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工程师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安全工程师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安全工程师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安全工程师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安全工程师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全工程师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某化工企业在进行管道检修时,需要对管道进行吹扫,下列关于吹扫介质的选择,正确的是()。A.可燃液体管道宜采用氮气吹扫B.氧气管道应使用空气吹扫C.输送气体介质的管道宜采用水冲洗D.管道吹扫应先支管后主管答案:A。解析:氧气管道应严格禁油,不能用空气吹扫,空气可能含有油污,B错误;输送气体介质的管道一般采用空气吹扫,水冲洗适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管道,C错误;管道吹扫应先主管后支管,D错误;可燃液体管道宜采用氮气等惰性气体吹扫,A正确。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D.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答案:B。解析:《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不是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要建立应急救援组织,B说法错误,A、C、D表述均正确。3.某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单位负责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报告。下列关于事故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B.一般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C.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D.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无需补报答案:C。解析: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错误;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B错误;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D错误;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C正确。4.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我国标准规定的工频安全电压等级有42V、36V、24V、12V和6V(有效值)。不同的用电环境、不同种类的用电设备应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在有触电危险的环境中所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V安全电压。A.42B.36C.24D.12答案:B。解析:在有触电危险的环境中所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36V安全电压,B正确。42V是电动工具等使用的安全电压;24V常用于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等特别潮湿场所的局部照明灯;12V适用于特别危险环境。5.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B.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进行C.安全现状评价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D.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专项评价答案:D。解析: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D说法错误;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A正确;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进行,B正确;安全现状评价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C正确。6.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员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A.遵章办事,违者严罚B.重点培训,更换岗位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D.加强现场安全警示及提示答案:B。解析: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人员,应采取重点培训,更换岗位等措施,B正确。遵章办事、加强教育和现场警示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故频发倾向者的问题,A、C、D错误。7.某企业在组织安全检查时,发现有关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①桥式起重设备的吊钩存在裂缝;②液氨储罐区地面开裂;③电动机联轴器处防护罩缺失;④压力管道操作阀门处通道狭窄;⑤粉碎车间粉尘超标。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上述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A.②④B.③⑤C.①③D.①⑤答案:C。解析: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等。①桥式起重设备的吊钩存在裂缝属于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③电动机联轴器处防护罩缺失属于防护缺陷,均为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②液氨储罐区地面开裂可能导致液氨泄漏,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中的泄漏;④压力管道操作阀门处通道狭窄属于环境因素中的作业环境不良;⑤粉碎车间粉尘超标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中的粉尘与气溶胶。所以①③正确,选C。8.某矿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扩建,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2015年修改),以该矿山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对该扩建项目进行的安全评价是()。A.安全预评价B.专项安全评价C.安全现状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答案:A。解析: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该矿山企业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进行的安全评价属于安全预评价,A正确。9.某企业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及时识别和获取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等规范,并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下列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内容中,正确的是()。A.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原产国的相关标准B.鼓励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C.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应要求派遣单位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D.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该项经费在生产成本外据实列支答案:B。解析: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A错误;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应由用工单位为劳务派遣工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C错误;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D错误;鼓励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B正确。10.某化工企业在切割某管线施工时,由于管线内残存可燃性原料受热气化,遇切割产生明火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造成紧邻管线的储罐内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20人重伤,35人急性工业中毒,财产损失560万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本次事故等级为()。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答案:B。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题中3人死亡,20人重伤,35人急性工业中毒,重伤和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合计55人,符合重大事故标准,B正确。11.某企业为降低烟气脱硝系统安全风险,将使用原料由液氨变更为尿素。依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该企业向原申报机关申请变更的时间应在原料变化为尿素后的()日内。A.7B.10C.15D.30答案:C。解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该企业原料由液氨变更为尿素属于重大变化,应在15日内申请变更,C正确。12.某机械加工企业为保障生产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了下列工作。关于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属于落实资金投入责任B.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C.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教育资源属于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责任D.对生产设施进行安全评价属于落实设备设施保障责任答案:C。解析: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属于落实设备设施(或物质)保障责任,A错误;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落实资金投入责任,B错误;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教育资源属于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责任,C正确;对生产设施进行安全评价属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D错误。13.某公司发动员工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奖辨识,辨识结果是:办公室夏季温度过高;去毛刺工位除尘系统效果不佳;消防器材年久失修;公司缺少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财务室防盗门损坏;车削工位地面有油渍。该公司针对上述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为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系统;对去毛刺除尘系统进行了更新;购买了新的消防器材;聘请专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财务室的防盗门进行了维修;对车削工位地面安装防滑垫。下列项目中,应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的是()。A.安装空调系统,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组织安全教育培训B.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维修财务室防盗门,安装防滑垫C.安装空调系统,维修财务室防盗门,安装防滑垫,组织安全教育培训D.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安装防滑垫,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答案:D。解析: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等。安装空调系统主要是改善办公环境,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维修财务室防盗门主要是保障财务室财产安全,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安装防滑垫属于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方面的支出,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属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应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D正确。14.某企业调试新引进的化工产品生产线时发生事故,导致1名员工重伤和附近一条河流污染。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该员工的医疗、工伤补助等费用共计2万元,地方安监部门给予行政罚款1万元,生产线事后修复花费20万元,处理河流污染费用10万元。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费用是()万元。A.2B.3C.23D.33答案:C。解析: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包括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本题中员工的医疗、工伤补助等费用2万元,地方安监部门行政罚款1万元,生产线事后修复花费20万元,共计2+1+20=23万元,处理河流污染费用属于间接经济损失,C正确。15.某纺织厂织布车间噪声可达100dB(A),细纱车间95dB(A),织布车间工人孙某从事噪声作业20年,在最近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听力下降。孙某即将从事的下列作业中,不属于“噪声作业”的是()。A.机修车间维护人员B.印染车间操作工人C.实验窒管理人员D.服装厂缝纫工人答案:C。解析:“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机修车间、印染车间、服装厂缝纫车间都可能存在较高噪声,而实验室管理人员所在环境通常噪声较小,不属于“噪声作业”,C正确。16.某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由于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该企业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共同修订现场处置方案,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关于现场处置方案中事故风险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A.事故风险分析应按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进行B.风险分析需要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C.风险分析应考虑事故扩大后与周边企业专项预案的衔接D.风险分析的辨识需要考虑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答案:C。解析:现场处置方案的事故风险分析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按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进行,A正确;风险分析需要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B正确;风险分析的辨识需要考虑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D正确。而考虑事故扩大后与周边企业专项预案的衔接属于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不属于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内容,C错误。17.某矿山企业在安全检查人员中开展“安全原理讨论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给出了以下关于安全管理原则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强制原则”是指违反了纪律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B.“封闭原则”是指管理手段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回路C.“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的发生只是偶然的,可以避免D.“反馈原则”是指员工对领导的反作用答案:B。解析:强制原则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A错误;封闭原则是指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B正确;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C错误;反馈原则是指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D错误。18.某建筑施工单位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检修工具从高处坠落,砸中一名在起重机下方作业的建筑工人,导致该工人重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事故类别属于()。A.高处坠落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物体打击答案:C。解析: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本题是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检修工具坠落砸伤工人,属于起重伤害,C正确。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19.某石油化工企业在检修生产线过程中,发生一起因人员误操作而引起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1名职工重伤和周边一条河流被污染。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受伤职工的医疗、工伤补助等费用共计2万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企业行政处罚1万元,生产线事后修复花费20万元,处理河流污染费用10万元。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费用是()万元。A.2B.3C.23D.33答案:C。解析:同第14题,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工伤补助等)、善后处理费用(事故罚款)、财产损失价值(生产线修复花费),即2+1+20=23万元,处理河流污染费用属于间接经济损失,C正确。20.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员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A.遵章办事,违者严罚B.重点培训,更换岗位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D.加强现场安全警示及提示答案:B。解析:同第6题,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对于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人员,应采取重点培训,更换岗位等措施,B正确。21.某矿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扩建,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2015年修改),以该矿山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对该扩建项目进行的安全评价是()。A.安全预评价B.专项安全评价C.安全现状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答案:A。解析:同第8题,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进行的安全评价属于安全预评价,A正确。22.某企业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及时识别和获取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等规范,并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下列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内容中,正确的是()。A.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原产国的相关标准B.鼓励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C.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应要求派遣单位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D.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该项经费在生产成本外据实列支答案:B。解析:同第9题,使用进口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A错误;使用劳务派遣工应由用工单位配备劳动防护用品,C错误;专项经费应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D错误;鼓励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B正确。23.某化工企业在切割某管线施工时,由于管线内残存可燃性原料受热气化,遇切割产生明火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造成紧邻管线的储罐内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20人重伤,35人急性工业中毒,财产损失560万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本次事故等级为()。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答案:B。解析:同第10题,重伤和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合计55人,符合重大事故标准,B正确。24.某企业为降低烟气脱硝系统安全风险,将使用原料由液氨变更为尿素。依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该企业向原申报机关申请变更的时间应在原料变化为尿素后的()日内。A.7B.10C.15D.30答案:C。解析:同第11题,因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的,应在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C正确。25.某机械加工企业为保障生产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了下列工作。关于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属于落实资金投入责任B.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C.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教育资源属于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责任D.对生产设施进行安全评价属于落实设备设施保障责任答案:C。解析:同第12题,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属于设备设施保障责任,A错误;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资金投入责任,B错误;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教育资源属于安全教育培训责任,C正确;对生产设施进行安全评价属于安全生产管理责任,D错误。26.某公司发动员工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奖辨识,辨识结果是:办公室夏季温度过高;去毛刺工位除尘系统效果不佳;消防器材年久失修;公司缺少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财务室防盗门损坏;车削工位地面有油渍。该公司针对上述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为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系统;对去毛刺除尘系统进行了更新;购买了新的消防器材;聘请专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财务室的防盗门进行了维修;对车削工位地面安装防滑垫。下列项目中,应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的是()。A.安装空调系统,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组织安全教育培训B.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维修财务室防盗门,安装防滑垫C.安装空调系统,维修财务室防盗门,安装防滑垫,组织安全教育培训D.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安装防滑垫,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答案:D。解析:同第13题,安装空调系统和维修财务室防盗门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更新除尘系统、购买消防器材、安装防滑垫、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应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D正确。27.某纺织厂织布车间噪声可达100dB(A),细纱车间95dB(A),织布车间工人孙某从事噪声作业20年,在最近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听力下降。孙某即将从事的下列作业中,不属于“噪声作业”的是()。A.机修车间维护人员B.印染车间操作工人C.实验室管理人员D.服装厂缝纫工人答案:C。解析:同第15题,实验室管理人员所在环境通常噪声较小,不属于“噪声作业”,C正确。28.某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由于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该企业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共同修订现场处置方案,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关于现场处置方案中事故风险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A.事故风险分析应按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进行B.风险分析需要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C.风险分析应考虑事故扩大后与周边企业专项预案的衔接D.风险分析的辨识需要考虑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答案:C。解析:同第16题,考虑事故扩大后与周边企业专项预案的衔接属于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不属于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内容,C错误。29.某矿山企业在安全检查人员中开展“安全原理讨论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给出了以下关于安全管理原则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强制原则”是指违反了纪律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B.“封闭原则”是指管理手段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回路C.“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的发生只是偶然的,可以避免D.“反馈原则”是指员工对领导的反作用答案:B。解析:同第17题,封闭原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