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原卷版)_第1页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原卷版)_第2页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原卷版)_第3页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原卷版)_第4页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考试范围:910课;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5分)1.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从法律上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表明了(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都是一样的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2.2021年6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其中提出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瓦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3.八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围绕着“法不可违”展开讨论,其中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

)A.法律必然会保护人们的所有权益免受伤害B.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C.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4.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降低刑责年龄,目的是(

)①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②能更好发挥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慑作用③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④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法律保障文明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作为中学生的文明要学会依法办事,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诉求和愿望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依法惩治违法犯罪分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对法律与道德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属于生活中的行为规范②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③道德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④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2年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这说明(

)①未成年人不能珍惜自己的合法权益②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③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④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中最重要的是网络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列属于我国颁布的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9.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下列是同学们对法治国家的期待,其中正确的(

)①小东说:“政府的干部要依法行政,不能以言代法。”②小悦说:“法院要徇私枉法,尽量让犯罪分子付出代价。”③甜甜说:“作为现代公民,要懂法、知法和守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④明明说:“要继续发挥习总书记的作用,用他的讲话代替法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法律是规则,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法律是利剑,能穿透乌云,拨开迷雾。法律时时刻刻都在塑造着社会,规范着公民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

)①法律规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②法律规定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如果没有法律,国家机器就难以运行,国家承担的职能就难以实施。这充分说明法律(

)A.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B.产生后,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C.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D.能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纠纷12.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它体现了(

)A.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B.多数社会成员的意志C.少数社会成员的意志 D.统治阶级的意志13.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和道德都是生活中的行为规范B.法律和道德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活C.法律和道德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强制力D.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14.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校园欺凌时,正确的做法是()A.有勇有谋,及时求助老师家长B.忍气吞声,逆来顺受C.等待时机,约上朋友讨回公道D.以暴制暴,绝不屈服15.学完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后,七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③只要懂法就是有法治精神的表现④树立法律信仰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共22分)16.材料一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法律的理解。(6分)材料二

据统计,近年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2)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6分)(3)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4分)17.【依法而治

循法而行】(6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根据漫画信息填写下列表格。(2分)漫画一说明了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__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漫画二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坚持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两幅漫画,请你谈谈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4分)三、分析说明题(共10分)18.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体现了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2分)(2)针对网络诈骗者的行为我们要增强什么意识?(2分)(3)漫画启示我们如何依法办事?(6分)四、综合探究题(共23分)19.当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5%,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7%—10%的速度递增。具体表现在:侵害类型:家庭侵害,如烫伤、食物哽噎、烧伤等;校园安全伤害,如校园暴力、集会踩踏、体罚、运动伤害等;户外安全伤害,如意外溺水、动物伤害、交通事故等;网络安全伤害,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公共场所侵害,如绑架、勒索、拐卖等。侵害区域:农村是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重灾区”,被侵犯案件的55%发生在农村。侵害年龄:未成年人伤害正逐步呈“低龄化”“女性化”趋势。10周岁以下的受暴未成年人占77.46%,其中受暴女童占55.33%。侵害方式:熟人作案、高知群体作案成为新动向。如存在监护人虐待案、教师虐童案、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