高手,是什么“达人”,动笔写一写。要求:(1)题目自拟。(2)能用上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内容具体,说服力强。(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1.窗帘眷恋难堪殊荣【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窗、眷、堪、殊”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辨析。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出自《水浒传》。疾:快速。A项,身患重疾:指生了很严重的病。疾:病。B项,疾恶如仇: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出自汉·孔融《荐祢衡表》。疾:憎恶。C项,疾风暴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疾:又快又猛。D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疾:痛。3.A【解析】A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所以A选项正确。4.D【解析】D关注时间顺序“元宵节到了”“到了正月十九”,抓关键词“家里还有灯”“除了看灯”5.B【解析】B【详解】略6.A【解析】A【详解】考查对标点的运用和作用的辨析。结合“……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来看出自《穷人》中对桑娜的心理描写,这部分出于人物紧张害怕所出现的独白,所以表示断断续续,选择A。7.D【解析】D【详解】略8.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注意结合给出的材料,语句要通顺。笑话内容积极向上,要熟记笑话的内容。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情、语气和动作。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场。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9.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浮萍一道开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10.C【解析】11、摩天大楼12、
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
迪拜哈利法塔13、C14、摩天大楼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解析】1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三则材料共用一个标题,“摩天大楼”。所以关注的也是同一个话题。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从材料一中“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可知第一空的答案;“哈利法塔以828米、162层的高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这句话可知第二空的答案。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从材料二“全球超150米摩天大楼城市排名(截至2018年底)”中可知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故选C。14、本题考查阅读理解。从材料三“而大量的风向下俯冲,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这句话可知摩天大楼的存在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A【解析】15、
原因
拉着
代词,指这个孩子16、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17、A18、此其父善游1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考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分析】参考译文:有一个渡江的人,看见有个人正在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进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即使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那他的孩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15、考查对字词的解释。人问其故:旁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故指:原因。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看见有个人正在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进江里去。引指:拉着。其父善游: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其:代词,指这个孩子。16、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可以看出看到的事件是:有个人正在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进江里去。17、考查对文章的理解。A项,从“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中可以看出。18、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曰:‘此其父善游。’”中可以看出。19、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从“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中可以看出,可以围绕此进行作答。20、踏实+勤奋=成功21、屠呦呦通过踏实勤奋的努力终于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成功。22、
青蒿
提取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
反问
这么多次的失败不算什么
失败是成功之母23、
√
×
√24、学生时代的屠呦呦踏实勤奋,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成为科研组长后不怕失败,踏实研究;从古代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最终成功。【解析】20、本题考查给文章取标题。结合文章内容,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还可以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做标题,也可从文章内容总结概括标题,从文中句子“屠呦呦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可概括标题为:踏实+勤奋=成功。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归纳能力。归纳概括的方法有:①摘句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②串连法:若一个段落中只由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③归纳法:有些段意,可采用“主要人物——主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④抓住要素法:即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纵观全文,本文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屠呦呦通过踏实勤奋的努力,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提取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1)“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这里“一株小草”指的是“青蒿素”;“改变了世界”指的是提取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2)“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这么多次的失败不算什么。(3)“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这句话可以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来概括。2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1)“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中的“一部接一部”说明她为研究药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句说法是对的。(2)说法错,因为从文中“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方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一一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可知。(3)短文中多次提到“190”这个数字,主要是通过数字突出屠呦呦的成功来之不易。本句说法对。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作者认为屠呦呦的事迹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文中能证明的具体事例如:学生时代的屠呦呦踏实勤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朔州市人民医院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考核
- 运城市中医院急诊转运监护考核
- 国考行测题库比例(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运城市人民医院配置质量控制考核
- 含羧酸、磷酸等强锚定基团的空穴传输自组装分子的聚集态调控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 计算机国考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邯郸市中医院前列腺磁共振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个体化治疗方案考核
- 国考题库综合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厌氧发酵制氢DFO动力学模型研究
- 中国唐装课件教学
- 体育总会管理制度
- 2025安装服务合同范本:航空航天设备安装与测试协议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回顾性评估报告
- 资本论课件 3-11第21章学习资料
- 养老院老人进出院制度
- 临床试验中安慰剂使用的国际法规与解读
- 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广东工业大学
- ktv公主劳动合同范例
- 《调酒与咖啡制作》课件-滴漏式冰咖啡壶
- 会议型酒店的营销策略与实践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