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悴(qiáocuì)骊歌(lí)锲而不舍(qiè)B.淅沥(xīlì)羁绊(jī)迥然不同(jiǒng)C.潸然(shān)匀称(yún)钻之不倦(zuān)D.气氛(fēn)纨绔(wán)隽永(ju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恍然大悟锲而不舍不可告人B.惟妙惟肖按步就班锲而不舍C.锲而不舍按步就班惟妙惟肖D.按步就班惟妙惟肖锲而不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B.他的作文,语言生动,情节感人,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是否认真复习,将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高低。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老红军战士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这幅山水画,色彩,意境,真是令人赏心悦目。(3)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仍然坚持不懈,终于取得了成功。A.令人赞赏颂扬意境B.颂扬赞赏令人意境C.赞赏令人颂扬意境D.令人赞赏颂扬意境5.古诗文默写。(1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2),病树前头万木春。(3),谁言寸草心?(4),铁马冰河入梦来。(5),道是无晴却有晴。6.综合性学习。(10分)班级要举办“走进古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口号。(3分)(2)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推荐一首,并说明推荐理由。(7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2分)《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说:(2)愠:(3)罔:(4)殆:8.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老师想了解你对《论语》十则的理解,请选择其中一句,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0-12题。(14分)那座山那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要去的地方,是一座我向往已久的高山。山很高,高得望不到顶。山很高,高得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攀登。出发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我背着行囊,踏上了去往山的路。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山里的路很陡峭,我爬得很吃力。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快要放弃了。但是,每当我抬头看到那座山,看到它在蓝天白云之间巍峨的身影,我又充满了力量。我想,如果现在放弃,将来一定会后悔的。终于,我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俯瞰着脚下的群山,心情无比激动。我看到了我从未见过的风景,听到了我从未听过的声音。我感到自己离天空那么近,离梦想那么近。那一刻,我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下山的时候,我走得很快。我想把所有的风景都刻在心里。我想把所有的感受都珍藏起来。我知道,这次远行,不仅让我登上了那座山,更让我登上了人生的一座高峰。那座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精神。它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它告诉我,只有不断攀登,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10.文章以“那座山”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1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那座山”的理解。(5分)(三)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3-15题。(14分)新疆和田:千年古胡杨焕发新生机近日,从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古胡杨林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千年古胡杨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田地区拥有丰富的胡杨林资源,其中不少古胡杨树龄超过千年,树高可达20多米,胸径超过1米,被誉为“活化石”。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原因,这些古胡杨林曾一度面临枯死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古胡杨资源,和田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了古胡杨林保护区,对古胡杨林进行严格的保护。其次,开展了古胡杨林的抚育管理,通过浇水、施肥、修剪枝条等方式,提高古胡杨林的成活率。此外,还加大了对古胡杨林的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田地区古胡杨林的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古胡杨树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枯死的树木逐渐恢复生机,新的胡杨树也不断生长起来。千年古胡杨林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3.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1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15.根据新闻内容,概括和田地区保护古胡杨林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三、写作(30分)16.题目:那一次,我明白了……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简要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1.B2.A3.C4.D5.(1)似曾相识燕归来(2)沉舟侧畔千帆过(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夜阑卧听风吹雨(5)晴方雨亦晴6.(1)走进古诗,感受经典魅力(2)推荐《静夜思》。这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语言简洁,容易理解,适合我们学习。二、阅读理解(40分)(一)7.(1)愉快(2)生气(3)迷惑(4)危险8.(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2)自己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去对待别人。9.示例:我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勤于思考,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二)10.文章以“那座山”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即“我”独自远行攀登高山的过程,同时也象征了人生中需要攀登的高峰。1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攀登前后的心情和感受,突出了“我”攀登高山的过程和收获,表达了“我”对攀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12.“那座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山峰,更象征着人生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它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到更美的风景。(三)13.导语部分是:“近日,从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古胡杨林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千年古胡杨焕发出勃勃生机。”导语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阅读。14.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古胡杨树的具体数据,具体说明了和田地区拥有丰富的胡杨林资源,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15.和田地区保护古胡杨林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古胡杨林保护区,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