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4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末)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请你从意象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答案】示例:意象角度,“落花”写出暮春之景,有惜春之意;“归燕”表现出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两种意象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时和孤寂的复杂情感。【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赏析。意象:“花落”即“落花”,落花时节即暮春之际,通过这一意象写出春天已逝,暗含作者的惜春之情;“燕归”写出旧时燕子归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两种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时光流逝、好景不长的怅惘和孤寂之情。修辞:“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花落去”与“燕归来”对仗工整,因此画线句使用对偶的修辞,这两句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具有音韵美,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惆怅及怅惘孤寂之情。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音调和谐,具有韵律美。含蓄的表达了词人对光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抒发作者孤独寂寞之情。(20-21八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2.上阕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词的下阕主要运用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请作简要分析。【答案】2.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廖廖数笔,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3.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下片先写无风的西湖水面,光滑如镜,是如此的宁静,然后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以动衬静,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导语】这首《采桑子》通过描绘西湖的优美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流连忘返的情感。上阕描述绿水长堤和不断响起的笙歌,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下阕则通过平静的湖面和微动的涟漪,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优美。全词充满了对春日湖光山色的赞美之情。【解析】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分析及主旨情感。诗文画面是对诗文内容深刻理解,应在理解诗文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文描绘的意象意境用诗化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可多用形容词来描绘。“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句意是,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上片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上片使用了意象: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表达了作者游湖时欢快愉悦的心情。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下片主要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意思是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句子先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意思是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该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以动衬静,西湖愈显其幽静。(23-24八年级上·四川广元·期末)4.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相见欢(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本词上阕写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幅画面。(2)本词下阕抒情,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词人独自一人登上了西城楼,倚靠着城楼栏杆,极目远眺。日薄西山,余辉暗淡,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滔滔江水也在夕阳下缓缓向东流逝,一片宽广苍凉。(2)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抵抗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答出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惊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详解】(1)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结合“金陵城上西楼”可描述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倚清秋”则是“寒秋凄清”,“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即是“夕阳低垂,江流无声”,最后总结“描写了一幅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画面”。(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因金人侵扰,而“中原乱”。“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农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泪”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原望,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还有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惊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23-24八年级上·陕西汉中·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5.《如梦令》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愉的词语是
,词中与“不知归路”互为照应的词语是
(填一个词即可)。6.请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答案】5.沉醉
误入6.“惊”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体现了作者欢愉自在的心情。【分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沉醉不知归路”意思是:因为喝得大醉而不知道回家的路。“沉醉”写出了作者对溪亭美景的热爱,不由得喝的大醉,透露出心底欢愉。(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意思是:尽情地游乐过后,天黑往回划船,却错误的划进了荷花深处。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热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消费与零售行业食品行业行业热点追踪报告
- 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如何打造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保健按摩师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热力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园林绿化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计算机操作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城管监察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林木种苗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殡葬服务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三支扶陕西试题及答案
- JJF(纺织)010-2012纱线捻度仪校准规范
- 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
- 《汉服发展史》PPT课件
- 新编物理基础学王少杰(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